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生物陳智勝:用中國創新賦能全球新藥

2021-01-09 中國證券網

  「現在我們平臺上有205個項目,按照正常新藥成功率將來可能會有25個新藥上市進入商業化生產,預計未來每年將賦能合作夥伴的2至3個新藥上市。」近日,藥明生物執行長陳智勝接受了上證報記者採訪,向市場釋放了藥明生物賦能全球創新藥研發的信心和實力。而如此高效賦能的奧秘則在於公司率先推出的「全球雙廠生產」的商業策略。

  可喜的是,藥明生物賦能全球新藥的背後,進一步折射出中國藥審改革政策紅利下,國內創新藥研發正迎來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全球雙廠生產」提速新藥研發

  在「跟隨藥物分子發展階段擴大業務」戰略的推動下,藥明生物2018年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據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進行中的綜合項目數量從2017年末的161個增至2018年末的205個,臨床後期(III期)項目數量從8個增至13個。新增綜合項目高達超預期的57個,其中10個項目從全球同業轉移至藥明生物,彰顯了公司行業領先的技術能力和高效的項目執行能力。

  如何快速推進205個項目的研發進度以及商業化進程?陳智勝顯得胸有成竹:「按照正常新藥成功率估算,我們將來會有25個新藥上市進入商業化生產,預計未來每年將賦能合作夥伴的2至3個新藥上市。」據悉,這主要得益於公司在業界率先推出的「全球雙廠生產」商業化策略,即客戶可以選擇藥明生物位於中國、歐洲、美國的任意兩個生產基地進行商業化生產,降低在兩個供應商間進行技術轉移的風險。

  記者採訪了解到,藥明生物服務於全球220家客戶,其中不少客戶籤訂的合約是兩個廠同時供應的,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放大產能。不同公司之間技術轉移通常需要16至18個月,而藥明生物通過「全球雙廠生產」內部技術轉移可以在一年之內完成,並且可以根據客戶對於產能的需求,靈活調整生產計劃和規模。

  「全球雙廠生產」策略很快受到市場青睞,目前愛爾蘭的新廠已經籤訂高達10億美元以上的合作訂單。為推動「全球雙廠生產」策略高效執行,2019年藥明生物還將在全球擴建更多基地。同時,公司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投建新技術和新平臺。2018年8月,公司推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雙特異性抗體平臺,目前已經與7家公司籤了10個項目,每個項目合作總金額都高達上億美元。

  近日,藥明生物獲得歐盟EMA認證,為公司賦能全球新藥再添新動能。陳智勝表示:「獲得美國FDA和歐盟EMA雙重認證,有助於增強客戶對藥明生物的信任感。基於這樣的認可,我們加大投資會更有底氣。從產業角度看,生物藥監管在一定程度上比化學藥更複雜,我們獲得FDA與EMA雙重認證再次向業界證明,中國企業是可以做好生物藥創新研發的。」

  中國新藥研發增勢強勁

  藥明生物強大的創新賦能實力也折射出中國新藥研發的強勁勢頭。

  藥明生物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35億元,同比增長56.6%;實現淨利潤6.3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49.6%。作為拉動業務快速增長的「三駕馬車」,北美、歐洲和中國三大市場的業務持續發力,分別保持41.5%、162.9%、77.5%的增速。

  談及中國市場的業績驅動力,陳智勝表示:「新藥審評審批速度加快是最大驅動因素。去年受藥品集中採購政策影響,很多公司與我們籤訂了新藥合作項目。基於這兩個因素,我們認為,今年中國市場業務依然會保持加速趨勢,與藥明生物合作要比自己創新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陳智勝進一步向記者透露了全球新藥研發趨勢,「目前全球約12%的生物藥在藥明生物平臺上開發,相當於全球每8個生物藥就有1個在藥明生物平臺上開發。除了熱門的腫瘤、自身免疫系統領域以外,現在很多企業在開發傳染病、中樞神經系統(CNS)用藥。」可以預見,在全球創新藥競技中,中國企業的創新實力不容小覷。

  「讓百姓用得上新藥,還要用得起新藥。」這是藥明生物賦能創新藥的另一個初衷。如何解決用得起的問題?陳智勝認為,目前國內產業政策整體很支持生物藥,主要瓶頸還在於支付能力。「如果生物藥可以進入醫保覆蓋範圍,肯定會極大地推動行業發展,進而迎來市場爆發。希望未來在中國藥品銷售排名前十榜單中,生物藥可以佔到一半。」

  陳智勝告訴記者,藥明生物正在通過不斷創新技術擴大產能、降低成本。例如,將單抗表達量從2g/L至3g/L提升到10g/L至20g/L甚至更高,在超高效平臺上實現批量生產等,成本自然就下降了,百姓對生物藥的可及性也會大大提升。

  陳智勝表示:「這也是我們希望國內企業與藥明生物合作的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藥明生物陳智勝:加速擴增產能 助力全球生物藥研發生產
    陳智勝向記者介紹,愛爾蘭基地是藥明生物首個海外生產基地,將賦能當地合作夥伴加速生物藥的開發進程。這是藥明生物國際化戰略布局的起點和關鍵一環,可確保公司生產的最高質量標準生物藥通過強大的供應鏈網絡造福全球病患。
  • 藥明直播間新年特別活動 | 我們的2020
    臨近年末,為了感謝《藥明直播間》的觀眾們的厚愛和陪伴,我們特別邀請到了藥明三位重量級嘉賓:藥明康德聯席執行長楊青博士、合全藥業執行長陳民章博士、以及藥明生物執行長陳智勝博士做客藥明直播間,他們將以《我們的2020》為主題,和大家分享這一年來的成長和收穫,共同探討創新藥研發和生產領域的挑戰和機遇,展望新藥研發的未來!
  • 【焦點】7月4款創新藥火速駕到,「中國速度」跑出全球同步創新藥
    截至2020年7月31日,美國FDA在2020年度已陸續批准29款創新藥物。 圖1:2000年至今FDA批准的新藥數 2020年7月,美國FDA批准的4款創新藥物涉及不同的治療領域:神經系統鎮靜麻醉藥Byfavo、全身用抗病毒藥物Rukobia、抗腫瘤藥物Inqovi、皮膚病用藥Xeglyze
  • ...季度創新藥融資已是去年3倍,下一個十年的中國新藥研發會是什麼...
    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四季度以來,隨著港股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股價出現大面積破發、君實生物遭自媒體質疑、業內對於中國創新藥企「授權引進(license in)模式以及高瓴資本等知名創新藥投資機構進行一輪的思考與質疑,A股CRO板塊連續大跌等事件後,在下一個十年之始,國內以創新藥研發為排頭兵的生物醫藥產業似乎又來到了一個微妙的時間點。
  • 藥明生物、合全藥業與Tubulis達成戰略合作 加速新一代抗體偶聯...
    此次與藥明生物及合全藥業達成合作,將支持Tubulis生產工藝擴大至全球臨床標準。TUB-010是此次合作管線中的首個項目,它是一種高度匹配、高度穩定和高效的蛋白偶聯物藥物,用於治療淋巴瘤。 Tubulis執行長Dominik Schumacher博士表示:「作為全球領先的創新技術平臺,藥明生物和合全藥業具備一流的技術水平和能力,將為我們ADC的技術開發和生產賦能。
  • 專家解讀:中國創新藥漸入佳境,商業化日趨C位
    2016年10月,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聯合麥肯錫編寫的報告指出,中國2015年底的上市前研發新藥數量和2007-2015年的上市新藥數量分別佔全球的4.1%和2.5%,在全球新藥研發格局中處於第三梯隊。
  •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
    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骨質疏鬆症迎來新藥,恆瑞、海思科…來源:藥智網|森林本周看點1.國際藥品動態2.兩個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藥智數據顯示,目前奧布替尼還有8項適應症處於開發階段,包括復發難治性邊緣區淋巴瘤、華氏巨球蛋白血症、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等。數據來源:藥智中國臨床試驗資料庫兩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
  • 凱萊英擬在美國投建創新藥CDMO研發中心 創新藥產業鏈迎來「高光...
    建設創新藥CDMO研發中心   根據公告,本次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名稱初定為凱萊英美國波士頓公司,主要從事創新藥CDMO研發服務及相關高新醫藥原料的銷售,投資總額為500萬美元。   凱萊英專注於CDMO領域20餘年,主要為跨國製藥企業及生物技術公司提供臨床新藥工藝開發和製備,以及已上市藥物工藝優化和規模化生產服務。
  • ...B肝全球創新藥;全球細胞療法達1483種 中國研發試驗緊追美國
    來源:藥聞社1、B肝全球創新藥!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成功入組福建廣生堂藥業公布:公司的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 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於 2020 年 5 月 28 日成功入組給藥。2、和黃醫藥沃利替新藥上市申請已獲受理29日,和黃醫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受理沃利替尼(savolitinib)用於治療間充質上皮轉化因子(「MET」)外顯子14跳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新藥上市申請。
  • 浪潮之巔,中國創新藥迎來黃金時期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估計,2019年全球創新藥市場規模約8877億美元,佔藥物市場總規模的67%,預計2020-2024創新藥市場增速為5%,是促進藥物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全球新藥研發熱度不斷高漲,從2015年-2019年,全球臨床試驗項目數量從2015年的2137例增長到2019年的6939例,年均複合增速高達34%,為新藥上市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 中國創新藥license out案例匯總
    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製藥企業的創新能力從原料藥、低端製劑到高端製劑、me too、me better、me best一步步進階,雖然低水平重複還比較多,整體創新水平還不是那麼高,但崛起之勢已經不可避免。一方面,研發才有未來,願意在研發上投入的企業越來越多,在公司營收中的佔比也越來越高。
  • 創新藥是中國醫藥的未來嗎?
    腫瘤示意圖2003年以來恆瑞醫藥已經累計申報了49個創新品種,恆瑞醫藥已經申報的創新藥中5個已經獲批,截止2019年9月底公司已經申報了13個一類生物藥,目前公司在研的新藥品種還有33個,其中抗腫瘤藥18個,糖尿病、心血管、麻醉鎮痛、自身免疫疾病和婦科病新藥分別有5個、4個、3個、2個和1個。
  • 48位CChO金牌獲得者走進藥明×北大化學極客青年營
    2020年12月20日至23日,48位化學「明日之子」——2020年度中國化學奧林匹克(CChO)金牌獲得者中的佼佼者來到藥明康德(上海),開啟藥明×北大2020化學極客青年營。:小分子新藥研發,量子化學,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路線設計,新藥研發與職業規劃……不同主題的講座讓同學們看到了化學的發展空間與無限可能!
  • 陳凱先院士:從仿製藥到創新藥,中國距離醫藥強國還有多遠?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創新藥成果競相湧現,逐步向創製醫藥強國邁進,大大降低了藥品價格,為節省醫保的支出、降低患者的負擔做出巨大的貢獻;與此同時,中國和全球醫藥強國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中國醫藥創新力幾乎躍升到世界第二梯隊。
  • 合作共贏 瑞博製藥助力華領醫藥創新藥全球領跑
    作為在研全球首創新藥多扎格列艾汀(Dorzagliatin)的重要生產供應商,瑞博製藥將助力華領醫藥多扎格列艾汀在中國上市後的商業化長期供應。  作為國內領先的CDMO服務企業,瑞博製藥多次成功助力國內外創新藥企業的新藥在中國乃至全球上市。
  • 創新藥行業、創新藥指數及ETF的投資價值分析
    一、創新藥產業介紹 1. 中國創新藥行業介紹及發展現狀 所謂「創新藥」,是相對於「仿製藥」而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專利的藥物。
  • 醫藥外包CXO行業專題報告:賦能新藥後起秀,行業高增前景優
    3.1.2 美國製藥市場增速放緩,創新藥仍是主流美國製藥市場維持約 5%的規模增速。2018 年,美國製藥市場規模為 4,908 億美元,佔 全球製藥市場的 38.7%,其市場份額超過中國(全球第二大製藥市場)逾 20%。
  • 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一周微升0.82%|4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重磅創新...
    珍寶島、甘萊製藥等多個新藥獲批臨床在8月6日至8月13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最新一個發布周期內,珍寶島、甘萊製藥、文達醫藥、先為達生物均有1款創新藥獲批臨床,浙江醫藥、恆瑞醫藥、艾欣達偉、麓鵬製藥等多個創新藥的新適應症獲批臨床。
  • 藥明生物CEO陳智勝:疫苗CDMO,質量工藝是平臺建設的「護城河」
    他說,當前中國疫苗監管變得更嚴了一些,但還是有很多需求。對於成熟疫苗委託生產、委託科研來說,可能限制多一點,但這也將使得創新研發能力強、產品多樣化的龍頭企業迎來發展契機。陳智勝博士指出,「過去十年,藥明生物在質量體系建設上花了非常大的功夫。這也是我們最自豪的地方,我們是中國唯一一家通過FDA,也是唯一一家通過歐盟EMA檢查的生物製藥企業,過去的積累鑄就了我們這個行業的最高壁壘。」
  • 昆翎全球董事長甄嶺:中國新藥研發需要更本土化的高質量臨床CRO
    原標題:昆翎全球董事長甄嶺:中國新藥研發需要更本土化的高質量臨床CRO   創新藥的火熱也帶動了CRO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