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時,美國揚言要用原子彈,為何最後沒用?我國啥態度?

2020-12-24 十裡桂花讀書日記

韓戰時為什麼美國沒有使用原子彈?下面來聊一聊。

01 中蘇結盟

美國羅斯福親手啟動了曼哈頓計劃,1945年他去世後,杜魯門上臺。杜魯門曾得意洋洋地向史達林炫耀,他們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炸彈。其實早在1941年美國剛開始研製原子彈時,蘇聯就得到了情報,甚至史達林比杜魯門知道原子彈的時間要早得多,後來蘇聯也搞到了關鍵性的技術情報。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一顆原子彈,震驚了世界,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美國在擁有了終級武器原子彈後,很多人以為擁有這麼令人恐怖的武器,為什麼還要步兵上戰場冒雨開槍打仗呢?他們認為依賴原子彈可以削減國防預算和兵力規模,陸海軍的時代已經結束。

甚至美國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可以建設一支不需要一兵一卒的部隊。他們還認為有了原子彈壟斷,就可以廢棄所有的武器,創造一個軍事力量,僅由那些最富有、科技最發達的國家掌握的世界。

毛主席一開始對原子彈的態度採取了戰略上的藐視,無所畏懼。當時毛主席在延安會上說:只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的鬥爭,原子彈只是空的。一年後毛主席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對原子彈的評價是:原子彈是美國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

1949年劉少奇訪蘇時,史達林請他看了原子彈紀錄片電影,劉少奇終於明白了為什麼5月蘇聯大使館還在隨國民黨政府遷到廣州,7月史達林就敢表示將同新中國建交了。

蘇聯成功地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暗示著世界秩序又發生了新的變化。美國再也不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它的核壟斷也被打破了。

韓戰時,美國原子彈的數量並不多,高層們可能認為原子彈應當保留下來,作為同蘇聯交戰時的決勝王牌。

同年12月,毛主席出訪蘇聯,主要是想廢除國民黨籤訂的不平等的中蘇舊約,籤訂新約,並尋求蘇聯的經濟與技術援助,歷經曲折最終毛主席與史達林正式籤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收回東北主權。毛主席對我國領土寸土必爭,捍衛國家的主權,令人非常地敬佩,後來他曾說虎口奪肉還是可以的嘛。

此外條約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襲,因而處於戰爭狀態時,締約國另一方竭盡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時候蘇聯的原子彈試爆已經成功了,這種說法就是在向美國人暗示,蘇聯將向中國提供核保護。

02 西歐戰略和國際輿論

韓戰時,麥克阿瑟被我軍打得灰頭土臉時,他曾一再放言要擴大戰爭,動用核武器。

1950年12月,美國將未裝配好的原子彈運到了停泊在朝鮮半島附近的航空母艦上,並進行核模擬襲擊,預備伺機對志願軍進行攻擊。

杜魯門是非常好鬥的,可以從他日記中憤怒的潦草字跡看出他對我國後來停戰談判的不妥協態度大為惱火。

杜魯門在記者招待會上聲稱將採取包括原子彈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來應付目前的軍事局勢,此後更揚言要將原子彈作為普通炸彈來使用。然而他的言論不但沒嚇到中國人,反而嚇壞了歐洲人。

此時歐洲還沒從二戰的廢墟中走出來,他們認為蘇聯才是真正的威脅,美國不應該陷入亞洲的戰爭泥潭中。英國人急了,政要們聯名反對任何情況下使用原子彈,連前首相邱吉爾也認為擴大亞洲的戰爭會削弱歐洲的防禦力量,威脅美國的安全。

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國分為兩大陣營: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為了遏制社會主義陣營,美國在歐洲搞了個馬歇爾計劃,下了很大的血本幫助恢復經濟,部署歐洲戰略計劃。

對於韓戰的爆發,美國認為背後的主謀是史達林,是不是蘇聯設局破壞它在歐洲的布局?所以韓戰的範圍只能限制在朝鮮領土上,不能使用原子彈擴大戰爭。

有人認為聯合國除了談判撤出朝鮮外沒有出路,甚至連臺灣佔據的聯合國中的席位也可以讓位。

但是杜魯門堅決不同意,他們開會吵了幾天,杜魯門最後同意不會使用原子彈,但要體面地退出戰爭。

此外,世界輿論不支持這種令人憎惡的武器,不是特殊情況,在道德上是不允許使用的,況且美國發動的是不義的侵略戰爭。

03 坑道防禦和無畏態度

美國在朝鮮戰場上多次用核武器來恐嚇我國。印度大使潘尼迦曾暗示,憑美國的軍事能力,可以把我國打回半個世紀之前。

聶榮臻說:那又怎麼樣呢?他們可能會殺死幾百萬人。但如果沒有犧牲,就不可能保衛一個國家的獨立。美國人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生活在農村,因此原子彈又能發揮多大的威力呢?聶榮臻非常清晰的傳達了毛主席的觀點。

面對韓戰的局勢,毛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時間要打多久,我看我們不要做決定,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後是由艾森豪或者美國的將來的什麼總統,由他們去決定,就是說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這讓美國意識到利用原子彈訛詐中國,在談判桌上取得籌碼,幾乎是不可能的。

確實在朝鮮戰場上,美國很快發現原子彈的作用十分有限,只能用來威懾、恐嚇,在陣地戰時派不上用場,美國人對原子彈的信仰在韓戰中完全破滅,早先認為有了原子彈可以不用陸海軍、空軍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們意識到如果想贏得最後的勝利,必須建立強大的地面部隊。

雖然杜魯門迫於輿論壓力,承諾不使用核武器,但是卻無恥地實行了細菌戰,後來受到國際組織的實地調查,全世界震怒了,美國不得不悄悄停止了細菌戰計劃。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的坑道防禦工事令人嘆為觀止,也令美國人束手無策。

志願軍挖的坑道長達1250公裡,挖的各種戰壕、交通壕總長度達到6240公裡,比萬裡長城還長。志願軍為此外挖出的土石方高達6000萬立方米。這些都是戰士們用雙手幹出來的,他們的手掌上布滿了極其堅硬的血繭。

後期的坑道頂部厚度已由先前的30米達到50米,連原子彈都炸不塌了,而且坑道至少挖了兩個出口,達到了防空、防化、防彈、防毒等七防要求。

有了坑道防禦工事,美軍的炮彈殺傷力降低了十幾倍。

美國人恐懼地將志願軍稱為「閉居洞中的龍」,空軍和囂張的海軍也打起了退堂鼓,聯合國軍的士氣大大地降低了。

從軍事上講,原子彈用以對付分散在數百英裡山地中的步兵是得不償失的。前面說過美國人還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如果擴大戰爭,絕大多數中國人生活在農村,因此原子彈又能發揮多大的威力呢?又需要多少顆原子彈呢?也就是說原子彈威力適合人口密集的城市。當時美國原子彈數量有限,還要用來對付蘇聯。

綜上所述,韓戰中美國之所以沒有用原子彈,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蘇結盟,蘇聯已經研製出原子彈,美國的原子彈數量有限;

二、基於歐洲戰略布局的考慮,如果擴大戰爭,深陷亞洲戰爭泥潭,不利於歐洲防禦力量和安全;

三、迫於國際輿論壓力,世界人民憎恨核武器,不願再發生世界大戰,從道德上講,原子彈不能隨意使用;

四、戰場上志願軍的超強的坑道防禦工事,令原子彈的威力大大降低;

五、毛主席對原子彈毫不畏懼、強硬的態度,而且原子彈對山地和廣大農村,發揮不出應有的威懾力。

@作者 十裡桂花

兩個熊孩子的溫柔媽媽,居住於南京,熱愛閱讀,喜愛花卉,致力於閱讀和自我成長!

如果你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讚吧,多謝閱讀。

相關焦點

  • 韓戰時,美國為何沒有擴大戰爭?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到底是啥?
    為什麼美國認為一定是史達林?二戰結束後,隨著英法德日帝國的崩潰,廢墟上取而代之的是美蘇兩國,兩大巨頭博弈是不可避免的。到韓戰爆發時,美蘇之間的冷戰達到白熱化的程度。美國和蘇聯到底有啥矛盾呢?這要從二戰說起。
  • 韓戰,美國為何沒有投放核武器?毛澤東:原子彈就是紙老虎
    美國政府見戰局不利,也曾叫囂著要使用原子彈,為何最終沒敢輕舉妄動呢?  曾經有美分解讀,美國未在韓戰以及越戰中使用原子彈,是因為美國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不希望戰爭引發巨大的傷亡。其實這就是扯淡,為了贏得戰爭,贏得利益,美國向來無所畏懼,如果扔幾顆原子彈就能夠輕輕鬆鬆取得勝利,那美國早就扔了。
  • 麥克阿瑟曾揚言向我國投擲26枚原子彈,為何華盛頓方面極力反對?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曾是美國西點軍校的校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也是一位著名的戰將。在二戰結束後,麥克阿瑟又參與到了韓戰中,這次可以說他輸得一敗塗地。在那個時期,麥克阿瑟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腦子一熱,就想要將戰爭「升級」,他提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建議:對中國進行核打擊,投放26顆原子彈!麥克阿瑟是瘋了還是喪心病狂了?
  • 韓戰,美國試圖對中國投原子彈,為什麼英國首相非要攔住它?
    1950年6月25日,正在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發展事業奮鬥得熱火朝天時,韓戰爆發了,美國的插手使得這場民族內戰擴大為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在北朝鮮人民軍備打退回三八線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卻毫無撤兵之意,反倒不顧中方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作戰,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 抗美援朝時,為啥美國寧願戰敗,也沒用原子彈?不是準備好了嗎?
    最後眼看就要堅持不住了,朝鮮便向我國尋求幫助,在對國際形勢進行分析之後,我國便計劃前往朝鮮戰場支援北朝鮮,防止我國的東北的主權安全受到威脅。不久後,中國人民志願軍便加入到了戰爭中,而我軍剛抵達戰場時,還是吃了不少苦頭,一是由於兩軍的軍事實力過於懸殊,二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對付美軍的辦法,等到適應戰爭環境以後,我軍開始逐漸獲得戰爭主動權,不斷擊敗美軍,將美軍從鴨綠江打回了三八線,雙方在三八線地區對峙幾年都毫無進展之後,最終籤訂了停戰協定。
  • 抗美援朝時,為何美國沒對志願軍扔原子彈?
    之所以沒有使用,是因為美方經過探討研究覺得在這裡使用原子彈效果並不會發揮到極致,最終會落下一個不擇手段的壞名聲。其次當時的朝鮮工業、居民比較分散,用了原子彈也是在浪費資源。再一個美國政府從心裡就瞧不上小小的朝鮮,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隨著中國志願軍的加入,戰況發生轉變。
  • 抗美援朝時,美國明明已經準備好了原子彈,為何戰敗也沒使用?
    美國本應該撤離卻繼續幫助韓國對朝鮮發動戰爭,想要將整個朝鮮半島當做控制中國的跳板。 抗美援朝時期,令美國沒有想到的事,雙方實力懸殊美國卻依舊佔不到優勢,但美國明明已經準備好了原子彈,為何戰敗也沒有使用?
  • 美國曾在日本投2顆原子彈,後來為何寧願戰敗,也不在朝鮮使用?
    當時毛主席通過戰略分析,認為要是美國控制了整個朝鮮半島,那麼直接會威脅到我國東北的安全。美國一直都想控制中國,如果美國的這一陰謀得逞,那麼剛剛成立一年的新中國,將會非常威脅。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但毛主席為了國家戰略安全,毅然決然地下了命令,決定派出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
  • 韓戰中,美國曾6次想使用核武器,為何最終都沒敢實施?
    二戰後期,美蘇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戰後,美蘇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冷戰局面,也導致了南北朝鮮政權處在對立面,矛盾日益激烈,並且雙方都想通過武力的方式完成朝鮮的統一,最終朝鮮北部在得到蘇聯的同意以後發起韓戰,隨後美軍公然越過"三八線",我軍為了維護國家安全,隨即出兵援助朝鮮。
  • 韓戰爆發後,美國到底有沒有侵略我國的企圖
    這一點我們必須要首先明確,當時的杜魯門政府沒有入侵我國的意圖,從現在已經解密的美國文件也說明了這一點。但這絕對不是我們抗美援朝錯誤的原因。透過現象看本質。再當時美國嚴重威脅我新生國家安全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出兵,這不僅僅是開國之戰,更是年對外來威脅而採取的必然措施。
  • 為何沒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美國的答案當然不是因為心慈手軟
    實際上美國是想過使用原子彈來以扭轉其不利形勢的,在戰爭剛爆發四天,美國就因擔心蘇聯介入,於是提出在朝鮮半島使用原子彈的方案,但是被美國軍方否定了,軍方認為美軍佔極大優勢,且在朝鮮使用原子彈也無法打擊到蘇聯。並且使用原子彈會破壞南朝鮮,也會讓美國陷入輿論的漩渦,最根本的原因是朝鮮半島沒有值得核打擊的目標。
  • 抗美援朝,為何美國寧願戰敗,也不用原子彈?不是宣稱準備好了嗎
    二戰末期,面對負隅頑抗的日軍,美國往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投放了一顆原子彈,這也是這種武器第一次被投入使用。原子彈幾乎把兩個城市夷為平地,也直接促成了日本無條件投降。全世界都震驚於原子彈的威力,美國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戰略優勢,在幾年後發生的韓戰中,美國也曾經萌生過進行核戰爭的想法。
  • 朝鮮戰場麥克阿瑟如何作死,最後被杜魯門免職?
    麥克阿瑟看見戰勝志願軍無望後,宣稱會使用原子彈,這讓杜魯門政府感到不安,因為朝鮮和中國都是蘇聯陣營的,杜魯門心裡清楚,蘇聯在背後一直在支持這場戰鬥,要是真的動用原子彈,那同樣擁有原子彈的蘇聯會不會參與進來?顯而易見的是麥克阿瑟在政治上的不當行為是導致他被杜魯門免除了職務,朝鮮戰場上的失利只是給了杜魯門一個將麥克阿瑟免職的恰當理由罷了。為何會這麼說呢?
  • 我國的原子彈爆炸後,最先通知了日本,其他各大國是啥反應
    美國後來居上,率先研製出了原子彈,並在二戰即將結束時,將兩顆原子彈投向了日本本土。我國最先通知日本,也是為了安撫日本,表明我們研究原子彈只是用於保護國家安全,我們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絕對不會將其用於侵略戰爭,也不會對日本造成威脅,以免刺激緊鄰,影響兩國關係。 世界其他各國,得知我國原子彈研究成功的消息後,態度各異。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最先通知的是哪個國家?此國卻裝耳聾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並且也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分別扔下了兩個,直接毀滅了這兩個城市,同時也讓日本無條件投降,自此二戰才真正結束。美國能率先研製出原子彈這主要要歸功於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是他聽取了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建議。不然第一個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很可能會是德國,那麼世界的歷史將重新改寫。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英國、美國、法國和蘇聯各是什麼反應
    在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中國並沒有研製核武器的打算,因為當時的中國在長期的戰爭之後,國家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在國家百廢待興的情況下,根本沒有研製核武器的條件,所以在早期中國根本沒有核武器研製計劃。但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後,中國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擁有自己的核武器,因為在韓戰時期,美國多次對中國進行核威脅。
  • 韓戰,志願軍、美軍的武器差距有多大?我軍戰士用的是啥?
    韓戰在一開始只是一場內戰,和我國唯一的關係就是戰場離我國邊境有點近,但無論怎麼想,朝鮮和韓國對打都不可能影響到我國。但在美國開始介入戰場後,情況卻發生了一些變化,美軍在登陸朝鮮半島以後我國的東北地區就經常受到美軍的騷擾,雖然美軍一直說是失誤,但是我國也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威脅。
  • 韓戰的背後,其實是兩個政體的交鋒,早在二戰結束時就開始了
    美國和朝鮮相隔千萬裡,美軍為何會進入朝鮮,參加韓戰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除了中國在進行內戰,其餘的大部分國家都進入了和平期,開始發展國內經濟,美國也是一樣,美國既結束了經濟大蕭條,又在二戰中撈足了油水,成為二戰中唯一沒有在本土發生過戰爭的國家,美國大多數人都在享受著戰亂之後的平靜生活。可是一場戰爭已經註定要爆發了,那就是韓戰。
  • 1964年我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後,世界各國都有什麼反應?
    曾經有這樣一位華人同胞說:「自己定居生活在外國多年,但由於二戰結束後,尤其是1953年美國在韓戰戰敗後,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就一直對我國採取敵對態度,這種敵對態度也使得海外華僑同胞總是受到西方國家不公平對待或者冷眼相看,總是顯得高人一等;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立刻震驚全世界,除了我國國際地位得到極大提高,同時西方國家民眾對待當地華人同胞也另眼相看
  • 韓戰因何發生,我國為何會出兵?志願軍240萬,美國呢?
    美國在二戰結束以後,為了建立自己的全球霸權,開始在太平洋地區投入巨大精力,為了保住臺灣,對我國形成封鎖,在臺灣地區派遣軍艦巡邏,並且把日本變為他在遠東的主要軍事基地。為了繼續的牽制蘇聯,違背之前籤署的協議,在朝鮮半島三八線以南,扶植李承晚集團成立大韓民國政府,與三八線以北以金日城為領導人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進行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