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本作品《曦》
李熙斌
林深枝茂,鳩啾雀唧,或恬淡到極致,或於樸拙中奇崛,枝丫縱橫並不蕪雜;春日雪融,夏日綠蔭,秋林蕭索,暖冬暮色,大自然的季節輪迴氣象,正是畫家精神氣質的心象,也是一種藝術的真誠。欣賞劉德本先生的工筆花鳥畫,如聆聽笛簫絲竹,清雅之氣撲面而來。
劉德本先生的藝術之路頗為坎坷。他的工作單位是原郴州市(現北湖區)瓷廠,後瓷廠改制他曾一度「下海」到珠三角沿海城市從事裝潢業務。當時他家住宅僅僅60多平方米,擺放家具等什物後幾乎沒有繪畫的空間。他於2001年就把廠裡分給他的幾個平方的煤棚雜房改造為簡陋畫室,幾個磚頭壘的窗戶,光線昏暗。他在這種環境下創作竟然有5年之久,當年我去他的畫室,見此情形禁不住嘆息,更欽敬他的堅毅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在這間陋室裡,劉德本先生創作出大量作品,其中有14幅工筆花鳥畫入選、獲獎中國美協主辦的各類畫展。2018年,他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劉德本在工筆畫的長期實踐中,專業上孜孜以求,具有相當的積累。他多次入選全國美展的「冬晨系列」「冬晴系列」等工筆花鳥畫作品,簡單的畫面造型,層面上提煉,所展示出來的豐富而瀟灑、靜寂又單純的畫境,有詩意的境界。在他的這些作品中,除底色、斑鳩施淡彩外,很少施以顏色,全憑雙鉤水墨渲染,以流利並具張力的線條,鉤椏勒枝,輔以水墨烘染。畫中的樹主幹、枝丫以點、染、皴為主,將樹畫得飽滿有力,虯曲多變。以筆法跟隨,適應樹的形體演化,烘託其經風雨歷練,枝丫、枝條縱橫之象。劉德本用筆使墨潑悍、強烈、內斂,形成擠壓感,擠出樹幹如銅鑄鐵造般感覺,使之挺拔昂揚,堅實有力,而枝丫曼舞,密密匝匝成蔭,不無輕柔感,飄逸律動,一輕一重,亦挺亦柔,形成強烈對比,凸現視覺美感。那春山秋林,那主幹枝丫,那飛禽走獸,在嚴謹唯美的造型中,栩栩如生,神情並茂。畫裡有情,畫外有畫,情景交融,把工筆花鳥畫,畫出神來了,畫出情來了。既保持了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傳統精神,又形成了自己的個人風貌,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和諧統一。
《曦》是劉德本先生入選「全國首屆現代工筆畫大展」的作品。整幅畫只施淡彩以底色,以水墨渲染為主。他講究構圖,巧妙多變,善於立意,意境翻新。抓住林中斑鳩的生動姿態,蒼勁的樹主幹,遒勁的枝丫、枝條,晨曦和霧靄,將它們付諸筆端。筆墨功夫深厚,線條老辣嫻熟。運筆時而輕重緩急,時而偏正曲直,時而中鋒側鋒,時而枯溼相雜。筆鋒的點、勾、皴、斫、擦調動靈活多變,運用自如,在墨色的塑造與烘染下,畫面在嚴謹的法度中,透出清雅秀潤之美。整體看,又不拘於一丫一枝。斑鳩棲枝於不同樹主幹上,腳爪鉤於枝條間前後顧盼,呢喃私語,風姿綽約。樹林似乎有一股較強的山風,在林間穿越和呼呼迴響,橫生穿插的枝丫、枝條在山風拂動下,上下左右搖晃,晨曦中霧靄自由流動飄蕩,清逸之氣撲面而來。
這些脫俗的詩意盎然的意境,讓我體會到劉德本崇尚跌宕又內省寧靜的理想追求,感受到他以水墨刻畫入微、斑斕而細膩豐富。既看到了他對宋元工筆畫的傳承,又能感覺到當代生活賦予他的激情與生活積澱,極具個性的對筆墨的理解,對現代工筆花鳥畫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