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科學:如何控制水煮蛋,讓「蛋黃」固定在正中間不偏移?

2021-01-05 Andy哥的美食

本期導讀:烹調科學:如何控制水煮蛋,讓「蛋黃」固定在正中間不偏移?

煮水煮蛋,你曾注意到蛋黃常會偏移不在正中間嗎?為什麼蛋黃位置會偏掉,想讓蛋黃保持在蛋中間位置,煮出漂亮的水煮蛋該怎麼做?有一種煮蛋方式稱為猶太低溫煮蛋,蛋白口感柔軟,用不同煮蛋的溫度、時間長短可能影響水煮蛋口感,究竟煮水煮蛋時,雞蛋發生了什麼變化?

控制水煮蛋

如何讓蛋黃保持在水煮蛋的正中間,如何調整煮蛋的時間?

食譜會這麼建議:如果要讓蛋黃維持在水煮蛋的正中心,那就要把蛋放進滾水中煮。這個根據經驗法則得到的建議有些時候確實有效,但是有時候廚師照著做,蛋黃卻偏了。有時候,把蛋從冷水中開始煮,蛋黃反而在中心。如果建議常失靈的話,那又有什麼用呢?

經驗可以解答部分水煮蛋的問題。為什麼蛋黃會偏?因為它會在蛋裡面移動。為什麼蛋黃會移動?因為蛋黃受到兩個力量的影響:重力與浮力。那麼,這兩個力的總和把蛋黃往上還是往下推?雖然我們總認為蛋黃比蛋白重,不過還是做個實驗比較準:在一個又高又細的杯子裡(像透明蛋殼般,讓我們可以看到蛋黃與蛋白的相對位置),放入一顆蛋黃,然後在上面疊上四到五份蛋白。

如此,蛋黃會慢慢上升。根據後見之明我們可以輕易地解釋:因為蛋黃含比較多的脂質(或油脂),所以其實比起含水較多的蛋白來說,密度小而輕。

這個密度差異是否可以解釋為何水煮蛋的蛋黃會偏?我們用另一個實驗來解釋。首先把長柄鍋加水然後把蛋靠邊放,加熱至水滾煮十分鐘,同時非常小心地注意不讓蛋滾動。十分鐘後剝開蛋殼會發現,蛋黃朝上方偏移。

再重複一次實驗,不過這次先把蛋直立靜置一段時間,讓蛋黃有足夠的時間浮上來,然後再把蛋直立放入鍋中煮。結果這一次,蛋黃又是往上方偏移。這兩個實驗證實了,蛋黃與蛋白密度的不同,確實是造成水煮蛋蛋黃偏移的原因。

但知道的人就會問:不是還有一層卵黃膜圍在蛋黃外嗎?確實,玻璃杯的實驗排除了卵黃膜,同時也無法驗證它的影響,可是煮蛋的實驗清楚地顯示了,卵黃膜不足以將蛋黃維持在雞蛋中心。

那麼要怎樣讓蛋黃維持在雞蛋中心呢?根據前面的實驗可以演繹出來答案,就是要避免蛋黃浮到蛋殼邊。原理是要消除讓蛋黃浮上來的「垂直方向」,而實際的做法,可以在煮蛋的時候把蛋在滾水中滾動,十分鐘之後就可以得到一顆蛋黃在正中心的煮蛋了。

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從冷水中開始煮蛋,不過如此要讓蛋滾動比較久,滿累人的。因此,烹飪書對了一半,然而他們不求甚解的建議並不完整。煮蛋成功的關鍵在於不讓蛋黃有機會停留。

猶太低溫煮蛋

讓我們再問另一個問題:怎樣做出一顆完美的煮蛋呢?這問題乍聽之下有點不知所云,因為每個人喜歡的口味都不同。有人喜歡熟透的蛋黃外面那一層綠色硫化鐵外層,有人則痛恨那伴隨而來的硫磺味。一般食譜會建議只要在滾水中煮十分鐘,卻不說為什麼。讓我們先來研究煮蛋的時間。

為什麼要煮十分鐘,卻不是五分鐘?書上說因為只煮五分鐘蛋不會硬,而如果煮十五分鐘,蛋黃變成粉狀,蛋白則會變得跟橡膠一樣硬。然而這規則並非四海皆準。很多猶太社區,比如說希臘猶太人,都會做猶太低溫煮蛋。

這種蛋以口感柔軟香滑聞名,但是卻需要烹製數小時。猶太廚師如何避免過熟雞蛋的硫磺味?又為什麼他們的蛋黃不會浮現綠色外層,而蛋在法國煮個十分鐘就會呢?

這些問題引出其他問題:為什麼蛋會煮熟?蛋的結構裡,蛋白的成分是百分之九十的水跟百分之十的蛋白質(蛋白質是胺基酸長鏈不斷摺疊捲曲所組成)。加熱的時候這些胺基酸長鏈會部分鬆開,然後再互相任意聯結,形成一張網絡(這過程稱為蛋白質凝結,科學上稱變性),把水困在其中,這就是膠體。

雞蛋的柔軟程度取決於膠體中水分的多寡。加熱愈久,水分流失得愈多,蛋白就變得跟橡膠一樣硬。因為同一個原因,烹調過久的蛋黃變成粉狀。

在不同溫度的水中煮蛋的實驗,可以解開猶太低溫煮蛋柔軟之謎。在攝氏一百度的滾水中煮蛋,隨著膠體中水分漸漸減少,蛋的重量也減輕。相反的,用比蛋白質凝結稍微高一點的溫度煮蛋(約攝氏六十八度),蛋白質雖凝結但水分不會流失,也因此保住柔軟度。

傳統上猶太低溫煮蛋是周五晚上埋在餘燼裡面烹飪(譯註:猶太人周六不用火),溫度大約是介於攝氏五十到九十度之間而已。因此,長時間加熱跟柔軟的蛋之間並沒有矛盾,只不過根據經驗,掌握好煮蛋時蛋白凝結的溫度即可。

在滾水中煮蛋有一個好處:至少溫度是恆定的,因此只要固定煮蛋時間就可以獲得穩定的品質。不幸的是這個恆定的攝氏一百度並不考慮到雞蛋的特性。

所以現在應該是利用科技便利的時候了,精準的溫度控制器可以將烹飪溫度控制在接近「讓蛋白凝結(攝氏六十二度)但是蛋黃還沒變性(約攝氏六十八度)」之間。當然這意味著要花比較長的時間煮蛋,然而要得到一顆完美的水煮蛋總要付出代價。

相關焦點

  • 如何讓水煮蛋的蛋黃和蛋白交換位置
    一、正文翻譯How to make an INSIDE OUT boiled egg :Video reveals simple trick to get yolk on the outside and white on the inside如何讓水煮蛋的蛋黃和蛋白交換位置
  • 水煮蛋護皮,剝不淨?煮蛋時這麼做,蛋黃不發綠,蛋殼一撥就掉
    首先,雞蛋大體由蛋黃、蛋白、兩層蛋殼膜和蛋殼組成。外殼膜緊貼蛋殼,內殼膜緊貼蛋白。煮熟後的內殼膜容易緊貼蛋白,因此一揭殼的話會黏連在一起。新鮮雞蛋的這種黏性更強,所以新鮮雞蛋更容易護皮。另外,保存雞蛋時將氣室(偏圓的那端)朝上,直立擺放,能使蛋黃穩定不易散,更好地阻隔細菌,保存時間更長。接下來說說,想吃到又新鮮,又是冷藏保存的,又容易剝殼的健康水煮蛋,該怎麼做呢?
  • 新誠智慧提醒水煮蛋是最經濟實惠的蛋白質...
    一般來說紅肉質的海鮮類通常腹部脂肪量會較高(例如:鮭魚、鮪魚),白肉質的魚(例如:蛤蠣、章魚)脂肪量較低,如果正在控制熱量,低脂肪量的魚類會更適合你,購買時可依照需求情況挑選、調整。 水煮蛋的煮法 1. 雞蛋放入鍋中,加入冷水淹過雞蛋約莫2-3cm。 2.
  • 水煮蛋,不能只用清水煮,多加2樣,蛋殼碰下就掉,蛋黃嫩火候好
    水煮蛋,不能只用清水煮,多加2樣,蛋殼碰下就掉,蛋黃嫩火候好。雞蛋是家裡的基礎食材,家人每天都會吃。雞蛋在炒菜中常常當作配料,雞蛋炒柿子、尖椒炒雞蛋等經典家常菜,無一不是下飯的利器,美味又營養。提起雞蛋的營養,雞蛋營養保留最好的方法是水煮蛋,沒有之一。很多人做水煮蛋的時候,雞蛋出鍋的時候是裂開的,蛋白冒出了一堆;有的煮出的雞蛋護皮,剝一塊蛋殼帶下一片蛋清;有的朋友雞蛋煮好之後,蛋黃是鐵青色的,明顯過火了,雞蛋的營養大打折扣。水煮蛋看似簡單快捷,卻讓很多人犯難。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水煮蛋也很講究技巧哦。
  • 減肥為什麼要吃水煮蛋
    核心提示:雖然說減肥可以讓我們變的更好看,對健康也是有好處的,但是只有正確的減肥才可以做到這兩點,在減肥期間的時候,大家一定要進行正確的飲食,選擇有利於減肥,同時又不損害健康的食物,很多人選擇了雞蛋,那麼減肥為什麼要吃水煮蛋呢?
  • 三日水煮蛋減肥法
    核心提示:在減肥計劃中,飲食很重要,如果飲食安排的妥當,那麼減肥效果事半功倍,飲食減肥法也有很多講究,也有各種各樣小方法,比如三日水煮蛋減肥法就是其中之一,每天通過吃雞蛋就能減肥, 既不用餓肚子還能輕鬆將身體多餘的脂肪甩掉,達到令人滿意的瘦身效果。
  • 經常吃水煮蛋?你知道水煮蛋還有N種花式吃法嗎?
    雖然,蛋的吃法有千萬種,最健康最簡單的做法,非水煮蛋莫屬了。但是大家知道嗎?水煮蛋,吃法也可以有花樣哦~今天,編君就來給大家介紹【水煮蛋的花樣吃法】,讓大家吃蛋吃出新花樣!整隻水煮蛋の花樣吃法 切 碎 吃將熟了的水煮蛋切碎,加點小番茄丁、牛油果丁、培根或者香腸丁、生菜碎,加適量的沙拉醬(或檸檬汁)拌一拌,一道豐富營養的沙拉就完成了。
  • 教你正確的煮水煮蛋,煮好的蛋能放多久?最好的保存方法是什麼
    ::煮水煮蛋總結與貼士::1.鍋的大小必須依據蛋的多寡而定, 讓雞蛋平鋪在鍋底,而不是堆疊在一起。2.如果想要改變蛋黃的熟度, 可以改變悶雞蛋的時間,悶得越久蛋黃便會越硬,反之便越軟,可以參考下面兩點。
  • 水煮蛋上有黑點還能吃嗎?這要看是蛋黃上有,還是蛋白上也有!
    水煮蛋上有黑點還能吃嗎?這要看是蛋黃上有,還是蛋白上也有! 吃水煮蛋的時候, 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有的雞蛋煮熟後會有一個小黑點?
  • 吃了20年的水煮蛋,剛知道剝殼要泡在水裡面,真長見識了
    吃了20年的水煮蛋,剛知道剝殼要泡在水裡面,真長見識了。水煮蛋家家都吃,簡單在鍋裡煮熟,能提供充足的營養。但是煮蛋也是需要技巧的,比如煮蛋到什麼火候,營養才能最佳。煮的時候如何處理,才能讓蛋不護皮,蛋殼能夠輕鬆地剝下來。
  • 水煮蛋要煮多長時間才真正的熟?
    水煮蛋要多長時間才算真正的煮熟,本題有三個關鍵詞:煮雞蛋、煮雞蛋時間、真正煮熟。答案如下:一、煮雞蛋煮雞蛋有很多方法,譬如水煮、湯煮、帶殼煮、裸煮。譬如溏心蛋,蛋白凝固了,蛋黃還是液體。還有剛剛蛋黃凝固,算是準溏心蛋,再就是煮到很老,蛋黃周邊已經出現烏青色。都是煮熟,也都算真正煮熟。三、煮熟雞蛋要多長時間這個網上各位大神說的不一樣,儘管都信誓旦旦,說我是廚師長、老司機什麼的,更厲害的是八十年煮蛋經驗。
  • 生雞蛋能不能吃,跟水煮蛋比哪個更營養,許多人都不知道
    有的人則喜歡吃水煮蛋,因為吃完全煮熟的雞蛋,不用擔心有沒有細菌,而且吃起來口感也非常好。顯然前者是很不符合科學的。生雞蛋①吃生雞蛋有風險,因為生雞蛋很容易攜帶沙門氏菌,不經過殺菌處理就吃的話,很容易感染。因此,建議想吃生雞蛋的人,必須要選擇殺過菌的雞蛋來吃。
  • 同為水煮蛋的溫泉蛋和溏心蛋有何區別?
    溏心蛋是指未全熟雞蛋,其中蛋黃還可流動,目前比較流行的吃法是滷溏心蛋,而溫泉蛋也是也是一種水煮蛋做法,因在溫泉裡煮成而得名。那麼同樣是水煮蛋,二者之間究竟有何區別呢?1、製作方法不同,蛋白凝固程度也不同溏心蛋是用沸水煮蛋,水的熱量先是傳到蛋清再傳到蛋黃。
  • 多加1步,蛋殼一碰就掉,蛋黃嫩營養好
    水煮蛋看似簡單,但這裡面的學問可不少。煮過時間了,雞蛋黃髮青,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會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雖然對人體無害,但很難吸收。吃煮雞蛋最好的狀態,是蛋清已經凝固,蛋黃處於半凝固或者流動狀態,這樣既可以保證消化吸收率,又可以避免營養素的損失。
  • 超方便的水煮蛋時間表,想要的雞蛋熟度對應水煮時間一目了然
    單就字義上來說不過就是把蛋丟進水裡煮就能簡單完成的水煮蛋,但隔著讓你看不到裡面一切的蛋殼想控制蛋黃剛好煮到自己喜歡的熟度其實還是需要一些技巧。再加上蛋從冰箱拿出來被冷藏過的狀態,水煮時間也可能有所影響等等,看似簡單的水煮蛋實際並沒有想像中單純。
  • 做水煮蛋不要直接下鍋,多加這5步,雞蛋香嫩好吃、不開裂不粘殼
    本文導語:水煮蛋總是做不好,經常粘殼又不好吃,多加這5步,輕鬆剝殼又美味。 大家好,歡迎來到碧碧為食喵的美食頻道,今天我們的美食話題是:水煮蛋要怎麼做才香嫩美味,還容易剝殼呢?
  • 闢謠|煮雞蛋的蛋黃變青之後還能吃嗎?雞蛋煮多久最好?
    完美的早餐少不了完美的蛋但是煮蛋真的是個技術活每天早上一個雞蛋,可以提供7g左右的蛋白質營養充足,吃起來也方便,完美的早餐少不了完美的蛋,但是煮蛋真的是個技術活。很多人認為煮雞蛋是很簡答的事兒,燒開水、扔進去、撈出來,齊活兒!可是這樣看似簡單的事經常會出現:「蛋碎了」「蛋青了」「蛋沒熟」等各種問題。某養生節目還傳言稱:煮10分鐘以上的雞蛋,蛋黃髮青就不能吃了,有毒、會增加癌症風險。
  • 水煮蛋黃瓜減肥法
    核心提示:吃水煮雞蛋和黃瓜這兩種食物確實具有一定的減肥功效,但是也要控制所吃的量,雞蛋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和鐵,而黃瓜的主要營養含量是維生素,所以這兩種食物的熱量都不高,所含的營養是人體需要的,而不會產生過多的脂肪,所以吃這兩種食物對於減肥會有很好的幫助,但是任何低熱量的食物都不是完全沒有熱量的,所以也要控制每天早晨的時候吃一個水煮蛋,吃一根半根黃瓜就可以了。
  • 連續3個月每天早餐吃1個水煮蛋,3個好處不請自來
    每天早餐吃個水煮蛋,3個好處不請自來1. 減肥其實很多人肥胖,是因為蛋白質的缺乏,導致了身體組織之間液體瀦留。而雞蛋正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水解後很有利於調整人體組織液濃度平衡,有利於體內水分代謝,消除水腫。
  • 做水煮蛋不要直接清水下鍋,多加這5步,雞蛋香嫩好吃、不粘殼
    本文導語:水煮蛋總是做不好,經常粘殼又不好吃,多加這5步,輕鬆剝殼又美味。大家好,歡迎來到碧碧為食喵的美食頻道,今天我們的美食話題是:水煮蛋要怎麼做才香嫩美味,還容易剝殼呢?很多人都喜歡在早上煮上幾個水煮蛋當作早餐吃,美味營養又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