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海墨韻畫院名家高海龍
高海龍,2013年6月畢業於石家莊學院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首次參加畫展即獲得了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2015年9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蔡金花現代工筆畫工作室助教,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藝術經歷
2015年
《遐想的時光》獲紀念揚州2500周年城慶——丹青揚州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作品《靜聽花開的幸福》入選「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作品《歸》入選「中國夢黃山魂」全國山水畫(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叢林山居圖》入選「中國夢黃山魂」全國山水畫(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敘語》入選「高潔品性 蘭蕙人生」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歸-之三》入選水墨中國——首屆中國畫水墨大展
高海龍作品賞析
1.作品《秋高圖》
此幅作品畫風上高潔無俗韻,有濃鬱的清雅氣息,作品風格古意盎然,能讓我們產生懷古幽思之情。畫家用筆洗鍊,採用傳統的白描技法,生動真實的再現了秋天古樹的樣貌。此作品山石略施青綠色彩,有皇家氣象。此畫以柏樹為主題,柏樹自古以來就是堅韌品質的象徵和寫照,唐代詩仙李白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松柏雖寒苦,羞逐桃李春。就是讚嘆柏樹堅韌耐寒、不隨時流的品質。
收藏這樣的作品,在滿足裝飾家庭、珍藏雅玩的同時,還可彰顯自我風骨,以此作品贈送親朋好友,也能凸顯自己高雅獨立的審美品位,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從畫中獲得柏樹所蘊含的松柏氣節,雲水風度。
2.作品《春閨慢》
這幅扇面人物圖畫風典雅,人物造型準確,線條繁複卻不顯混亂,加上畫面的其他配飾,很好的向觀眾展示出宋代女性獨有的柔美和充滿詩意的生活片段,讓我們得以穿越千年時光,近距離感受宋代的文化之美。通過畫面右邊的帷幕,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畫家高超的白描技法,他的線條堅挺,簡潔而富有書寫性,雖纖細卻不纖弱,雖長線卻無停滯,把中國傳統的高古遊絲白描技法運用的爐火純青。
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美用合一的藝術佳品,擁有這件團扇作品,不僅可以懸置而觀其藝術,也可以拿在手裡盡情把玩,在感受涼風習習之時,展現出自己的不俗藝術修養。
3.作品《連年有餘》
這幅作品以大膽留白的構圖之法,獲得了國畫中最重要的極簡意境。因為留白,讓我們產生出無水處,處處是水的想像。畫中水和蓮蓬兩兩映照,這種意境正應了古人詩中名句:「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此作品中蓮蓬和錦鯉皆用工筆畫出,畫家筆觸細膩,造型能力紮實,尤其是畫中錦鯉,靈動而鮮活,很好的發揮出了他過人的寫實能力。
魚和蓮子在中國的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蓮子象徵多子多福,錦鯉有富裕和鴻運之意,兩者結合,正是連年有餘,鴻運當頭的美好寓意。
4.作品《宋人詩意圖》
宋代大詞人辛棄疾曾經寫過這樣一闕詞:黃花漫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綠鬢不驚秋,若鬥尊前,人好花堪笑。此幅工筆人物描繪的正是「人好花堪笑」的情景。畫中佳人獨坐小窗前,拈花帶凝思,讓整個畫面充滿濃濃的詩情畫意。畫中佳人有宋代古典之風韻,這得益於畫家對歷代人物和服飾的全面了解。畫中人物線條乾淨簡潔,造型比例精準,人物神情刻畫地惟妙惟肖,充分展現出畫家的綜合實力。
人好花堪笑,是一種深刻而值得擁有的美,是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美,這種美成為國畫藝術,不僅能美化我們的房屋空間,還能在無形中美化我們的心靈。
5.作品《松壽千年》
這幅作品是工筆畫中的一幅佳作,也是畫家本人的代表之作。此畫氣息典雅、意境高華悠遠。畫面以蒼松立意,呈現出蒼翠虯勁之精神美感。畫家筆力勁健,下筆乾淨利落,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有宋代畫松名家李成、馬遠之遺風。畫面用色古樸且明淨,山石略施青綠,讓畫面又增幾分清雅。在中國文化中,松樹是文人墨客之寵兒,集萬千優點於一身,外在上,它是偉岸英挺的君子形象,內在上,它又是長壽高古的象徵。古人因為愛松,曾經有過這樣的感慨:「何不種松樹,使之搖清風」。
收藏這樣的作品,可以贈與年長親友,可以一表雅情,擺脫物質上的單一;也可自藏珍玩,靜聽松風,滿足自身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