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大戰特斯拉:一場蓄意的借勢營銷

2020-08-18 閆躍龍

最近,拼多多大戰特斯拉可以說是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輿論形成了兩派,有的挺拼多多,覺得特斯拉是「仗勢欺人」,有的挺特斯拉,說拼多多明顯是「碰瓷營銷」,兩派各不相讓,爭得不可開交。

我想針對這個事件,客觀地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場蓄意的借勢營銷

首先說說這個事件的本質:就是拼多多的一場蓄意的借勢營銷,借勢特斯拉,達到自己的目的。


原因之一,是時間線。現在的輿論明顯是被帶節奏了,給人的感覺是拼多多意在為消費者省錢的團購結束了,結果特斯拉強行幹涉,導致團購夭折。實際情況是什麼呢?實際上,在拼多多團購當天,特斯拉就發表了聲明,並沒有和拼多多和拼多多上的商家「宜買車」有任何合作,不對這個活動負任何責任。結果,拼多多和宜買車明知道活動存在很大的不能履約的風險的情況下,依然強行推進,借勢營銷的意味濃厚。


原因之二,是低成本。這幾天和營銷圈的朋友們交流,大家一致感嘆:拼多多這營銷也太聰明了,開始說是萬人團購,結果只成交了5輛車,每輛車拼多多補貼2萬元,相當於是拼多多僅花了10萬元就賺到了一個刷屏級的營銷,真的是四兩撥千斤。


這個套路在網際網路界實在是太熟悉了,就是相對弱的品牌借勢強的品牌上位,有太多的網際網路企業用過這個套路,很多甚至是強行碰瓷。對於大品牌來說,這時候很容易陷入尷尬境地:不回應吧,只能吃啞巴虧;回應吧,就被借勢上位。



比如拼多多 VS 特斯拉這個事件,拼多多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藉助與特斯拉大戰提升自己的品牌,樹立品質的形象,在過去的一年裡,拼多多用百億補貼很多大牌商品,比如蘋果旗下的系列產品,就是這個目的。而且,除了品牌,拼多多還通過這種與大牌捆綁的方式吸引五環內的優質人群。


著名諮詢專家周掌柜一語道破:「通過群眾運動式營銷衝擊商家的價格體系」。對比之前低價買茅臺、低價買蘋果,這一次拼多多希望在特斯拉上如法炮製。


為什麼特斯拉如此堅持?

這個事件有一個讓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即特斯拉為什麼如此堅持?在他們看來,不就是一輛車嗎,特斯拉順水推舟,將車交付了不就行了,為何就不做呢?


在筆者看來,這還真不是那麼簡單。為什麼特斯拉如此堅持?因為如果讓一小步,等於是改變了直營的商業模式,從而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購買特斯拉的體驗,相對比傳統企業完全不一樣,只能通過特斯拉官方渠道購買。這個直營模式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是統一售價,能夠為客戶帶來一致性的體驗;二是可以去除中間環節的成本,讓利消費者;三是可以讓特斯拉和用戶直接連接,提供更好的服務。



從特斯拉的聲明中也可以看到,其看待拼多多團購這個事件的角度也是從經銷商的角度來看。在這方面,法律界人士的觀點也值得關注,如北京和昶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鄒佳銘認為,拼多多以用戶的名義在特斯拉官網下單,是一個市場行為,讓拼多多在事實上成了特斯拉的代理商,而拼多多在團購活動中對特斯拉的銷售價格進行了變更,這本應是特斯拉代理商在經過授權後方能行使的權利,但拼多多未經授權卻行使了這項權利,所以這種代理是不合法的。


所以,站在特斯拉的角度,讓步關乎自己根本的商業模式,是不會讓步的。


後記:拼多多的野望

從特斯拉這個事件,可以明顯看到拼多多的更大野心,它所要獲得的,不僅僅是更大的流量、更正面的品牌形象,而是要打掉品牌,實現其所宣稱的集合眾多用戶的力量,獲得極致的性價比。


這種思路看似理想,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和品牌的一次博弈,但實際上可能打開潘多拉魔盒,對於商業世界有很多不可預估的影響。周掌柜認為,拼多多對品牌的敵意,從商業生態格局上註定是缺少建設性的。大邏輯上看,品牌對於商家來講,是一種基於信譽積累的價值沉澱,也是一個抗周期的安全閥。如果拼多多打掉了品牌的價值,那麼一方麵廠家將失去長期抗衝擊能力,像沃爾瑪摧毀美國製造業一樣,長期將讓中國的高品質生產能力退化;另一方面,拼多多將不得不承擔商家這個低質低價帶來的自身品牌風險,勢必長時間品牌受到各種輿論衝擊和挑戰。


具體到特斯拉這個案例,如果拼多多的行為最終成功,對於汽車行業來說是很可怕的事情。因為拼多多搞成了,阿里巴巴、京東等一定會效仿,一定也會不經授權就發起補貼任何車型的團購。而且,此舉不僅會針對特斯拉,更是會針對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他們也是採用的和特斯拉類似的直營模式,如果拼多多們做針對他們的補貼團購,同樣會損害他們的商業模式,由此對整個汽車行業帶來負面影響。

最後必須說一下,這種燒錢高補貼的模式,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的確可以短時間內實現大規模獲客,但是也有很多後遺症。之前無論是滴滴,還是ofo等都是這樣,燒錢補貼的時候可以吸引大量客戶,但是如果不能找到良性的變現模式,高補貼很容易變成飲鴆止渴,最終讓企業陷入泥潭。


《從 0 到 1》的作者彼得·蒂爾曾感嘆:「我們想要的是會飛的汽車,得到的卻是140個字符」。人們渴望飛機火箭這樣突破性的硬科技革命,而真實發生的卻是像微博這樣數字世界裡的雕蟲小技。真心希望中國的網際網路廠商們,能多做真正創新的、能給整個產業鏈帶來價值的事情,而不是做燒錢補貼這樣簡單粗暴又會損害產業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特斯拉被「白嫖」了?拼多多的野望能得逞嗎?
    另一種則是認為拼多多綁定消費者強買強賣,是一場蓄意的借勢營銷。究竟孰是孰非?特斯拉被「白嫖」了?拼多多碰瓷遭到正主硬剛後,高階之路還如何走下去?01拼多多「碰瓷」背後蓄意借勢營銷,樹立正面高端形象拼多多的成長史,可以說是一部「吊絲
  • 特斯拉「大戰」拼多多莫把消費者夾中間
    此事營銷概率大。」8月19日,特斯拉副總裁陶林轉發該微博表明了對特斯拉與拼多多「大戰」的立場。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斯拉與拼多多之間的「交付門」事件愈演愈烈,僅新浪微博相關話題就有上億閱讀量。事情的起因還要從一個月前的團購活動說起。
  • 一場失敗的碰瓷營銷——特斯拉拒絕交付拼多多事件
    拼多多的特斯拉團購事件本身是一場行業鬧劇,但不想事情演化到今天,被各種自媒體帶節奏到特斯拉成了整件事情的惡人——拒絕交付就是違約大廚不得不還原一下此次營銷策劃的目的背景,給看觀一個中立立場,至於孰是孰非自有判斷。營銷策劃劇本這件事情在業內來看,就是一場營銷策劃活動。這裡面有幾方參演人員——宜買車,實際操作此次購買事件的供應鏈公司;拼多多,交易平臺,此次營銷的主陣地;特斯拉,被迫參演的生產商;以及不顧廠商交付提示的消費者。
  • 特斯拉拒絕拼多多的背後,是對價格體系崩盤的恐懼
    拼多多VS特斯拉一場起源於拼多多,總花費僅為10萬元的團購事件最終引起了軒然大波。事件雙方的拼多多和特斯拉互不相讓,一副硬槓到底的模樣。其實長時間被拼多多捆綁在一起進行營銷對於特斯拉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品牌傷害,那麼特斯拉為什麼不退讓一步呢?
  • 拼多多「倒貼」,特斯拉為何拒絕?
    ,車輛是消費者本人與特斯拉籤訂的訂購協議,消費者本人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願和意圖,其購車用車也並未有任何「惡意」,對於特斯拉拒絕交車,拼多多表示遺憾並支持消費者依法維權。8月18日,在宜買車與拼多多的協助下,被特斯拉拒絕交付並取消訂單的團購車主終於成功提車。此次大戰以特斯拉妥協而宣告落幕。
  • 拼多多大戰特斯拉,誰給的膽子?
    標榜酷炫有格調的特斯拉可能從來沒有想到,如此「詭異」的畫風會和自己產生聯繫。 從去年6月開始,摸準了真香定律的拼多多攜「百億補貼」向五環內發起猛攻。然而,當這波補貼到了特斯拉頭上時,特斯拉有情緒了。在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一眾高端大牌那裡,「9塊9包郵」的拼多多收穫的最多的就是嫌棄。
  • 拼多多VS特斯拉
    然而,走馬觀花地看下來,這場高調的掐架撕逼,反而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營銷事件。 多位業內人士對燃財經指出,拼多多這一系列舉動其實是一次比較成功的營銷行為,無論特斯拉最終有沒有交付車輛,最終都達到了拼多多營銷的目的——也就是提高自身的一個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調性,儘可能擺脫低端山寨的外在形象。
  • 拼多多是否觸及了特斯拉的底線?
    這幾天,特斯拉和拼多多的事件持續發酵。先是拼多多弄了個團購特斯拉活動,特斯拉發表聲明與拼多多沒有合作,拼多多被打臉。 然後是拼多多讓用戶直接在官網下單,拼多多把補貼的錢打給用戶,特斯拉以違反公司「禁止轉賣」條例為藉口拒絕交車。
  • 營銷高手拼多多 成功白嫖了特斯拉?
    首先拼多多壓根沒有事先告知特斯拉。那特斯拉看到這個活動就只有兩個結果,要麼不管,要麼管。 但是特斯拉選擇了公開回應,主動告訴大家這件事與我無關,請大家別買……這就給拼多多的這場號稱萬人拼團購的活動打了一波廣告,強行被白嫖了第一波。
  • 營銷水土不服的特斯拉和馬斯克被拼多多耍了
    這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特斯拉和中國新興社交電商巨頭拼多多之間的新糾紛。拼多多組織了一次團購,只有五個特斯拉車輛買賣名額。可特斯拉交了上海車主的貨後,就拒絕交付其他車主的了。提不到車的武漢買主看不下去,找特斯拉爭執了。特斯拉拒交車輛的理由在於沒有授權拼多多售賣,並認為拼多多的行為構成了轉賣——言外之意,拼多多沒有權利組織團購。
  • 拼多多"白嫖"特斯拉的背後,深扒拼多多百試百爽的營銷套路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被拼多多給&34;了。就在上周五8月14號,號稱全球電動車老大的特斯拉與6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來了一場正面硬剛,而且火藥味越來越濃。當然,面對拼多多霸王硬上弓,特斯拉誓死不從。拼多多究竟又是如何營銷套路特斯拉的?接下來我們一起拆解拼多多的碰瓷加白嫖式營銷,看看老司機拼多多是怎麼套路特斯拉及其他大牌的?
  • 拼多多讓特斯拉「掉價」了嗎?
    近日,特斯拉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一事,在各大論壇鬧得沸沸揚揚。特斯拉與拼多多的矛盾也進一步升級。特斯拉虧沒虧不知道,但拼多多肯定是血賺!拼多多是不是拉低了特斯拉的身價呢?,反而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營銷事件。
  • 拼多多團購特斯拉,薅這麼狠的羊毛,誰買單?
    在電商平臺爭相佔領市場的現在,各個平臺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精準定位和目標客戶,這其中,拼多多長期主打下沉市場,以百億補貼借勢,主打價格戰,成為了下沉市場的主力軍。即使長期以來,拼多多被貼上很多不符合主流消費者消費意願的標籤,比如:產品劣質、品牌偽劣、團購發連接造成社交困擾等等,但是無可厚非,在消費市場裡打價格戰的效果是很有成效的,白佔的便宜誰能拒絕得了呢?
  • 拼多多大戰特斯拉,「暴發戶也配跟貴族玩?」
    有的品牌對於跨界營銷的合作是非常抗拒的。 這不,特斯拉和拼多多就打了起來。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拼多多專門做了一個拼團,可以用比特斯拉官方指導價低2到3萬的價格購買特斯拉,特斯拉收到的是標準的價錢,中間的差價由拼多多補貼。
  • 拼多多,承認拼夕夕了!
    和特斯拉的大戰三百回合這瓜大家應該都吃了吧但是不管你是站哪邊的都不妨礙拼多多只用了10萬就上了數次熱搜獲得了了超多曝光簡直把事件營銷套路玩得溜溜的原以為能消停一段時間消化消化沒想到小維又發現了拼多多新的神奇操作——申請拼夕夕商標▼(拼多多是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電商平臺
  • 拼多多,承認拼夕夕了
    拼多多最近動靜有點大啊和特斯拉的大戰三百回合這瓜大家應該都吃了吧但是不管你是站哪邊的都不妨礙拼多多只用了10萬就上了數次熱搜獲得了了超多曝光簡直把事件營銷套路玩得溜溜的原以為能消停一段時間消化消化 01 拼夕夕是什麼 眾所周知,拼夕夕是拼多多的黑稱是對原先拼多多對商戶商品審批不嚴
  • 拼多多大戰特斯拉,如果你是車主,你會找誰維權?
    ,就不得不提起近幾日熱議不斷的拼多多用戶團購特斯拉車型遭拒交事件。那此次事件,特斯拉和拼多多之間到底為什麼有此一爭,究竟爭的是什麼,用戶應該怎麼選擇?況且拼多多採用同樣方式藉助蘋果、海藍之謎、凱迪拉克等品牌進行營銷,為什麼只有特斯拉
  • 碰瓷營銷幾時休,特斯拉大戰拼多多到底誰輸誰贏?
    最近,拼多多搞的一場特斯拉補貼大戰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到現在都不算結束。​「國產特斯拉Model 3萬人團購」活動:一臺官方指導價為27萬元的車,在拼多多團購活動後的售價僅為25萬元,優惠的兩萬由拼多多補貼。
  • 拼多多與特斯拉的公關大戰之餘,順便還設計了「真香」海報
    拼多多最近是頻繁上熱搜啊,小夥伴瓜吃的如何了,這麼有意思的事當然要一起聊聊了:1.拼多多「翻車」7月中旬拼多多搞起「Model3特斯拉萬人團購活動」竟然比官方還便宜,開始薅起馬斯克的羊毛了。但隨後武漢一買主就遭遇特斯拉「強行取消訂單」。特斯拉聲明稱,並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合作。
  • 拼多多與特斯拉大戰落幕!特斯拉認輸
    7月21日,特斯拉發表聲明稱,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也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有過任何形式的委託銷售服務,亦未就此次團購活動向宜買車或拼多多銷售過任何本司生產車輛。如消費者因上述團購活動產生任何爭議或權益受損,特斯拉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