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還是「流年」華為如何破局全球市場困境

2020-08-20 明說科技

這一年華為太難了,不過剛公布的華為財報讓人為之一振,數據顯示增長強勁。

華為的「牛年」

今天華為公布了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這半年華為的業務並沒有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和歐美國家的制裁穩步增長中。

華為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4540億元,同比增長13.1%。這個數據對於今年很多手機廠商來說只有羨慕的份,因為全球疫情限制了經濟的流動,各種消費受限,就在這樣的困境下華為依然保持增長,可謂是國貨之光。

其實從之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也能看出華為今年表現優異。在4月和5月份,華為手機在全球的出貨量獨佔鰲頭,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手機廠商。4月達到全球份額的21.4%,5月達到全球份額的19.7%穩穩的超越三星和蘋果排在第一的位置。

同時,華為在淨利潤方面上半年達到9.2%,相比去年同期也是增長態勢。

這一切優異的成績都要歸功於國內市場。2019年中國市場實現銷售收入5067.33億元,同比增長36.2%,佔比也從2018年的51.6%上升至59%。但是國際市場份額的下滑同樣也是值得關注的,亞太地區銷售收入705.33億元,同比下滑13.9%。

還有一項數據那就是消費者業務佔比達到了56.34%。也就是說華為營收的一大半都是由手機和其他智能終端設備提供,目前看沒什麼問題。但是受到歐美制裁的恰恰就是這部分業務的核心。

華為的「牛年」是由國內市場作為堅強後盾支撐住的,其實是暗藏隱患的。



華為的「流年」

自從去年美國將華為列為貿易管制實體清單後,谷歌就已經暫停對華為的安卓技術支持。這讓基於Android開發的EMUI受到了重創,谷歌不給予支持那麼在歐美市場佔據絕對優勢的谷歌服務將會從華為手機中消失。這就意味著,華為的歐美市場份額將會下降。徐直軍在2019年年報採訪中透露,2019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海外收入受到的影響,至少在100億美元左右。實際上剛發布的財報也是如此反映。

今年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繼續升級,不僅僅是貿易管制實體清單,對於晶片技術以及5G都對華為進行了全面封鎖。除了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都已經禁用了華為的5G設備。

5G業務基本上被歐美封殺,在晶片技術上美國更是痛下殺手。美國全面禁止晶片技術供應商為華為提供硬體和技術上的支持,這就意味著只要使用美國企業技術的所有公司都無法為華為提供晶片方面的業務支持。臺積電鴻海富士康等代工廠在禁令生效後華為的海思麒麟處理器將無法生產,也就是說華為未來將會面臨沒有最近工藝製程晶片可用的地步。而這是華為業務佔比最高產品所需要的核心配件,手機中其他配件可以採用國產化來替代,但是沒有EUV工藝的光刻機生成7nm或5nm的麒麟處理器,那麼手機業務只能停擺。



華為破局

目前全球5G網絡建設最發達的地區就是我們國家,所以目前來看國內的5G設備需求還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那些與我國友好的第三世界國家也會為華為的5G技術和設備買單。這一方面其實對於華為來說並不是最大的痛點。

真正的痛點則是科技含量更高的軟體和晶片。由於谷歌無法對華為進行技術支持,那麼對於全球的手機市場意味著華為需要重頭再來。好在華為之前有所準備,已經研發出來HMS來應對谷歌的GMS。不過國內市場替換是非常容易的,畢竟谷歌業務本身也從未在國內正常使用過。最難的當屬國內市場以外的地區,全球所有地區使用Android系統手機的用戶對於谷歌的GMS服務是重度依賴,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根深蒂固,想要用全新的HMS來替換幾乎是不可能。所以這也是華為國際市場持續走低的原因之一。

晶片則是真正的卡脖子。我們都知道華為海思的麒麟系列處理器,是由華為自研設計的ARM架構的晶片,說起來是我們國家科技企業的驕傲。但是晶片的生產製造技術,一直由美國的科技企業把控。全球最頂級的光刻機是由荷蘭的AMLSL供貨,其最大的股東是美國企業,只有他家的EUV光刻機才能生產出來7nm和5nm製程工藝的晶片,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華為也是他的客戶。想要生產最先工藝的晶片必須找他,但是被美國卡脖子後臺積電未來就無法再給華為代工晶片。

而能繞過美國技術目前有希望的只有中芯國際。尷尬的是中芯國際訂購的光刻機一直都沒有發貨,照這個態勢發貨的可能性也是很低。而目前中芯國際最先進的生產線只有14nm製程工藝,根本無法滿足華為的需求。

目前華為採用的策略則是在禁令生效之前大量囤積晶片,5nm製程工藝的麒麟1020華為已經囤貨完成,據說可以使用兩年。在這兩年就是過渡期,寄希望於中芯國際能儘快解決最新工藝的晶片加工。

國內市場是華為持續增長的後盾,近年來華為通過機海戰術成為國內最為賣座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不過國內市場競爭是非常殘酷的,全球出貨量前幾位的手機廠商都是國內企業,他們的重要戰場一直也是國內,此消彼長華為的增長壓力非常大。

破局需要掌握真正的核心科技,這需要國內科技企業共同努力。

相關焦點

  • 無芯可用的華為,如何破局?
    受到美國第二輪制裁的影響,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一月前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上坦誠,華為領先全球的麒麟系列晶片在9月15日之後將無法製造,成為絕唱。 華為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消費者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4%,達到4673億元,佔集團全年總收入的54.4%,其中智慧型手機發貨量超過2.4億臺,手機出貨量僅次於三星,位列全球第二。可以說,無論是營收貢獻,還是競爭力,智慧型手機對於華為來說都是核心業務,都是不可丟失的「陣地」。
  • 除了晶片困境,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還面臨更大的挑戰
    換句話說,目前的晶片庫存可能只夠維持半年時間,到2021年第二季度,華為將面臨著無高端晶片可用的困境。 不過,在海外市場,晶片困境並不是華為面臨的唯一困境,甚至不是主要困難,因為海外市場的主要銷量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 Mate40系列絕唱發布,晶片被斷供,華為的未來該如何破局?
    昨天號稱「華為絕版」的Mate40系列全球海外發布會如期舉行,華為消費者BG餘承東帶來了Mate40標準版、Mate40 Pro以及Mate40 Pro+三款機型,餘承東號稱Mate40系列上面搭載的麒麟9000晶片是華為史上最強大的晶片,Mate40系列是華為最強大的Mate系列手機。
  • 華為:如何突破困境
    隨著制裁的深入,原先還有法律漏洞,只要美國的合作夥伴把美國技術控制在25%以內就可以銷售給華為,但是這次直接堵死了,只要使用美國技術就需要美國商務部審批。)和工業軟體,美國內法竟然可以限制國際大公司(臺積電...中國公司),原因還是國際貿易使用美元,外加FBI的無法無天,一不小心就可能把跨國公司的高管逮捕,每個跨國大公司都是期望平平安安掙錢,所以大概率只能遵從美國的法律。
  • 蘋果試水中國元素,耳機產品推牛年限量款,入鄉隨俗還是割韭菜?
    相比之下,此牛年限量版的含金量大打折扣。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每到臨近中國農曆新年時,各種堆砌生肖、漢字等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中國市場限定的商品就會被推出。創意可以不獨特、美感可以不具備、實用性可以忽略,只要加入了中國元素,就可以美其名曰:中國市場限定。這是奢侈品的慣用套路,有著商品全球通用慣例的蘋果也無法免俗。
  • 華為手機業務如何破局?
    2019年,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手機全年出貨2.4億臺,全球第二,要不是美國的制裁,華為還能再多出貨6000萬臺。2020年,美國制裁升級,臺積電9月14號以後就無法再向華為提供晶片代工,即將發布的Mate40系列很可能成為華為麒麟高端晶片的絕唱。
  • 海思出局,臺積電、聯發科上榜,華為晶片如何破局?
    關注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雖然華為是以通信業務起家,但是其IC晶片設計業務也是全球頂尖,其自主研發設計的麒麟系列晶片早已成為全球頂尖晶片。而設計麒麟晶片的華為子公司海思,也因此在國際上聲名大噪。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國際權威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發布了2020 年上半年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銷售排名,華為海思首次上榜第 10 位。同時海思也是中國大陸唯一入選TOP10的廠家。然而等時間來到下半年,情況卻出現了大變化。臺積電、聯發科上榜,海思卻直接出局,甚至於跌出了前15。
  • 麒麟晶片斷供的的第38天|華為的破局、市場的反應與員工的常態
    華為的麒麟晶片已經斷供有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了,大家非常好奇麒麟晶片到底在斷供之後有什麼樣的進展或者華為有什麼樣的對策來應對這樣的危機。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麒麟晶片斷供的第38天市場給予華為的反應以及華為本身的作為。
  • 手機市場「倒春寒」2020如何破局
    而基於全球疫情不斷升級,近日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預測報告,新冠疫情預計將對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產生負面影響。IDC預計,在202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將萎縮2.3%,出貨量僅略高於13億部。IDC公司還估計,在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同比下降10.6%。
  • 麒麟晶片斷供的的第38天|華為的破局、市場的反應與員工的常態
    華為的麒麟晶片已經斷供有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了,大家非常好奇麒麟晶片到底在斷供之後有什麼樣的進展或者華為有什麼樣的對策來應對這樣的危機。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麒麟晶片斷供的第38天市場給予華為的反應以及華為本身的作為。
  • 研報 | 華為遭遇「麒麟晶片」斷供,困境之下如何破局?
    今後,華為高端手機可能面臨因為沒有晶片而沒辦法生產的困境,麒麟晶片也將成為絕唱。我們最近也能看到,華為正大量的招收國內重點高校的優質畢業生,華為應該是想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從根源上打破美國的制裁,但是目前面臨的問題還是挺多的。
  • 斷供之日到來,沒有B計劃的華為如何求生?破局的關鍵又在哪?
    「備胎」計劃,這才逃過了來自美國的第一輪制裁,並且在第一輪制裁中華為的銷售量也非常地出色排在了全球第一,可以說是「力壓群雄」了。在困境之下的華為又該如何求生呢?儘管我們知道,對華為的斷供將使美國晶片行業本身蒙受巨大的損失,畢竟中國是美國晶片的重要市場,但從美國如今的舉動來看
  • 2021牛年紫氣東來的星座
    2021年你的運勢如何,過去一年時運不濟,運勢陷入瓶頸;不論是事業愛情還是財運,都差之千裡。那麼牛年新運勢,你能否扭轉乾坤,迎來好運;下面來看看,2021牛年紫氣東來的星座吧。
  • 餘承東回應華為手機面對禁令如何破局,自曝睡眠不夠壓力很大
    華為團隊在夜以繼日的工作而當被問到如何緩解壓力時,餘承東沒有說其他的解壓方式再過2天華為將在上海召開Mate 40系列手機的中國區發布會了,到時候我們可以看看餘承東的狀態究竟如何。當被問到自己最喜歡哪款Mate系列的手機時,餘承東顯示出了「喜新厭舊」的一面,他說最喜歡最新一代的Mate,就是Mate40手機,他還透露這一代Mate 40手機的設計和研發用了3年時間。他第一次看到這款手機時也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 針對華為禁令即將生效,華為該如何破局突圍?
    自從今年5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最新禁令,任何企業供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該禁令公布後有120天的緩衝期,也就是將於9月15日生效。臺積電宣布自從5月15日以後再沒有接過來自華為的訂單,而且之前的訂單要在9月14日前全部交付完成,眼看著禁令時間快到了,臺積電又沒有向美國申請許可證,華為該如何破局呢?
  • 看樣子已將蘋果作為重心,華為該如何破局?
    臺積電總裁發聲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來自於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掌握著最為頂尖的晶片製造技術,是世界最大的代工廠!尤其是在高端晶片市場,臺積電每年都能收穫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蘋果、高通以及國內的華為等知名企業都是它的客戶!
  • 華為雲如何破局?
    4 月,知名調研機構 Gartner 發布 2019 年 IT 服務市場報告,中國公有雲市場 TOP 廠商重新排序,除了以阿里雲、騰訊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系雲廠商整體份額穩步提升外,華為雲成為這份報告最亮眼的顏色,排名躍遷為國內三強、全球第六。歷史包袱2015 年的 4 月,華為高調宣布進入公有雲市場。
  • 創新商業產品,華為應用市場助力應用開發者實現增長破局
    9月10日至12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Together)在東莞松山湖盛大舉行。9月11日下午,以「共舟前行,創新未來」為主題的華為應用市場商業推廣分論壇,各位主講人就華為應用市場如何在獲量、推廣效率與投放體驗等方面助力開發者實現流量增長破局進行了深度交流,並和與會開發者共同探討了商業推廣未來的突破與創新。
  • 美國斷供華為晶片,中科院立刻發聲介入,國家隊入局能否破局成功
    9月15日美國正式向華為等中國高科技公司斷絕晶片供應,應用美國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的外國科技公司也不再私自向中國華為等公司提供晶片。這一決議已經生效,對華為公司來說不可不說是一次工大的災難。這在9月15日美國禁令的第二天,中國科學院白春禮院長向媒體宣布,面對美國等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打壓,中國科學院將集中力量來攻克晶片和光刻機技術難題,幫助華為走出困境。
  • 華為困境,究竟何去何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有強大的研發能力,但沒有對應的生產能力還是等於零,華為目前正處於這種困境之中。自美國對中國手機製造商華為採取的三輪制裁以來,全球科技鏈生態供應發生較大變化,隨著禁令生效日期越來越近,各方資源的合作也將更為確定,先有臺積電斷供,接著有三星和 SK 海力士將於9月15日停止向華為出售零部件的外媒報導傳出,這無疑不是雪上加霜。樹大招風,因為強大所以終會引來競爭者的覬覦,技術的封鎖、支撐配件的短缺以及後續市場份額的丟失,華為不得另闢蹊徑,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