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只分享個人觀點
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腥風血雨的一周終於結束了!
今天市場繼續下跌,血淋淋的。上證-1%,深證-2%,創業板-2.7%。
市場情緒繼續低迷,兩市成交額維持在6800億震蕩,較昨天略有縮量。
盤面上,除了銀行出來護盤收紅,其他幾乎全線下跌。兩市不到4000隻股票,3000多家下跌。
機構抱團重倉的大白馬涪陵榨菜跌停,平時大跌,關燈吃麵還可以下點涪陵榨菜,今天連碗裡的榨菜都不香了~
除了消費白馬跌停,閃崩的還有遊戲渣男吉比特,醫藥女神長春高新。
備胎銀行股們,終於揚眉吐氣了!
不過,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今年初到現在,中證銀行指數加上今天漲幅今年整體收益還是負的,-6%。
昨晚發文後,就看到監管出手停牌核查正元轉債,不過人性的瘋狂就是如此,今天開盤依舊又掀起了一波轉債熔斷潮。
當然,前期爆炒的,也出現接連暴跌,很多人衝進去想著翻倍,結果挨了腰斬。
很多人不大了解可轉債,簡單聊幾句。
可轉債全名可轉換公司債券,顧名思義,這玩意兒本質是個債券,但是由於其特殊性,是可以按照約定的價格轉換成公司股票的。
簡單理解,你買了可轉債,既可以當作債券持有到期吃利息,也可以在轉股期後將債券轉換成股票。
由於轉股價格是最初約定好的,如果公司股價大幅上漲,那麼可轉債潛在吸引力就會上升。
比如一家公司轉股價5元,現在股價漲到10元了,我依舊可以按照5元轉換成股票再上市賣掉。所以可轉債還有其看漲期權屬性。
也就是,債券+看漲期權。
這也是為什麼可轉債是個非常不錯的投資品種,下有保底,面值100元的債券跌到面值附近就很抗跌。上不封頂,正股股價上漲,轉債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如果買得合理,可轉債預期收益是可以達到年化10%以上的。
可轉債有個有意思的條款,叫贖回條款,贖回條款規定,如果可轉債價格連續在130元上方,公司有權按照一個約定價格(一般比較低,比如105元)贖回可轉債。
在此條款下,可轉債價格漲到130元以上後,不僅面臨漲跌幅接近於正股的波動風險,面臨強制贖回的風險。
所以,投資可轉債的正確做法是,在債券儘量接近100元面值附近買入,達到或者接近130元之後賣出。
很多夥伴都知道打新債,為什麼100元新債上市,很多人會去買?
這也是因為這個贖回條款機制下,可轉債潛在的「合理價格」是130元。
因為公司發行可轉債借錢後,本質上不希望再把這筆錢還回去,所以通常希望大家都能轉股成功。
在過去的可轉債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可轉債都能在2-3年內轉股成功,也就是說可轉債一般在2-3年內都能站上130元。
當然,由於正股的上漲,很多可轉債可能在很短時間內持續在130元上方,這時候就會存在強制贖回的風險。
其實如果投資得當,可轉債是個非常不錯的投資品種,其風險和預期收益和指數基金相當。
比如在熊市階段,很多可轉債的價格都是跌破面值100元的,有的甚至跌到80元附近。這個時候買入,幾乎沒有風險,還有比較大的收益空間。
唯一的風險就是,一直熊市可轉債價格一直不漲回100元,並且到期時公司倒閉或者不兌付等等。
不過從歷史看還沒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能夠發行可轉債的上市公司,對財務要求要求一般比較高。
當然,也不是低於100元面值的轉債買入就沒風險,即便是今年市場整體是不錯的,但目前還是有9隻可轉債價格在100元以下,而這些轉債價格之所以低,也是由於正股質量不好或溢價率太高。
總之,轉債公司質量,加上足夠的安全邊際,也就是越接近100元面值買入,那麼預期收益越高。
個人投資可轉債也是需要一定的研究,對可轉債感興趣的其實也可以買可轉債基金,年初土川兄也推薦過一隻,興全可轉債混合。
不過這基金不是全部投資可轉債,混合基金,可以投資部分股票,波動也比一般債券基金大。
今年興全可轉債混合也有14%的收益,最大回撤8%左右,表現還算可以。
畢竟今年債券市場波動比較大,股票市場波動也比較大,而可轉債基金剛好中和了股票和債券的波動,這也是二極債基的特點之一。
可轉債作為介於股票基金和純債基金之間的品種,還是比較適合想獲得比純債收益高一點,但風險又比股票基金低一點夥伴。
當然,囉嗦一句,別去參與可轉債炒作,130元以上波動風險和強贖風險同時存在。
關鍵是,跌幾十個百分點也就是分分鐘的事。
ok,今天就聊這麼多,周末見!
打卡第13天
健身15min;
練習英文3min;
(圖片數據滯後1日)
如對你有幫助
記得點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