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晶片」是華為的救命稻草嗎?是,但別高興的太早

2020-09-14 互聯狗

目前,全國人民的目光很多都放在了華為能夠突破美國的技術封鎖達到晶片突圍的事情上。就段時間來看,很難,但是網上已經出現了我國正在大力研發的「碳基晶片」可以擺脫光刻機的限制直接實現彎道超車,那麼這個說法靠譜嗎?

先說答案,靠譜,但是很花時間。可以說「碳基晶片」是華為的救命稻草嗎?是,但別高興的太早。

想要弄明白「碳基晶片」我們首先得弄清楚什麼是「矽基晶片」。我們現在全世界所用的晶片都是「矽基晶片」,說簡單點就是用「矽」這個元素材料做成半導體的基礎,也就是「基片」,光刻機的作用就是在這個基片上面刻相當於各種溝槽的電路。

那麼5nm和7nm指的是什麼呢?這個計量單位指的是電路的寬度,在專業領域這玩意叫「柵極」,通俗的理解可以把它當作是是控制電壓的「門」。在晶片領域,並不是電路越寬門越多,而是電路越窄門越多。

那麼這個柵極也就是這個門有什麼作用呢?這就和晶片的運作原理有關了,之所以叫做半導體集成電路,說簡單一些就是這個東西導不導不導電不是由自己說了算,而是由電壓控制,所以柵極越小門越多,門越多就能更好的控制晶片的各種操作。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假設一個28nm的晶片只能做到讓機器人走路這個動作的話,那麼7nm晶片不僅能夠讓機器人走起來,還能跑起來跳起來甚至翻跟頭。

我國的光刻機技術落後,別說5nm和7nm的晶片,連14nm晶片都造不出來。所以有業內人士就提出用「碳基晶片」來取代「矽基晶片」的說法。那麼「碳基晶片」的優勢在哪裡呢?

首先,碳基晶片顧名思義,就是不用矽材料做電路材料而是用碳納米管來替代,而碳本身的導電性、散熱性以及其他性能要比矽好成百上千倍。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打個比方,想要發揮同樣性能的晶片裡,矽基晶片可能需要達到7nm技術的技術,需要頂尖光刻機才能刻錄成功,而碳基晶片只需要達到48nm技術就足夠了,不需要頂級的光刻機。

這下大家明白為什麼人在說「碳基晶片」為什麼可以幫助我國實現彎道超車了吧?但是大家不要高興太早,想要實現這一技術,太難。

要知道,一根頭髮絲就有五六萬納米的寬度,比我們日常肉眼能看到的灰塵還要小還要輕只能用顯微鏡才能看到。如何從一堆碳納米管中提取出半導體碳管,如何把這些碳管整齊的碼在基片的溝槽裡等等問題都是一個個巨大的技術難題。

好在我國發現了一種高分子材料、已經利用生物基因科技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距離把這些東西做成晶片還遠著呢。所以我國的科研團隊的目標,是在未來的兩到三年之內,實現90納米的製成技術,相當於目前的28nm矽基晶片,真正要達到7nm、5nm路還有夠長的。

不過也不要悲觀,因為隨著矽基晶片越來越接近物理極限,也就意味著矽基晶片的製程速度將會越來越慢,而我國研究碳基晶片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此消彼長之下,或許我國成功研發出能夠甩開頂尖光刻機的碳基晶片也不會耗時太長,不是嗎?

相關焦點

  • 晶片被卡,被認為晶片救命稻草的碳基晶片來了,能解決燃眉之急嗎
    華為被掐脖子後,臺積電斷供、三星斷供,而僅靠國內中芯國際、海思提供,遠遠無法滿足華為的需求,所以,晶片戰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我國晶片自足問題被拉到了檯面上。眼下,唯一的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勝利。那麼,我國晶片到底能不能突破瓶頸?如何突破?
  • 北大碳基晶片獲得突破,會成為華為晶片的未來嗎?
    碳基晶片的優點就是性能很強,根據國內研究人員的說法,碳基晶片的性能差不多是矽基晶片的1000倍,而且提煉出來的純度很高。除此之外,碳基晶片的功耗相比矽基晶片降低了30%。而碳基晶片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一些研究發現碳基晶片的製程可以達到微米級別,而且據稱我們國家從2000年開始就已經開始布局碳基晶片領域了,這裡向我們偉大的研究人員致敬。
  • 華為是在孤軍奮戰嗎?量子、光子、碳基晶片能彎道超車嗎?
    而對於華為,是中國優秀企業的代表,是標杆,他衝在前沿,勢必得到眾多的支持。2020年8月,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三、量子、光子、碳基晶片能彎道超車嗎?晶片,我們通常知道的是在矽基晶片,現在發展成熟的也是矽基晶片。
  • 餘承東無奈宣布,無芯可用的華為,28nm晶片真的是救命稻草?
    面臨「無芯可用」的情況,28nm真的是救命稻草?面對「無芯可用」的情況,華為目前所面臨的選擇可能只有一條,那就是選擇純國產晶片。說到純國產晶片,很多人第一時間反應出來的詞彙必然是「落後」。的確,國產晶片不管是在工藝上還是在性能上都是落後於高通等晶片巨頭的。而根據消息表示,明年我國將會建成一條28nm的晶片生產線,假如華為選擇了這條生產線,真的是救命稻草嗎?性能又會落後多長時間呢?
  • 打破摩爾定律「碳基晶片」會取代矽基晶片嗎?
    晶片一直是國內科技業界關心我的熱門話題之一,尤其是華為最近在晶片禁令上受到的困擾,讓人們更深刻的意識到,晶片技術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近日,關於「碳基晶片」的消息在業內流傳,據悉,碳基集成電路技術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矽基集成電路的未來信息技術之一。有消息報導稱,北京大學電子系教授彭練矛帶領團隊採用了全新的組裝和提純方法,製造出高純半導體陣列的碳納米管材料,製造出晶片的核心元器件——電晶體,其工作速度3倍於英特爾最先進的14納米商用矽材料電晶體,能耗只有其四分之一。
  • 華為只能「宣傳」?所謂的碳基晶片談何容易,能否繞開光刻機?
    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在昨天的時候華為也是親自去臺積電驗收晶片,而且最誇張的是這一次華為竟然是乘坐專機去驗收晶片,不得不說這一次美國政府真的是把華為當作了「門外之人」。不過這一次交付晶片結束之後華為也可以安心的去發展自己的晶片技術了,但是很多國內的企業還有網友其實並不看好華為能夠自主研發,很多人更是表示「華為有技術,但是不要讓華為去做」,因為很多人都覺得華為在技術研製方面沒有問題,但是在實質性方面卻有著非常大的漏洞。
  • 北大碳基晶片迎來新突破 華為見況迅速與其對接合作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哪個永遠不變的摩爾定律好像開始要失效了,傳統的矽基晶片如今已經發展到了5nm的工藝製程,甚至還有望往2nm的反向發展,可大概率也就僅限於此了。為了尋找一個能夠替代矽基的材料,科學家可謂費盡了心機,終於找到了碳納米電晶體。從設計到製造,集成電路技術是人類歷史上最精確製造和加工技術和擁有最優美的設計。
  • 華為擺脫晶片困局的最後選擇:碳基晶片,性能或是矽基晶片10倍
    摩爾定律的極限,想再進一步已經非常困難,也就意味著在矽基晶片這條賽道上,臺積電等選手已經接近終點,華為再想追上已機會渺茫,就算臺積電在前面等一等,華為也無法採購到相關的晶片加工設備,這段距離從目前的情況下來看,基本無法逾越。
  • 北大碳基晶片真能換道超車嗎?華為任正非說出實情
    前幾個月之前,北大張志勇教授和彭練矛教授課題組研究成果被曝光,成功研製出碳基CMOS技術的電晶體和電路。這是碳基晶片首次被研製,也是我國在晶片領域發展的又一方向。,碳基晶片的潛力是非常大的。真的能不用光刻機也能打造出碳基晶片嗎?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由石墨烯碳納米管制成,或比矽基晶片提升10倍
    於是有了碳基晶片這個概念,碳基晶片也叫石墨烯晶片,是由石墨烯碳納米管制成。換一種材料來製造晶片,而且是在別人沒有取得突破的情況下進行,這說明我們已經領先一步。在4英寸的基地下,製備出99.9999%的碳納米管陣列。碳基晶片取得巨大突破以後,華為就和該團隊展開了交流,如果有能力打造出碳基晶片,雙方或將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 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造晶片,是華為的救命稻草嗎
    美國在一個月時間不到,連續兩次針對華為,不僅讓華為麒麟晶片成為絕唱,更有可能讓華為手機晶片無法製造,完全斷供。在這一系列的打壓下,我國科技公司的繁榮猶如海市蜃樓、鏡花水月,在關鍵時刻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 碳基晶片成了華為的希望,能否換道超車?任正非說出答案
    很有氣勢晶片設計和生產專利大部分都屬於美國,現在全球範圍大部分所使用的是矽基晶片。而這個矽基晶片完全繞不開美國,所以華為現在真的是騎虎難下。石墨烯晶片和現在主流的矽基晶片相比,碳基晶片功耗小而且性能更是同級別矽基晶片的10倍。華為一得知這個消息,更是派遣研發團隊與碳基晶片團隊進行學術交流。希望可以通過研發碳基晶片來破解美國的晶片封鎖。
  • 雲手機、碳基晶片、鴻蒙系統、5G;華為的突破點在哪?
    三、碳基晶片3.1簡單理解碳基晶片關於什麼是碳基晶片以及單晶矽晶片,有很多文章和視頻已經做過詳細的介紹;有他們的珠玉在前,這裡就不加以贅述。3.2簡單說明碳基晶片與矽基晶片的不同碳基晶片和矽基晶片說起來好像如同科幻小說中碳基生命與矽基生命一般的截然對立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或比矽基晶片強?
    大家好,我是老曹長久以來,我國在晶片領域一直處於較落後的水平,但近幾年國產自主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好,本該是國產科技大展身手的時候,卻頻頻受到打擊,特別是華為多次被晶片禁令&34;,最近華為副總裁餘承東更是承認華為的麒麟晶片將成為絕版。
  • 華為晶片迎來轉機,中國碳基晶片取得新突破,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雖然說我國在矽基晶片領域的發展比較落後,而且華為還遭遇打壓,被人斷供晶片,但我們從未放棄過在晶片領域的發展,而現在晶片之爭也迎來了一定的轉機,中國在碳基晶片領域取得新突破,對此不少網友也產生疑問:這能幫助實現彎道超車嗎?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提升10倍,碳基晶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半導體晶片在我國一直備受矚目,由於華為海思半導體在晶片研發生產上受到很多禁令限制而無法使用,這也讓多數企業意識到國產晶片研發生產的重要性,如果晶片核心生產技術不能掌握住,那麼晶片的自研生產都將會被卡住脖子。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提升10倍,碳基晶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半導體晶片在我國一直備受矚目,由於華為海思半導體在晶片研發生產上受到很多禁令限制而無法使用,這也讓多數企業意識到國產晶片研發生產的重要性,如果晶片核心生產技術不能掌握住,那麼晶片的自研生產都將會被卡住脖子。
  • 碳基晶片能替代矽基晶片?彭練矛攻克的技術,真能繞開光刻機嗎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目前半導體領域新型材料中,呼聲最高的就是碳基晶片了,那碳基晶片是否能夠替代矽基晶片呢,其中存在哪些難點,真的能夠繞開EUV光刻機實現量產嗎?碳基晶片究竟有沒有可能實現呢?而目前由北大彭練矛教授團隊提出的碳基晶片,已成為了呼聲最高的可替代材料。在今年的5月份,該團隊把一篇關於碳基晶片的論文刊登在了美國知名雜誌《科學》上,「高密度碳納米管」的提取和組裝方法也首次被提及,這種方法也已經經過了理論論證,是可以提取出碳納米管用於製造晶片。
  • 斷供倒計時,麒麟9000成絕唱,碳基晶片卻幫華為起死回生?
    更令人值得興奮的是僅在2020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融資已經達到了1440億元人民幣,涉及中國晶片行業的企業全部行動起來,中國的晶片相關工藝將會在10年之內得到突破。目前坊間還有另外一個說法依靠碳基晶片中國可以迅速實現彎道超車,這樣的說法又是否有依據呢?
  • 國產晶片的希望,碳基晶片取得成功,或將超越矽基晶片
    前段時間,美國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相關企業為華為生產海思晶片。自從華為海思晶片的發展受到瓶頸以來,國內晶片製造行業一直是比較熱門的話題。從華為海思晶片的影響來看,國產晶片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無法在技術上創新。所以,沒有主動權的中國企業,在該領域一直會受到國際情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