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水土不服的特斯拉和馬斯克被拼多多耍了

2020-08-19 高飛銳思想

拼多多給特斯拉下了一個套,馬斯克樂呵呵地往裡鑽得正歡——題記

一個生產,一個銷售;一個洋獅,一個土鱉。雙方不存在競爭關係,本來可以攜手合作,實現共贏。現在卻把事情鬧大了,誰也不願意放下身段,給對方臺階下。

這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特斯拉和中國新興社交電商巨頭拼多多之間的新糾紛。拼多多組織了一次團購,只有五個特斯拉車輛買賣名額。可特斯拉交了上海車主的貨後,就拒絕交付其他車主的了。提不到車的武漢買主看不下去,找特斯拉爭執了。特斯拉拒交車輛的理由在於沒有授權拼多多售賣,並認為拼多多的行為構成了轉賣——言外之意,拼多多沒有權利組織團購。

這事兒在持續發酵,正越鬧越大。這種結果,對特斯拉來說,並非其主觀願望——主觀上,特斯拉太想息事寧人,不被人利用了。但對拼多多來說,就不一樣了,事情鬧得越大,越受媒體和用戶關注,越符合其期待。

既然特斯拉交了上海車主的車,為何拒絕給武漢車主交車呢?這是參與拼多多團購感到不滿的地方,也是特斯拉的漏洞所在,他們認為,特斯拉應該一視同仁,而不能厚此薄彼。

雖然特斯拉沒有授權拼多多賣車,原則上講,只要用戶願意交錢,就應該提到車,況且特斯拉已經開了先例,所以,不能拒絕其他用戶。如果有意見,那是特斯拉與拼多多之間的事情,兩個巨頭打架,用戶不應該夾在其中,成為受害者。

在這個爭執中,高飛銳思想算是看明白了,用戶並沒有少特斯拉錢,拼多多自掏腰包補貼了用戶,也就是說用戶交一部分,另一部分由拼多多補貼,這是造成團購特斯拉價格低,吸引力大的原因。也許,在拼多多看來,雖然沒有被授權銷售,但只要給了特斯拉錢,就應該提到車。上海車主成功拿到車,說明原來特斯拉並不在意,這種模式也算是行得通,也初期得到了特斯拉許可了。

後來特斯拉突然變卦,高飛銳思想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特斯拉認為拼多多這個渠道有問題,不願意沾染;另一個就是這種模式直接衝擊了特斯拉的營銷政策。

做社交電商的拼多多雖然崛起很快,但由於價格低,假貨多,一直飽受詬病。自視甚高的特斯拉自然不願意趟這趟濁水,怕傷了自己的形象羽毛。

當然,拼多多團購中的特斯拉肯定不是假貨。目前還沒有廠商有生產假貨特斯拉的能力;如果有這種能力,做得出這種高品質的假貨來,就不用賣假貨了,直接造車跟特斯拉競爭得了。

拼多多做電商,但不在特斯拉的渠道體系裡。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採用的是直營模式,自己生產,自己銷售。拼多多團購做法,確實是對特斯拉的營銷模式造成了衝擊。為啥?因為從拼多多團購買到的特斯拉,其價格肯定比特斯拉直營渠道低,因為拼多多有補貼。

拼多多組織特斯拉團購的目的,在於廣告效應和拉客戶的需要,類似於把特斯拉作為廣告促銷品了。所以,拼多多的目的,不在於做成了多少特斯拉車輛的買賣,而是吸引了多少用戶關注,產生了多大廣告效果,拉來了多少用戶參與其中。

從用戶參與程度來看,拼多多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特斯拉較真,對拼多多來說是意外之喜,正中其下懷——藉助與特斯拉的纏鬥,可以形成一波接一波的營銷話題,讓廣告效應被免費地無限放大——在目前輿論環境下,似乎網民更願意站在拼多多立場。

由此看來,拼多多才不在乎特斯拉「硬槓到底」,更不在乎跟特斯拉打輿論戰和法律戰。這個過程中,每次交鋒,都可以成為拼多多吸引眼球,博取同情,佔據版面的理由,這正是拼多多中國式營銷的厲害之處。

其實,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也是一個話題營銷的高手,具有出類拔萃的話題製造和炒作本領。馬斯克在世界人們面前又是推新車,又是放衛星,又是搞太空飛船,出盡了風頭。但這次,在中國企業拼多多面前,馬斯克算是陰溝裡翻船了。

而且這次馬斯克的船翻得既有點難看,又有點冤枉,更重要的是,馬斯克著了拼多多的道兒,還沒有完全明白過來,正在往拼多多布下的套裡樂呵呵地鑽得正歡。

2020年8月18日

相關焦點

  • 特斯拉強拒拼多多,馬斯克傲嬌營銷
    今年7月,電商新貴拼多多發起了線上「萬人團購」活動,其中提供5臺團購銷售的2019款Model 3,優惠近2萬元。這和5月拼多多團購凱迪拉克的事件比,開局差不多,結果不一樣。一開始,凱迪拉克否認是官方行為,但隨後又選擇了配合。
  • 拼多多給特斯拉上了一課
    對於這一消費群體,特斯拉似乎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態度。 一味用所謂的直營來搪塞他們的孤傲與高冷,此舉非但將會把他們的創始人馬斯克樹立的Geek精神擊潰,甚至還會讓特斯拉陷入到水土不服的漩渦裡。對於一直在傾力中國化的特斯拉來講,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 特斯拉手撕拼多多,槍響之後馬斯克和黃崢誰贏了?
    萬塊錢的「低成本」,意欲達到提升自身品牌逼格和影響力的營銷目的。目的再簡單明了不過,想要借力特斯拉,來拔高拼多多的平臺形象。類似這種事情,拼多多此前沒少幹。強拉各種「高大上」的品牌和產品,來進行捆綁營銷,吸引(相對)高端用戶人群的同時,也不斷弱化拼多多一開始給人的「低質低價」的山寨電商品牌形象。
  • 拼多多「碰瓷」特斯拉,馬斯克為何如此強硬拒絕交車?
    特斯拉聲明在先,你還要執意陪拼多多玩兒這齣營銷把戲,願賭服輸。特斯拉與拼多多的「撕逼」大戲,想必各位客官,或多或少都有聽聞。也是汽車圈,乃至科技圈,近期最火爆的話題之一。為了吸引大量的「高端用戶」來拼多多上購物,拼多多和宜買車打出的「團購價」是25萬多。相當於拼多多和宜買車掏錢補貼,讓來拼多多上參與團購的消費者,可以便宜2萬元購買到特斯拉Model 3。
  • 偏要蹭著他-特斯拉的拼多多之旅
    拼多多與特斯拉,電商網際網路公司與新能源科技公司,擱之前怎麼也沒想到倆家會扯上什麼關係,偏2020是個魔幻年,之前不可能發生的,都在今年發生了這小半個月來,倆家間的新聞就沒怎麼斷過:拼多多上可以團購特斯拉;特斯拉聲明未合作;拼多多聲明售賣車輛是真實有效;特斯拉認定轉賣,拒不交貨;拼多多聲明未轉賣操作;武漢用戶聲稱提貨成功,特斯拉出來否認成功,多多鼓勵消費者維權;……諸如此類種種,雖然主角數量一直沒超過三個
  • 拼多多"白嫖"特斯拉的背後,深扒拼多多百試百爽的營銷套路
    拼多多究竟又是如何營銷套路特斯拉的?接下來我們一起拆解拼多多的碰瓷加白嫖式營銷,看看老司機拼多多是怎麼套路特斯拉及其他大牌的?一、拼多多和它的營銷騷操作拼多多這一系列舉動其實是一次成功的營銷行為,無論特斯拉最終有沒有交付車輛,最終都達到了拼多多營銷目的——藉助特斯拉的高端品牌形象,成功提高了自身的品牌知名調性,並且儘可能擺脫一層低端山寨的外在形象。
  • 一分錢不虧的特斯拉,到底和拼多多在爭什麼?
    面對上海另一拼團車主成功提車,被拒付武漢車主表示要起訴特斯拉區別對待;拼多多說特斯拉店大欺客;特斯拉則堅持稱拼多多用戶涉嫌違反 &34; 條款拒絕交車。01 馬斯克曾叫停與電商的合作在中國電商領域,拼多多 &34; 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很多消費者首選淘寶、天貓等慣常思維,甚至為了更低價,消費者會首選在拼多多購買,但特斯拉卻動用 &34; 來叫停拼多多這種補貼活動。
  • 特斯拉耍大牌,拼多多竊流量
    如果不是放到特斯拉和拼多多,這兩個「異常分裂、矛盾」的商業體上,這件事情上雙方或許也不會這麼死磕。拼多多自帶底層基因,而特斯拉一直在玩精英標籤;拼多多是天生「砍價狂」,特斯拉「一口價」絕不含糊;拼多多在小城鎮,特斯拉在CBD。根源上,「特拼門」是商業邏輯的矛盾和衝突,而不是因為一個車主和一輛未交付的毛豆3。拼多多和特斯拉的矛盾註定不能調和。
  • 特斯拉還是水土不服
    換句話說,特斯拉的意思就是,這個和我們沒關係,你要起訴就起訴拼多多,我支持你!如果拼多多未經特斯拉授權就以其名義進行促銷的,法律上特斯拉可以追究拼多多侵犯商標權和虛假宣傳的責任。而後,拼多多也對特斯拉的聲明做出回應,宣稱特斯拉汽車是正品,差額將由拼多多進行補貼,新車保證渠道正規,且帶有汽車銷售發票。
  • 拼多多如何「玩弄」了特斯拉?
    拼多多和特斯拉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看起來,拼多多「砍」了特斯拉一刀,沒想到鋼鐵俠馬斯克的鐵皮這麼硬——實際上,卻是拼多多結結實實地「玩弄」了特斯拉。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拼多多的「猛砍一刀」,直接擾亂了特斯拉的定價體系,衝擊了品牌利益,手握定價權和完整線上、線下聯動式營銷渠道的特斯拉,可不直接鐵皮硬槓了嘛,說到底,人家不需要流量啊,馬斯克這個人就是宇宙級的大流量。
  • 拼多多團購特斯拉,被拒交車,空歡喜一場,用戶千萬要了解
    特斯拉拒絕交車就像上面的說的,拼多多絕對不虧,萬人團購特斯拉Model 3,每臺補貼2萬元人民幣,但是這一波「活廣告」帶來的效益絕對不止10萬,有網友表示:馬斯克賺到了啊,跟拼多多合作,「雙贏」。馬斯克然而事實是,這10萬的補貼並非是特斯拉公司提供的,特斯拉表示從來沒有跟拼多多合作,原來是拼多多「自導自演」的好戲,不過這麼多流量,拼多多不愧
  • 特斯拉和拼多多硬剛,特斯拉: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拼多多補貼消費者購買特斯拉,卻被特斯拉官方「砍單」的事件,流出了更多細節。事情是這樣的:上個月,不少網友們發現了一家名為「宜買車旗艦店」的拼多多商家上線了特斯拉Model 3的「團購」,特斯拉Model 3 2019款的拼多多補貼後秒殺價格為25.18萬,比官方的27.18萬直接便宜了兩萬。
  • 拼多多大戰特斯拉,「暴發戶也配跟貴族玩?」
    有的品牌對於跨界營銷的合作是非常抗拒的。 這不,特斯拉和拼多多就打了起來。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拼多多專門做了一個拼團,可以用比特斯拉官方指導價低2到3萬的價格購買特斯拉,特斯拉收到的是標準的價錢,中間的差價由拼多多補貼。
  • 特斯拉被「白嫖」了?拼多多的野望能得逞嗎?
    網際網路江湖一向不缺熱門話題,這次是拼多多「碰瓷」特斯拉,而且輿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事件起因是這樣的,拼多多延續百億補貼策略,上線了特斯拉Model 3的萬人團購活動,原本27萬的特斯拉Model 3,通過拼多多平臺2萬補貼後,消費者可以25萬拿到貨真價實的特斯拉。
  • 拼多多拼盡全力,特斯拉一臉嫌棄
    到頭來,這位特斯拉的「準車主」,不僅沒有得到誰的支持,甚至發現自己因此進了特斯拉的「黑名單」,無法再度購車。更充滿戲劇色彩的是,當這位準車主對媒體透露說自己已在拼多多和宜買車的協助下成功提車的時候,特斯拉立刻公開在社交媒體上「闢謠」了。
  • 為什麼特斯拉不能和拼多多合作,合作不是雙贏嗎?
    特斯拉跟拼多多拒絕合作前邊回答已經寫的很清楚了。1.特斯拉要直營模式,控制終端價格。2.控制銷售渠道,統計準確數據。3.保證顧客體驗。4.拼多多b格太低,配不上特斯拉的高端科技形象。我要來吐槽的點是既然特斯拉定位是高逼格,為啥要搞個全員公關,踐踏員工的對外形象。所為全員公關,全員營銷說到底就是公司耍流氓,白嫖而已。
  • 拼多多「玩弄」特斯拉?商業邏輯的對衝
    拼多多和特斯拉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看起來,拼多多「砍」了特斯拉一刀,沒想到鋼鐵俠馬斯克的鐵皮這麼硬——實際上,卻是拼多多結結實實地「玩弄」了特斯拉。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拼多多的「猛砍一刀」,直接擾亂了特斯拉的定價體系,衝擊了品牌利益,手握定價權和完整線上、線下聯動式營銷渠道的特斯拉,可不直接鐵皮硬槓了嘛,說到底,人家不需要流量啊,馬斯克這個人就是宇宙級的大流量。
  • 特斯拉和拼多多「開戰」
    拼多多和特斯拉開撕了!因為2萬元的拼多多補貼,取消武漢消費者提車資格,還鬧得如此不可開交,值不值得?對於拼多多來說,肯定值得!2萬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是買到了市場關注和話題流量,這一波話題不管是即刻偃旗息鼓,還是持久下去,能把特斯拉狠狠「擼」了一頓,真的是超值的傳播。如果特斯拉最終因為武漢消費者起訴並最終敗訴,拼多多更加能夠證明自己的江湖地位了。
  • 拼多多大戰特斯拉:一場蓄意的借勢營銷
    最近,拼多多大戰特斯拉可以說是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輿論形成了兩派,有的挺拼多多,覺得特斯拉是「仗勢欺人」,有的挺特斯拉,說拼多多明顯是「碰瓷營銷」,兩派各不相讓,爭得不可開交。現在的輿論明顯是被帶節奏了,給人的感覺是拼多多意在為消費者省錢的團購結束了,結果特斯拉強行幹涉,導致團購夭折。實際情況是什麼呢?實際上,在拼多多團購當天,特斯拉就發表了聲明,並沒有和拼多多和拼多多上的商家「宜買車」有任何合作,不對這個活動負任何責任。結果,拼多多和宜買車明知道活動存在很大的不能履約的風險的情況下,依然強行推進,借勢營銷的意味濃厚。
  • 特斯拉:Fake News! 拼多多:謝謝老鐵同意我滲透市場
    作為名譽遠傳歐美的技術系汽車巨頭,特斯拉在國內經銷除水土不服,還要面對被國內特有的電商平臺體系炒作的現實,只能說,太難了而且沒必要。因為特斯拉越是嚴詞以對,越是中了拼多多下懷。換言之,特斯拉的公關部被拼多多借去為自家公關了,拼多多及同型電商平臺將藉此滲透入大品牌掌控的營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