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疫情日趨嚴重 送餐機器人新技術助力疫情防控

2020-12-27 艾瑞網

近日,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臺TGR早間新聞對一家義大利餐廳裡的特殊服務員進行了報導。這位服務員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一臺智能送餐機器人。



據報導稱,受新冠情危機影響,截至12月上旬,義大利全國已有超過7.3萬家企業被迫停工,約佔全國企業總數的7.2%。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企業多為旅遊和餐飲企業,迄今進入破產程序的餐飲企業已多達5000多家。

不過,就在不少餐廳準備關門歇業的時候,部分餐廳積極引進中國爆火的送餐機器人,由機器人給消費者送餐,避免服務中的接觸感染風險,實現「絕地求生」。義大利一家歷史悠久的餐廳平日店內一般都有15名工作人員,但上個月下旬起,店裡只留下了4個服務員與1個送餐機器人協作工作。後廚員工負責將菜品交給機器人,送餐機器人即可精準送達。「對消費者來說,機器人無接觸配送服務,隔絕了配送過程中因人員流動造成飛沫等汙染的可能性,可以讓客人更放心點餐。」餐廳老闆說。



餐廳裡,擎朗送餐機器人正在送餐

送餐機器人的「無接觸」送餐上菜服務,在疫情尚未消除的情況下,比人工服務更有優勢。菜品送達,機器人還會用呆萌可愛的語音提示:「您點的餐到了。」客人接下食物再點擊確認按鈕,或者觸摸機器人的額頭,機器人即可自主返回,受到來店顧客的喜愛,紛紛拿出手機為機器人拍攝照片及視頻,並分享到社交平臺。



據悉,這位特殊的服務員機器人為名「PEANUT」,來自全球領先的商用服務機器人企業——擎朗智能。目前,除了新加坡新加坡,該款送餐機器人也已經廣泛應用於美國、德國、加拿大、西班牙、義大利、希臘、比利時、日本、韓國等全球60+國家及地區,合作夥伴涉及國內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外婆家、廣州酒家等知名連鎖餐飲品牌,並在疫情期間在全球上百家醫院、隔離點給病患送水送藥,緩解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節約醫用防護用品。



知名投資人表示,「目前,我國的餐飲機器人海外銷售額可能會達到70%,國內佔30%,餐飲機器人真正的戰場在海外。」一方面,海外市場利潤更為豐厚,同樣的機器人賣到海外價格至少可以提升兩倍,無論是租賃還是售賣模式利潤可觀,另一方面,中國的供應鏈和成本優勢明顯,同時疫情教育了海外市場,目前不止新加坡,日本、韓國都在加速布局送餐機器人、收臺機器人、迎賓機器人等餐飲機器人品類。

此次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臺TGR對擎朗送餐機器人無接觸配送服務的報導,再次證明了海外市場對擎朗送餐機器人的肯定及餐飲機器人的火爆。未來,擎朗智能還將不遺余力為商用服務機器人走向世界市場而努力。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服務機器人抗疫系列丨送餐、消毒、導引 助力疫情防控
    新一輪疫情來勢兇猛,尤其熱搜不斷的河北疫情,讓人心裡一慌。據河北衛健委統計,1月5日0-24時,河北省已經新增了20例本地確診病例,43例無症狀感染患者;河北政府宣布全省進入戰時狀態,全面啟動全員核酸檢測,正在為人們敲響警鐘:必須重視疫情風險,切不可放鬆警惕。因此,在抗疫大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服務機器人再次被寄予厚望。
  • 後疫情時代 送餐機器人商用化普及提速
    可以說,技術的發展是推動服務機器人產業實現快速增長的首要驅動力。三是市場需求快速擴張,如老齡化趨勢的推進,人力成本不斷上漲以及無接觸餐飲新業態的發展,使得餐飲、酒店等行業降本增效的需求更加迫切,這些都是現有的餐飲資源無法滿足的,亟需通過引進新技術予以解決,這時候送餐機器人、迎賓機器人、回收機器人等餐飲機器人就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 為疫情防控護航 西班牙引進中國送餐機器人「戰疫利器」
    在新冠疫情爆發後,這款送餐機器人被認為有助於防控疫情而進一步受到好評。COVID-19爆發初期,擎朗送餐機器人走向中國抗疫一線,幫助應對隔離區與非隔離的餐食、藥品、物品等無接觸配送工作。而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擎朗智能公司訂單接連不斷。僅半年左右,已有200個醫療中心(除170家飯店和旅館外)使用這家中國智慧機器人公司的機器人執行各種配送任務。
  • 擎朗送餐機器人助力海外中餐廳「渡劫」
    在持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世界各國陸續開啟復工復產的「加速模式」,海外眾多中餐廳也逐漸回歸正常經營。近日,日本橫濱中華街以招福門為代表的老字號中餐館啟用無接觸」式送餐機器人恢復人氣,引發海內外數家主流媒體持續報導。
  • 擎朗智能送餐機器人PEANUT在義大利餐廳大熱
    送餐機器人在國內已經不是什麼戲新鮮事兒了,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無數送餐機器人走向抗疫一線,做隔離區和非隔離區之間的配送,避免交叉感染。但在義大利送餐機器人還屬罕見的新生物,直到去年,第一批中國餐飲機器人知名品牌擎朗智能研發的機器人PEANUT抵達義大利,餐廳場景才逐漸開始投入使用。
  • 送餐機器人將成為餐飲業疫情後智能化轉型東風
    送餐機器人為代表的新技術卻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被廣泛應用到餐廳迎賓、傳菜、回收餐具等環節,避免人員接觸的同時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全新體驗,可以從全球連鎖品牌海底撈發布的中期業績報告觀察到。目前,海底撈已經在全球門店裝備了958個傳菜機器人。在未來前景中,海底撈依然把加大技術投入,包括傳菜機器人、智慧餐廳技術放在首要位置。據悉,在海底撈餐廳提供輕食、飲料及酒水等配送服務的機器人來自全球智慧機器人機器人品牌擎朗智能。
  • 新技術助力疫情防控
    近日,一個身高1.2米、重28公斤的機器人「男孩」出現在法國巴黎的商場中,驅動著3個全向滾輪,用多國語言和顧客們熱情打招呼,提醒人們佩戴口罩。這是軟銀集團旗下法國畢宿五公司研發的派博第三代機器人。派博第一代機器人於2015年推出,能識別人類感情並作出回應,廣受歡迎。疫情防控期間,軟體工程師們意識到可以繼續挖掘其人機互動優勢。公司機器人產品負責人馬爾西尼亞克介紹說,派博機器人升級後能迅速識別周圍人群中多達5名未佩戴口罩者,用親和的方式提醒對方遵守防疫規定。由於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情緒並進行恰當的說服工作,同時形象可愛、語調平和溫柔,被提醒者更易於接受意見。
  • 人工智慧助力戰「疫」:機器人送餐 智能語音隨訪
    (抗擊新型肺炎)人工智慧助力戰「疫」:機器人送餐 智能語音隨訪中新社北京2月6日電 (記者 張俊 鄭小紅)綜合報導,機器人成「送餐小哥」、智慧空中課堂、智能語音隨訪、基層病例篩查……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 以嶺藥業助力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3月12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紅十字會組建的專家組一行9人攜帶大批醫療救治及防護用品等物資從上海飛赴羅馬,支援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這其中就有以嶺藥業向中國紅十字會捐贈的價值148萬元的連花清瘟膠囊。
  • 濟南市科技局加大科技支撐助力疫情防控
    一、主動作為,迅速啟動應急科技攻關項目  為有效應對近期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增強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防控能力,濟南市科技局聯合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迅速啟動「濟南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專項」,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審批採用「綠色通道」方式,著重在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診斷、藥物篩選、中西醫治療技術、防護產品及裝備等方面開展科研攻關,解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關鍵性技術難題
  • 「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中新社記者 於立霄快速測溫預警、語音控制電梯、無接觸送餐機器人、消毒機器人等中關村一批高科技企業研發的新技術新產品,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疫情防控常態化,深蘭科技人工智慧助力天山電影院開業
    不少人翹首以盼的影院終於官宣放開,不過考慮到常態化防控,官方指南要求擬復工復產的電影放映場所,要繼續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8月9日,上海長壽路的天山電影院舉行開業儀式,開業現場,機器人送餐、智能測溫、紫外線消毒等一大波疫情防控智能服務引發關注。
  • 智慧機器人助力疫情防控,是否會加速替代人工?
    這是疫情期間小雷的一天,而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過程中還有很多智慧機器人的應用落地,助力這場防疫攻堅戰。一、智能疫情機器人疫情期間,為安撫居民大眾的情緒以及解答關於新冠肺炎的疑惑,需要快速廣泛地傳遞疫情相關信息。同時,社區快速排查也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且需要儘可能減少人與人現場接觸。
  •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啟用擎朗消毒機器人 助力疫情防控
    擎朗消毒機器人助力防疫疫情突發,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新加坡樟宜機場緊緊圍繞疫情防控的總體要求,積極開拓創新消毒業務,因時因勢謀劃升級,以識變、應變和求變的工作思路,引進全球智能服務機器人品牌——擎朗智能的消毒機器人新技術應用,為機場旅客和員工提供更加便捷的機場安全新體驗.
  • 智庫|智慧機器人助力疫情防控,是否會加速替代人工?
    這是疫情期間小雷的一天,而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過程中還有很多智慧機器人的應用落地,助力這場防疫攻堅戰。一智能疫情機器人疫情期間,為安撫居民大眾的情緒以及解答關於新冠肺炎的疑惑,需要快速廣泛地傳遞疫情相關信息。
  • 彭博社丨疫情加快中國餐飲行業智能化變革,無接觸送餐機器人崛起
    彭博社觀點:疫情之下的中國,每天都在書寫傳奇。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生活常態,卻也在倒逼中國餐飲業突破創新,各大餐飲企業都加快了用機器人等提升顧客就餐體驗的腳步,中國機器人產業終於迎來發展新機遇,而KEENON(擎朗智能)機器人在這一賽道已聯動海底撈等上千家餐飲品牌,實現了機械的工作交給機器人做,讓人力成為奢侈品。
  • 用科技抗擊疫情!紅外、5G、機器人、DNA測序技術正在發揮什麼作用?
    紅外  進入到 1 月下旬,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和中央與國家層面對於疫情的重視,公眾也開始高度關注對抗疫情工作的進展狀況。而在武漢,眾多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措施也同步展開,而其中的一項技術是利用紅外技術來測量體溫。
  • AI助力小區疫情防控,機器人通知口罩到貨!
    疫情發生以來,德州五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龔璐一直在琢磨如何在防控中更好更快地為大家服務。巧的是,德五小區裡有一位從事AI智能科技工作的熱心居民鄭麗敏,她主動聯繫居委會詢問小區防疫防控有什麼可以幫忙的,經過一番溝通,她表示可以將平日裡為高端企業用戶提供的AI機器人服務,無償提供給德州五村居民區使用,幫助居委會運用科技手段高效掌握小區居住情況,用大數據服務支撐小區防控工作,提高排摸的精準度和實效性。
  • 送餐機器人:黑科技賦能周邊生活
    從磁導軌到雷射無軌,從餐廳到醫院,近幾年商用服務機器人發展迅猛,自18年海底撈率先打造智慧餐廳以來,巴奴火鍋、外婆家以及新白鹿等眾多企業紛紛入局,嘗試招聘機器人服務員、機器人導購員,用以彌補日益嚴重的用工荒。
  • 送餐機器人為何會火爆?無接觸配送是主要原因
    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企業多為旅遊和餐飲企業,迄今進入破產程序的餐飲企業已多達5000多家。 不過,就在不少餐廳準備關門歇業的時候,部分餐廳積極引進中國爆火的送餐機器人,由機器人給消費者送餐,避免服務中的接觸感染風險,實現「絕地求生」。義大利一家歷史悠久的餐廳平日店內一般都有15名工作人員,但上個月下旬起,店裡只留下了4個服務員與1個送餐機器人協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