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1-04 環京津網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很多人以為網絡是非法之地,就雖已散不真實謠言。認為網絡上發謠言不會查到,那就是發布謠言者的無知。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散布謠言、傳播謠言應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一、謠言的法律界定的什麼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

二、散布謠言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對於網絡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分為三種責任:一是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二是行政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三是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方面,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商業信譽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有: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所以說,若散布謠言,公安機關可以依據上述規定對行為人進行處罰。

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相關焦點

  • 網絡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網絡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散布謠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01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 隱瞞疫情、散播謠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疫情信息的人,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五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編造並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而進行傳播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暫停其業務活動或者吊銷其執業許可證;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對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 編造散布網絡謠言 該當何罪?
    編造散布網絡謠言 該當何罪?散布謠言 要擔責勿傳謠 勿信謠1散布謠言,你可能承擔行政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2散布謠言,你可能承擔民事責任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條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 什麼樣的行為能被界定為「散布謠言」?如何把握對謠言的法律規制?
    但與此同時,不乏別有用心之人惡意散布謠言,製造恐慌,給疫情防控工作和公共秩序帶來極大幹擾。如何從多角度認識謠言現象?面對紛繁複雜的信息,如何正確地界定謠言,進而作出精準的司法幹預?「散布謠言」一詞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多次出現。然而,什麼是謠言呢?新華詞典的解釋是:沒有事實根據的消息。何謂沒有事實根據?其判斷標準是什麼?具體的界定卻非常模糊。當「謠言」作為法律規範用語被普遍使用的時候,並沒有一個具體和明確的法律解釋。進一步地說,這些法律規範並沒有在反映謠言傳播規律的基礎上,構建起科學的規制體系,在嚴密性、嚴謹性以及過錯與力度的相當性等方面還顯得比較簡陋和粗糙。
  • 法律小貼士丨散布疫情謠言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大家好,在疫情防控過程當中,有一些網民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發布、轉發不實信息,甚至惡意編造傳播疫情謠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那麼,散布疫情謠言會受到怎樣的處罰呢?「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 【亮劍2020】微信群裡散布謠言 涉事女子被拘留
    該女子對其在微信群中散布虛假信息的事實供認不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對涉事女子予以行政拘留七日,並責令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進行闢謠聲明,消除影響。那麼因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到底由誰承擔呢?
  • 普法| 散布這則謠言的新羅男子被處罰了
    謠言猛於虎謠言信息的傳播既加重了群眾的恐慌情緒又破壞社會的正常秩序所以,如果在微信上散布謠言後果可是很嚴重的近日,新羅一男子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在社交平臺上轉發「月山小區有人拐賣兒童」的不實信息,造成了不良影響。
  • 哄抬物價、散布謠言、隨意丟棄醫療廢物?重罰!
    疫情發布以來,有人為博取關注編造疫情謠言,有人道聽途說轉發不實信息,疫情面前,謠言更加可怕。對於謠言的編造傳播者,法律是如何規制的呢?造謠者需要承擔行政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的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 重慶:疫情防控典型案例⑧編造、散布謠言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進入特殊時期,全國上下眾志成城一致對抗疫情,但仍有個別人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博眼球,編造、散布謠言,造成惡劣影響。這樣的行為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本文將通過疫情防控期間的搜集的重慶警方發布的警情通報,以案釋法。
  • 網安大隊嚴厲打擊網上散布謠言行為 依法處置一名造謠人員
    其行為已構成故意編造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徐某本人對其散布謠言的違法行為也供認不諱。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網安大隊依法對徐某進行了行政處罰。警方提醒廣大網民: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在網絡上的行為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規。在網上散布謠言或虛假信息,不管是原創還是轉發,涉及本地還是外地,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散布謠言、不戴口罩等行為,違反這十條規定都要追究刑事責任
    散布謠言、不戴口罩等行為,違反這十條規定都要追究刑事責任 2020-02-06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隴西公安對散布謠言者「零容忍」!
    隴西公安對散布謠言者「零容忍」!隴西縣公安局網安大隊迅速行動,經核查該信息嚴重失實,屬謠言信息。對編造謠言信息的違法行為人李某某行政拘留七日並處500元罰款。隴西網警在此鄭重提醒廣大網民: 一定要從官方途徑了解疫情信息,切勿相信、轉發微博、貼吧、微信等網際網路自媒體平臺上出現的與疫情相關的不實信息,更不要編造、發布不實信息。
  • 【普法課堂】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尚不構成犯罪的,應如何處罰?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新聞曾報導一些人在網絡上編造、散布謠言,人為製造恐慌。那麼,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時期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等信息的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應如何處罰?請看本期推送的法信·疫情防治法律問答系列㉗。
  • 散布謠言也是犯罪?散布謠言觸犯什麼罪?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定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和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對於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嚴重擾亂社會秩序,構成犯罪的,會被定罪處罰。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法妞網友諮詢:散布謠言有什麼罪?
  • 為求流量廣告不擇手段 網絡惡意營銷號面臨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的表態,為獲取流量和廣告炒作「標題黨」文章,散布虛假信息;冒用權威人士名義,發布謠言誤導公眾;炮製聳人聽聞標題,引發群體焦慮和不安;大打色情「擦邊球」,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大搞「黑公關」敲詐勒索,侵害企業或個人合法權益等等,都屬於惡意營銷行為。在此背景下,微博結合自身實際公布了整治措施,重點清理引戰類營銷、違規採訪類營銷、謠言冒充類營銷和低俗類營銷。
  • 散布疫情謠言 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疫情信息的人,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8月6日,新疆法愛律師事務所主任康明遠對此進行解讀。記者:疫情防控期間,商家哄抬物價會面臨怎樣的處罰?記者:編造、故意傳播虛假疫情信息的人,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 散布疫情謠言是什麼違法行為?造謠疫情怎麼處罰?
    導讀:「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想必這句話大家都不會陌生,針對個別網民在網絡上發布不明真假的消息,甚至惡意編造疫情謠言,這些都是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大律師網小編建議大家通過地方政府等正規渠道發布的消息去了解疫情,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以免觸犯法律,下面,一起來了解,散布疫情謠言是什麼違法行為?造謠疫情怎麼處罰?疫情期間造謠怎麼舉報?
  • 達州一女子散布疫情謠言被訓誡,近期這些法律法規你一定要了解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卻有的人捕風捉影、不懷好意在網上發布不實信息造成社會恐慌、人心惶惶達川公安依法快速查處1名散布疫情謠言者1月26日上午達川區居民劉某某在某小區微信群裡發布未經證實的關於武漢疫情導致達州一診所醫生
  • 群成員"犯事兒"群主要擔責嗎? 專家:僅承擔管理責任
    那麼,《管理規定》所指的「群主擔責」究竟指的是哪些責任?群主該如何管理網際網路群組?在什麼情況下,群主須承擔法律責任?記者就這些問題分別採訪了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衛國和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小軍。
  • 字節跳動:TikTok相關謠言在B站傳播 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8月9日午間消息,字節跳動在官方帳號發布聲明稱,近期,所謂「TikTok背後是7億中國用戶數據隱私」的謠言在B站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