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技術助力推動海水淡化的規模化應用

2020-12-25 萊特萊德海水淡化

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以此緩解水資源短缺壓力。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空間廣闊,但目前基礎技術薄弱、創新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其迅速發展的瓶頸。業內認為,當前我國海水淡化產業基礎技術創新還存在一些問題。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主要技術方法有蒸餾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等。海水淡化主要是為了提供飲用水和農業用水,不但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價格漸趨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

RO反滲透的基本原理是一個通過壓力驅動從而克服自然滲透這一現象的過程。自然狀態下濃度梯度的存在將驅使溶劑(例如水)從稀溶液通過半透膜向濃溶液輸運,達到新的化學平衡時半透膜兩側溶液的液位差產生的壓力即為滲透壓。當在濃溶液一側施加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溶劑將從濃溶液向稀溶液輸運,與自然滲透方向相反,因而該海水淡化方法被稱為反滲透法。

反滲透海水淡化為無相變過程,能耗低,淡水耗電為3.0~5.5kWh。工程投資及造水成本較低。裝置緊湊,佔地較少。操作簡單,維修方便。反滲透的預處理要求嚴格,反滲透膜需要定期更換,海水溫度低的情況下需加熱處理。

版權提示:萊特萊德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註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

相關焦點

  • 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的工藝流程
    海水淡化技術是從海水中獲取淡水,能夠應用到沿海居民飲用水、工業鍋爐補給水等穩定供水。目前,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有蒸餾法、電滲析法以及反滲透法。如今,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迅速,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且適用範圍廣、淡化規模適中、項目施工時間短等諸多優點中最大的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的工藝流程吧。
  • 反滲透海水淡化系統的技術優勢
    地球有大約70%的面積是海洋,作為一種從長遠發展來看經濟、清潔和可持續的手段,海水淡化從眾多辦法中脫穎而出,作為典型的能耗密集型產業,將海水淡化為可以直接飲用的淡水成為解決淡水資源缺乏的有效途徑。反滲透海水淡化系統的技術優勢:1、節省電力。系統利用深海水的自然壓力,不需要使用傳統的陸上所用的承壓套管,也不需要高壓水泵作為反滲透動力,消耗的電能僅為陸上淡化的30%左右。
  • 賽諾中標華能威海海水淡化項目超濾及反滲透標段
    賽諾近期捷報頻傳,憑藉在海水淡化領域擁有的多項專利技術、豐富的實戰經驗等綜合優勢,經過多輪角逐從激烈的競標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華能威海3萬噸/天海水淡化項目超濾及反滲透標段。
  • 反滲透成為海水淡化主流工藝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進行脫鹽,增加淡水水資源的開發,增加淡水水量。為達到淡化海水的目的,研發者們設計出各種方法和設備將海水中的鹽分去除以得到淡水。常見的方法中,一個是蒸餾法,將水蒸發而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淡水,但這個過程所涉及的汽源一般要求比較高,設備控制較複雜。
  • 海水淡化用處大!媒體團赴青島開展海水淡化採風活動
    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和實踐,山東省湧現了多家從事膜產品研發、裝備製造、淡化水及鹽化工產品生產的企業,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技術、裝備、人才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優勢。近日,由人民日報、中新社、中國旅遊報等組成的媒體採風團一行來到青島水務集團海水淡化科技公司進行考察採風活動,至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百發公司)現場考察、座談。
  • 解渴,山東海水淡化飲用水來了!
    山東規模最大的2個海水淡化工程是青島百發海水淡化工程和青島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產能均達到10萬噸/日。 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設計、建設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該工程實現了關鍵技術和設備國產化,打破長期以來海水淡化膜技術的國際壟斷,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反滲透膜材料研發於產業化及應用示範項目」。
  • 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
    1海水淡化概況現代海水淡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始於乾旱的中東地區,但並不局限於該地區。由於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離海洋120公裡以內的區域,因而海水淡化技術近20多年迅速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個國家和地區,淡化水大約養活世界5%的人口。
  • 海水淡化在海島應用的工程案例
    由於採用了能量回收系統 ,使得膜法海水淡化技術具有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關鍵詞 : 海島; 海水淡化 ; 能量回收 ; RO系統我國的淡水資源一直處於緊缺的狀態。隨著技術的進步 ,海水淡化在越來越多的城市有了應用 ,尤其是沿海和島嶼地 區,向大海要淡水是大勢所趨與長距離調配水源相比,海水淡化具有見效周期短水量穩定 、水質穩定等優點。
  • 納濾膜技術可有效解決海水淡化危機
    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從海水中製取飲用水已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到目前為止,反滲透法、蒸餾法、電滲析法等都已得到廣泛的應用。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研究始於 20 世紀 60 年代,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等所屬的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了電滲析、反滲透、蒸餾等海水淡化技術的研究開發,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 海水淡化—反滲透法具體概念是什麼
    海水淡化—反滲透法具體概念:  海水淡化—反滲透法(RO)反滲透法一直是具有競爭力的海水淡化技術之一。原海水通過RO膜之前必須先經預處理,其目的是除去可能阻塞薄膜的物質或破壞其構造的成分,如氧化劑等。處理的方法包括凝集沉降、過濾及添加抑制結構的藥劑等。
  • 海水淡化能否解濱海缺水城市之渴
    青島水務碧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採用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的「超濾+反滲透」海水淡化雙膜法先進工藝,主要技術和設備實現國產化,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確立為「反滲透膜材料研發與產業化及應用示範項目」。  通過採用新技術和新上馬項目國產化率不斷提高,近十年山東省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降低了30%。
  • 院士專家齊聚餘杭 集智出力「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海水利用的重要形式,是水資源的重要補充和戰略儲備。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首席科學家、浙江工業大學海洋學院院長高從堦介紹,截止2016年,我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58套,其中,浙江省有47套。
  • 山東按下海水淡化「快進鍵」 2022年海水淡化日產能將超百萬噸
    王仁堂說,山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研發創新力量較強,有能力解決海水淡化關鍵領域的重大技術問題;海水淡化先進設備製造基礎較好,近年來湧現出多家從事膜產品研發、裝備製造、淡化水及鹽化工產品生產的企業;積累了豐富的規模化應用的做法和經驗,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主體的海水淡化產業集群已初見雛形。
  • 淡化的海水,你願意喝嗎(關注)
    據介紹,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分為熱法和膜法。截至2014年,全球脫鹽產業累計建設產能8520萬噸/天,其中59%為海水淡化,國際上已商業化應用的技術主要包括反滲透、多級閃蒸、低溫多效三種,佔總產能的比例分別為65%、21%和7%。   「多級閃蒸和低溫多效都屬於熱法。」
  • 如何對豐富的海水資源進行淡化處理?
    海水淡化是一個通過專用設備將鹽和礦物質從海水中清除,並產生清潔可飲用水的過程。淡化海水技術被視為應對世界性水資源短缺的解決方案,並且在很多靠近海洋但缺乏淡水供應的地方得到發展和鼓勵。然而,淡化海水並不是確保安全的過程,並且會給環境帶來一系列問題。
  • 浙江石化項目配套海水淡化系統投運
    :滕璐瑤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08月18日 收藏 由杭州水處理中心承建  中化新網訊 近日,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10萬噸/日膜法海水淡化系統通過驗收並投入運行
  • 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有效手段 「膜法」更有優勢
    近年來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迅速。截至2012年底,我國海水淡化工程產水量達到67.4萬噸/日。沿海各地積極發展海水淡化,海水淡化作為海洋經濟和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已逐步應用於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中。
  • 中捷,海水淡化來了!
    中捷,海水淡化來了! 日前,由滄州臨港中科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日產5萬噸(一期日產2.5萬噸)海水淡化項目從海水取水裝置到反滲透產水端中間各項工序已全線貫通
  • 海水淡化是如何獲取淡水資源的?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缺水的地區越來越多,海水淡化已成為獲得淡水資源的重要途:徑,是解決沿海和西部苦鹹水地區淡水危機和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海水淡化,是指從海水中獲取淡水的技術和過程。
  • 嵊泗菜園啟用海水淡化新工藝 今年規劃新建海水淡化廠,一期淡化...
    昨天上午,嵊泗縣菜園海水淡化廠,縣水利水務保障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查看自來水出廠前的各項數值。「現在水質硬度進一步提高了,市民家中出現黃水的情況將大大減少。」工作人員笑著說。今年入夏以來,該廠在前期反滲透工藝基礎上,啟用後礦化工藝,提升了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