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營銷管理STP理論,思考用戶定位?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中提到:

定位是設計公司產品的核心,是在目標市場消費者心目中佔據獨特位置的一種行為,其目標是將品牌留在消費者心中,以實現公司的潛在利益最大化。

營銷是發現並滿足需求,從而獲得盈利。在營銷中,把產品分為需求和需要。

需求,是有支付能力購買具體商品的欲望;需要,是人類最基本的要求;需要是客觀存在的,需求則是主觀欲望。

而縱觀產品發展史,滿足的都以「需求」為主。挖掘需求 → 引流 → 轉換 → 盈利。人類需要一匹馬,我們則給了一輛車。

在營銷領域中,有兩個知名的理論,其中一個就是本文講到的STP理論。

一. 什麼是STP理論?

1. 市場細分(S)

細分市場指營銷者通過市場調研,依據消費者的需要把欲望,購買行為和購買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把某一產品的市場整體劃分為若干消費者的市場分類過程。每一個消費者就是一個細分市場,每一個細分市場都具備類似需求傾向的群體。

比如飲食習慣,根據口味不同也可細分從不同的市場;

2. 目標市場(T)

一旦識別出細分市場的機會,我們必須決定到底針對多少細分市場以及哪些細分市場,最後將所有因素結合在一起,識別出更小、更明確的目標群體。

比如說產品是巧克力,可能有各類的人都會感興趣,但這麼多人又是大範圍,我們要做的是精準匹配最適合的用戶;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市場定位了。

3. 市場定位(P)

市場定位是指企業針對性為潛在顧客進行營銷設計,創立品牌,在目標顧客建立品牌效應,保留深刻印象和獨特的位置,從而取得競爭性優勢。

在進行產品範圍的匹配中,將目標用戶匹配篩選,根據產品範圍和各類因素,篩選匹配精準用戶。

二. 如何利用STP理論思考用戶定位?

一個好的定位既能立足於現在,又可以放眼於未來。

【STP理論】僅是用於思考用戶定位的其中一個模型,不具有唯一性。

前面講解了STP理論具體是什麼,下面講講具體操作流程:

S:市場細分

進行市場細分時需要確定產品市場範圍,列出潛在用戶的需求,並分析需求是否為痛點需求,而非偽需求。且市場細分的結果必須具備可衡量性、可盈利性、可進入性;

我們拿「小紅書」作為案例說明。

小紅書目前是分享社群,定位記錄生活,但是同時具備了商城功能。即小紅書的市場範圍有:記錄生活;商城;

小紅書的用戶需求定位:記錄生活和購物;在現有的產品上,記錄生活通常使用微信朋友圈,為什麼不在微信朋友圈記錄而要來小紅書?購物平臺那麼多,為什麼選擇小紅書?

這是小紅書的相關問題,是小紅書的潛在需求,但同時也是他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記錄生活算痛點麼?不算!但是曬優越感才是痛點!用戶的潛在需求得以分析出結論,根據人性而言,小紅書的潛在需求是羨慕嫉妒恨,正是激發了這種潛在痛點需求,白富美記錄生活,普通女的羨慕和偷窺。

即小紅書的主要定位為女性用戶。同時,女性用戶可根據年齡細分,將用戶年齡分為16-20歲;20-25歲;25-30歲;

再將用戶按照地理位置細分: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

在進行市場細分時,僅大概舉例說明了兩個維度;在進行市場細分時,我們還可根據人口細分、消費者心理細分、行為細分、生活方式細分、社會經濟學習細分和利益細分;

女性用戶群體龐大,經過產品市場範圍,我們可得出最後細分屬性:女性用戶;一線城市;具備良好消費能力;年紀在20-30歲區間;主要活躍城市即北上廣深。

T:目標市場

在選擇目標市場時,我們可使用「差異化目標市場策略/無差異化目標市場策略/集中性目標市場策略」。

在分析出細分市場的不同維度時,抽取變量因素,根據產品事實匹配,形成最後目標市場。拿小紅書來說,在進行了年齡細分、地理位置細分、行為方式細分、消費者心裡細分後,我們也會有一個目標市場心理預期。

小紅書的產品定位於消費和分享,初期是以買手社群的形態,到後期有了自己的平臺商城。且商城內的消費不算低,那就必須要求目標用戶有一定的消費能力,而一線城市的白富美和白領用戶群才是小紅書的主要目標市場;

小紅書的目標市場策略使用差異化目標市場策略,在進行用戶細分時,通過不同維度驗證小紅書的用戶為一線城市,且是具備一定消費能力的女性用戶。在不同地區的用戶行為習慣均不相等,消費能力也是重要的標準。

P:用戶定位

用戶定位是指我們的產品將確定為哪些用戶提供服務,你的產品給什麼樣的人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

確定目標市場後,我們需要分析目標市場現狀,並確定我們現有產品的競爭優勢。根據產品的優勢分析,產品的使用場景和已經用戶利益;

小紅書在最開始就積累了大批核心粉絲,即種子用戶。而且這些種子用戶均是海外買手類和網紅類用戶,自帶吸粉屬性。這也是小紅書的核心競爭優勢,在一開始就確定了產品目標,到現在的網紅類用戶、明星類用戶,做得都是吸粉的工作。有了流量,足夠支撐小紅書的商城閉環鏈;

小紅書的用戶定位不僅在於供,還在於求。網紅分享生活,普通人有了一個看得到、摸的著的與網紅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小紅書在「記錄生活」時,內容產生頻繁、不說高質,但對於普通用戶還是很具吸引力的。各種名牌包包、車子、護膚品、化妝品等,對於普通用戶無疑是敞開了新世界。而普通用戶也紛紛效仿,從而促進了小紅書的用戶活躍度;

網紅用戶想獲得更多粉絲和知名度,普通用戶觀察網紅用戶生活並輸出自己的生活記錄;兩者之間形成了互補效應,付費能力也會提高;

僅對市場細分的其中一維分析並結論

談起STP理論,需要明確的是:用戶定位從來不是想當然,而是基於產品深入目標市場群體,真正去了解,他們的剛需到底是什麼。

STP理論適用多種市場的用戶定位,但最後的輸出結果仍需要反覆驗證,STP是引導的一種思考方式,並不等同於最後的結果一定無誤。每一種理論模型都具有邊界性,而STP理論在思考用戶定位的邊界在於無法針對產品市場模糊的情況得出結論。在產品範圍和公司目標資源等不清晰的情況,最後即使得出結論,也會因為產品與用戶的不匹配因素導致結論被推翻。

總結

在應用STP理論分析時,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STP理論,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

開篇時已明確指出「STP理論是思考的其中一種模型,並不具備唯一性」。我們可以學習很多種模型,只為在需要的時候應用並實踐。

作者:大童小逸,一個喜歡營銷學的併購產品經理 。

本文由 @大童小逸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從運營到產品到PMO,我是如何實現職能轉型的?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看到一個設計後,你可以快速判斷Axure是否能做,用哪些組件,流程大致如何。一切都在你掌控之中,只差動手。系統化後的產品設計經驗,你就像有了自己的「用戶體驗要素模型」,所有與產品設計的Topic都不太可能超出你的思考範圍,你可以自如的與人探討產品設計領域的話題,快速形成理解與洞察。
  • 初創公司如何通過STP+4P做好市場營銷工作?
    初創公司要怎麼做好市場營銷的工作呢?要怎麼確立好自己公司的定位?而又要怎麼去執行呢?什麼是營銷?國內外各大市場營銷專家和管理專家都有各自的優良解讀,例如:市場營銷是計劃和執行關於商品、服務和創意的觀念、定價、促銷和分銷,以創造符合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的一種過程。
  • 後臺設計之權限管理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權限系統是每位後臺產品產品經理繞不過去的問題,好的權限系統可以明確公司內不同人員、不同部門的分工,降低操作風險發生概率,便於管理等優勢。筆者曾負責過若干種後臺系統的搭建,其中都繞不開「權限管理」,現願意將我個人經驗和工作中所產生的的思考與大家進行分享。1. 權限系統是什麼一句話概括,我個人認為權限系統就是:明確操作人員可在平臺內能做什麼。
  • 好書推薦《人人都是產品經理》PDF網盤分享
    面對這種市場和用戶,公司更多偏重營銷類創新。而新興行業推陳出新,佔領用戶,主導用戶習慣。所以,新興行業需要注重產品功能本身的規劃,關注「市場」和「用戶」。2、產品形態和成本結構不同:實物vs.虛擬物品傳統行業可能更多需要考慮供應鏈的問題;網際網路行業注重產品本身,需求分析、設計細節更為重要。
  • 中高級產品經理必修課之產品的市場定位
    從這個角度來看,明確的的市場定位不管對於大型企業還是創業公司而言,都是時間和金錢的有效控制利器。而市場定位對於產品的營銷推廣來說更更加意義重大,和產品開發後可以保留的價值不同,市場營銷推廣如果不能夠促進銷量的提升,可以沉澱下來的資產幾乎為零。至少產品開發還能夠剩下一堆產品在倉庫。從市場營銷的調性選擇、推廣渠道選擇、推廣形式選擇等多方面都是圍繞著公司的產品市場定位展開的。
  • STP理論
    它是戰略營銷的核心內容。  STP理論中的S、T、P分別是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即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和市場定位的意思。   STP理論的內容要義  STP理論的根本要義在於選擇確定目標消費者或客戶,或稱市場定位理論。
  • 硬體產品經理如何做好營銷組合策略
    2、4C營銷組合4P營銷提出後迅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在後來的營銷實踐和理論研究種,有人對傳統的4P提出了挑戰,認為4P時站在企業的立場考慮,並非站在客戶的立場考慮。到了1990年,美國學者羅伯特勞朋特教授提出了與傳統營銷的4P相對應的4C營銷理論。4C營銷組合包括:客戶價值、成本、溝通、便利。
  • 市場營銷「需求說」——4P、4C、STP的關係
    STP理論是關於目標的,而且是戰略級的。我認為4P和4C都是實現的路徑。或者說是用來檢驗stp的戰略是否可以實現的工具。20世紀50年代由溫德爾·史密斯(Wended Smith)提出了STP戰略。直到目標用戶接受你,達到雙贏的交換的目的。需求說即是對市場營銷的一個解釋,也是現在我們經常說的「用戶思維」的思維方式。
  • 用戶溝通的4個階段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產品迭代中,按照產品的輸出過程,我把用戶溝通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需求溝通,方案確認,上線培訓,產品灰測。01 用戶溝通從需求方提出需求開始到產品方案的輸出期間產品經理和需求方發生的溝通我將其統稱為需求溝通階段。主要是產品經理和用戶基於當前產品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或者基於本人/本業務的目標期望而對產品提出的需求和想法進行溝通。
  •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可是,如果我們能夠暫時從運營工作中抽離出來,會發現幾乎網際網路行業中所有的工作,都與運營有關:運營就如同黏合劑一般將商業、市場、營銷、推廣、產品、技術、銷售、客服等環節串聯了起來,從而確保各個模塊的完好運轉。換言之,運營就這樣在不經意間默默驅動了網際網路行業中的大多數環節。首先讓我們先來思考下,運營是什麼?
  • 產品經理崗位職責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1.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職責作為一名新進產品經理,甚至一名資深PM,你可能都或多或少對這個職位產生某種迷惑。到底什麼是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主要職責是什麼?在IT產業的不同領域,甚至在同一領域的不同公司,這個職位的定義似乎都有不同。雖然在不同的公司,產品經理的角色和職責互有差異,但是有一些關鍵職責是任何一個產品經理都應承擔的。可以將其歸納為如下六個方面:1.1市場調研市場調研是指研究市場以了解客戶需求、競爭狀況及市場力量(market forces),其最終目標是發現創新或改進產品的潛在機會。
  • 我,到底能不能轉行產品經理?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熟悉Android、iOS互動設計規範、產品規劃管理流程等。2、證明產品實力的求職作品可以是競品分析,針對面試公司及其競品進行詳細的戰略定位、商業模式、市場情況、業務主流程分析,包括目標用戶、用戶規模、功能詳情等,還要通過自己的分析,為產品提出修改優化建議。還可以是自己所做過的一些市場分析報告、需求池+FeartureList、流程圖、架構圖、原型、PRD等。
  • 恆大如何利用「4P」營銷理論實現樓市「破冰」?
    2020年伊始,房企銷售急轉直下墜入冰點,如何「維穩」,怎樣「破冰」,成了房地產全行業面臨的課題。前路曲折,逆勢而上乃明智之選,為自救房地產界颳起了一陣勢頭兇猛的「地產營銷風」,而「源頭」始於恆大。在這場顛覆式的營銷革命中,恆大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用創新性的舉措,用不斷應對行業及市場挑戰與趨勢的創新力、適應力和自身強大的品牌力,走出一條完美的升級之路。而在數據之外,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作為行業龍頭的恆大為什麼總能奇招致勝?逆市而上?從4P理論來看它的營銷「布局」,不得不說,恆大的確是「老謀深算」。
  • 小米偏離定位理論,為何還能成功打造品牌?
    這世上並沒有一套理論是萬能的,任何理論都有其邊界、適用條件。在多數人大呼「定位已死」的時代,我們不能武斷地認為定位理論已經沒有價值了,但是決定一家企業生死興亡的因素有很多,並絕非一個定位理論就可以判定的。
  • 產品經理必看書籍推薦
    在我看來,產品經理更應該是通才,在市場、設計、項目、管理、用戶、統計、心理、技術等多方面均要有所涉獵,因此,持續學習成長成為產品經理的生活常態,而多看相關書籍並不斷總結實踐則成為學習提升的一個重要途徑,其中,書籍又可以分為「術」、「道」、「IQ」、「EQ」等多個類別,且相互影響。結合業內同仁推薦以及自己工作實踐總結,收集整理了以下一些書籍,推薦給各位產品經理。
  • 陳蘇冬:雷軍個人品牌是如何運用定位理論的值得我們思考?
    之前我說過定位的核心思想體系是:以佔據心智為目的、以避實就虛為攻防策略、以與眾不同為內容、以簡單可信為表現、以關聯第一為方法的思想體系,那麼雷軍是如何做的呢?2.雷軍在產品研發和迭代的過程中一直強調「專注,極致」這個背後其實是定位理論,一直強調的一個戰術,一個戰略,一個戰術就是極致成為客戶心智中的第一品類,一個戰略就是所有的經營活動都是為了這個戰術去組織和配置資源,雷軍在小米手機研發和運營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公司一直是以這個法則在指導著公司的發展。
  • 產品經理學項目管理01:產品經理為啥要學項目管理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職場中要掌握多種技能,面對每天從各方過來的需求以及項目的跟進,各種情緒就是找上門來;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產品經理為啥要學項目管理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二、因為高級別的產品經理必須懂項目管理蘇傑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寫給泛產品經理》中寫到:產品經理與項目經理,縮寫都是PM,都是矩陣式組織的產物,都要通過做項目來成事,所以10年前許多人分不清這兩個PM,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比較少見了。
  • 【170元買400元圖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電子工業出版社福利回饋
    老闆也一直和我們說:我們出品的書必須是精品,不能砸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招牌,要不我的臉上都掛不住。要讓大家在市場上選擇書的時候看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就吃一顆定心丸,就知道選這個沒錯的。(自動立減無需操作)(2)電子工業出版社博文視點聯合當當網特意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用戶申請了一批可與滿減疊加使用的「滿200減30」的圖書優惠碼,優惠碼使用後相當於:花170元買400元 !!!
  • 從「人人都是建築師」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01 「人人都是建築師」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專業是土木工程,在土建領域,有句並不像「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那麼出名的話,叫做「人人都是建築師」。據不權威的統計,人一生80%以上的時間都在建築裡——住宅建築、商業建築、工業建築等等。所以,作為建築的使用者——人,本身就有權利對建築的設計指指點點。
  • 養成類遊戲營銷產品剖析(二):產品經理的職責
    編輯導語:隨著營銷手段的多樣化,普通的營銷已經難以吸引用戶,以養成為包裝的營銷活動逐漸被大家所採用。那麼作為產品經理,如何去策劃一個養成類的遊戲營銷產品呢?來看本文作者為我們做出的剖析。市面上各類以養成為包裝的營銷活動層出不窮,這些活動雖然都是養成類的活動模式,但在任務體系、權益體系、用戶基本路徑上卻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