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5G+AI+邊緣驅動新一代數據中心革命 助力數位化發展

2020-09-23 知事澎湃

近日,在「2020開放數據中心峰會」上,ODCC副主席、中國電信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楊明川指出,數據中心是當前數位化轉型浪潮下的基礎,隨著5G、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數據中心也在被賦予更多的內涵。

作為「新基建」的底層算力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的重要性近年來持續上升。憑藉有效降低能耗、減少故障率和突破了環境局限等優勢,液冷技術已經成為全球數據中心發展的重要技術趨勢。

數據中心巨頭Vertiv委託撰寫的一份451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球接受調查的105家電信運營商中,大多數科技決策者預計5G將使電力需求增加2-3倍,從而引發相應的能源消耗增加。

而隨著邊緣計算這一新興技術的重要性和成熟度的穩步上升,以及業界對AI對邊緣計算的依賴程度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在靠近用戶的位置部署邊緣數據中心正成為全球趨勢。這同時意味著,告別了便宜的電價和有利於散熱的自然條件,數據中心的體量也向著更加輕量化的方向發展——這正是液冷數據中心的特點。

科智諮詢最新發布的《2019-2020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指出,隨著數據中心計算力的提高,對於新建的數據中心而言,最大的資金投入不是建築本身,而是保證電力供應的設備成本以及機房製冷成本。計算密度的增加已經讓一些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項目資金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其中製冷系統佔了很大比重。

據了解,每臺電子設備在交流電或直流電上運行時都會產生熱量。為了防止伺服器晶片組和組件出現故障、熔化和損壞,需要控制IT系統產生的熱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表示,和傳統的風冷技術相比,液體導熱能力是空氣的25倍,同體積液體帶走熱量是同體積空氣的近3000倍;其次,同等散熱水平時,液冷噪音水平比風冷噪音降低20-35分貝;另外,在耗電量方面,液冷系統約比風冷系統節省電量30%-50%,這使得數據中心有望擺脫地理位置等環境限制,順應物聯網等應用所需要的邊緣數據中心小型、分散和靠近用戶的需求。

何寶宏特別指出,傳統的風冷會帶來空氣的流動,必然會產生振動,而振動會直接影響IT系統的穩定性和壽命。在以毫秒計算的5G時代,底層算力系統的故障將可能造成經濟和安全方面的巨大風險。

目前,IBM、谷歌、英特爾等國際巨頭早已紛紛在該領域展開布局,在國內,以網宿科技、華為、中科曙光為代表的科技公司也積極投入了液冷的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

「從國內外最新的研究進展來看,應對大數據、超密度計算的「功耗牆」,使用液態冷卻液替代空氣來對計算機設備進行冷卻,已在全球範圍內被驗證,並掀起了數據中心的技術革命。」網宿科技高級副總裁黃莎琳表示。公開資料顯示,網宿科技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綠色雲圖是國內最早布局液冷技術並成功商用的科技企業之一,2017年就在國內推出了首個規模投入商用的直接浸沒式液冷數據中心。

根據我國「十三五」的規劃,2020年,新建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PUE值(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通用指標,PUE值越接近1,綠色化程度越高)將不得高於1.4。公開資料顯示,網宿旗下綠色雲圖的液冷數據中心的PUE均值低至1.049,刷新了數據中心能耗的最新記錄,甚至低於谷歌數據中心公布的1.09的極限值,在技術性能上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預計,到2026年,液冷數據中心市場的初始估值將從2018年的14.3億美元增至1205億美元,年化複合增長率達30.45%。

「從風冷到液冷,改變的將不僅是製冷方式,而是整個數據中心的生態。」何寶宏認為,一旦數據中心的製冷方式從風冷轉為液冷,那麼隨之發生改變的還有伺服器的設計,以及整個數據中心的設計。

相關焦點

  • 「雲+5G+AI+邊緣」驅動新一代數據中心革命
    本報訊 近日,在「2020開放數據中心峰會」上,ODCC副主席、中國電信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楊明川指出,數據中心是當前數位化轉型浪潮下的基礎,隨著5G、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數據中心也在被賦予更多的內涵。
  • 邊緣計算不邊緣,膠囊數據中心一站式解決企業數位化轉型邊緣雲難題
    隨著數位化的演進,邊緣計算正變得愈發重要,因為它是離產品應用、用戶數據最近的地方。如今,各行各業對邊緣計算高效快速部署、低成本維護、與雲端聯動協同的需求愈加迫切。然而,多數企業對邊緣IT的資金投入、人力儲備等往往不夠,因此發展相對滯後,甚至被稱為「被邊緣化的IT」。產業網際網路正在撐起網際網路的下半場,那些進入「下半場」的企業,要如何實現數位化轉型?
  • 賦能邊緣雲基建,膠囊數據中心讓超融合更融合
    此次雙方基於邊緣計算的膠囊數據中心正好順勢而為,助力數字經濟的繁榮。OT與IT的跨界而來,都是為了解決當前的邊緣IT難題,成就企業數位化變革,這也是膠囊數據中心誕生的「初心」。全球雲觀察分析指出,當前邊緣數據呈現出增長的大趨勢,在數位化轉型上「集中化與分散化」的交互影響也日益明顯,雲邊端的不斷融合鑄就了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間達到平衡,隨著邊緣需求與挑戰備受各界關注,進一步加速了OT與IT的融合。為此,基於全棧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超融合平臺的創新構建,讓膠囊數據中心成為了一站式邊緣雲中心的最佳組合。
  • 雲+5G+AI+智能語音,驅動新一代智能語音產業變革
    近日,在「2020開放數據中心峰會」上,ODCC副主席、中國電信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楊明川指出,數據中心是當前數位化轉型浪潮下的基礎,隨著5G、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數據中心也在被賦予更多的內涵。作為「新基建」的底層算力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的重要性近年來持續上升。
  • 從邊緣到數據中心到雲,HCP對象存儲八大利器
    從邊緣到數據中心到雲,HCP對象存儲八大利器 發布時間: 2021-01-05 14:41:26   來源:阿明觀察  作者:   引 言 :20多年前就出現的對象存儲,現在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發展越來越火,這是為什麼?
  • 雲+AI+5G融合新技術 驅動產業變革和企業數位化轉型
    當前,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5G為代表的新一代ICT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催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正在感受到數字經濟時代撲面而來。那麼,如何認識和把握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新趨勢、新特點?如何牢牢抓住和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我國企業又如何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呢?如何實現我國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和跨越發展,並以科學系統的方法向工業4.0邁進?
  • Orange集團和GoogleCloud建立戰略合作共同研發數據、AI和邊緣計算...
    該合作進一步強化了Orange集團Engage 2025的戰略承諾,以創新和廣泛的形式運用人工智慧(AI)和數據來推動集團內部數位化轉型,從而提高運營效率,提升用戶體驗。此次合作還將為新型高端雲服務、邊緣計算和網絡安全服務的發展打下基礎,為Google Cloud和Orange集團帶來新的商機。
  • SanDisk閃迪雲快閃記憶體技術推動新一代數據中心發展
    全球領先的快閃記憶體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SanDisk閃迪公司 (NASDAQ: SNDK)在中國成都舉辦了主題為「擴展存儲無限可能,構建全新數據中心」的閃迪雲企業高端峰會,與眾多電子及網際網路行業領袖級企業及業內精英,共同探討了快閃記憶體存儲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 中石油董事長:以數位化轉型驅動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
    油氣行業作為傳統工業產業,面對能源革命和能源轉型加快推進的新形勢新趨勢,必須有效利用雲計算、物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數位技術,驅動業務模式重構、管理模式變革、商業模式創新與核心能力提升,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價值增長。同時,油氣企業只有對其業務進行系統性、徹底的重新定義,包括組織、流程、業務模式和員工能力的方方面面進行重新定義,數位化轉型才能成功。
  • 騰訊雲首個5G邊緣計算中心正式開放
    中證網訊(記者 吳瞬)10月14日,騰訊雲首個5G邊緣計算中心正式對外開放。騰訊方面介紹,作為獨具創新性的一站式的邊緣計算產品,騰訊雲率先從底層硬體到上層軟體,完成5G和邊緣計算的整體應用串聯,成為國內率先具備整體交付能力的雲廠商。
  • 5G+雲+網+AI:湖南電信助力製造企業向「智」轉型
    12月9日消息(林想)在日前落幕的「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上,中國電信湖南公司展區以「5G+雲+網+AI」為主題,展示了中國電信作為數字建設主力軍,紮實推進「雲改數轉」,以「數智驅動」助力網絡強國和製造強國建設的強大網絡能力和具體應用案例。
  • 師說|劉飛:新一代人工智慧驅動的製造業數位化戰略轉型與傳統組織...
    近年來,隨著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風起雲湧、加速迭代、聚合創新,全面開啟了全球新一輪轟轟烈烈、越演越熾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數據資源為重要生產要素,以全要素數位化戰略轉型為重要推動力的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並對世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 5G+雲網融合,移動雲帶領開發者釋放邊緣計算的力量
    據Gartner預測,2025年,在邊緣計算的數據會佔到全行業數據的75%,由此可見邊緣計算的重要性和發展前景。作為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開放平臺,核心是將計算任務從雲計算中心遷移到產生源數據的邊緣設備上。而隨著5G時代的來臨,5G+雲+邊緣計算的業務場景越來越多,企業構建雲網端邊體系的需求也越來越急迫。
  • ...十四五 開新局】探索「數據中心+能源革命」聯動發展新模式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推進能源革命,推進數位化發展。「新基建+能源革命」必將成為數字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數據中心既是新基建行業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數字經濟的堅實底座。秦淮數據集團正是以發展「新一代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為目標,聚焦行業發展難點痛點,提出「數據中心+能源革命」聯動發展的新模式,自主研發新一代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專屬電力配網架構,引領行業發展。
  • 5G未來的發展結構是什麼樣!還有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為了促進這次疫情過後的經濟恢復,為未來經濟帶來增長的新動能,以新價值,新機遇為主題的華為5機峰會在上海舉辦,沙利文諮詢總監郭銘出席了這次峰會並且通過了演講,5G加計算,構築無處不在的端邊雲協同計算的一個形態,他還表示,香港將於明年4月份舉辦第五屆網際網路經濟的峰會,峰會將會以智慧經濟驅動增長為主題,討論以數據推動的智慧經濟將會如何推動全球的未來增長,因此探討智慧城市發展帶來的新機遇。
  • 行業數位化邊緣計算專題論壇:深耕邊緣計算應用創新 加速行業數字...
    ,布局邊緣計算技術創新發展,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數據通信產品線物聯網關領域總監卜德雲在主題演講《華為邊緣計算物聯解決方案,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中介紹,華為邊緣計算物聯解決方案採用開放平臺架構,提供豐富的物聯網接口,支持IP化PLC通信和5G上行等創新技術。
  • 華為:數據使「能」,助力能源革命
    信息化、數位化、數位化轉型、智能化與數據之間到底什麼關係?不少企業已經有數位化轉型的成功實踐,但不同的企業間差異很大,路該怎麼走?10月31日,在北京未來科學城舉行的2020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上,華為企業BG副總裁、全球能源業務部總裁孫福友發表了題為《數據使「能」,助力能源革命》的主題演講,解析能源企業如何既尊重歷史,又面對未來,把複雜的問題降維解耦,
  • 5G和SD-WAN三大方面助力運營商賦能政企數位化轉型
    這意味著在2021年這個「十四五」開局之年,5G、AI、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大潮正迎來新的快速發展階段,勢必將推動國內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持續提速,凸顯出在未來,5G作為萬物互聯的基礎通信平臺,將為AI、大數據、AR/VR、音視頻等一系列應用提供連接支撐,推動社會經濟從數位化向智能化邁進——如智慧教室、智慧醫療、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智慧交通等都在為5G的到來而蓄勢待發。
  • 騰訊雲儀徵數據中心開服 助力長三角產業數位化升級
    未來,儀徵數據中心將依託區位優勢,輸出騰訊雲技術能力,就近輻射江蘇省及長三角地區產業數位化升級。高科技數據中心集群輻射長三角新基建發展進入加速期。今年,騰訊宣布投入5000億,用於新基建與產業網際網路的進一步布局。
  •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如何助力5G熱潮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如何助力5G熱潮 HERO編譯 發表於 2021-01-03 14:50:00 5G技術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網絡進化,還對組織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帶來越來越多的新需求,現在是規劃部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