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不斷增多,快遞員工資卻不增反降,究其原因是存在兩種亂象

2020-12-17 西紅柿財經

文:檸一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相比以前來說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電商、行動支付、智慧型手機等都是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下產生的,他們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色彩。電商和行動支付有了智慧型手機的加持才能實現蓬勃發展。

電商的出現讓我們的購物方式發生了改變,以往我們購物只能去線下店鋪購買,存在產品單一以及價格偏貴等弊端。在電商出現後,我們如果想要買什麼東西,只需要在手機上點一點,就有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產品令我們隨意挑選,價格也相對比較便宜,可謂是非常方便。

行動支付最先出現其實是為了電商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它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起來,各種APP的問世,使我們在手機上可以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

我們用手機購物後,想要成功拿到商品就必須有一個中間的橋梁,這個橋梁就是「快遞」,它也被稱為電商和消費者之間的中介,有了它我們才能夠順利拿到所購買的商品。

可以說電商和快遞行業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隨著網購人員的不斷增加,快遞行業也迎來了它的輝煌時期,沒有快遞行業,現在的電商也不能有今天這樣繁盛的景象。

快遞行業的產生為社會提供了很多的工作崗位,因為從事送快遞行業不需要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只要能夠認識路以及吃苦耐勞就可以勝任此項工作。在快遞行業剛出現時,因為快遞網點和送快遞的人員都比較少,所以市場快遞人員就非常吃香,每個月掙到手裡的工資也比較多。

快遞行業相比每天朝九晚六的工作,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更加的多,工資也不是很低,在這種情況下,就開始有大量的人員步入快遞行業,快遞企業也逐漸增多。我們常見的快遞就有順豐、中通、申通、郵政、京東等等。

在我們的印象中,快遞行業好像沒有所謂的淡季和旺季,只有旺季和更旺季。因為中國的人口基數大,網購的人數自然也多。

要說在一年之中哪個時間點是快遞行業的最旺季,可能毫無疑問是「雙十一」期間,除了雙十一,每年的「6.18」以及最近幾年興起的「雙十二」都是快遞行業比較繁忙的時候,因為在這幾個時間段幾乎各個網購平臺都會推出大型活動,用大折扣吸引用戶購買商品。

按理說快遞行業應該是包裹越多就越掙錢,但最近就有人發現了這樣情況,那就是快遞網點顯示異常,關門歇業的網點數量在不斷增加,快遞員離職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這樣的現象發生後,就直接導致了用戶購買的商品在網點滯留好幾天都無人配送,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快遞行業和其他行業一樣,都有著非常大的競爭壓力。根據行業間的「28定論」我們能夠知道,在一個相同行業裡,只有2成左右的商家是掙錢的,其他要麼不掙錢,要麼賠錢。

當我們想要發快遞時,能夠供我們選擇的快遞公司就有不少,很多快遞行業為了搶佔市場,都會把快遞費設的特別低,還有一些快遞企業會對電商提供專門的補貼政策,這樣一來,可能原本需要8元的快遞費,通過一系列政策後,最終只需花費2元錢左右。

對於發快遞的人來說,自然是哪家快遞網點的價格便宜就選擇哪家快遞公司。

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快遞企業都相繼降低快遞費吸引用戶。快遞行業大概是在2019年的5月份開始打價格戰的,從那以後快遞員似乎就變成了廉價勞動力,工作量不斷增多,但拿到手裡的錢卻越來越少。

經過一段時間後,員工辭職的數量就不斷上升。根據資料顯示,現在的市場上的快遞行業基調相對比較混亂,各自的管理制度也不是很健全,各種亂象出現在市場中,主要就包括以下兩點。

1. 行業過度飽和,快遞人員收入降低

相信一些留心觀察的人會發現,街上的快遞網點非常多。除了菜鳥驛站這個綜合性網點外,各快遞企業都開設的有分網點。很多時候兩個網點之間的距離相隔不到300米,小區附近可供寄存的網點數目也非常多。

這樣下來,各個快遞行業的加盟商根本就賺不到錢。隨著網購人數增多,快遞員所需要配送的包裹數量也是很多的。為了下發及時,快遞員大多都選擇把快遞放在快遞櫃或者代收網點,但存放在這些地方就需要支付給他們一定的快遞費。就比如說快遞員原本送一個快遞可以掙到8毛錢,但放到寄存點後就只能掙5毛錢。

2. 罰款現象嚴重

在以往的採訪中,有個快遞員吐露稱:,養活快遞公司的不是快遞費,而是員工罰款。在了解後發現,快遞員被罰款的情況是很多的,當遇到配送不及時、包裹破損及丟失、客戶不滿意甚至開會不及時等情況時,都會被各網點罰款,並且罰款的金額不是很低,大多都100元起步。

我們在網上衝浪時,也經常會看到現在有些人在收快遞時,稍微不滿意就向上投訴,一收到投訴,快遞員就會被扣除一定的工資。

綜上所述,快遞市場的亂象主要是員工工資及網點盈利問題。如果在消費者網購之後發現,自己的包裹到達居住城市後好幾天都無人配送,那這種情況有很大概率就是快遞員辭職。

本文系西紅柿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派送量增多 快遞小哥收入不增反降?記者調查揭開背後真相
    央視網消息:隨著網購成為生活的常態,特別是疫情期間宅經濟的火爆,快遞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不斷加劇的價格戰也使得快遞小哥更忙了。不過,快遞小哥們卻反映收入並沒有隨著派送量的增多而增加,反而卻降低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 快遞市場亂象叢生:快遞員欠薪,網點停擺,90%加盟商不賺錢
    過去10年,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迅速,快遞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許多物流企業為搶佔市場,都採取了燒錢補貼的策略,這一戰術不僅讓公司成功在競爭中站穩腳跟,也讓中國物流市場格局變得愈發明朗。只不過,燒錢補貼始終不是長久之計,隨著市場份額穩定,不少快遞公司都開始降低員工福利待遇。
  • 快遞公司的價格戰,為何要快遞員買單!
    如今的快遞江湖價格戰愈演愈烈,優勢今年疫情期間,電商件的攬收價格都在2元左右,而根據各家上市快遞公司第二季度財報,營收與淨利潤有所下降,但是卻沒有傷及根本,原因就是所有快遞員集體為價格戰買了單。疫情過後,各家快遞公司復工復產,但是各家快遞公司卻統一的調整了快遞派送價格,導致快遞員派送一降再降,究其原因就是疫情期間過路費減免,各快遞為擴大市場份額,分分降價以獲得更多的份額,隨著疫情的全面控制,快遞公司卻無法集體漲價,所以在面臨抉擇時,減少快遞員派送成為快遞公司最優先的選擇。
  • 誰偷走了快遞員的工資?
    收入的持續下降,逼迫快遞員紛紛辭職,消費端成千上萬句「辛苦了」從感情上給予他們同情與慰藉,但薪資下降的基本事實不會因此而改變。要想解決他們的困境,或許需要從源頭上追溯,是什麼造成了快遞員工資的下降?快遞業務量的增速則從2016年的51.3%跌至2017年的28%。行業增速下滑,勞動力供給上升,構成快遞員薪資下降的因素之一。據《2018快遞員群體洞察報告》,2018年中國快遞員的平均工資在6200元左右,較2016年下降11%。
  • 快遞小哥派單量增多工資反而少了 這是怎麼回事
    隨著網購成為生活的常態,特別是疫情期間宅經濟的火爆,快遞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不斷加劇的價格戰也使得快遞小哥更忙了。不過,快遞小哥們卻反映收入並沒有隨著派送量的增多而增加,反而卻降低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小周從事快遞行業已經八年,雖然說今年這個特殊時期,小周作為快遞小哥並沒有失業的風險,但隨著工作越來越忙碌,工資卻越來越少了。
  • 「最美快遞員」辭職,連開3家豬肉店,「工資低、壓力大」成快遞員...
    2018年,國家郵政局從全國300萬快遞員中評出10位「最美快遞員」,鄭冬冬成為河南唯一入選者,還前往北京領獎。而現在,鄭冬冬離開了快遞行業,成了一名賣豬肉的店老闆,其名下開有3家店。河南商報記者多方採訪得知,工資低、壓力大,每年有兩個時間節點,快遞員會選擇辭職。
  • 快遞行業降薪致快遞員辭職
    昨日,一名快遞小哥在接受採訪時無奈地說道。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快遞行業遭遇降薪潮,南寧不少快遞公司普遍存在人員辭職現象,導致人手緊缺,部分快遞公司運力不足也讓不少市民無法按時領到包裹。今年「雙11」購物高峰即將到來,南寧快遞業如何解決困境?
  • 網購人群不斷增多,快遞網點卻接二連三倒閉,老員工吐露真實情況
    在電商行業的發展壯大之下,也帶動了快遞這一行業的發展。隨著網購的人群不斷增多,快遞市場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由於快遞這一行業的需求加大,導致不少年輕人都往這行進。工廠雖然開出高薪資,年輕人也不願意去,寧願滿大街跑去送快遞。
  • 雙十一前夕,京東快遞員降派費!快遞員:雙十一讓東哥去派件!
    京東快遞員降薪了,在雙11前夕。外界波瀾不驚,但京東快遞員已經炸鍋。確切地說,京東快遞員這次是被降派費,因為他們的底薪早在一年前就被取消了。至於是只在局部地區降派費,還是在全國範圍內有組織地推進降派費,暫時還需要觀察。
  • 快遞員:最後一公裡的「無聲暴裂」
    放眼全國,類似情況頻頻見諸報端:7月,廣東清遠多個圓通站點快遞員因欠薪集體罷工,數萬快遞滯留;福建中通鼓樓十一部突然關門,拖欠快遞員工資數十萬;9月, 百世快遞南京江寧二部快遞員近3個月無收入,遂罷工;10月,韻達快遞長沙觀嶺分部陷入糾紛,快遞員稱自6月工資一直未發放……除了工資拖欠,派費降低同樣是罷工的原因之一。
  • 圍城裡的快遞員,進退兩難
    小火花曾不止一次聽到快遞員們的吐槽,派費又降了,低到難以維持生計,跟加盟網點的矛盾也越來越深。究其原因,還要從快遞公司的盈利模式說起。快遞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在攬收、中轉、派送和信息服務四個環節,收入來源於面單收入、中轉費和派費收入,每個環節都採取了不同的收費標準。而如今快遞公司基本以直營與加盟為主。特別是加盟制公司,各個網點的結算方式都有所差異。
  • 人為峰物流|快遞員「不上門」的派件,究其原因是什麼?
    小編在昨天已經收到雙12買的大半包裹了,而這快遞到來的時候,我是一個電話都沒接到,收到的都是簡訊,就說雙11雙12,大部分人買的東西都不少,多則十幾二十幾件,少則八、九件也是有的,而且當好幾個快遞一起到來時,然後又忘記拿快遞,積累到一起,還要一條條簡訊對著,有哪些快遞到了、被送到哪去了
  • 是誰,偷走了快遞員的工資?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作者:小北來源:億歐網(ID:i-yiou)收入的持續下降,逼迫快遞員紛紛辭職,消費端成千上萬句「辛苦了」從感情上給予他們同情與慰藉,但薪資下降的基本事實不會因此而改變。要想解決他們的困境,或許需要從源頭上追溯,是什麼造成了快遞員工資的下降?
  • 快遞分揀員自述:工資沒快遞員高,還要上夜班,真不建議幹
    快遞分揀員自述:工資沒快遞員高,還要上夜班,真不建議幹說起快遞很多人只想到快遞員,因為知道他們的高薪,其實在背後還有一群默默奉獻的分揀員。他們在快遞行業中也是重要的一個工作崗位。雖然現在很多的快遞公司都有了自動分揀機,但那也只是一些大城市的分揀中心,對於一些快遞網點來說,還是需要人工進行分揀的。而在雙11,這些分揀員也是非常辛苦的,並不比快遞員輕鬆的。一位朋友就是在快遞網點裡面當分揀員,他就說幹這個行業並不容易。首先就是工資沒快遞員高,雖然分揀員也是計件算工資的,但是快遞員送一件可以拿到一塊錢,他們可能只有幾分錢而已而已。
  • 快遞員遭投訴的背後,對服務要求的不斷提升,人工成本的居高不下
    進入21世紀的今天,網際網路社會帶動了電商的發展,隨著越來越多人了解電商使用電商,不僅帶給自身便利,很多行業也受到了發展,其中就包括快遞,對於快遞,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不愉快的經歷,比如說送錯快遞、延遲送貨等等,但是大家最多也就是投訴一下,但是最近發生的兩件快遞員遭投訴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 快遞行業不包吃住,為何還有不少大學生去當快遞員?工資如何?
    前不久,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網友提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開始紛紛選擇進入快遞行業,其實快遞行業也是不包吃住的,很顯然比工廠裡的福利待遇要差一些,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的大學生,尤其是本科生也選擇去當快遞員,那麼快遞員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 年輕人覺得進廠工資低,為何又不嘗試高薪的快遞員?原因很現實
    現在不少年輕人都不願意再進廠了,覺得進廠工資太少了,天天加班還就是三四千塊錢,只有加班沒時間玩的日子不想過下去了。為何年輕人覺得進廠工資低,又不願意嘗試高薪的快遞員?原因很現實不過只聽說年輕人們都不願意進工廠了,天天說工資低,而像快遞員外賣員這樣的工作工資很高,但年輕人為何就是不願意去幹呢。
  • 韻達回應拖欠長沙快遞員工資
    ,與二級代理點無法結清帳目,導致二級商拖欠投遞員工資數月,且大量快遞票件被積壓。對此,韻達快遞方面回應時間財經稱,該網點覆蓋的所有區域,都已正常派送,公司有應急的配送員。客戶的快遞如有丟失或損壞,可按流程進行賠償。至於被拖欠工資的快遞員,其薪資應由所在加盟商負責,公司也在督促協調。長沙觀沙嶺網點的問題屬於一級加盟商和二級加盟商之間的矛盾,屬於經營問題,韻達快遞湖南分公司正在進行協調。
  • 一降再降,幾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再次降薪!罷工熱潮來了
    京東快遞員降薪了,在雙11前夕。外界波瀾不驚,但京東快遞員已經炸鍋。確切地說,京東快遞員這次是被降派費,因為他們的底薪早在一年前就被取消了。至於是只在局部地區降派費,還是在全國範圍內有組織地推進降派費,暫時還需要觀察。
  • 南寧快遞行業遭遇降薪潮 快遞員離職多企業招工難
    記者程勇可攝&nbsp&nbsp&nbsp&nbsp「我們工資平均每個月少了1000多元,降薪幅度達30%。」昨日,一名快遞小哥在接受採訪時無奈地說道。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快遞行業遭遇降薪潮,南寧不少快遞公司普遍存在人員辭職現象,導致人手緊缺,部分快遞公司運力不足也讓不少市民無法按時領到包裹。今年「雙11」購物高峰即將到來,南寧快遞業如何解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