國產晶片好消息!復旦驗證3nm關鍵技術,三星、臺積電極為看重

2020-12-27 懶熊極客

前言: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記得「關注」,分享天天有,且訂閱免費,可以完全放心。你是編者進步的動力,喜歡就關注訂閱吧!

隨著晶片製造工藝的不斷向前推進,5納米、3納米、2納米,甚至1納米,晶片製造越來越接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也或將面臨失效。

不過,這似乎還是不能阻擋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行業巨頭,以及各國研究團隊前行的步伐,他們一直都在試圖尋找新的思路突破晶片製造的瓶頸。

其中,用新型材料取代傳統的矽材料便是思路之一,目前我國在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前更是實現了8英寸碳基晶圓的生產,但是要想正式進入到量產仍需時日。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巨頭們常用的思路,那就是改進電晶體技術。由於傳統的Fin電晶體技術在製程不斷縮小的情況下,晶片製造已經難以有新的突破,於是研發一種全新的電晶體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近日,來自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的消息,該校周鵬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到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重溝通厚度分別為0.6、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即為GAA技術。

這可是三星、臺積電都極為看重的新一代技術,且這兩家企業已經把 GAA放在了研發的首位。

在2010年世界半導體會議上,臺積電南京公司總經理羅鎮球表示,晶片製造工藝將繼續推進,摩爾定律仍然適用,臺積電將在低於2 nm的節點上採用 GAA技術。

同時, GAA電晶體也被譯為環柵電晶體,它是一種全新的結構,將取代14到5 nm的環柵電晶體結構,這將帶來巨大的變化。

當工藝過程向下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原來的電晶體設計就會受到限制,必須更換新的電晶體結構以確保電晶體能正常工作,而每更換一個新的工藝過程,就會有大批晶圓廠倒下。

上次發生類似事件是在2015年,當時全球半導體產業紛紛轉向14 nm工藝節點,臺積電、三星、英特爾、格羅方德和聯電等公司紛紛效仿。

而且當年成功攻克 Fin電晶體的只有臺積電、三星、英特爾,這也使三家工廠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三大巨頭,遠遠落後於其他巨頭。

由此不難發現,先進工藝結構的競爭就是全球工廠的生死之戰,但 GAA技術的研發難度和投入也是前所未有的。

現在,據公開資料顯示,臺積電5 nm工廠的建造成本已超過百億美元,而採用 GAA技術的3 nm及以下晶圓廠的投入則更加驚人。

有報導稱,三星為全力攻克3納米、2 nm工藝節點,將投資超千億美元,復旦大學的報告顯示,中國半導體產業對追求先進工藝結構,有了很大決心,只有目前在理論和實驗室中充分驗證先進工藝結構,才能在未來滿足生產條件時,厚積薄發。

當前,中國半導體產業雖然生產環境限制了先進工藝晶片的生產,但 GAA技術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晶圓廠外,中國還有海思、紫光展銳等多家晶片設計企業,以及晶片設計輔助軟體開發公司。

技術對這些企業的晶片設計有很大的影響,中國半導體產業在製造設備方面受到限制,但決不能放棄對先進技術與工藝的研究與探索。

後語:感謝你們的閱讀觀看。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可以在評論區點評留言,編者會虛心聆聽並謙遜接受、及時回復。當然,好的話別忘了「點讚」表揚,並「分享」出去,記得「關注」。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編者每天都會定期更新最新文章!

相關焦點

  • 3nm晶片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復旦大學教授建「奇功」
    每次在談及晶片話題的時候,我國國內網友雖然對國家充滿信心,但是也不乏一些悲觀的網友對於我國能夠突破美國的晶片封鎖而擔憂,在他們看來我國晶片製造領域在和美國有著如此巨大的鴻溝情況下,想要在5年以內實現國產晶片7成自產率簡直是天方夜譚。
  • 國產晶片有戲了?3nm晶片關鍵技術被突破,復旦大學教授立功了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國產晶片有戲了?3nm晶片關鍵技術被突破,復旦大學教授立功了。3nm晶片關鍵技術被突破,復旦大學教授立功了就在12月17號晶片領域再次傳來了好消息,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正式宣布,由學院周鵬教授團隊成功攻克了技術難題,在3nm晶片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復旦專家搞定GAA電晶體,3nm晶片關鍵技術
    但當晶片即將進入到3nm時,出現了分歧,臺積電認為3nm也依然可以採用FinFET電晶體,但三星認為FinFET電晶體不足以滿足3nm晶片的需求,決定採用GAA電晶體。當然,由於目前3nm晶片都還沒有量產,所以究竟是FinFET電晶體好,還是GAA電晶體更好,就誰也不清楚了,但目前業界普遍認為GAA電晶體對於3nm及以下工藝的晶片會更好一些。
  • 復旦教授攻克難題,3nm晶片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國產晶片未來可期
    近年來,晶片工藝製程的微縮令全球半導體領域陷入摩爾定律即將面臨物理極限的瓶頸。但沒有什麼能夠難倒行業巨頭,臺積電、三星、ASML包括各國相關研發團隊,都在試圖從新的角度革新半導體晶片製造業。傳統的FinFET電晶體技術在製程不斷微縮的情況下,已經難以有新突破,故而相關企業或團隊展開了對電晶體新型技術的研發探索。12月17日快科技傳來消息,我國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宣布,該校周鵬教授的團隊成功攻克難題,在3nm晶片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 國內某大學成功驗證實現3nm關鍵技術:GAA電晶體
    晶片製造特別是高端晶片製造一直是中國被卡脖子的關鍵技術,中芯國際的7nm就一直還未量產,而最近傳出國內某大學成功驗證實現3nm關鍵技術,我們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 復旦大學成功驗證實現3nm關鍵技術—— GAA電晶體
    電子工程專輯 EE Times China -提供有關電子工程及電子設計的最新資訊和科技趨勢 近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網站發布消息,該校周鵬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GAA,Gate
  • 3nm晶片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復旦大學教授建「奇功」!
    3nm晶片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復旦大學教授建「奇功」! 每次在談及晶片話題的時候,我國國內網友雖然對國家充滿信心,但是也不乏一些悲觀的網友對於我國能夠突破美國的晶片封鎖而擔憂,在他們看來我國晶片製造領域在和美國有著如此巨大的鴻溝情況下,想要在5年以內實現國產晶片7成自產率簡直是天方夜譚。
  • 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國產3nm晶片取得技術突破,EUV光刻機引進有望
    近期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周鵬團隊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在3nm晶片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據報導稱,周鵬團隊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實現了高驅動電流和低洩漏電流的融合統一,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 國際巨頭欲量產3nm晶片,步步緊逼臺積電
    臺積電的實力晶片是一項尤為關鍵的核心技術,對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有莫大的吸引力。但可惜的,在全球範圍內,只有寥寥幾家公司具備製造晶片的能力,例如臺積電和三星等。至於其他的晶片企業,大多負責的都是晶片設計,並不參與生產過程。
  • 又一晶片關鍵技術「破冰」,EUV光刻機也有進展,中國芯崛起在即
    不過每一代晶片製程的推進都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路要一步一步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經過一點一滴的積累,最終實現整個產業鏈的進步。好消息是,在這方面晶片的一項關鍵技術迎來「破冰」。12月17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周鵬團隊,實現了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技術。
  • 事關國產7nm以及5nm、3nm晶片,一則新消息傳來
    要想生產如此先進的晶片,不僅需要EUV光刻機這樣的先進設備,還需要過硬的技術。例如,英特爾也有EUV光刻機,但至今還沒能夠掌握7nm晶片的生產技術,三星的EUV光刻機也不少,但5nm晶片的良品率始終都不如臺積電。
  • 臺積電、三星3nm量產延期,對於華為來說,或許是一個好消息!
    去年8月份,臺積電在第26屆技術研討會上宣布了未來的晶片布局,在5nm、6nm量產的基礎上,2021年正式推出5nm晶片的增強版N5P,還將發行3nm晶片,年底進行小規模試產之後,預計2022年全面量產,與此同時,三星也在全力發展半導體業務,規劃投入1160億美元,爭取在2022年實現3nm晶片量產
  • 3nm、5nm關鍵技術:復旦教授成功驗證實現GAA電晶體 柵控能力提升
    來自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的消息,該校周鵬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GAA,Gate All Around),實現了高驅動電流和低洩漏電流的融合統一,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 臺積電宣布好消息!7nm晶片破紀錄,5nm和3nm也在計劃中
    據悉,世界上能量產7nm晶片的代工廠只有兩家,除了臺積電之外就是三星,但是三星的7nm晶片無論是質量還是產能都比不上臺積電。前幾天,老牌晶片巨頭英特爾宣布了將晶片生產業務外包給臺積電的決定,讓很多人大感意外。因為英特爾本身也是出色的晶片代工廠,它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就說明了臺積電的實力要比它強得多!
  • 臺積電宣布好消息!7nm晶片數量破紀錄,5nm和3nm也在計劃之中
    臺積電宣布好消息臺積電是中國臺灣的一家高科技企業,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在全球晶片市場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得益於先進的技術和高效的產能,臺積電擁有著很多知名客戶,其中包括蘋果、高通以及之前的華為。為什麼是之前的華為呢?
  • 實現5nm以下製程的關鍵技術:復旦教授成功驗證GAA電晶體技術
    12月17日消息,來自「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的消息顯示,該校周鵬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nm至5nm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 臺積電突傳好消息,美國晶片巨頭很有自知之明,三星這回望塵莫及
    但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掌握先進的晶片技術,因為它有著一定的難度,需要各種精密設備的支持,這便是各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一顆晶片的誕生,需要經過設計、生產與封測三個步驟,其中生產環節是最關鍵也是最複雜的。在目前的全球晶片代工市場中,臺積電正是獨一無二的巨頭,掌握著頂尖的工藝技術,因此獲得了很多晶片公司的青睞。
  • 臺積電突然宣布,將提前3nm晶片量產,3nm晶片2022年量產
    因此,臺積電在晶片行業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無論是中芯國際還是老牌巨頭三星,都不是它的對手。 到目前為止,臺積電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完整生產5nm晶片的製造商! 三星也可以生產,但其產量太低,無法滿足要求。英特爾美國晶片技術一直在下降,英特爾不會來臺積電。 與美國不同的是,臺積電的技術實力近年來增長,任何國家都不能忽視它的影響力。不僅如此,近段時間,臺積電還正式宣布了一些好消息!
  • 事關國產7nm、5nm、3nm晶片
    一則新消息突然傳來 不過,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則新消息突然傳來,事關國產7nm、5nm、3nm晶片!未來主要的攻關方向是5nm和3nm晶片,唯一的難點就是EUV光刻機。
  • 三星實現3nm晶片技術突破,華為或遭受空前挑戰
    ​三星。這個支柱起韓國經濟的跨國型大企業,從房地產到小小的晶片,哪個領域都能看見三星的身影。早些年,三星的市場份額在國內可是「大哥大」。但是自從「爆炸門」發生後,對中國客戶的不重視和區別對待,加之國內手機品牌的興起,逐步壓榨了三星的市場份額,讓三星損失了大量的客戶。此外,三星一直以以為傲的晶片代工領域。也被臺積電慢慢的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