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是華錄百納、風火石聯合出品的都市情感劇,由蔡嶽勳、胡涵清執導,黃磊領銜主演。該劇以都市小巷裡深夜才營業的食堂為舞臺,從老闆料理的每道食物中拉出一段段關於市井溫情的人生故事,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該劇開播後被網友口誅筆伐,黃磊更是直言「血雨腥風似的批判」,究竟是這部電視劇有什麼特點,才能造就豆瓣評分2.8的低分呢?
類似「翻譯劇」的深夜食堂,網友紛紛評價生搬硬套成分太大,無新意。
首先是最重要的場景食堂,原作把食堂設置在了一個居酒屋內,而黃磊版也完全照搬相同的場景布置,對於國民來講深夜食堂應該在什麼地方?應該是在燒烤攤、大排檔這些地方吧,更是有觀眾評論道:為何不讓黃磊坐在大排檔前烤著羊肉串,背後一群「CBD」們在高談闊論股票市場、小情侶們在卿卿我我、老人們在討論著誰家孩子沒結婚,這才是中國版的深夜食堂。其實這話並無道理,既然把電影搬了回來,為何不更多的加入一些中國的傳統元素,更接地氣的反應國民的生存狀態?
劇中數不勝數的廣告植入,導致整部劇雜亂無章。
老壇酸菜、百事可樂、蘋果酒、保鮮膜、安居客、薇風面膜、紅CC化妝品、菜籽油等等不勝枚舉,觀眾們到底是在看劇情還是看廣告,沒有人能夠分清楚主次,當然在廣告多到防不勝防的同時,導演蔡嶽勳也曾表示「過多的廣告植入並不是我和黃磊的本意,只是無力拒絕」,甚至有網友大肆評論「好好地廣告片,為什麼要植入劇情呢?」我認為一部好的作品可以植入廣告,畢竟劇中的人物也要生活,也需要一些現實中的物品做道具,但是植入廣告部分不能過於刻意,更不能單獨給植入的廣告「加戲」。
整體劇情的原搬照抄,改編變成了「翻譯」,國民的市井溫情變成了粘貼複製。
縱觀整部電視劇,網友們不難發現其中的人物其實都是根據原版模型塑造出來的,主人公深夜食堂的老闆,原版的小林薰可以說是一個深沉、有深度的老闆,但是黃磊塑造的主人公在網友的世界觀裡好像一個「長舌婦」,茶泡飯三姐妹變成了泡麵三姐妹、日本的黑社會龍哥變成了國民版的瞎子阿炳。
《深夜食堂》的核心應該是什麼樣的呢?當年華逝去,那些經歷了痛苦和失去,活的並不出色,而又難以改變的事情,就不要去痛苦掙扎了,接受和適應,然後樂觀的活下去;所以說黃磊版的《深夜食堂》豆瓣評分只有2.8分,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