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開始進城生活,在我老家尤其明顯。原本二十幾戶的小村莊,到現在只有不到5戶人家在那裡住,而我們家就是其中之一,原本也打算讓爺爺爺奶奶進城生活,但無奈老人過慣了家裡的生活,平時就喜歡種種菜,怎麼勸說也沒用,可能這也是老一輩人對鄉土的不舍吧!
因為這個緣故,我只要有空,就會開車去家裡,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基本都會回去,陪陪他們老人家。前些日子,他們來電話,讓回去帶點蔬菜來吃,說是家裡的菜吃不贏,加上一連的陰雨天,又沒有地方曬,不吃的話全部浪費了,為此便回去帶了些回來吃,儘管這些菜還不夠油費,但這些也是老人家的一點心意。
我們家種蔬菜,都是自給自足,但有些蔬菜,即使種上一點,壓根就吃不完,比如接下來要講的豇豆,在我們老家都是叫它豆角。正常情況下,都是把豆角和茄子一起炒著吃,如果吃不完就會拿去晾乾,想吃的時候再泡一下,炒肉或者是燉著吃,其次就是把豇豆拿去醃製,壓個石頭,等幾天做成酸豆角。可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家裡根本曬不幹,醃又醃不了那麼多,就只好我帶回來,做成下飯菜。
茄子和豆角,它倆天生是一對,7月正當季,5塊錢炒一盤香軟滑嫩,比吃肉都香。茄子豆角都是夏天的時令菜,而且季節也剛好是當下,這二者搭配做成下飯菜,特別的開胃,而且豆角還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胡蘿蔔素、維b、維C等,有健脾養胃的效果。經常吃一點,能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
記得大文豪蘇軾曾寫過:「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初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蛤蟆緣習俗」。蘇軾到了海南島,沒有肉吃,學當地人搞來了好多蝙蝠、小老鼠、蛤蟆什麼來吃。如果他知道豆角炒茄子這麼好吃的話,或許就不饞肉了呢。喜歡吃豇豆的朋友,接下來給大家做一道,燈籠椒燒茄子豆角。天熱,這菜我家每周吃10次,吃了三十多年,總也吃不膩,太饞人了。
01【燈籠椒燒茄子豆角】
【食材】:豆角1把、細茄子2根、燈籠椒5個、幹辣椒4個、蒜瓣3個、薑末少許。
調料:菜籽油、鹽、生抽2勺、醬油半勺、蠔油1勺、白糖半勺、雞粉2克
【菜譜】
步驟1,豆角把它衝洗乾淨,去掉兩頭,一般嫩豆角只要把它頭尾掐一下就可以了,處理好以後,把它切成長段,可以稍微的切的長一點,這樣能吃起來更過癮。
步驟2,茄子把它衝洗乾淨,切成長條,用鹽提前進行醃製一下,用鹽醃製有個好處,可以減少油份的吸入,同時它的味道也會更好一些,吃起來也比較的入味。
步驟3,鍋中加入菜籽油,稍微多放一些,油溫7成熱以後,把切好的豆角全部放入鍋中開始慢慢炸,炸至豆角出現褶皺的時候,把它撈出來控幹油份,再把茄子放進去,過油撈出控幹油。
步驟4,鍋中留底油,把蒜瓣還有燈籠椒一斤薑末少許倒入鍋中把它爆香,接著倒入我們準備好的豆角還有茄子下鍋,大火翻炒。
步驟5,加入鹽少許的生抽,醬油半勺,蠔油1勺,再放入白糖半勺,雞粉2克把它攪拌均勻,直至完全入味,一道特別下飯的燈籠椒燒茄子豆角就製作完成了。
【小煮叨叨】
茄子和豆角在烹飪的時候,主要是食材的選擇尤其重要,一般過油的豆角,儘可能的嫩一點,出現褶皺的時候最好,茄子提前醃製一下,再把這二者進行回鍋,當然吃辣的人,燈籠椒或者是小米辣這些必不可少,它可以增加風味。
我是煮菜婆,用美食記錄生活百味,用文字與你分享一日三餐。恰若我的美食與文字,能激起你心中的屢屢漣漪,歡迎點擊上方「關注」按鈕,關注我評論我,讓我們一起切磋交流,烹飪出更多溫暖的舌尖美味!圖文原創,一菜一文皆不易,未經許可禁止轉載,盜用、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