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一些車主,對車很愛惜,卻又不怎麼懂車。這部分車主很容易在汽車保養上栽跟頭,特別是去4s店做保養,不管保養表上有多少保養項目,一律照單全收。當刷完卡給愛車做完全套保養維護的時候,車主會覺得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多麼的懂車,但是在真正懂車的人眼中,這種車主就是4s店的「韭菜」。今天,小編就冒著被4s店打的風險,告訴你為什麼3000塊的保養有人能砍到1000塊!
汽車保養總會需要一些配件,只要提到汽車配件,大部分人會下意識覺得「原廠」比「副廠」利潤高,所以去4s店保養的時候,都會選擇 「副廠件」。其實「原廠件」的利潤並沒有「副廠件」高,實在是因為價格太透明了。對了,「副廠件」一般會比「原廠件」價格高一些。
所以「汽車保養砍價」第一招:貴的配件不一定好,但「原廠件」肯定是最適合你愛車的。
嚴格來說,對於汽車的基礎保養,拋去人工、場地費等開銷,其實4s店根本掙不到錢。真正賺錢的其實是那些花裡胡哨的保養項目!有過4s店保養經驗的車主都知道,保養前銷售會根據汽車裡程,推薦各種清洗類保養項目,還會給該項目取個高大上的名稱!
所以「汽車保養砍價」第二招:不要選擇哪些清洗類的保養項目。理由很簡單,只要你翻過自己愛車的手冊,都會發現車企並不建議你做任何清洗項目,除了洗車!而4s店就抓住大家不看汽車手冊這一點,推出了很多無關痛癢的保養項目,比如清潔油路、清洗節氣門等等。這些保養項目做不做都對愛車沒什麼影響,但是一套下來往往都要上千塊!
最「坑」車主的還得是保養周期!為什麼同一款車型,國外可能10000公裡甚至15000公裡保養一次,為啥來到國內就成了5000公裡?
答案還是在汽車手冊上,廠家一般會建議1萬公裡更換一次機油,實際上現在的全合成機油,1.5萬公裡更換一次完全沒問題。換句話說,官方推薦的1萬公裡保養周期,其實已經是嚴苛狀態下測試出來的,但是經過4s店的層層加碼,就成了現在的5000km。
關於4s店汽車保養,真的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人家的保養清單上,項目和價格都標註的一清二楚,做不做全憑個人意願。所以也不能全怪4s店,誰讓你不看汽車手冊的!
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小編還是推薦大家去4s店做保養和維修,相比街邊小店,4s店還是更正規更專業。就拿上圖這種扭力扳手來說,一些精密的汽車零件,在拆裝過程中,螺絲需要一定的力度和角度,只有這種專業的儀器才能精準、安全的拆裝,而街邊小店很少有人願意花錢購買這些工具,高下立判!
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