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日料/粵菜……花樣美味撞上公筷公勺,有啥不一樣?

2020-12-25 浦東發布

​

新冠肺炎疫情,

使「公筷公勺」和「分餐制」

再度進入大家的視野。

餐廳公筷公勺配備情況如何?

不同菜系有哪些有趣的小差別?

跟著小布去世博源的餐廳實地看看吧↓

;

火鍋

​

商戶:哈尼石鍋魚

亮點:特色服務一舉兩得

火鍋一直在煮沸,還有必要使用公筷嗎?當然!因為火鍋食材煮沸需要持續一定時間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所以同樣應該使用公筷公勺。

小布在這家魚火鍋店內看到,和很多火鍋店類似,每桌都有一個專門放置公筷公勺的容器,逢4人以上用餐,會主動多提供一套公用餐具。

聚會吃火鍋免不了在一個鍋裡涮菜、舀湯,這家魚火鍋店自創立以來,就有一項特色服務——分魚分湯。初衷是為了讓顧客品嘗到魚肉和魚湯的鮮美,但疫情當前,這項服務似乎也有了特別的意義。

粵菜

​

店鋪:尚一湯

亮點:分享美味更方便

響應世博源面向全體餐飲商戶發起的「公筷行動」,門店的每張桌子上都放置了醒目的宣傳桌卡。

店裡招牌的廣東燉湯,平時主要以 「一人一盅」的形式出售,每盅配備一隻小湯杯。非常時期,尚一湯不再延續「一人一湯杯」的做法,即便同桌其他顧客沒有點燉湯,也會主動提供一隻湯杯,方便顧客之間分享。另一道招牌的海鮮燴飯,端上桌後,服務員也會主動徵詢顧客是否需要按位拆分。

日料

​

店鋪:鍋物新語

亮點:超長公筷夾生魚片

日本料理雖然在加工上與中餐接近,但一直實行著更嚴格的「分餐制」,即一人一份,每人使用許多小碗小碟小盒,對公筷公勺的需求較小。

店長告訴小布,過去只有火鍋形式的壽喜鍋會配備公筷公勺,但現在生魚片等單點菜品,也加上了公筷。為方便顧客和私筷作區分,店裡專門選擇了更長更粗的深色木筷用作公筷。

為避免汙染,原本會事先擺好的餐具,也改為顧客入座之後再擺臺。

福建菜

​

店鋪:莆田餐廳PUTIEN

亮點:5種公用餐具隨菜搭配

福建菜最大的特點是「重湯」,有「無湯不成席」之說,因此一直以來,店內所有含湯汁的菜,都配備了公用餐具,約佔菜單的七八成,現在這個比例達到了100%。

每道菜上桌時,都會搭配一件公用餐具,餐具含刀叉勺共5種尺寸,根據菜品需要附加。例如,最大號的勺是滷麵專用;第二大的勺使用頻率最高,能搭配店內一半以上菜品;最小號的勺適用於蝦苗拌頭水紫菜等小菜。

每桌必點的特色海蠣煎也有變化。過去由服務員統一用披薩刀切開,現在會多跟上一把小刀,由顧客自己選擇如何切分。

本月15日,鮮甜肥美的莆田哆頭蟶就要上市啦,店長告訴小布,到時候蒜蓉做法會配分羹,蔥姜做法會配公筷。

泰國菜

​

店鋪:泰島·普吉天堂

亮點:有「一人份」也有「大鍋份」

實現每一道菜跟一件餐具的,還有這家泰國餐廳。店內其實長期使用公勺公筷,響應疫情防控,最近在數量上做出升級。例如,原先只配備一把公勺的芒果鮮蝦沙拉,會視每桌顧客位數,提供相等數量的公勺。

招牌的冬陰功海鮮湯,有「一人份」也有「大鍋份」。店長告訴小布,疫情發生以來,主動要求服務員分餐的顧客也越來越多了。

​

相比使用公筷公勺,其實分餐制更能切斷疾病傳播途徑。但受到服務成本提高、與傳統飲食習慣不符等因素影響,推廣面仍有待進一步拓展。在此背景下,各種形式的「一人食」似乎迎來了新機遇。

小布在世博源走訪中就發現,不少餐飲商戶在疫情期間首次推出「一人食」套餐,銷量還不錯哦~

公勺公筷,病菌走開!

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你常去的餐廳用上公筷公勺了嗎?

文字:張詩歡

攝影:朱泉春

編輯:張紫薇

你在看嗎

相關焦點

  • 美食成都美在文明 公筷公勺深入人心
    文明餐桌將納入中小學開學第一課內容火鍋、串串、回鍋肉、肥腸粉、麻婆豆腐……一說起成都,一連串美味的名詞立刻浮現在腦海。3月,隨著餐飲業的逐漸復甦,成都打響了「舌尖上的保衛戰」,「美食成都,美在文明」——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正式啟動。賓館、飯店、食堂、家庭紛紛響應,「公筷用餐、文明健康」的友善優雅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為社會的普遍文明習慣。
  • 榆中餐飲推公筷公勺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榆中縣一家火鍋店推行的是「雙筷制」,餐廳給每位客人準備了兩雙筷子,一雙傳統竹筷是燙火鍋時使用的公筷,另一雙是可替換一次性筷頭的私筷,用作個人就餐時使用。餐廳的二、三樓則全部推行單人單鍋和公筷公勺制,包廂人數都是減半坐客。  這家火鍋店主管徐婷說,為了確保顧客用餐安全,店內的服務人員都須持健康證上崗,每天定時測量體溫,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 推廣「分餐制、公筷公勺制」,綿陽200多家餐企響應倡議!全名單來了
    《關於推廣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的倡議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家庭用餐鼓勵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在家用餐儘量採用分餐制,或者實行一菜一筷、一湯一勺。在外用餐倡導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在酒店、餐館、單位食堂、學校食堂等公共場所用餐時,自覺使用公勺公筷、雙勺雙筷,具備條件的提倡分餐。餐飲單位推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
  • 守住舌尖上的健康!石家莊開展「公勺公筷 文明用餐」行動
    長城網石家莊訊(記者張霖)4月2日,記者從石家莊市「公勺公筷 文明用餐」行動新聞發布上獲悉,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保障餐飲行業復工復產順利推進,堅決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石家莊市文明辦聯合市場監管局在全市開展「公勺公筷 文明用餐」行動,通過發布倡議、公開承諾、公益廣告宣傳、餐飲服務提升等內容,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用餐習慣
  • 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有啥好處?
    然而,還有一個細節往往被忽略, 那就是大家一起吃飯時在餐桌上備上公筷公勺。為什麼要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呢?因為我們中國人吃飯大多數時候不是分餐制,而是共同分享一大盤菜餚。從健康的角度來看,使用公筷公勺取菜,用自己的筷(勺)把菜送入嘴裡,是避免疾病傳播的好習慣。
  • 浙江:推廣上洋村經驗 公筷公勺進《村規民約》
    光明日報衢州5月14日電(通訊員張桂芬 記者嚴紅楓)如何學習上洋村把使用公筷公勺寫進《村規民約》?如何學習衢州市以點帶面,在全市迅速啟動「千村修約」工作?如何通過制度建設宣傳教育等多方面探索,讓使用公筷公勺深入人心,形成文明有禮新時尚?如何改變千年陋習,奪取「餐桌革命」的最終勝利?
  • 都江堰人公筷公勺用起來!守住舌尖上的健康!
    倡議發出後,除獲得市民點讚外,迅速獲得餐飲企業的回應,全市首批32家餐飲企業承諾:做到根據用餐人數、菜品數量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在有條件的餐廳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
  • 如何做到公筷公勺分餐進食
    (一)在外聚餐  1.公筷公勺應與個人使用的餐具區分開來,如根據顏色、長短、形狀或材質等明顯區別。  2.上桌的每道菜、湯都應配備分餐餐具,做到一菜一勺或一菜一筷。
  • 養成健康生活好習慣 家庭餐桌也要常備公筷公勺
    近日,一則由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食安全」主題短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用情景劇和專家講解的形式,為大家介紹了廚房操作的注意要點和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性。 視頻裡,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王瑤強調,使用公筷公勺對於防控幽門螺桿菌、A肝病毒等傳播具有很好的效果,每個家庭都應該高度重視、主動踐行。
  • 海鹽人,「公筷公勺」啥顏色咋使用?這份指南請收好!
    「公筷公勺」的製作要求1、公筷公勺材質應符合GB4806.1規定,顏色宜為白色、類白色或不鏽鋼色,可在顯著位置印燙明顯的「公筷」「公勺」「公用」等字樣。2、公筷公勺應明顯不同於個人筷勺。公筷長度應比個人筷長3~5cm,筷頭略尖細。公勺長度應大於20cm,勺頭窄處不小於4.5cm。同一單位內的公筷公勺式樣需統一。
  • 「衢州有禮 家家有愛」公筷公勺進萬家行動 | 常山縣「筷樂家庭...
    「衢州有禮 家家有愛」公筷公勺進萬家行動 | 常山縣「筷樂家庭 文明有你」主題活動開啟 2020-07-0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筷公德公天下·節儉餐桌論壇」公勺·公筷·攻病毒!來看看參賽...
    可以想像,一桌人圍在一起吃飯,若其中一人感染了病毒,那麼病毒殘留在菜上,其餘的人夾起時就可能會感染病毒,只有把食物分開來,自己吃自己的,才可以把病毒隔絕,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創作靈感就是病毒就像一個Pizza,我很想把它像切Pizza 一樣切掉,相信分餐制、公勺公筷行動能有助於消滅病毒。
  • 公筷公勺是什麼意思 怎麼用?
    什麼是公筷公勺公筷公勺是指兩人以上同桌共餐者就餐時為方便分餐而擺放的公用筷子、勺子的統稱,專用於從公用餐飲器具中夾取菜餚放到個人使用的餐飲器具中。公筷公勺架是指專用於放置公筷公勺的支撐物。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幽門螺桿菌,那麼,並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斷傳染,而是只要患者使用,即可切斷傳染。
  • 一筷一勺見文明 衢州上洋村將使用公筷公勺寫入村規民約
    聯戶黨員為每家每戶村民送上公筷公勺。然而,衢州市柯城區花園街道上洋村把使用公筷公勺寫進村規民約,家家戶戶用起了公筷公勺。  4月15日中午,記者走進上洋村村民程玲家,看到他們一家五口正在吃午飯,餐桌上每人面前擺了兩副筷子,西紅柿蛋湯裡則放了一把公勺。「銀灰色、長一點的是公筷,村裡上門送來的,原木色、短一點的是自己用的私筷。剛開始經常搞錯,現在全家都用習慣了。」
  • 甘肅榆中:一菜一夾聚美食,公筷公勺顯文明
    榆中縣品火鍋店內,記者看到一樓大廳推行的是「雙筷制」,餐廳給每位客人準備了兩雙筷子,一雙傳統竹筷是燙火鍋時使用的公筷,另一雙是可替換一次性筷頭的私筷,用作個人就餐時使用。餐廳的二、三樓則全部推行單人單鍋和公筷公勺制,包廂人數都是減半坐客。「為了確保顧客用餐安全,我們店內的服務人員都須持健康證上崗,每天定時測量體溫,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 倡議書|「公筷公勺進家庭」,分餐不分愛!
    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為推動「公筷行動」向家庭延伸,讓使用公筷公勺成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自覺行為和文明風尚,福州市婦聯發出如下倡議:01桌上放公筷公勺做文明用餐的推動者家庭是最小的聚餐場所
  • 浙江衢州:「公筷公勺」走進「村規民約」
    「吃飯時用公筷公勺乾淨衛生,我們贊成!」3月22日上午,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花園街道上洋村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大會,為2018年修訂的《村規民約》增補文明行為方面的內容。決議剛下發,就獲得了參會的50餘名黨員、村民代表全票支持。
  • 黃浦首批百家餐企使用公筷公勺,這家餐廳還自行設計了公叉勺
    3月13日,在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下,黃浦區開展「使用公叉勺,健康你我他」——推廣公筷公勺宣傳主題活動,首批100家餐飲企業率先在全市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有宣傳、有標識、有提醒、有消毒、有創新、有推廣」的「六有」做法也將全區推廣,為全市公筷公勺「接力賽」跑出黃浦「第一棒」。
  • 公筷公勺成餐桌標配
    日前,記者走訪道裏區和香坊區多家飯店發現,公筷公勺成為餐桌上的「標配」,使用公筷公勺就餐正在成為餐飲企業「健康新食尚」。記者在道裏區愛建商圈一些餐飲企業看到,陸續有食客進入店內用餐,進門前商家會幫助顧客進行體溫監測、酒精消毒、人員登記,完成這一系列的流程,食客就可以進來就餐了。「這裡提供公筷公勺嗎?」「有呀!」
  • 18座餐桌坐10人 公勺尺寸精確到毫米 公勺公筷分餐分食,正在成為...
    公勺(左)與普通調羹(右)對比明顯 新時報記者高瑩 攝  30日中午12點多,在經十路舜和國際酒店荷花廳,標配18座的圓桌前有10位食客圍桌而坐。兩位工作人員在房間一側的餐檯前忙碌著——將烤鴨分包成卷、將整條魚分為小塊……每道菜都分裝為10個小盤,然後隨著進餐速度,依次為每個人撤舊盤、上新菜。食客們有笑有聊,但食物、餐具毫無交叉,這是「分餐位上」的現場,這樣的分餐方式正在成為人們聚餐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