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幼小銜接別只顧識字拼音、加減法,培養這些實力更重要

2021-01-08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已到開學季,上大班的家長想必心中都懸著一把名叫「幼小銜接」的劍。有些家長甚至直接跳過幼兒園大班,給孩子報了學前班,為的就是做好「幼小銜接」,不讓孩子傷在小學。

我自己也是大班孩子的家長,聽到周圍家長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學了多少漢字,會不會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以及下學期要不要從大班轉走,到校外的學前班裡提前學些內容。似乎上小學前進入學前班,多識些字、學會拼音和加減法,就算是「幼小銜接」了。其實,家長若只把這些當重點,反而會耽誤孩子。

家長只顧提前「砍柴」,卻忘記「磨刀」,會導致明顯的「三年級效應」

小區裡就有一家學前班,每天從那裡路過,就能聽到孩子們在誦讀一年級語文課本內容,雖然書聲琅琅,我聽了卻覺出「禁錮」二字,認為讓天真爛漫的孩子提前一年進入機械式學習太殘酷。

親戚家有孩子曾進入很知名的學前班學習,那裡素以「學得早、學得深」聞名。孩子上小學後,小學一二年級時的確不用家長操心,每次考試都輕鬆排第一。用孩子的話來說,「老師講得太簡單,我早就學過了」。結果到了小學三年級,孩子的學習漸感吃力,成績也一度退到了中等水平,再往後,甚至成了中下等。孩子學習積極性嚴重受打擊,家長叫苦不堪。「三年級效應」在親戚家孩子身上體現明顯。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答案是——搶跑。幼小銜接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力的培養,生活習慣、學習品質的養成,這些軟實力類似「磨刀」,而拼音、識字、加減法這些通過機械式學習掌握的內容,只是「砍柴」。只注重「砍柴」,雖然會在小學開始前搶先積累一堆柴火,但刀不夠快,磨刀的技能又沒掌握,一旦「柴」被用光,被超越只是時間問題。

由此可見,想要做好幼小銜接,「磨刀」比「砍柴」更重要。

做好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能力遷移,才是真「磨刀」

其實,孩子上小學後的最大挑戰,在於適應問題。不管是學習、生活習慣還是人際交往,幼兒園和小學都有本質區別,提前做好準備才能更快適應。

單從學習方面來講,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需要具備的學習能力就發生了很大變化。而家長最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做好能力遷移,適應小學學習。

我們先來看一下幼兒園時期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不管學做美工還是手指操,抑或是學唱歌學舞蹈,都是老師先示範,孩子們通過觀察再把過程展示出來。這種學習模式可簡單概括為「從觀察到操作」,也就是形象思維模式。

而進入小學後,首先學習形式變得單一,學生需要安靜地坐在課桌前被動吸收,老師也不再通過誦唱、蹦跳展示學習內容,而是通過相對枯燥的「說教形式」。同時學習成果的檢驗也不再是原樣重複,而是體現在課堂問答和試卷上。這種學習模式要求孩子先聽、之後用大腦記住,再回憶、分析,之後通過書寫表現出來。這是一種更為複雜的過程。

可見,從幼兒園到小學,對孩子的學習能力要求已經不同。從以形象具體為主到考察抽象思維邏輯,家長也應在這方面做好準備。

如果家長在孩子幼小銜接期間,不是只注重漢字拼音加減法等「機械內容」,而是注重孩子背後的能力遷移,那麼孩子手握快刀,整個小學生涯將所向披靡。

能力遷移如何做?

著名教育專家錢志亮教授曾對孩子的幼小銜接頗有研究。他在《入學早知道》一書中曾詳細闡述了孩子升小學前需要具備的八大能力,還和團隊一起研發了《兒童入學成熟水平診斷量表》,幫助家長檢測孩子各方面能力,並在弱勢方面有針對性地做出提高。

錢教授認為,幼小銜接的重點是幫助孩子達到入學成熟水平。而它又包含幾大塊:視知覺、聽知覺、運動與神經協調、知覺轉換、數學準備、社會適應等。

這其中視知覺和聽知覺決定了孩子在課堂上能否有效吸收老師的授課內容,能否準確判題和答題。運動與神經協調能力決定了孩子手指使用是否靈活,用筆是否吃力以及在課堂上是否有定力。而數學準備則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這才是孩子學好數學的最根本原因。社會適應則從人際交往角度考察孩子是否能很快融入新環境,結交新朋友並正確處理交往摩擦甚至校園霸凌。畢竟,除了學習之外,社會交往也是孩子成長的一大重點。

家長只有了解「幼小銜接」的真諦,才不至於走彎路,誤把識字拼音當作重點,從而忽視了孩子軟實力的培養。而軟實力,才是孩子適應小學的法寶。

你家孩子上小學了嗎?

相關焦點

  • 幼兒銜接是讀寫拼音加減法嗎?如果父母是這樣做,那是在拖延孩子
    現在已經是開學季了,上大班的家長想必心裡都懸著一把劍,叫做「幼小銜接」。有的父母甚至直接跳過幼兒園大班,給孩子報學前班,為的就是做好「幼兒期的銜接」,不讓小學傷害孩子。本人也是大班孩子的家長,聽到周圍家長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學了多少漢字,會不會二十個以內的加減法,以及下學期要不要從大班轉到校外幼兒園,提前學一些內容。
  • 禁止教授拼音、識字等 教育部專項整治「幼小銜接」班
    禁止教授拼音、識字等 教育部專項整治「幼小銜接」班 2018-07-18 15:15:15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幼小銜接學會漢字、拼音就夠了?恰恰相反!在家這樣學才對
    邦主有話說:今天繼續來講幼小銜接。上周《幼升小別焦慮!要不要上幼小銜接?該怎麼選?跑遍鄭州大小機構,終於總結出這份經驗!》聊到了幼小銜接為什麼這麼重要,也寫了鄭州目前幼小銜接有哪些,怎麼選。幼小銜接班到底要不要報,一定要根據自己家裡的實際情況。別因為聽了「不需要提前學」,就頭腦一熱,讓孩子在家放羊了,結果自己也沒時間培養孩子的求知慾和銜接小學的習慣。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如果不上幼小銜接班,我們應該怎麼在家給孩子做語文銜接。
  • 教育部:嚴禁幼兒園和幼小銜接班教拼音!家長怎麼辦?
    教育部專項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幼小銜接班等不得提前教授小學內容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小學化」?有的幼兒園會提前學習拼音、漢字等知識,有的幼兒園在教學形式上過於接近小學,採用口頭提問、聽寫等形式,還會考察孩子所學知識。這些都是大家口中的」小學化「。下面我們就這份《通知》給大家劃下重點:1、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
  • 徐州幼小銜接學前拼音培訓加盟電話多少
    運動教育體系,走出溫室,強健體魄,用心體會運動的快樂。讓孩子走出溫室,強健體魄,課程藉助豐富的體育用具,我們讓孩子盡情地玩耍與鍛鍊,於無聲中挖掘運動潛能,用心體會運動的快樂。課程簡介 一、基礎知識課 拼音識字 零基礎開始授課,使孩子在短時間內可以掌握拼音的讀認寫記。
  • 教育專家:不是拼音加減法
    問起為什麼,她們口氣一致:當然是上幼小銜接班啊,不上學前班,將來上一年級怎麼跟得上?當我再次提起,幼兒園裡也在陸續教著類似內容時,她們的表情很不屑:在幼兒園裡學得太淺了,人家上學前班的,上小學前就會100以內加減法,拼音聲母韻母也都早學完了,漢字都認了幾百個,在幼兒園裡哪能趕得上?
  • 五筆輸入法逐漸消失,代表拼音學習的重要性,幼小銜接拼音最重要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在幼小銜接階段,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拼音學習。但是要問起來,為什麼要給孩子學拼音?大部分家長都會說,不學拼音,一年級跟不上。大家都學了拼音,我的孩子也得學,卻沒有一個家長能從拼音的使用重要性來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孩子來學拼音。
  • 幼小銜接之拼音學習——規則篇
    幼小銜接階段是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階段,孩子們要學習一定的拼音知識,才能成為培養孩子們閱讀習慣路上的助力。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們了解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拼音?學會拼音有哪些作用?我們可以這樣和孩子們講:學習拼音我們可以識字,可以看書講故事,可以更好的學習說普通話。疫情期間我們都不能開學,幼小銜接的孩子們的學習不能像在幼兒園學習的那樣系統,老師會在線上教學,但那也是把重點放在新的知識體系裡,稍帶有一些簡單的複習。所以在這裡童老師帶大家把相關知識點一點一點的整理出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教育圓桌:做好幼小銜接要重視 孩子發展的四個關鍵點
    微信公眾號提問幼兒園的開學日期未定,作為一名大班孩子的家長,我現在有些著急,眼看孩子還有幾個月就要上小學了,屆時孩子的作息時間、學習內容、生活方式都會發生較大變化,可是現在「宅」在家中,該準備什麼才能幫孩子做好幼小銜接呢?
  • 李召存:「抗疫」期間幼小銜接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其反思
    >首先,從幼兒園層面看,由於正常教育工作無法實施,幼小銜接教育的有序開展勢必受到不可避免的影響。 當下雖然不少幼兒園有線上的各類居家遊戲資源推送,但對於幼兒自主管理能力提升、任務意識培養等都無法給予直接引導,家長在這些方面的落實程度必然是參差不齊。
  •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聰明的父母不教拼音和算術,更注重這三樣能力
    幼小銜接-家長的困惑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如果處理得不好,會對幼兒日後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同時小學一年級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緊,孩子和家長同樣會非常的焦慮。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關注並重視幼小銜接,但也容易陷入幼小銜接的誤區。
  • 升小學後拼音1個月要學完?沒上幼小銜接的娃,一年級能跟上嗎?
    文章/作者 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孩子升入幼兒園中班後,關於幼小銜接的問題就成了不少父母關心的事情,而恰好今年孩子上中班,明年就要升大班了,究竟是繼續留在幼兒園,還是轉去學前班,成了父母非常重視的問題。私底下,我也與孩子班裡幾位相熟的家長聊過這個問題。
  • 幼兒園不開學,別忘了準備幼小銜接,語文、數學、英語準備更充分
    當初在考慮暖暖到底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的時候我同樣產生過這些疑問。老讀者們應該都知道,暖暖當初大班的時候沒有去專門的幼小銜接的學校學習,而是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從公立幼兒園轉到國際幼兒園學習了一年,並利用中午的時間,在國際幼兒園內,接受了專門的幼小銜接訓練。
  • 幼小銜接書單:方向沒找對,刷再多也沒用
    過來人講講真相》,後臺就不斷收到米粉們的留言,很多人都不知道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更不知道幼小銜接到底要學什麼。關於幼小銜接,米粒媽之前寫過:你跟孩子多大仇,要讓他零起點入學幼升小也要過獨木橋,7‰的錄取率你想怎麼過?香港幼升小有多拼?為了贏在 起跑線,在子宮裡就要做準備了!看完是不是立刻就有了緊迫感。
  • 瀋陽王德雷老師:如何玩轉識字、拼音、心算!——東北育才幼兒園...
    瀋陽東北育才幼兒學園誠邀專注於識字、拼音、快速心算研究十餘年的王德雷老師為一線教師和家長們進行了專題講座。  隨著幼小銜接的穩步推進,入學準備工作逐漸成為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們心中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拼音、識字和數學知識方面的準備更是急需解決的三大難題。
  • 孩子上幼小銜接是搶跑?孩子沒上,才知道上一年級跟不上有多難
    不過,有些家長不這麼認為,所以會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有關教育專家認為,上幼小銜接是在搶跑,可能一二三年級學習是不錯,但是不能保證四年級還仍然有優勢,所以上幼小銜接班意義不大。一些家長也贊同這觀點,因為孩子學習過的內容,在課堂上就不那麼認真聽了,認為已經會的知識,所以就不怎麼感興趣聽下去。
  • 《幼小銜接家長手冊》上線 家長可對照"自檢表"彌補疏漏
    市教委教研室日前組織專家以及一線教師團隊,梳理出幼小銜接教育中家長經常遇到的困惑和問題,編撰完成《幼小銜接家長手冊》。即日起家長可登錄上海學前教育網(www.age06.com)免費下載。   避免出現「訓練」字樣   市教委教研室幼教教研員徐則民介紹,這一手冊是在2008年試用版的基礎上,針對家長和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習慣進行修改的。
  • 年糕上小學了,來說說我眼中的幼小銜接
    上次說到年糕上小學了,我也開始陪作業的事,評論區裡好多人點名讓我說說幼小銜接。大家的問題我都看了,大概分為三類:1.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2.到底要怎麼選這種班、怎麼學?3.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在回答所有的問題前,我想先表明自己的態度:我不贊成上幼小銜接班。
  • 「幼小銜接」的正確姿勢——智匯多兒童全科教育中心
    ​本網6月15日訊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的互相連接,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是成長路上的一個轉折期。由於幼兒園和小學兩種教育階段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因此能否順利實現幼兒園到小學的銜接對兒童未來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幼兒園和小學教育的最大區別在於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模式是遊戲模式,而小學是課堂模式。
  • 拼音不好怎麼辦?在濟南幼小銜接要學拼音嗎?
    很多家長在孩子要上一年級的時候考慮給孩子報一個幼小銜接就想讓孩子學習一下拼音。有必要去提前學習會在一年級教授的拼音?我認為根本沒必要,幼小銜接銜接的不是知識!首先,並沒有說沒必要學習拼音,只是說沒必要「提前去學習一年級會教的知識。要不要學和要不要提前去學,這是兩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