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送餐機器人商用化普及提速

2020-09-11 擎朗送餐機器人

據中國電子學會數據,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已佔全球市場25%以上,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億美元。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服務機器人佔機器人市場比重達到了約32%,且市場規模增長是最快的。這體現出服務機器人追趕工業機器人的勢頭越發積極,未來有望成為機器人領域的主要增長點。

服務機器人產業實現快速增長的原因是什麼?

服務機器人市場與產業能夠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背後有著多重關鍵因素的影響。一是人工智慧的崛起,帶動了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生物識別、語音交互等一系列核心技術的突破與應用,為服務機器人產品的升級創新和規模化商用提供了重要支撐。可以說,技術的發展是推動服務機器人產業實現快速增長的首要驅動力。

二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如我國近年來就陸續發布了一系列機器人相關政策,加大力度推動包括服務機器人在內的機器人產業以及人工智慧產業的落地。通過政策利好的推動,服務機器人企業受到了政府部門和資本市場的更多支持,產業的整體發展也得以持續加快。

三是市場需求快速擴張,如老齡化趨勢的推進,人力成本不斷上漲以及無接觸餐飲新業態的發展,使得餐飲、酒店等行業降本增效的需求更加迫切,這些都是現有的餐飲資源無法滿足的,亟需通過引進新技術予以解決,這時候送餐機器人、迎賓機器人、回收機器人等餐飲機器人就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另外,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也為行業做了一次良好的市場教育,讓更多人看到了餐飲服務機器人的價值,迎來後疫情時代發展黃金期。

從疫情爆發初期,餐飲服務機器人全球領先品牌擎朗智能都在為應對激增的市場需求忙碌。

疫情推進了擎朗無人配送機器人在醫療場景下的落地,主要服務場景包括疫區內醫療物資、醫患的餐食配送和疫情中的應急性應用,如替代自然人進行消毒清潔工作。為了應對突發疫情,擎朗緊急研發了如消毒機器人、醫療配送機器人等醫用機器人品類,加快其在醫療場景內的投入與使用。

目前,PEANUT消毒機器人不僅積極走出國門支援海外抗疫,入駐法國、美國、英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數家醫院、機場等,在堅守在國內參與科技抗疫,在北京、上海、常州等地的醫院、寫字樓及工廠負責消殺作業,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為健康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擎朗智能以「機械的工作交給機器人做,助力餐飲業降本增效」為方向,加速推進餐飲服務機器人規模化落地,機器人「花生」上崗世界最大的唐人街——橫濱中華街唯一飲茶自助餐「招福門」恢復人氣,上崗武漢經開外校食堂,助力打造智慧校園,落地拉斯維加斯的智慧火鍋餐廳THE X POT,引起全球權威商業媒體福布斯(Forbes)關注報導;在日本八戶市南宮的一家「KIZASHI」烤肉店提供無接觸配送服務,被全球知名媒體NHK、東京日報等關注報導等,落地荷蘭首個機器人餐廳——Oishi Fusion壽司店,引起歐洲主流媒體報導、公眾高度關注,荷蘭三大媒體之一的《共同日報》(Algemeen Dagblad)對餐廳傳菜的兩個送餐機器人進行專題報導。

作為一家餐飲服務機器人研發與生產商,擎朗智能目前已有通過適用於不同餐飲場景的送餐機器人,包括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外婆家等1500+知名餐廳共同的選擇——送餐機器人「PEANUT」、送餐機器人T2、送餐機器人T5、送餐機器人T6以及酒店機器人、KTV機器人、引領機器人及引領廣告機器人等,而「PEANUT」更是在疫情期間成為疫情防控機器人,專門在醫院病房提供7*24小時無接觸配送服務。

對擎朗智能來說,未來有三個方面的計劃:一、在產品的研發上,繼續進行產品迭代,不斷提升產品性能與性價比,最終的目標則是做到全自主移動式機器人;二、在市場規模上,短期目標是做到全球第一,長遠的目標希望普及服務機器人;三、在產品的應用上,將在無人配送領域發力,針對配送最後的1公裡、100米等需求,研發系列產品。

相關焦點

  • 彭博社丨疫情加快中國餐飲行業智能化變革,無接觸送餐機器人崛起
    疫情之下,無接觸配送成為生活剛需,送餐機器人這個&34;開始規模化走進大眾視野,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實防線。顧客通過手機APP完成點餐,然後會由一個機器人服務員配送,這個送餐機器人由全球智能服務機器人頭部企業擎朗智能自主研發,名為PEANUT(花生)。
  • 服務機器人抗疫系列丨送餐、消毒、導引 助力疫情防控
    新一輪疫情來勢兇猛,尤其熱搜不斷的河北疫情,讓人心裡一慌。據河北衛健委統計,1月5日0-24時,河北省已經新增了20例本地確診病例,43例無症狀感染患者;河北政府宣布全省進入戰時狀態,全面啟動全員核酸檢測,正在為人們敲響警鐘:必須重視疫情風險,切不可放鬆警惕。因此,在抗疫大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服務機器人再次被寄予厚望。
  • 送餐機器人將成為餐飲業疫情後智能化轉型東風
    疫情之下,餐飲行業受挫明顯。自1月底疫情爆發以來,眾多餐飲門店宣布暫停營業。餐飲行業門店增長率和單量增長率出現斷崖式下跌,上半年餐飲市場表現欠佳。據譁啦啦數據統計,疫情到目前為止,預期餐飲市場損失1.63萬億元,且上市公司紛紛發布上半年盈利預警。
  • 送餐機器人:黑科技賦能周邊生活
    不過,最後李通還是選擇了離開微軟創立擎朗,決定自己做機器人,在機器人領域進行了諸多嘗試後,終於決定了商用服務機器人的賽道!李通將商用機器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常見的交互類機器人,比如迎賓機器人,實質上主要是起到陪伴、聊天作用;另一類是功能類機器人,這類機器人是在服務業、商業環境中真實幹活的工具。
  • 義大利疫情日趨嚴重 送餐機器人新技術助力疫情防控
    這位服務員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一臺智能送餐機器人。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企業多為旅遊和餐飲企業,迄今進入破產程序的餐飲企業已多達5000多家。不過,就在不少餐廳準備關門歇業的時候,部分餐廳積極引進中國爆火的送餐機器人,由機器人給消費者送餐,避免服務中的接觸感染風險,實現「絕地求生」。義大利一家歷史悠久的餐廳平日店內一般都有15名工作人員,但上個月下旬起,店裡只留下了4個服務員與1個送餐機器人協作工作。
  • 擎朗智能送餐機器人PEANUT在義大利餐廳大熱
    送餐機器人在國內已經不是什麼戲新鮮事兒了,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無數送餐機器人走向抗疫一線,做隔離區和非隔離區之間的配送,避免交叉感染。但在義大利送餐機器人還屬罕見的新生物,直到去年,第一批中國餐飲機器人知名品牌擎朗智能研發的機器人PEANUT抵達義大利,餐廳場景才逐漸開始投入使用。
  • 2020年,這家機器人企業的多款送餐機器人刷屏了
    2020年的疫情對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醫院到餐廳,「無接觸」已經被廣泛認可,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服務方式。也促使在各行各業遭遇嚴重危機時,服務機器人行業迎來蓬勃發展。擎朗智能作為智能服務機器人全球標杆企業,在2020年碩果纍纍。
  • 後疫情時代,這些機器人來了
    記者 | 周小颺編輯 |1作為中國新冠疫情發生後的第一個線下大展,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於9月4日-9日在北京召開。在八個行業專題之一的服務機器人·智能科技專題展區,集中展示了將走進未來生活場景中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涉及家庭、物流、健康、商業、環境五大板塊。
  • 送餐機器人「走紅」!2020年國內市場規模或超12億元
    目前,人工智慧技術愈發成熟,應用越來越普及,在餐飲行業都能見到其「身影」。以前,「智慧餐廳」只能在電影裡出現,而現在已經來到了日常生活中,國內各地都開出了不少類似的科技餐廳,包括一些傳統餐廳都開始使用智能餐廚設備,如餐飲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
  • 為疫情防控護航 西班牙引進中國送餐機器人「戰疫利器」
    在新冠疫情爆發後,這款送餐機器人被認為有助於防控疫情而進一步受到好評。COVID-19爆發初期,擎朗送餐機器人走向中國抗疫一線,幫助應對隔離區與非隔離的餐食、藥品、物品等無接觸配送工作。而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擎朗智能公司訂單接連不斷。僅半年左右,已有200個醫療中心(除170家飯店和旅館外)使用這家中國智慧機器人公司的機器人執行各種配送任務。
  • 「智服」疫情機器人大顯身手
    公司創始人周洋洋表示,「這款機器人已應用在武漢、西安、合肥等地。」為患者送藥、送餐,在很多地方也成為機器人的「工作」。這些機器人可以自動開門、關門、搭乘電梯,醫護人員將藥品放入艙內後,機器人就會按照輸入的病房號和床號將藥品送到病人手中,最大程度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
  • 擎朗送餐機器人在2020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打造智慧商業模式
    隨著當前時代邁入「人工智慧+」,服務行業亟待一場變革,而「機器人+」一直被看作是這場第三產業變革的核心動力。本次博覽會上,專注於普及商用服務機器人的全球性標杆企業擎朗智能集中展示了其在餐飲、醫療、酒店、場館、社區養老、機場等場景的全面業務布局。
  • 擎朗送餐機器人上崗日本福井縣第一家和風料理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病毒,防止顧客和員工之間接觸,位於日本福井縣四谷町的日式餐廳「小浜市の飲食店」首次引入了餐飲機器人全球標杆企業KEENON(擎朗智能)的「PEANUT」送餐機器人,負責餐廳內運送食物和餐具。防止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同時,減輕員工負擔及改善服務體驗。
  • 你的外賣又雙叒提速了!AI助力外賣小哥,機器人送餐隨叫隨到
    好在早就有團隊瞄準了這一問題,打造一種送外賣的機器人,以此解放人類勞動力。師出於同門,術業有專攻在現有的外賣送餐中,一般是通過人力完成,外賣配送人員取餐後,對配送地址進行挨個手機導航後再配送。所以從這條思路出發,我們就知道,送餐機器人必須要具有強大的&34;能力,這與汽車的&34;是類似的。
  • 擎朗送餐機器人與上千家餐飲品牌合作 打造全新餐飲配送服務
    從首家智慧餐廳至今,海底撈在全球餐廳中運用958臺傳菜機器人;巴奴陸續在旗下30間餐廳啟用近百臺機器人,協助服務人員傳菜,解放服務員雙腿;外婆家從去年在等位區上線200個送小吃機器人,到今年疫情復工堂食啟用
  • 溫州隔離點讓機器人送餐,機器人『赤兔』跑得快
    原來他們是溫州鹿城區廣化街道向外賣平臺餓了麼借用的送餐機器人"赤兔"。"赤兔"的加入不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還節約了工作人員的防護物資,希望他帶著技術人員的願望和身處一線的醫護人員一起阻擊病毒,助力防疫!2月3日 浙江溫州的隔離區上線機器人送餐,可最大限度減輕工作人員壓力,避免交叉感染。
  • 新白鹿智慧餐廳機器人無接觸送餐 安全機靈惹人愛
    面對新冠肺炎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餐飲行業遭遇了銷售難題,但人工智慧行業卻迎來大顯身手的機遇,位於上海金橋的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送餐機器人及引領機器人在此期間表現出色,為餐飲、醫療等行業的疫情防控發揮了作用。
  • 軟銀在日本推出送餐機器人
    疫情助推送餐機器人發展。文|網絡軟銀的機器人子公司周一表示,將在日本推出由加拿大Bear Robotics開發的自動送餐機器人,以幫助日本餐飲業應對勞動力短缺,並在疫情期間確保社會距離。軟銀表示,這款名為「Servi」的機器人有一個託盤,並配備了3D攝像頭和用於導航的雷射雷達傳感器,將於明年1
  • 送餐機器人哪個廠家做的最好 擎朗送餐機器人顯著提升餐廳評價
    在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不過目前機器人並不能完全取代人類,畢竟人類是很複雜的生物,尤其是面表情牽扯到許多的肌肉與神經,光模擬人類細微的表情就已經很困難了,機器人出現的目的更多的是協助人類完成些重複性的勞動,提升工作的效率。
  • 過了疫情,滿街跑機器人的時代就要來臨 !
    以前是線上購物取代線下購物,但是未來是雲購物的時代,雲購物需要更強大的供應鏈,更快的物流,比如傳統的線上購物解決不了生鮮的問題,但是雲購物可以解決,盒馬、每日優鮮、永輝超市、京東、美團等平臺紛紛加強供應鏈的協調能力,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比拼的不再是線上系統,而是線下的供應鏈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