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牛半年逆市收入134億 功能性飲料市場呈爆發式增長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張璐

紅牛一直是功能飲料市場的龍頭,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紅牛的業績表現又是如何?

近日,運營紅牛、戰馬和芙絲礦泉水等飲料的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以下簡稱「華彬快消品」)透過「紅牛」微信公眾號對外披露上半年成績單:華彬快消品運營的五個品牌銷售額143.26億元,完成集團年初制定的全年任務約58%。

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完成銷售額133.93億元,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完成銷售額7.16億元,果倍爽、唯他可可和芙絲水三個新品銷售額合計約2.2億元,整體實現了逆勢突圍。與此同時,華彬快消品首次透露,據調研數據,其全品銷售額在國內飲料全行業排名中上升一位,暫居第五。

華彬快消品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飲料行業整體銷售額出現12%左右的下滑。今年3月中旬以來,消費市場才逐漸回暖,華彬快消品克服困難,在終端加大投入,努力追趕全年的銷售進度。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的疫情,應該是整個功能性飲料板塊的加速器,因為隨著整個新生代的人口紅利不斷疊加,功能類的飲料已經成為他們的一個日常元素以及剛需。在疫情之後,公眾出於對健康的關注,功能性維生素飲料有望迎來一輪市場紅利期。」

紅牛加速拓展百萬核心終端

今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商業、餐飲業和娛樂業的大面積停擺,國內飲料企業的品類規劃、產品上市和推廣活動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

近日,華彬快消品公布了半年成績單,儘管上半年國內飲料行業遭遇疫情影響,但華彬快消品業務好於市場預期,上半年整體收入143.3億元,完成了全年任務的58%。

其中核心大單品中國紅牛表現穩定,半年逆勢完成銷售額133.93億元,而華彬集團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產品——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半年完成銷售額7.16億元,在其重點拓展區域迎來爆發式增長,果倍爽、唯他可可和芙絲水三個新品銷售額合計約2.2億元。

說起紅牛,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自1995年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將紅牛帶到中國市場,它就成了功能飲料的代名詞,「困了累了喝紅牛」更是國內人盡皆知的廣告語。

早在2012年,紅牛的全國銷售額就突破了100億元,兩年後這一數字再次翻倍到了200億元。到2015年,紅牛的銷售額已經到了230億元,在調研機構的統計結果中,其銷售額和銷量的市場份額分別佔到了80.6%和78.2%。

不過,從2015年開始紅牛業績有所調整,但在2018年的前11個月裡,其重新突破200億元大關,提前完成了當年銷售目標。2019年,紅牛銷售約223億,同比增長5%,穩中有進,老大地位不可撼動。

2020年上半年,中國紅牛逆市鎖定了134億元的銷售額,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其背後所依仗的正是數量龐大的核心終端組成的銷售網絡。據悉,在2020年上半年,為了加速市場恢復,中國紅牛與合作夥伴在疫後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渠道推廣專項競賽,希望通過廠商合作,將受疫情影響的市場損失最大程度的追回來。

事實上,中國紅牛擁有60萬核心終端、400多萬銷售網點,直接創造就業崗位近15000個,全產業鏈涉及就業已達數百萬人。

根據計劃,2020年下半年,中國紅牛將進一步加大終端投入,通過激勵一線員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輔以科技工具,加大終端拜訪質量和效率。同時,紅牛希望將核心終端提高到100萬家,從而促進終端動銷,保障整個銷售體系對400萬個終端的服務的積極性和掌控力。

功能飲料市場爆發增長

受到健康生活理念的影響,近年來,主打健康、低熱量的功能性飲料呈現爆發性的增長態勢。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規模從2011年到2018年保持年增長的趨勢,從2011年僅90億元,到2018年漲至362億元,預計在2021年,將漲至486億元,增長迅猛,潛力巨大。

2019年,功能飲料版塊實現銷售額236億元,超越歷史銷售峰值的230億元。其中,年輕、時尚的能量型維生素飲料戰馬飲料一騎絕塵,取得了銷售約13.3億元,同比增長61%的佳績。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紅牛從0到10億元用了九年時間,加多寶從0到10億元也用了十年,而戰馬做到年銷售13億元僅用了三年。資料顯示,2015年,華彬集團組建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正式啟動產品多元化戰略,2016年推出了自主品牌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

與紅牛初到中國的市場環境不同,戰馬一上市就遭遇了各路軍團的拼殺。據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就有20多種功能性飲料同臺競技,爭奪市場。

比如,王思聰投資的功能性飲料愛洛、李嘉誠投資的美國功能飲料Celsius、直銷巨頭安利旗下運動營養飲料XS。不僅如此,2018年,湯臣倍健旗下子公司研發和出品的「F6」能量飲新品上市,乳業巨頭伊利也宣布攜帶新品煥醒源能量飲料,加入了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

據了解,戰馬的定位是以「年輕人」為核心,並啟動IP合作策略為主的娛樂營銷、電競營銷,並圍繞大眾體育和潮流極限展開體育營銷。目前戰馬在市場上共有三款產品,包括400毫升PET瓶裝(含氣及不含氣)兩款產品,2018年3月又推出310毫升紅罐裝產品。

事實上,在競爭激烈的功能飲料市場中,新品研發成為功能型飲料破局的關鍵。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戰馬計劃推出果味型能量飲料,比如卡曼橘、白桃等口味。值得關注的是,紅牛也已經開始了無糖型能量飲料的內部測試。相較於紅牛單一的產品和口味,戰馬更多在關注消費者的多元化、多變化、泛時尚的需求,不斷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無論從紅牛到戰馬,再到唯他可可以及果倍爽這一塊,整體的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特別的亮點應該是戰馬,短短的三年時間能做到十幾個億。」朱丹蓬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比,可口可樂的魔爪做了五年,去年才賣了2.9個億,卡拉寶運營了四年,去年賣了一個億,所以整體可以看到,華彬快消品的優勢在於他強大的體系,強大的渠道話語權以及終端的運營權,這是公司的亮點。」

目前,功能飲料市場已有紅牛、東鵬特飲、樂虎、體質能量、戰馬等品牌。紅牛仍然一家獨大,佔57%的市場份額,東鵬特飲佔15%,樂虎佔10%,體質能量佔6%,XS佔5%,戰馬佔4%。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

相關焦點

  • 功能飲料逆勢增長,奧地利紅牛的運動營銷
    世界最大的品牌資產資料庫BrandZ即將於下月發布最新的2020年品牌價值榜單,全新榜單勢必會因這半年的全球新冠疫情而震動。尤其是消費品行業,利用消費趨勢、開發全新產品的品牌增長模式將受到巨大影響。相較之下,基於文化、傳承打造品牌DNA的品牌價值增長模式可能波動較低,奧地利紅牛就是一個代表。
  • 繼紅牛之後,又一泰國飲料品牌搶佔中國市場,銷售額2年暴漲43倍
    文:阿慧許多人在運動後或疲勞時喝能量飲料來恢復體力。目前,國內功能性飲料品牌並不多,但市場增長速度非常快,很多企業想要分一杯羹,紛紛開始在功能性飲料行業布局。近年來,隨著國內功能飲料市場的爆發,紅牛、東鵬特飲和樂虎分別位居前三。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功能性飲料品牌,紅牛已經佔據了中國一半的市場份額。後來,由於與泰國紅牛的糾紛,華彬集團推出了主打產品戰馬,為了避免日後更大的衝擊,從而擺脫對紅牛的依賴。然而,國內功能飲料市場動蕩不安,現在一種新的功能飲料——卡拉寶出現在大家面前。
  • 張金澤:「中國紅牛」是中國功能飲料行業的重要力量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張金澤在致辭表示,「中國紅牛做了大量的市場培育工作,培養了幾個年代、一大批行業人才和重度消費者,推動了功能性飲料乃至整個飲料行業穩定、持續和有序發展,是中國功能性飲料行業重要力量。」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萌芽於上世紀80年代,開創於90年代。
  • 又一泰國飲料搶灘中國:銷售額2年暴漲43倍,將成紅牛最強對手?
    文:陳陳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在運動過後,或者是疲勞時,喝一杯功能性飲料。而且,據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功能飲料市場,將以年均8%的速度增長,難怪娃哈哈、怡寶和雀巢等國內外企業紛紛於2019年開始布局,試圖分走這千億蛋糕中的一塊。
  • 能量爆發「紅牛安奈吉」功能飲料市場破局者
    今年的抖音「奇妙好物節」上,紅牛安奈吉作為快消品的代表大放異彩。這背後,是人氣曾一度下滑的羅永浩帶貨更給力了,還是老羅被「能量爆發」的紅牛安奈吉賦能了?8月14日,老羅在抖音首個平臺級電商大促活動「奇妙好物節」上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
  • 「紅牛」相爭,「東鵬」在後
    但可惜的是受到中國紅牛與泰國紅牛多年的版權之爭困擾,不得不說在近幾年的功能飲料市場上紅牛無論是營銷還是品牌發展一直都走走停停,無法做到極致。也是因此,在近幾年的功能飲料市場上便出現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一幕!隨著功能型飲料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近幾年各種品牌的功能型飲料如雨後春筍一樣的冒了出來,逐漸開始蠶食紅牛的市場。
  • 功能性飲料行業市場分析(下):國內外領導品牌的體育營銷探索
    在這裡,禹唐體育就重點闡述一下國內以及海外幾個重要功能性飲料品牌的體育營銷策略,希望為行業帶來更多思考和啟發。在全球的體育營銷市場,功能性飲料行業越發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它們的總體投資體量與金融服務、汽車、航空等行業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是其市場份額的增長速度還是顯而易見的。
  • 功能性飲料「師尊」,國人一直以為是「本土品牌」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飲料之外,還有一種飲料,不得不單獨說一說,這種飲料通過對營養成分和含量的調整,可以一定程度的調節人體功能,因此,人們把這類飲料叫做功能飲料。現在常見的功能性飲料有脈動、東鵬特飲、尖叫、樂虎等,其中還有一個品牌,在眾多的功能性飲料中獨佔一片天,那就是紅牛。
  • 「紅牛安奈吉」強化運動飲料市場優勢
    2020年10月22日,中國田徑協會與泰國天絲集團在北京共同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雙方正式達成合作夥伴關係,紅牛成為中國田徑協會官方合作夥伴。這既是對紅牛安奈吉產品品質的肯定,也是對紅牛安奈吉在功能性飲料市場影響力的認可。紅牛安奈吉針對能量補充的概念正在逐漸被市場和大眾認可。
  • 與紅牛纏鬥多年,紅遍美國的運動飲料,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在眾多能量飲料中,紅牛是最為國人熟知的品牌,而它也被稱為能量飲料中的霸主。不過在全球市場中,紅遍美國的功能飲料「魔爪」,在能量飲料市場上已與紅牛纏鬥多年。沒過多久,漢森公司趕上功能飲料市場蓬勃發展時期,魔爪迅速崛起,成為美國功能飲料品牌中的明星,並且其銷售額與八十年代進入美國的老牌選手——紅牛平分秋色。之後,魔爪能量飲料宣布與可口可樂公司達成長期戰略合作,眾所周知,可口可樂在全世界擁有最頂尖的銷售渠道。背靠可口可樂,魔爪飲料的國際業務收入快速增長,收入佔比連年攀升。
  • 攘不了外也安不了內,紅牛被拖入連環劫
    紅牛面臨的市場不確定性正在增加,這種不確定性除了外有強敵環伺,更多的是來自於內部的糾紛。兩個星期前,紅牛中國操盤者華彬集團公布了一份亮麗的半年成績單:2019上半年,功能型飲料品牌紅牛和戰馬銷售額合計為147.2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紅牛銷售額為138.9億元,而戰馬銷售額則與去年全年持平,為8.3億元,同期增長47%。
  • 紅牛再演商標爭奪戰,功能飲料市場重新洗牌,如何辨別真假紅牛?
    目前中國市場上獲得合法授權的金罐紅牛產品僅有」紅牛安奈吉飲料「和」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7月10日,中國紅牛授權上海段和段(北京)律師事務所發表律師聲明(以下簡稱「聲明」)。天絲公司對外披露,2019年半年時間,紅牛安奈吉等在中國銷售額超過10億元,網點覆蓋全國227個城市。
  • 業績下滑 百威中國或進軍功能飲料市場
    據財報顯示,百威亞太在今年前三季度營收淨利均出現下滑的同時,中國市場也出現下滑。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百威中國運營紅牛安奈吉,是看中了功能飲料市場的利潤。希望通過功能飲料,將業績扭虧為盈,但紅牛安奈吉由於口感等問題,並不被消費者所接受,市場份額較小。將運營權交給百威中國,也是希望通過百威中國南方市場渠道,拓展自身的銷售渠道。
  • 天韻國際控股∶公司切入千億級功能性飲料賽道 創新產品受市場關注
    能量飲料目前已發展成為飲料行業重要的細分品類,並呈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中國能量飲料市場起步較晚。1995年底,紅牛進入中國標誌著中國能量飲料產業邁進新一頁,此後行業亦呈現快速增長。能量飲料在中國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增長速度較快,位居各類飲料前列。2019年,中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金額為427.75億元,過去5年複合年增長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
  • 飲料界首富:打敗紅牛加多寶兩大對手,一年營業收入高達468.9億
    龐大的消費群體推動著萬億級小吃市場的誕生。在陌生的休閒小吃帝國,飲料佔據了重要的一部分。根據權威諮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發布的數據,19年,中國軟飲料市場已達5724億元,同比增長5%。千億級飲料市場規模早已不僅僅屬於康師傅,娃哈哈等傳統巨頭。隨著新飲料企業的不斷加入,國內飲料行業已分為瓶裝水,即茶飲、碳酸飲料、果汁、運動飲料等子部門。
  • 背靠千億巨頭,這款功能飲料在中國一年賣出近百億,影響力超紅牛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與消費升級,功能飲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過去五年,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另一方面,國內人均年消費量僅為0.5公斤,不足發達國家的1/14,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 紅牛飲料的鏡像與死敵:啟豐食品先後獲李嘉誠與博裕資本投資
    4月,泰國天絲旗下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在北京超市開始鋪貨,這是繼2019年紅牛安奈吉進入北京市場後,泰國天絲在北京布局的第二款產品。 這意味著,中國市場上的兩家「紅牛」的戰爭再次升級。 紅牛維他命是1998年泰國天絲授權華彬集團合作生產的產品,在中國市場上有多年歷史的金罐紅牛即為這一版本。
  • 中國紅牛25年,反轉再反轉
    12月24日,華彬集團宣布,旗下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2020年完成銷售228.15億元,同比增長約5億元,超過年初設定的銷售目標。新冠疫情爆發的2020年,逆勢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在任何一家企業都並非易事,對中國紅牛更是如此。要知道,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飲料行業整體銷售額出現了12%左右的下滑,直到3月中旬之後,消費市場才逐漸回暖。
  • 你喝過幾種「紅牛」?市場中有3種紅牛,卻沒有一個「假貨」?
    要說到功能性飲料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紅牛,因為紅牛在中國已經存在很多年了,加上它那句「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所以很多喜歡運動的人都會經常喝紅牛。
  • 紅牛商標戰終審出結果!判決書顯示中國紅牛想追37億廣告費
    小食代瀏覽判決書發現,對於中國紅牛的兩條請求,一審法院認定該公司關於確認其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所有者合法權益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而有關37.53億廣告宣傳費的請求則不應予以支持。最後,一審法院判決駁回了中國紅牛的全部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