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小時候,有桑塔納坐的是縣團級的待遇、有奧迪做的是市師級的待遇。在那個汽車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滿大街還是以自行車為交通主力的年代,別說是桑塔納和奧迪了,就是一臺夏利都能讓人投以羨慕的眼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記憶中大概是2000年之後的頭五年,汽車以井噴式的速度走進千家萬戶,那時候的4S店,只要是有車賣的,都賺個盆滿缽滿。任何產品在野蠻成長期,都有他的盲目性,就像一個人去吃自助餐,好吃的東西太多了,來不及選擇的情況下,抓著哪個是哪個。但是隨著市場的規範和個人消費理念的慢慢成熟,大家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汽車的挑剔程度也是越來越細,甚至到了近十幾年,幾乎每家地方電臺都有一個汽車類的維權節目,每每打開收音機,都能聽到很多車主對各個品牌產品的投訴和維權。
作為一個當年資深的奧迪服務站修理工轉服務SA來說,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的是客戶投訴!在客戶投訴中最怕的是什麼?就是燒機油了。記得大概是09年至12年那三年,是發動機燒機油最瘋狂的時期,因為大眾和奧迪的平臺化設計理念,往往是一個發動機大家用。就奧迪而言,B8A4、Q5、B8A5……等,以及當年還是C6的第六代A6L的EA113的2.0T直噴發動機,都是燒機油的主力。起初對客戶的投訴還感到發怵,因為當時奧迪對服務SA有客戶滿意度的考核要求,投訴多了就要扣工資。但是常言說的好,蝨子多了不怕咬欠債多了不愁,後來被投訴的多了,自己也被投訴的火大了,直接跟領導說,燒機油又不是我造成的,憑什麼扣我工資,後來領導也默許了因為燒機油的投訴不納入客戶滿意度考核。既然是普遍現象,那自然也引起了廠方的重視,於是在那個時間段,我相信每家服務站的車間過道上都是滿滿當當的木箱子,裡面都是短髮動機(禿機,不帶附件的發動機)。
2013年是EA888發動機的一個小改款年,出來了PA車型。貌似PA車型的燒機油比之前的原款好點,我一直以為PA車型已經改掉了燒機油的頑疾,但是沒想到的是,PA車型僅僅是以五十步笑百步中的五十步,僅僅是比原款多撐了兩三年而已。
對於燒機油,我覺得其實也沒什麼,關鍵是要知道病理所在,然後對症下藥。
就是這款奧迪B8A4L小改款,其實當初德國設計這款車的時候,A4L和A5都是統稱B8的,無非一個是家用,一個是運動,在德國售價其實都差不多。但是引進國內之後,一個是國產,一個是進口,價格就差了不少了。從前臉來看,是不是PA小改款很好區分,一個日行燈是淚眼,一個日行燈是條形霓燈。
從銘牌來看,正好是2013年的小改款。奧迪新車型出來之後,一般都是五年一個小改款,十年一個大改款。小改款就是在底盤和動力總成以及車身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對外觀和內飾電器做一些小小的提升和進化,然後又可以堂而皇之的加價賣車了。
三元催化作用低,儀表上發動機故障燈一直亮著。雖然報的是偶發故障,但是卻是刪除過好幾次,隔天又亮起來,看來三元催化是真的嗝了。起動機的故障,是因為之前做過免拆治燒機油,清洗過缸內積碳,空打過馬達,所以才有這個故障,可以忽略不計。
氣門室蓋上的AVS電磁閥,漏油很厲害。這個閥漏油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和氣門室蓋接觸的O型圈壞了,這種情況僅僅是和氣門室蓋接觸的地方油膩膩的。另一種是整個閥身都油膩膩的,這是電磁閥本身漏,因為這個閥是倒插在氣門室蓋上的,油往低處流,閥身上的油不可能是由底部的O型圈漏出來倒流上去的。
拆掉前保險槓和前圍。
看到了發動機本體,開始拆卸發動機。
小哥和大師傅兩人一起上陣,保證在兩個半小時內,把發動機分解成零部件狀態
拆掉前蓋之後看到了鏈條輪子。發動機內部看起來還是很乾淨的,這就可以排除保養不當引起燒機油的嫌疑了。
因為場地有限,所以採取分段式拆解法,先臺下缸蓋,然後是缸體,一段一段分解
端下缸體,拿到下面之後,分解起來就很容易,因為空間大,每一個螺絲都暴露在你的面前,你想怎麼拆就怎麼拆。
直至全部分解到零部件狀態,就可以拉去做清洗和加工了
仔細看曲軸大瓦,很深的拉上。對應的曲軸軸頸部分也拉傷了,但是不嚴重,不可能因為這點拉上,就把曲軸換了把。但是瓦是必須要換的。
這個是這個車的活塞,第三道油換內,塞的滿滿的都是積碳。導致油環失去了刮油的能力,這種結構的環,必須要換掉。
拉上一車的發動機散件,去做清洗和加工。因為金華有個能換三元催化載體的人,打算把三元催化割開,換裡面的載體。所以把舊的三元催化也帶去了,結果到那裡一問,換載體要1500大洋,我去,太貴了,後來找了一根全新的三元催化,華克的,也就是給大眾配套的那家,也差不多是這個價格,那還不如換新的呢。
到了鏜缸磨軸的地方,先分解汽缸蓋
然後所有動力裝了一筐,泡入超聲波池子裡做清洗
清洗完之後撈出來,高壓水槍衝乾淨
為了讓氣缸有更好的密封性,每個氣門都要研磨,塗上研磨沙,準備研磨氣門。
用起動工具啪啪啪啪的對氣門進行拍擊,讓研磨沙在氣門座和氣門之間摩擦,讓他們更好的磨合。
研磨完之後,套上氣門油封,這種是雙封口的氣門油封,效果更好,更耐久。
準備上氣門嘍
氣門杆子塗上機油後,插入到氣門導管內。
小鑷子夾起氣門鎖片,準備安裝氣門彈簧和鎖片。
老師傅的手法異常嫻熟,專用工具一壓,小鑷子夾住鎖片往裡一塞,萬事!就像《賣油翁》中的老翁所說:無他,唯手熟爾。(沒什麼,手熟練了罷了)
整晚之後,自己回去的東西邊角縫隙裡的膠水都要挖出來,搞乾淨。
缸體要衝洗乾淨,每個孔都要用壓縮空氣吹過,保證清潔度。
凸輪軸的支撐座裡面的密封圈必須換新的,很多人都會忽略掉這個細節。
噴油嘴也要清洗一下,清洗是一個目的,更重要的是看看霧化質量和通斷是否迅速乾脆。
使用改進版的活塞環。一二兩道都是鋼環,彈性好。第三道是波浪環,不容易堵塞。
開始組裝曲軸和大瓦
大瓦螺絲用公斤扳手按規定力矩和順序鎖緊。
小瓦改用紅色塗層的第三代小瓦,據說這種瓦更耐磨。
用專用的活塞鉗安裝活塞,一個尺寸的活塞一把工具,用起來非常方便舒服。
小瓦也要用公斤扳手按規定力矩擰緊
裝上中油底殼。
裝上機油泵
然後是擋油板
全新油底殼和油位傳感器。
因為之前說,怠速的時候屁股麻,車子有震動傳入駕駛室,就是這個支架墊老化了,換新的把。
兩個人合力把缸體抬上去。
安裝全新的鋁合金泵頭改進版版水泵
這個三元催化嘛,必須換,華克的用料還是挺足的,相信尾氣以後是肯定沒問題了。
缸體部分完成了,穩妥的很。
然後端上缸蓋
按規定力矩和順序擰緊缸蓋螺絲
新的三元催化到位,觀察裡面的載體,是陶瓷的。最早的時候,帕薩特B5和奧迪老C5的三元催化,裡面是金屬載體,現在的車,很多都是陶瓷載體了。該說是科技進步了呢,還是三元廠家開始偷工減料。
渦輪增壓和三元催化連接的雙頭螺栓,家中常備,拆渦輪時候這螺栓容易滑,所以基本都備著好幾根呢。
最可氣的噴油嘴前面的支撐環,車主之前自己換過噴油嘴,環都被搞斷了。
直接用這種早期EA888噴油嘴的固定白環來取代支架,一樣好使。
發動機和冷泵到位
然後裝上進氣歧管,一側就算是搞定了。
渦輪和三元催化對接,這樣是又有動力,發動機排放也少了。
氣門室蓋上的五個堵蓋都必須換新的
裝好氣門室蓋,看到邊縫中的紅膠了嗎,這是原廠出廠的車子的標誌,所以我們也要用這種膠水給他安回去。
裝好之後,利用專用工具轉動輪子,對好記號,裝好鏈條。
改進版的三代鏈條和軌道到位
裝好前蓋和皮帶還有機油尺套管。這車吧,有機油尺套管卻沒有提供機油尺,但是貌似偷工減料的減去了機油尺,雖然說車內屏幕上有電子機油油位,但是這萬一畢竟是有誤差的,哪有直接看機油尺來的直接呢。
點火線圈,不好的車頭必須換掉。
端上水箱框架和前圍。
裝好大燈和保險槓
一側的擺臂有異響,為了幫車主壓制旅行的成本,所以直接環一個襯套得了。
這個就是剛壓進去的襯套,上面的油是壓進去的時候的潤滑保和液。
加注機油。美孚給大眾的代理禮物,貌似叫黑鑽美孚吧。
起動車輛,成敗在此一舉。
哈哈,打著了,後面排除好多黑炭一樣的東西,但是沒什麼味道,一切都還好。
發動機在歡快的運轉中。
不一會,排氣管內凝結了一層水珠,這是好現象,說明發動機燃燒的好了,把汽油全部分解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說一說,二手車販子看發動機好不好,直接就是踩幾腳大油門,看看排氣管排出來的其他狀況,同時也看有沒有出水來判斷發動機的好壞。
因為升降有點聲音,所以拆掉門板,換掉他的玻璃升降器。
同時更換了八個電磁閥,希望以後不要再漏油了。
舊的其實功能上沒問題,就是有點漏油而已。
一切就緒之後,趁著這幾天高速還免費,趕緊開上去試個車,萬一有什麼問題,經過高速的洗禮,肯定是無所遁形的。
回來之後,一切正常,無任何故障碼,這下就基本放心了。
當然了,細節決定成敗,問題解決了,但是菊花也要刷白呀,不然到時候又有人問題燒不燒機油的問題,你可以直接抬頭挺胸的告訴人家,你看我排氣管都乾淨啊,怎麼可能燒機油呢。
一切都搞定了,車子拉去做個精洗,裡裡外外犄角旮旯都清理一遍,確保安全無誤之後就可以交車了。
其實這臺車三天前就交出去了,從浙江回到合肥,一路遊山玩水回去,此刻已經安全抵達合肥。經過微信溝通,哥們說開了一千多公裡,電子機油尺上的機油,一格沒掉。而且現在加速不冒黑煙,油耗也省了好多,和原來相比,真的有天翻地覆的區別。
其實大眾和奧迪中,最爛大街的就是EA888了,似乎和當年的普桑一樣,誰見了都會修。但是,對於燒機油的問題,你必須要搞明白燒機油的原因並且知道如何對症下藥之後,才能解決問題。
本文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看官鑑賞,請多多轉發,如果有興趣的頭條朋友,也可以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還有更多長文。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