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停車免費變月租上千 業主不滿拒交費引發堵門

2021-01-15 成都頻道

  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5日訊(記者 劉佩佩 攝影報導)昨日上午,成都九龍倉·御園業主周林發現小區地下停車場進出口大門又被堵了,這已不是第一次。今年7月19日,小區物業貼出通知,稱小區地下停車場月租金為1000元,從7月24日開始執行。據周林介紹,小區業主認為月租金應參照周邊同等區位、同等品質樓盤的收費來定價。雙方協商未果,部分業主通過不繳納臨停費來反對高價月租,雙方的僵持引發了堵門。

今年8月4日下午3點過,在九龍倉·御公館大門口,沒有車位的業主因不領取臨停卡被攔住。

  現場走訪:停車免費變月租一千 業主拒交費

  「你看嘛,這兒又堵起了!」昨日下午3點20分左右,在九龍倉·御公館大門口,一輛黑色奧迪車被保安攔住,奧迪駕駛員很是無奈,只得把車停在門口等待。據小區業主萬磊介紹,每天上下班高峰期,情況更誇張,門口會堵很多車,有時候街辦、警方都會來協調,物業才放行。「今天(4日)之前,業主還可到保安室自行按動電動開關打開圍欄,現在電動開關被鎖在木頭箱內,業主沒法自己開了。」

  九龍倉·御公館是樓盤4期,樓盤1、2、3期在馬路對側的九龍倉·御園,該區域業主周林一家2014年1月入住。據周林介紹,起初,小區地下停車場免費對業主開放,然而,去年10月,物業在每棟電梯口貼出了一張通知,稱小區地下停車場將於2016年10月15日進行收費:月租車輛每月1000元(含90元管理費);臨停車輛按時收費,前兩個小時5元,超過兩小時,每小時2元。

  周林說,為了反對高價租金,沒有車位的業主便拒絕給臨停費。因此,物業下令,不給臨停費就不放行。2016年10月21日,因臨停收費問題,雙方僵持造成小區大門被堵。當天街道辦事處、開發商、物業、業主在一起就停車月租金進行協商,但協商未果,而堵門現象之後也時有發生。

  在周林提供的一份物業公司今年7月19日貼出的《關於加強小區停車場管理的溫馨提示》中,物業公司提到,為避免影響正常出行,7月24日開始,未繳納臨停費的車輛,門崗將不予放行,請自覺繳費。前期未繳納臨停費用的業主請及時進行補繳,逾期公司將保留追繳的權利。

  周林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業主不繳臨停費,是因為一旦繳了,就代表認可開發商的收費方式,這樣一來就更沒有辦法維權了。九龍倉·御園有三個車輛進出口,為了不影響有車位的業主進出,無車位的業主都固定走其中的兩個進出口,剩下的一個留給有車位的業主。而九龍倉·御公館則只有一個車輛進出口,因此有車位的車主也會受到堵門影響。

九龍倉·御園大門外,物業公司張貼的小區停車收費標準和須知。

  業主訴求:徵求業主意見後重新定價 定價標準參照周邊同等品質小區

  「太貴了,周邊一個小區按照排量收費,最貴的才480元每月。」周林說,業主們並不是說不想給租金,而是覺得租金定價不合理,且未在定價前向業主公示,只是簡單地貼了一張通知。「定價前根本就沒有跟業主協商,只是單方面就把價定了,且價格高得離譜了,應該參造周邊同等區域、同等品質的小區來定價。」為了表明反對態度,今年4月27日,小區業主們在小區大門口張貼了一張針對停車位收費的反對意見書。

  在九龍倉·御公館區域,業主們不僅覺得停車費貴,對停車條件意見也很大。業主萬磊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該區域只有單獨的兩棟樓房,地下停車場有兩層。同一個開發商的樓盤,卻和御園的停車場條件相差甚遠。「通風和防水都不好,特別是負二樓,一下雨,牆壁還會滲水,目前有些牆壁已經發黴了。」昨日下午,四川新聞網記者在現場看到情況確實如此。更讓萬磊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前不久,有業主拍到負二樓的一處牆壁上因為發黴長出了蘑菇。

  王兵也住在九龍倉·御公館,最近一周,他每天都會被攔,雖然保安告知只要登記相關信息拿臨停卡就能正常通行,但是他不敢拿臨停卡,因為一旦拿卡,就表示認同了目前的收費標準。王兵沒有車位,定價風波發生後,他更不想買車位了,因為他認為即便買了車位,定價問題不解決,有車位的車主還是要受堵門影響。王兵還認為,御公館和御園的地下停車場設施不是統一標準,因此定價也應該有所區別,如果要統一,那御公館的地下停車場條件要改善才行。

  目前,小區業主正在籌備成立業主委員會,希望開發商能夠出面和業主繼續協商。

小區業主對月租1000元有意見,在小區門口貼上了反對意見書。

  物業回覆:停車位產權歸開發商所有 物業只是受委託執行收費

  昨日下午,該小區物業九龍倉(中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王經理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針對目前的情況,物業公司也很無奈,因為小區停車位產權歸開發商所有,因此定價也是有開發商來定,物業做不到主,只是受開發商委託來執行收費。

  王經理說,保安攔住部分業主不準進,也是按照大門口公示的停車須知來的,臨停車要配合登記並領取臨停卡進出。「我們沒有不讓業主進出,只要按照要求登記領臨時停車卡就可以了,但是部分業主不願意登記,那我們只要按照規定來。」

  而對於業主質疑房地產開發商定價是否和業主協商的問題,王經理表示自己不清楚情況。但針對月租金問題,物業公司組織過業主和街辦、開發商等方面協商過,但開發商表示價格是根據相關成本來定的,不會降價。「我們也給開發商反映了目前的情況,但沒有接到他們進一步的委託。」

  據王經理介紹,小區總共有2000多個車位,買了1000多個,空置率50%。但小區的停車場沒有對外經營,只供小區業主停放車輛。

九龍倉·御公館負二樓地下停車場未售車位被鎖了起來。

  開發商:按照總公司規定執行 且定價合法合規

  昨日晚上,四川新聞網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開發商的媒體聯繫人李女士。針對停車場月租金問題,李女士稱,房產商是按照政府的相關規定定的價,定價合法合規,同時,定價也是按照總公司規定執行。

  據李女士介紹,該小區總共有4期,由於是分批交房,因此房產商是等到總體交房後才開始收費的,而之前業主免費停車形成了習慣,突然要收費了,就產生了牴觸情緒,不過這也是少部分業主,大部分業主都能理解。

  同時,李女士表示,本來從去年10月份就應該收費了,但考慮到業主的情緒,就執行得不嚴格,加之快到年底,就打算過了年再執行,誰知過完年後就一拖再拖,物業有很大一部分停車費用沒收到,「總公司在催,所以沒有辦法,必須要按照總公司的定價來執行。」

  而對於定價前,房產商與業主是否有過協商,李女士則表示自己不清楚,無法回答。同時,針對目前雙方的矛盾將如何化解,李女士稱自己也無法回答,可以將相關問題轉達到相關負責人。截至記者發稿,暫未接到李女士以及是房產商工作人員的回覆。

九龍倉·御公館負二樓停車場的多處牆面潮溼翻邊。

  律師:認為價高可走司法途徑 自主定價也應遵循市場規律

  房產商的定價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北京藍鵬(成都)律師事務所王英佔律師認為,地下停車場產權歸房產商所有,因此開發商自主定價行為是符合法律法規的。

  自主定價的自由度有多大?開發商是否就可以隨意定價?王英佔說,從物權法來說,小區的地下停車場是屬於小區業主的一個附屬設施。因此,小區車位應優先滿足業主使用,所以需要有一個合情合理的定價機制。另外,雖說地下停車場產權歸房產商所有,但與小區業主的公共利益有關,在進行自主定價時,房產商應考慮到業主的公共利益問題,根據小區業主的消費情況來進行一個合理的定價,雖然自主定價是一種市場行為,但也要遵循市場規律。

  而針對業主不給臨停費也不給月租金的問題,王英佔認為,雙方其實是一個事實上的車位租賃關係,開發商提供了車位,也提前告知了收費標準,因此,作為車位使用者應該履行繳費義務,停了車就應該按規定繳納費用。至於收費多少的問題,業主可以依據《民法通則》中提到的合同要顯示公平,通過司法途徑請求法院對合同中的定價進行合理的調整。

  而針對下一步業主的維權,王英佔建議,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進一步與房產商協商。

  (文中周林、萬磊、王兵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不滿物業管理,業主拒交停車費,物業說,不交費就不放行!
    保安要求她按臨時停車交費,才能出去。雙方為此吵了起來,甚至還驚動了110。不過民警來到現場後,物業仍然表示不交停車費,不開杆。 「我最後交了5元停車費,才得以出來。」據吳介紹,之所以拒交停車費,是因為今年初她的車在小區裡被刮擦,通過小區的公共視頻,查找不到肇事人,物業又不願意賠償,自此她憤而拒交停車費。
  • 月租1千2貴不貴?小區「天價」停車費引爭議
    原標題:月租1千2貴不貴?小區「天價」停車費引爭議   原標題:月租1千2貴不貴? 小區「天價」停車費引爭議——   -3·15維權調查   一紙停車收費通知,地處北京西四環外的玉泉北裡一區9號樓炸開了鍋。
  • 開放式小區為何變「封閉」 部分業主質疑停車收費合理性
    開放式小區為何變「封閉」 部分業主質疑停車收費合理性 街道:收費盈餘將用於小區 律師:是否合理視車位屬性定 嶽麓區天馬小區同樣是開放式的安置小區,今年9月啟動道閘收費系統,開始停車收費。收費標準為:小區業主(原居民)第一臺車免費,租戶和商戶卻執行每月120元(調整後為80元)的停車費用。芙蓉區火星街道月桂社區,是個開放式無物業老舊小區,小區3600套房,配套的停車位卻不到1200個,在今年6月也開始啟用停車系統,小車按每月90元收費,小區業主第一臺車免費,業主直系親屬12小時內收費5元。
  • 上海一新建小區把車位鎖上不出租,開發商:我是為了解決停車矛盾
    車位租賃突然被取消,引發了包括王先生在內不少業主的不滿。「這不是逼著我們買車位嗎?」不少業主隨即撥打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求助。 自2017年起,上海市便規定,禁止房地產開發公司在尚有未出售的車庫(位)等情況下「只售不租」,這個小區為何我行我素?
  • 紅星國際晶品小區業主吐槽:物管費漲35%,停車費15元/天,進出重新...
    業主物業單方面上漲停車費「交了費的車,從其他口進入小區,不要堵在這裡了。」17日晚7點以後,該小區金廣路出入口逐漸匯集了20輛車,因為車主拒絕繳納停車費,保安拒絕讓他們進入小區。業主劉先生說,去年5月24日,雲南紅星美凱龍置業有限公司、美凱龍物業通過小區物管處發出通知,提出上調物管費,漲幅達35%。12月4日,物業公司又發出通知,對業主車輛實行臨時停放收費模式。收費標準為本小區內業主車輛半小時內免費,首小時3元,往後以每小時2元累計,單次停放24小時內15元封頂。
  • 南寧將實施停車新規:道路停車節假日免費!
    小區停車先滿足業主需求,禁只售不租南寧市民張先生反映,自己所住小區的公共停車位一直很緊張,但開發商卻把小區的部分公共車位出租給商戶做專用停車場,導致小區的停車矛盾突出。條例明確,居住小區內按照規劃要求配建的停車場和停車位,應當首先滿足本居住小區的業主、物業使用人的停車需要。
  • 小區車位成「閒置物品」被轉讓 業主卻沒地兒停車
    然而不久前他在某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看到,竟有人在出租本小區地面車位,價格則是每個月400元。按照李先生提供的方法,記者也在應用軟體上搜索,能找到5個正在出租小區停車權限的帖子。和一位發布者聊天,對方所說的小區停車管理規定,符合小區實際情況。「我有房子,但不住這兒,所以用不著在小區裡停車,就上網租了唄。」
  • 鄭州某小區物業不作為 垃圾堵門亂拉電線無人管
    而鄭州高新區秦嶺路通和明鏡臺小區的不少業主反映,他們小區停車被鎖、大門口成垃圾場、私拉亂扯的電線威脅小區安全,8月13日,該小區業主與物業公司發生糾紛,小區大門被堵。小區業主生活環境為何如此?根據業主的投訴,記者到該小區進行了調查採訪。停車難業主車被物業公司鎖3天8月10日,記者來到通和明鏡臺小區採訪停車難問題。
  • 住戶因小區門口常遭停車堵門 裝8根梅花樁防堵
    幾位老人在大門口裝了八根梅花樁  小區居民防堵也「任性」  路邊豎起8根梅花樁  保全街一小區大門口,因為常被人停車堵門,幾位老人一怒之下  26日上午11時許,在保全街與慶豐街西約150米路南,保全街13號院大門口的馬路邊,東西兩側共設置有8根梅花樁,路燈杆上還懸掛一個警示牌,上面寫有「門前通道 請勿堵佔 禁止停車」的字樣。  附近商戶店員盧小姐說,因大門口常被路邊停放的汽車堵,影響小區居民正常出行,居民無奈只得在馬路邊設置8根梅花樁,剛安裝好還沒半月呢,目的就是限制車主們亂停車。
  • 晚高峰,紅星國際晶品小區業主回不了家,堵癱周邊三條街……
    究其原因,李先生稱是小區業主與物業因停車費用糾紛的問題,物管把停車場進出口關了,小區業主開車下班回家後發現自己不能進小區,便堵起了長龍。當時正值下班高峰期,小區旁的金廣路和廣福路都被堵得水洩不通,特別是廣福路,最嚴重的時候足足堵了近一公裡。
  • 路橋一小區停車難困擾業主
    業主老於介紹,買房子時,開發商講過的,公共車位是都可以停的。而如今,部分公共車位賣掉,停車資源越來越少,自然就更緊張了。  記者進入小區看到,停車位的上方都掛著牌子,其中有一部分標註了「私人車位」,並寫上了車牌號。業主們反映,為了停車的問題,多次和業委會、物業以及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卻一直沒有滿意的處理方案。
  • 律師教你如何對付拒交物業費的六類業主
    每一名不交物業費的業主都有很多理由,從不滿開發商到抱怨物業服務企業都能羅列出一大堆說辭。事實是,某些業主拒交物業費的理由在法律面前並不成立。有些理由源於業主物業常識的缺乏,都有哪些?本刊對此做了梳理,以案例的形式呈現,輔以政策解讀和律師說法,以供讀者參考。
  • 海口望海金豪小區39個停車位租給幼兒園引業主不滿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7日消息(記者 姜飛 實習生 鄭鑫)停車位少、停車難是很多城市的通病。最近,海口望海金豪小區包括將39個停車位在內的公共區域,出租給一家幼兒園作為戶外活動場所,引發業主不滿,當地街道辦和城管部門介入調查。幼兒園門前公共區域搭建木質門框佔用停車位。
  • 中山市住宅小區物業、停車收費的規定,你了解嗎?
    住宅(不含別墅,含自有產權車位、車庫)前期物業服務費調價原則上不得超過政府指導價。2.明碼標價住宅小區服務收費如何明碼標價?住宅小區收費實行明碼標價,未經公示的收費業主有權拒交。建設單位應按照《廣東省物價局關於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的規定》做好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
  • 青島一小區免費停車多年,物業突然要收費!業主質疑:逼迫買地下車庫
    01地上車位要按時收費業主表示未被徵求意見16日,家住李滄區銅川路玉蘭花園小區的市民劉先生向本報記者反映,他們小區七八年了,地上的公共區域都是免費停車小區內臨時停車按小時收取車位場地使用費,停車未超過兩個小時的,予以免費;停車超過兩個小時的部分,每小時2元,每日不超過6元。園區內臨停車位共可停放189輛,業主車輛先到先進,小區臨停車位停滿後,系統自動顯示且不會再放行車輛。
  • 青島:免費停車7-8年,突然變收費!律師:若多數業主反對可推翻
    來源:2020-12-17 21:17 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訊:近日,家住李滄區銅川路玉蘭花園小區的市民劉先生向本報記者反映稱,小區已入住7-8年了,地上公共區域一直實行免費停車。然而物業在未經與業主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突然貼出一張《通知》,要對小區進行收費管理。
  • 業主停車太難了
    但家住天一畔城香梅華府B區的業主趙女士近日反映,她們小區的地下車庫已經關閉,導致業主無法停車,只能將車輛停放於小區外的網點房車位內,但如今物業將這些車位私自承包給第三方,業主交費才允許停車,引發趙女士不滿。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工作人員表示,經執法中隊的介入處理,目前網點房車位已經停止收費行為,開發商關閉地下車庫系車位價格此前和業主未達成共識。
  • 房屋漏水業主拒交5年物業費 法院:得交!
    隨著商品房的發展興起,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之間因物業服務問題產生的糾紛大幅增加。近年來,因房屋漏水、滲水、透寒等現象產生爭議的不在少數。這些問題維修起來不僅要破壞裝修,還特別麻煩,不僅業主頭疼,物業也頭疼,為此產生的糾紛屢見不鮮。不少業主以拒交物業費表示「抗議」,宣洩不滿,卻往往不知道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 物業禁止未購買、租賃車位的業主在小區內停車,是否合法?
    近日,淄博市博山區法院審理了一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林某某作為小區業主,因物業禁止其車輛長時間停放於小區內,向法院提起訴訟。原來,林某某在購房時未購買車位,入住後也未租賃車位,其車輛長時間停放於小區內勢必會影響其他業主的通行。
  • 電梯被關老人爬樓梯時猝死,小區:部分業主未繳納費用
    電梯為居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但是近日因為電梯停運,引發了一場悲劇,老人猝死在樓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近日,廣東陽春一小區電梯被業主委員會關停,6旬老人爬樓時突發疾病去世。老人女兒表示,她們家住在該小區的12層樓,當天下午五點左右老人接完孩子放學,但是由於業主委員會擅自關停電梯,老人只能帶著孩子爬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