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教育部專家回應

2020-12-03 中國經濟網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數學,作為「最能拉開區分度」的學科,總是家長、老師最重視的科目之一。它更是課外培訓班中的「重中之重」,是各種選拔考試中的必選項。早年間轟轟烈烈的「奧數班」曾熱鬧一時,直到今天,「數學作業拍照能檢測正確答案」仍是各課外輔導軟體最大的賣點。

數學課改牽一髮動全身,它的每一點變化都備受關注。隨著新高考逐步推進,取消文理分科,今年6月,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中小學數學課堂正在發生哪些變化?由此,教師教學面臨怎樣的挑戰,學生學習應該做出何種調整?記者採訪了教育部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副組長、修訂組組長王尚志。

1.數學,從知識走向能力,從能力走向素養

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思考數學想要讓孩子學會什麼?走向社會之後,哪怕一些數學知識遺忘了,還能給孩子留下什麼?在新課程標準制定和修訂過程中,我們希望數學給孩子留下的核心素養是: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學運算、數據分析。

記者:作為親歷者,您能不能分析一下數學學科經歷過的幾次變革?不少家長反映,緩解擇校壓力之後,取消各種加分和杯賽,唯一不敢放棄的還是數學。如果問問班裡同學什麼培訓班最受歡迎,答案一定是「數學」,對此,您怎麼看?

王尚志:新課標研製的指導思想就是落實中央為教育制定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如何落實這個任務?換句話來說,數學想要讓孩子學會什麼?走向社會之後,數學能給孩子留下什麼,那就是核心素養。目前,在新課程標準制定過程中,我們希望能給孩子留下的數學素養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學運算、數據分析。

實際上,這是很多國家都在思考的問題。從20世紀到21世紀,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本領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自然要隨之發生改變。舉個例子,有一個調查結論,在20世紀,每個人一生要經歷一到兩個職業,到了21世紀,根據數據預測,每人可能要經歷十個職業左右。

應對一個職業和應對多個職業所需要的本領是不同的,在社會發展中,數學的作用也發生了變化。中國科學院院士姜伯駒有這樣一個論述「數學已經從幕後走向前臺,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我們的數學教育改革就在這樣的背景中發生並經歷三個步驟。從以知識為核心,逐步發展成以能力為核心,現在則是以素養為核心。

20世紀60年代,數學教學大綱圍繞著如何學到知識展開。之後一批數學家提出,數學教育的目標在於提升三大能力,即數學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三大能力一經提出,就得到了數學界、數學教育界和一線老師的廣泛認可,到了2002年左右,我們開始研製高中課程標準實驗稿,一些專家談到要應對新變化,於是三大能力變成五大能力:即抽象概括、運算求解、邏輯推理、空間想像、數據處理。直到今天變為六大核心素養,簡單說,提出素養是希望把知識技能、思想方法、關鍵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整合起來,留給學生更多東西。

我想說的是,希望學生在數學教育氛圍裡,通過學習數學的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等,促進學生在這六個方面能夠得到發展和提升,這樣就能通過教育,通過每一個學科的學習,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過去以知識為本的教育,通過這次課標研究,逐步在向「以人為本」的教育改變,提出核心素養也是立足於學生的發展。

如果換一個詞來說,過去我們重視的是學會數學知識,現在我們應該不僅要學會,而且希望學生會學數學。

除此之外,有一點很重要。對於全體學生來說,數學要學習的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變少」了。我們的課程結構發生了變化。我們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再進行文理分科。

對數學有興趣,有能力的孩子,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選修課程。選修的課程又分成了五類,有適用於向理科發展的數學課程,適用於向文科發展的數學課程,還有適用於體育、音樂、美術的數學課程、適用於特殊人才發展的數學課程,比如說大學選修課程。大學選修課有6個學分,有三個科目:微積分、線性代數與解析幾何、概率論。

總之,數學在「削枝強幹」,對於不同的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

2.數學「更簡單」了嗎?

之前的數學試題,題目幹練,非常簡潔,缺一個字、多一個字意思就不對了。對數學試題來說,有些題仍然保持這樣的風格,但是會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另外,隨著對實踐和創新能力要求的提高,有些試題增加了背景,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在比較真實的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能力。這就是數學建模的素養。這樣的試題需要擁有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好的應用能力,我們希望老師、家長看到這個變化趨勢,並循序漸進地實現。

記者:家長都很關心少了哪部分內容?考察的知識少了,高考數學是不是更簡單了?

王尚志:2020年10月13日,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其中第20條指出:「穩步推進中高考改革,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試題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

原來是理科要完成16個學分的容量,文科14個學分。目前文理不分科了,我們的要求統一變成14個學分。必修課程8個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6個學分,一共14個學分。

一個學分相當於18個課時的內容,這意味著我們要從中減掉36個課時的內容。這36個課時分給了其他的選修內容,給音體美考生,給特殊人才考生。此次課程標準還有一個變化,就是對於高考命題有評價和指導作用。過去的課程標準主要解決「學什麼、教什麼,學到什麼程度,教到什麼程度,怎麼教、怎麼學」這六個問題。這一次課標增加了學業質量標準,而學業質量標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指導考試命題,例如,增加試題的開放性等,這是很大的變化。

總之,參加高考的學生需要了解到,學習數學不能滿足於記憶、模仿,儘管需要準備的「知識性」內容少了,但是,試題的開放性增加了。

記者:改革之後,老師的教學怎樣改變?學生的學習應該怎樣調整?家長們最關心的是,還需要刷題嗎?

王尚志:課程標準的改革還有一點,就是在內容上強化了數學建模和數學探究活動,把它作為提升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載體。

其實,題目的「難易」很難直觀表現,因為我們強調的不再是「知識」而是「能力」。比如今年山東省高考數學試卷,試題裡帶有應用背景、具體情境的題目大概有七八道。

此前我們的數學試題,題目幹練、簡潔,缺一個字意思就不對了。現在的試題增加了應用背景,考察的是學生在比較真實的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刷題還有用嗎?情境變化很多,再「押題」「刷題」基本上不可能了。

從數學本身說,傳統的套路能應對實際的情境嗎?能應對大量的試題閱讀嗎?師生必須想明白的是,我們要求的是學生能在真實情境下解決問題。

3.數學基礎應該「打」在哪兒?

好的數學課其實界限是有一些模糊的,它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又快又準」不是最重要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繫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數學割裂成一個一個小的知識點,而應該從題目的理解中,一點一點建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記者:情境的變換,需要老師怎麼適應?數學課怎樣教才更高效?數學應不應該提前學?

王尚志:我說一個老師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老師現在講解問題時很少認真讀題。哪怕是優質課都是這樣,出來一道題,老師直接問同學:「這題大家會不會?看誰算得快!」我每次發現,都問,你們怎麼不讀一讀題?

我們總是說,數學要重基礎,向課本要效率,但是很多基礎恰恰沒有打好。我們就以最經典的數學題「雞兔同籠」舉例子,大概小學三年級會學到這個題目。一般題目中會標明雞和兔子共有多少只,兩種動物共有多少「腿」,問雞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只。老師們講解一般都是這樣的:假設籠子裡都是雞或都是兔子,然後進行運算。我聽到一些小朋友會提問題,「為什麼這樣假設?明明兔子4條腿,它不是雞,怎麼能假設是雞呢?」老師一般不會解釋,只會說,「記下來,就這樣算就行」。這樣孩子沒有理解,只是記住了,題目再變,還是不會。這樣的情況下,只能「刷題」。這樣一來,學生的負擔就重了。

這是我們最希望老師做出改變的,改變教學方法,不要「教知識」而是「教能力」。例如,在上面的「雞兔同籠」問題中,讓學生考慮「雞腿和兔子前腿的數量」,比「假設都是雞」要容易理解,差異在於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用他們(大部分)理解水平講道理,奠定好基礎。一道題出來,老師應該先讀題,如何理解題意,有邏輯地思考。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老師們甚至可以讓學生重複一下,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以後再遇到相似的問題,他們自然就懂了。比如除法,要讓學生理解,除法就是「等分」,平均分為幾份。再比如,一些包含「0」的乘除,老師明明知道結果還是「0」,但是不能省略步驟,這是幫助「位數」不出問題的。

我們說的重視基礎,就是在這裡。好的數學課其實界限是有一些模糊的,它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又快又準」不是最重要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繫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數學割裂成一個一個小的知識點,而應該從題目的理解中,一點一點建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是要建立在一定生活經驗和理解能力基礎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定不要提前學。比如說,學生如果不積累足夠的語文「反義詞」「近義詞」,讓他們學「正負數」就缺乏理解基礎,從「反義詞」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是一個提升,再結合「給定0點的情境」。比如海拔這個單位,一定有一個「0點」,有海拔以上,也有以下。進而再去思考「需要設置0點」的情境,例如,描述道路中建築物的位置,循序漸進,使學生學會思考。

數學需要做題,但是做題的時候要去理解題目,這就叫基礎,而這種基礎就是管用的基礎。這也是我們課程標準的一個新要求,總之,我們希望學生要會學習,更會想問題,以應對未來更多的改變。

(本報記者 姚曉丹)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教育部專家回應
    隨著新高考逐步推進,取消文理分科,今年6月,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中小學數學課堂正在發生哪些變化?由此,教師教學面臨怎樣的挑戰,學生學習應該做出何種調整?記者近日採訪了教育部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副組長、修訂組組長王尚志。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隨著新高考逐步推進,取消文理分科,今年6月,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中小學數學課堂正在發生哪些變化?由此,教師教學面臨怎樣的挑戰,學生學習應該做出何種調整?記者採訪了教育部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副組長、修訂組組長王尚志。
  • 新課標來了 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隨著新高考逐步推進,取消文理分科,今年6月,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中小學數學課堂正在發生哪些變化?由此,教師教學面臨怎樣的挑戰,學生學習應該做出何種調整?記者採訪了教育部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副組長、修訂組組長王尚志。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專家:更強調解決問題能力
    隨著新高考逐步推進,取消文理分科,今年6月,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中小學數學課堂正在發生哪些變化?由此,教師教學面臨怎樣的挑戰,學生學習應該做出何種調整?記者採訪了教育部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副組長、修訂組組長王尚志。
  • 不刷題學好數學,如何實現?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這一話題近日引發關注。今年6月,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頒布。對此,教育部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王尚志表示,過去我們重視的是學會數學知識,現在我們應該不僅要學會,而且希望學生會學數學。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權威解讀來了!今年數學高考重視數學本質...
    原標題: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權威解讀來了!今年數學高考重視數學本質,考查關鍵能力| 關注民小編說每年的高考試題,都體現著命題人對學科教育的思索,隱藏著未來教育的改革方向。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數學試卷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難度設計科學合理,很好把握了穩定與創新、穩定與改革的關係,對協同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引導中學數學教學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發揮學科特色,「戰疫」科學入題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介紹,2020年高考數學科注重發揮學科特色,將「戰疫」科學地融入試題中。
  • 學科新課標解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表現及具體內容
    高中數學新課標解讀系列很多老師都知道,課標歷來是課程改革的風向標,而隨著考試大綱的取消,新課標更成為指導新高考的最權威參照,具體到高中數學學科,最新頒布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就有一系列創新與突破。
  • 中學數學如何培養核心素養 靠「理解」不靠「刷題」
    數學核心素養包括了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學運算、數據分析六個方面,它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人智力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海東講到「數學無論是在工作學習中還是日常生活都隨處可見,對於大部分的的人來說,在社會參與維度下對數學技術的運用最為關鍵。從這樣的角度來講,六個數學核心素養中最關鍵的是邏輯推理。」
  • 教育專家:學好數學,關鍵在思維訓練
    她家孩子經常來我家玩,挺聰明的小夥子,就是被爸媽逼著學習,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把孩子整得有點萎靡不振。幼兒園就開始學小學知識,不理解他爸媽就讓他背數學公式,覺得記住公式多做幾套題肯定就會了。沒想到孩子現在不僅成績上不去,還有了厭學情緒。
  • 語文靠積累,數學靠刷題,英語靠背誦,不掌握方法,事倍功半
    第一,語文的學習,靠積累語文是一門簡單又困難的學科,說簡單就是因為這是我們的母語,大家都能得分,而且分數都還不低,對思維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是個學生,就會有積累,就會寫作文,就會拿到基本的分數。說難是因為語文難拿高分!
  • 學好數學,需要理解數學的本質
    看大家在討論小學數學和奧數的內容後,她提出了自己的過來人經驗。根據我自己的學習經驗,確實如此。學好奧數,不等於學好數學;學好數學,不等於學好奧數。當然,這兩者可以同時學好,不過本質上不是一個東西。我的奧數水平很差,只在五年級的時候參與過一次奧賽尖子班海選,尖子班第一次培訓完考試就被刷下來了。
  • 他的經驗讓你輕鬆學好數學
    那麼數學真的很難學嗎?難道沒有學好數學的捷徑嗎?今天我們來看一看一位知名數學權威的學數學的故事! 這讓我想起來一位北京20多年教齡的數學老師,他對學生學數學的要求就是,看不懂這道題是吧?好辦!多多幾篇題目,直到找到考點;等認為學會了,好!那你再講一遍!
  • 數學——到底該如何才能學好?
    初中數學就不一樣了,它的知識體系開始拓展開了,代數與幾何並進,相互滲透,靈活多變,足以讓很多孩子開始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了。等到了高中,不僅內容暴增,難度也加深了,很多孩子初中的時候成績很好,到了高中幾乎被拽得喘不過氣來,成績下滑厲害。
  • 「陪讀日記22」小學階段的家長請放輕鬆,刷題之前先來算筆帳
    因為沒學奧數,所以不需要刷題啊。那個媽媽不甘心,又問一遍,數學也不刷題嗎?仔細想想,如果盲算算刷題的話,那就刷了。其他真的沒做什麼題目。哦對了,外衝那2個月是刷了題的。刷了2個月的天天練思維訓練。盲算這個確實好,娃是從四年級開始盲算的。
  • 高中數學難嗎?學好數學,首先要做到放棄
    數學有多難?數學最高考過多少?大學選專業避開學數學的專業…能不能不學數學?高考機制在變,新高考的省份越來越多,150的數學始終沒變過,也不會變!變化的只有試題結構(加入多選、增加開放性試題、加入劣構式、加入數學文化),變化的只有試題的靈活度(避開繁瑣運算,側著思考、深度思考),變化的只有錄取院校專業對數學成績的側重。況且,任何專業和領域,到頂峰都是在研究數學。
  • 二年級數學乘法練習題 乘法是數學學習基礎內容之一,務必學好
    二年級孩子們學習了乘法,這個新的知識點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孩子們只能通過實物來獲得感性認識,逐步在腦海裡完善對乘法的認知。乘法是小學數學學習中最為基礎的內容之一,也是二年級上冊的重中之重。
  • 高中數學猛提分!400道精品壓軸好題,刷題就要刷這些!
    高中數學怎樣快速提分,最關鍵的就是刷題。但刷題不是什麼樣的題都拿過來刷,我們要刷就刷經典題型!今天學姐給大家帶來了【高中數學:400道精品壓軸好題】,弄懂吃透數學至少能提到130+!本篇乾貨內容太多豐富,列印用紙較多建議領取一份電子完整版,每天來做十幾道題。這樣下來,一個月左右正好做完,堅持住!
  • 初中數學跟不上,與小學沒學「奧數」有關係嗎?數學老師告你答案
    這時候有些家長就開始後悔,後悔自己在孩子小學的時候沒有給他報名「奧數班」,那麼初中數學成績跟不上,與小學沒上奧數班之間有關係嗎?數學老師這個問題之後,很無奈的表示:「無稽之談。」 作為奧數班的過人來,我至今的數學依然不太好。由此就能說明,其實小學去沒去奧數班,跟數學跟不上沒有太大的關係,具體是因為什麼,聽我接下來跟你說。 1、奧數班教的是什麼?
  •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學霸要不要刷題?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學霸要不要刷題?這是一份一年級的上冊數學期末卷,基礎卷,面對大多數孩子,有時間的孩子可以刷一刷,下面先分析答案:一、看圖寫數、要數好,寫漂亮。很多家長都覺的應該如此,於是呢,對於勤刷題這樣的題海戰術是非常反感的,就怕孩子吃了苦。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專家所說的,都是理想狀態下的學習,首先老師必須是好老師,頂尖的老師,但是這樣的老師全國能夠有多少個呢?
  • 學英語靠刷題,這些機構的「坑」你踩過嗎?阿卡索來支招!
    學英語靠刷題,這些機構的「坑」你踩過嗎?阿卡索來支招!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暑假來臨,新一輪長假又開始了,家長們又開始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