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5nm以下製程的關鍵技術:復旦教授成功驗證GAA電晶體技術

2021-02-13 芯智訊

12月17日消息,來自「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的消息顯示,該校周鵬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nm至5nm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nm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GAA,Gate All Around),實現了高驅動電流和低洩漏電流的融合統一,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據悉,相關成果已經在第66屆IEDM國際電子器件大會上在線發表。


雙橋溝道電晶體示意圖及其性能圖

隨著集成電路製造工藝進入到5納米技術節點以下,傳統電晶體微縮提升性能難以為繼,技術面臨重大革新。採用多溝道堆疊和全面柵環繞的新型多橋溝道電晶體乘勢而起,利用GAA結構實現了更好的柵控能力和漏電控制,被視為3-5納米節點電晶體的主要候選技術。三星已計劃從2022年投產的第一代3nm就引入GAA電晶體,臺積電略保守,3nm仍是FinFET,2nm開始啟用GAA。

目前,現有工藝已實現了7層矽納米片的GAA多橋溝道電晶體,大幅提高驅動電流,然而隨著堆疊溝道數量的增加,漏電流也隨之增加,導致的功耗不可忽視。

針對上述問題,團隊設計並製備出了超薄圍柵雙橋溝道電晶體,利用二維半導體材料優秀的遷移率,和圍柵增強作用的特點,驅動電流與普通MoS2電晶體相比提升超過400%,室溫下可達到理想的亞閾值擺幅(60mV/dec)。同時由於出色的靜電調控與較大的禁帶寬度,可有效降低漏電流。該器件驅動電流與7疊層矽GAA電晶體可相比擬,漏電流卻只有矽器件的1.9%,降低了兩個數量級,在未來高性能低功耗電晶體技術應用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該項研究工作主要由博士生黃曉合和劉春森完成,得到了微電子學院教授張衛的指導,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應急重點項目及上海市集成電路重點專項等項目的資助,以及復旦大學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編輯:芯智訊-林子   來源: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

行業交流、合作請加微信:icsmart01
芯智訊官方交流群:221807116

相關焦點

  • 3nm、5nm關鍵技術:復旦教授成功驗證實現GAA電晶體 柵控能力提升
    來自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的消息,該校周鵬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GAA,Gate All Around),實現了高驅動電流和低洩漏電流的融合統一,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 復旦大學成功驗證實現3nm關鍵技術—— GAA電晶體
    電子工程專輯 EE Times China -提供有關電子工程及電子設計的最新資訊和科技趨勢 近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網站發布消息,該校周鵬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GAA,Gate
  • 國內某大學成功驗證實現3nm關鍵技術:GAA電晶體
    晶片製造特別是高端晶片製造一直是中國被卡脖子的關鍵技術,中芯國際的7nm就一直還未量產,而最近傳出國內某大學成功驗證實現3nm關鍵技術,我們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 復旦教授攻克難題,3nm晶片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國產晶片未來可期
    傳統的FinFET電晶體技術在製程不斷微縮的情況下,已經難以有新突破,故而相關企業或團隊展開了對電晶體新型技術的研發探索。12月17日快科技傳來消息,我國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宣布,該校周鵬教授的團隊成功攻克難題,在3nm晶片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 3-5nm關鍵技術突破:復旦大學驗證實現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技術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近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發布消息稱,該學院周鵬教授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GAA,Gate All Around),實現了高驅動電流和低洩漏電流的融合統一,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 復旦專家搞定GAA電晶體,3nm晶片關鍵技術
    眾所周知,目前在的14nm、10nm、7nm、5nm晶片,在工藝上都是採用的FINFET工藝,也就是使用FinFET電晶體,這種電晶體是華人教授胡正明團隊研製的,而FinFET也叫做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當然,由於目前3nm晶片都還沒有量產,所以究竟是FinFET電晶體好,還是GAA電晶體更好,就誰也不清楚了,但目前業界普遍認為GAA電晶體對於3nm及以下工藝的晶片會更好一些。
  • 3nm晶片關鍵技術被突破,復旦大學教授立功了
    3nm晶片關鍵技術被突破,復旦大學教授立功了。晶片是智能化時代的依賴產物,只要是電子類產品都需要用到晶片,隨著手機越來越智能,對於晶片工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最先進的5nm晶片工藝也已經用於手機製造上了,搭載5nm晶片的iPhone 12以及Mate 40,在性能表現上都格外的突出。
  • 3nm、5nm關鍵技術: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發展提供新技術途徑
    打開APP 3nm、5nm關鍵技術: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發展提供新技術途徑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0-12-22 17:34:26
  • 3nm晶片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復旦大學教授建「奇功」
    每次在談及晶片話題的時候,我國國內網友雖然對國家充滿信心,但是也不乏一些悲觀的網友對於我國能夠突破美國的晶片封鎖而擔憂,在他們看來我國晶片製造領域在和美國有著如此巨大的鴻溝情況下,想要在5年以內實現國產晶片7成自產率簡直是天方夜譚。
  • 復旦驗證3nm關鍵技術,三星、臺積電極為看重
    其中,用新型材料取代傳統的矽材料便是思路之一,目前我國在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前更是實現了8英寸碳基晶圓的生產,但是要想正式進入到量產仍需時日。除此以外,還有一種巨頭們常用的思路,那就是改進電晶體技術。
  • 復旦微電子學院發表研究:3-5nm節點GAA技術
    微電子學院周鵬教授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GAA,Gate All Around),實現了高驅動電流和低洩漏電流的融合統一,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 3nm晶片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復旦大學教授建「奇功」!
    3nm晶片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復旦大學教授建「奇功」! 每次在談及晶片話題的時候,我國國內網友雖然對國家充滿信心,但是也不乏一些悲觀的網友對於我國能夠突破美國的晶片封鎖而擔憂,在他們看來我國晶片製造領域在和美國有著如此巨大的鴻溝情況下,想要在5年以內實現國產晶片7成自產率簡直是天方夜譚。
  • 又一晶片關鍵技術「破冰」,EUV光刻機也有進展,中國芯崛起在即
    晶片關鍵技術迎來「破冰」在各國各企業的努力下,晶片成功突破到了5nm。5nm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製程工藝,臺積電用了33年時間才做到了這一點,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大規模投產。相比之下,我國在晶片製程工藝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以中芯國際的代工水準來看,是在14nm。
  • FinFET技術物理極限是5nm,臺積電採用GAA技術成功突破2nm
    GAA全稱Gate All Around,中文名字叫做環繞式柵極,隨著電晶體到達5nm,FinFET已經達到了物理極限,如果再生產3nm或2nm,FinFET技術已經無法滿足電晶體的製造要求了,GAA技術的誕生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原理就是增加閘極與電子通道的接觸面積,可以增加控制效果減少漏電流,通過這個技術能夠對晶片核心的電晶體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造
  • 2nm研發取得重大突破!臺積電邁向GAA為什麼比三星晚?
    作者 | 吳優根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近日臺積電在2nm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找到路徑,將切入全環柵場效應電晶體GAA,這是臺積電繼從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FET技術取得全球領先地位之後,向另一全新的技術節點邁進。
  • SuperFin電晶體技術加持!英特爾新一代10nm可媲美臺積電5nm?
    全新10nm SuperFin電晶體技術:性能提升可媲美臺積電5nm?同樣,英特爾的7nm工藝的電晶體密度等指標方面,實際上也要優於臺積電和三星的5nm工藝。Bohr此前就曾表示:「隨著摩爾定律的推進,製程升級也開始變得越來越難,一些公司開始背離了摩爾定律對於製程工藝的命名法則。即使電晶體密度增加很少,但他們仍繼續推進採用新一代製程節點命名。這也導致了製程節點名稱根本無法正確體現這個製程位於摩爾定律曲線的哪個位置。」
  • 3nm、5nm製程—複雜且昂貴的爭奪戰
    延伸閱讀——全新GAA技術,邁向5nm時代的基石從摩爾定律誕生之後,半導體產品技術的發展、性能的進步和普及速度的快慢,最終幾乎都和工藝相關。沒有好的工藝,半導體產業幾乎無法快速前行。不過,近期隨著工藝快速進步,技術難度越來越大,人們發現傳統的工藝技術已經無法滿足7nm以下的製程了。
  • 中科院研發出了一種2nm及以下工藝的新型電晶體
    近日,中科院對外宣布,中國科學家研發除了新型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這種新型電晶體被視為2nm及一下工藝的主要技術候選。這意味著此項技術成熟後,國產2nm晶片有望成功「破冰」,意義重大。 目前最為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為7nm+Euv工藝製程,比較出名的就是華為的麒麟990 5G晶片,內置了超過100億個電晶體。
  • 臺積電2nm製程研發取得突破 將切入GAA技術
    據報導,臺積電衝刺先進位程,在2nm研發有重大突破,已成功找到路徑,將切入環繞式柵極技術(gate-all-around,簡稱GAA)技術。三星已決定在3nm率先導入GAA技術,並宣稱要到2030年超過臺積電,取得全球邏輯晶片代工龍頭地位,臺積電研發大軍一刻也不敢鬆懈,積極投入2nm研發,並獲得技術重大突破,成功找到切入GAA路徑。臺積電負責研發的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還為此舉辦慶功宴,感謝研發工程師全心投入。
  • FinFET逐漸失效不可避免,英特爾研發全新設計的電晶體GAA-FET
    5nm是核心工藝的重要節點 5nm先進位程已不僅僅是代工廠商之間的戰爭,它亦是核心工藝和半導體材料走到極限的重要轉折節點。 當晶片製程演進到5nm,它電晶體的集成度和精細化程度都要比以往更高,可容納更複雜的電路設計,並將更豐富的功能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