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四川交通「十四五」規劃編制已近尾聲。未來5年,交通如何「先行」,為發展強支撐?交通民生有哪些看點?帶著這些疑問,四川在線記者走訪了起草規劃的省交通運輸廳相關人士。
甘孜州色達縣的農村路。王海峰攝
融合
融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凸現戰略性樞紐功能
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告訴四川在線記者,「十四五」是四川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體系的關鍵期、融合期。
「十三五」期間,四川加快構建以「四向八廊」為主骨架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預計到年底將建成出川大通道38條,其中高速公路24條、鐵路11條、水路3條,多種交通方式構成的路網進一步織密,公眾出行有了多種選擇。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四川在全國交通格局中的位勢將進一步提升;同時,「十四五」期間,隨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達萬高鐵、成自宜高鐵、久馬高速、九綿高速等標誌性項目建成投運,四川將加速融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進一步提升銜接聯動「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戰略性樞紐功能。省內多數城市將進入綜合交通建設的窗口期,享受到鐵路、民航運輸服務,亟需推動鐵公水航有機銜接、集成發展。
據介紹,四川交通「十四五」規劃為「1+4+12」,「1」是指綜合交通運輸規劃,由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編制;「4」為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站4個領域規劃;「12」則進一步細化,從12個方面分別編制分項規劃。
四川實施「金通工程」,農村客運覆蓋所有鄉鎮和建制村。王海峰
「十四五」期間的交通運輸規劃,是一個系統的規劃體系。如果說綜合交通規劃是「目標」,4個子項、12個分項則是實現目標的具體「路徑」和「抓手」;同時,所有的交通類規劃都以綜合交通規劃為統攬,保持了一致性。
全省「十四五」規劃分為重點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幾大類,每個類別都涉及到了交通規劃,這說明,綜合交通運輸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領域,作為四川推進「一幹多支」、融入國家重大戰略的關鍵支撐,將充分發揮作用。
「十四五」期間,我省綜合交通運輸將重點加快推動「蜀道通」向「蜀道暢」跨越、交通大省向交通強省跨越、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向國際門戶樞紐跨越。
聚力
出川大通道再增加17條,鐵路建設投資將創新高
1.7萬億元——這是預計的「十四五」期間全省綜合交通投資總額,相較於「十三五」期間增加40%左右。
省交通運輸廳規劃處人士介紹,四川交通仍處於基礎設施集中建設、貫通成網的關鍵階段,「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依然是重點。」
仁沐新高速馬邊支線即將通車,是首條深入小涼山腹地的高速公路。四川交投集團供圖
以構建陸海互濟、東西暢達、南北貫通的「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為目標,綜合交通規劃提出,到2025年,建成出川大通道達到55條,其中高速公路35條、鐵路16條、水路4條,較「十三五」末將再增加17條。西向通道「空白」彌補,南向通道進一步強化,北向、東向通道提升。
投資結構將發生變化。「十三五」期間,全省公路水路投資預計超過8000億元,佔綜合交通投資總額的60%以上。「十四五」期間,全省公路水路投資提出了不低於8000億元、力爭1萬億元的目標;鐵路建設將迎來高峰期,一批改變四川對外開放格局的鐵路大通道加快建設,鐵路投資將創新高,全省交通投資將由公路「一枝獨秀」向公鐵「雙輪驅動」轉變。
交通建設的主戰場也將發生變化。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重點,交通建設將聚焦城市群、都市圈,架設多通道,打通斷頭路,推動實現城市群交通一體化、都市圈同城同網。
高速公路將以加快五大經濟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為重點,在成都平原經濟區和攀西經濟區之間構建起更多的通道,在川東北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之間推動更多高速公路通道落地、成網。此外,將繼續加強「三州」地區通道建設。
補短
「四好農村路」提質擴面,實施農村公路「三大工程」
《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出爐前,面向社會「開門問策」。網友「三巴浪子」建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已經走進現實;未來五年,能否讓已經通了的路更暢?《建議》表示:要推動「四好農村路」提質擴面。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段)建成通車,系有又一條出川大通道。四川鐵投集團供圖
公眾的民生需求已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交通發展規劃要解決的短板也相應在改變。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對四川在線記者說,以農村公路為例,如果說「十三五」聚焦的是「通不通」,那麼「十四五」聚焦的就是「優不優」。
「十四五」期間,我省農村公路將實施「三大工程」。聚焦區劃改革調整後,被撤併村到新村委會缺乏直連道路的問題,實施撤併建制村暢通工程;聚焦支撐農村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交通+產業」「交通+旅遊」等融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產業路旅遊路工程;聚焦群眾對農村客運的新需求,實施鄉村客運「金通工程」。
先解決撤併建制村與新村委會直連道路通暢問題。全省交通部門已完成摸底,預計新改建農村公路2.6萬公裡,2021年啟動建設,至年底問題將100%得到解決。到2025年底,撤併建制村與新村委會直連道路標準還將全面提升,路更寬、更坦。
夯實提升公路抗災能力也是「十四五」要著力解決的一個短板。在完善災害易發地區交通網絡的同時,我省將以信息化建設為手段,加強重點路段災害防治和風險隱患點整治,大力提升交通抗災能力,為公眾安全、順暢出行提供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