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以此緩解水資源短缺壓力。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空間廣闊,但目前基礎技術薄弱、創新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其迅速發展的瓶頸。業內認為,當前我國海水淡化產業基礎技術創新還存在一些問題。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主要技術方法有蒸餾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等。海水淡化主要是為了提供飲用水和農業用水,不但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價格漸趨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
RO反滲透的基本原理是一個通過壓力驅動從而克服自然滲透這一現象的過程。自然狀態下濃度梯度的存在將驅使溶劑(例如水)從稀溶液通過半透膜向濃溶液輸運,達到新的化學平衡時半透膜兩側溶液的液位差產生的壓力即為滲透壓。當在濃溶液一側施加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溶劑將從濃溶液向稀溶液輸運,與自然滲透方向相反,因而該海水淡化方法被稱為反滲透法。
反滲透海水淡化為無相變過程,能耗低,淡水耗電為3.0~5.5kWh。工程投資及造水成本較低。裝置緊湊,佔地較少。操作簡單,維修方便。反滲透的預處理要求嚴格,反滲透膜需要定期更換,海水溫度低的情況下需加熱處理。
版權提示:萊特萊德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註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