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群體崛起,當我們談論虛擬偶像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1-01-08 騰訊網

2020年,虛擬正在走近現實。

剛剛過去的2020年裡,最普通的圈外人也開始知曉虛擬偶像。

或許是喜歡的動漫、遊戲角色離開作品出現在其他場合各種「營業」。如代言起文旅項目的魏無羨和狐妖小紅娘,與宋茜跨次元合作歌曲《鏡城》的無限王者團。

或許是在直播間裡淘貨時,出現了李佳琦身邊幫腔的可愛洛天依。

或許是看著蔡明老師走出小品化身為菜菜子在B站直播。

又或許,最普通的,當你打開直播網站想要看熟悉的主播玩遊戲時,發現畫面邊角顯示的主播形象已從過去的真人變成了虛擬形象。

過去一年,虛擬形象在線上教育、文旅、娛樂、生活陪伴等各領域全面開花。虛擬偶像的定義也在不斷的擴展,從傳統中只出現在視頻等影像媒介中的虛擬歌姬到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嘗試成為的Vtuber。帶著各種目的個人、企業、介於個人和企業之間的團體共同貢獻了今年虛擬偶像的繁榮。

形象和偶像之間的距離,有時候真不好界定。一不小心,可能就火了。一位名為「緋赤艾利歐」的日本虛擬主播在B站直播間僅用一天,就達到了3000位艦長的成就,創造了90多萬營收。

隨著更多資本和利益方的進入,愛奇藝今年甚至推出了一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騰訊加緊將自己手中握著的國漫版權轉化為各式虛擬偶像——12月5日,《鬥羅大陸》動畫三周年,人氣女性角色小舞、寧榮榮、朱竹清組成偶像女團,帶來全新MV。

虛擬偶像技術的成熟降低了打造虛擬偶像的成本。許多個人虛擬主播出現在流媒體時,半身,可以用豐富表情和大家交流互動的虛擬形象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攝像頭配合著並不昂貴的軟體就能完成。而在專門的網站花上不多的錢也能方便的訂購買屬於自己的虛擬形象。

早期初音未來使用的專業動態捕捉技術 圖片來源:網絡

虛擬偶像的崛起也帶來了很多新議題。虛擬偶像背後的「中之人」對於虛擬偶像而言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年內就爆出了關於「中之人」的討薪醜聞。在日本,男性使用女性虛擬形象直播所形成的八美肉團體及其做法也招到了女權人士的指責,登上日本推特熱搜。「桐生可可不當言論」事件,導致B站將此前佔據國內虛擬主播大半市場的hololive的帳號封禁。這個新興的市場正在經歷成長中必然伴隨的問題和挑戰。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2020年,虛擬正在走近現實。

——————

請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全現在」,朋友圈的世界也會不一樣。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看好虛擬偶像?
    / 03 / 虛擬偶像市場的新變化看起來,日本虛擬偶像的現狀並沒有那麼樂觀,但我們發現,最近一些新的變化,給我們一些新的希望,尤其是當其和中國具體市場環境結合來看,這裡面還是蘊含了大的機會。首先,我們處在一個技術變革的拐點。現在最核心的兩個技術,動作捕捉和建模。
  • 虛擬偶像崛起:是賣弄概念,還是要顛覆行業?
    韓流造星工業體系與中國練習生制度有著高度關聯性,比起日系發達的二次元虛擬偶像,韓系真人+虛擬結合的模式,可能會對當下內地偶像產業更具參考價值。「中國也正在談論C-POP的出現。C-POP不僅是單純對娛樂內容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創造出未來符合產業結構和市場趨勢的新產業」,在第一屆世界文化產業論壇上,來自中國的頭部AI企業也發出了這樣的聲音。
  • 為什麼我們看好虛擬偶像?| 峰瑞研究所
    虛擬偶像這個市場盤子足夠大,因為受眾整體更年輕,對新事物的興趣和熱情更高。同時,相比於專業偶像,虛擬偶像在生命周期、管控能力、互動性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從用戶的底層需求來看,虛擬偶像可以非常好的滿足用戶在陪伴、獲取歸屬感方面的需求。我們處在一個技術變革的拐點。
  • 虛擬偶像的發展,為何我們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國民級虛擬偶像IP」
    前段時間,虛擬直播平臺克拉克拉聯合微博、奇光企業、HIDII嗨的、超次元等上十家企業發成立了一支虛擬偶像發展基金,預計投入價值一億的資源,來培育和推廣屬於自己的虛擬偶像IP。但這註定是一條崎嶇艱難的路。為什麼這麼說?
  • 掘金「虛擬偶像」
    我們用的是AR,AR技術無法直接在空氣中成像,它需要通過某一個設備觀看效果,所以現場需要用到AR攝像機。實際上收錄時方錦龍老師是看不到洛天依的,團隊會告訴方錦龍洛天依大概的位置,提醒方老師可以跟天依進行互動。
  • 當我們在談論5G手機時 我們在談論什麼
    所以在這裡,我們發出了來自靈魂的拷問——當我們在談論5G手機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在這裡,我們或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為大家解讀一下。那麼5G技術網絡究竟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價值呢?    首先,我們前面也講到,未來5G帶個我們的絕對不僅僅是智慧型手機,它還涵蓋了AI人工智慧、VR/AR虛擬技術、娛樂、體育等等場景,還有如智慧家庭、智能汽車、IoT等更廣泛的垂直領域。
  • 當我們談論表情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現代符號學創始人皮爾斯對符號給出更為細緻的解析,「我們通常會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一個事物。首先,對於事物本身我們會有一個基本的理解;第二,我們會考慮到這個事物與其他任何事物之間的聯繫;第三,我們會將第一項與第二項聯繫起來理解,如此,它就能夠給我們的思想傳遞關於某個事物的意義。這樣,它就是一個符號。」在皮爾斯看來,符號分圖像符號、標誌符號和象徵符號。
  • 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這為虛擬偶像產業提供了展示的窗口,以吸引不同年齡層的潛在用戶群體的關注,更多地在垂直細分領域深耕細挖。可以看到,以Z時代為主導的文化權力交接正在開啟,以年輕二次元用戶群體為核心目標群體的虛擬偶像將迎來收穫大量潛在用戶的好時機。在這樣的背景下,加之新技術的支持,虛擬偶像也更加趨向網紅化、大眾化的運行模式,並逐漸朝著類型更豐富、模式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 AI技術走進我們的生活,虛擬偶像產業迎來爆發期
    ,第一個虛擬偶像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誕生。不過,隨著近年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虛擬偶像產業真正迎來爆發期,眾多虛擬偶像打破次元壁,進入三次元世界,成為文娛領域中的新現象。,嘗試將二次元虛擬偶像引入節目。
  • 虛擬偶像,B站打開「摺疊空間」
    來源 / 鏡像娛樂 如果說2019年是虛擬偶像元年,那麼2020年,「虛擬偶像」已然成為年度熱詞,愈發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曾屬於小群體的愛好,正藉助綜藝、線下演唱會、視頻網站向更大的圈層滲透。上周六,B站舉辦BML-VR2020,直播在線人氣峰值突破1087萬,或許正是虛擬偶像影響力擴大的佐證。
  • 半月談|粉虛擬偶像,無菌審美另類痴狂
    「我們在做一件很有挑戰性但也很有價值的事情。」計算機視覺及計算機圖形學專家柴金祥的公司為「Ling翎」提供了技術支持。未來「Ling翎」會登上雜誌,發唱片、拍MV,像真人偶像一樣被推廣,被運營。「虛擬偶像」是什麼?
  • 虛擬偶像日漸走紅,折射怎樣的文化心態?
    「我們在做一件很有挑戰性但也很有價值的事情。」計算機視覺及計算機圖形學專家柴金祥的公司為「Ling翎」提供了技術支持。未來「Ling翎」會登上雜誌,發唱片、拍MV,像真人偶像一樣被推廣,被運營。「虛擬偶像」是什麼?簡單來說,它基於某種算法,通過繪畫、動畫、CG(計算機視覺設計)技術等,在網際網路等虛擬場景或現實場景中實現非真人形象的歌舞表演。
  • 虛擬偶像PK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
    曾經的韓國明星也風靡大陸,如今旗下的虛擬偶像團體卻被曝抄襲英雄聯盟虛擬偶像女團K/DA,這當中釋放了什麼信號呢?虛擬偶像女團K/DA勝在哪裡?相較於其他的虛擬偶像,K/DA的優勢很大程度上就在於《英雄聯盟》在全球內擁有的眾多粉絲,很多人將遊戲裡的英雄夢折射在女團身上。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中途轉而去了銀泰的新華書店,沒有什麼興趣打量熙熙攘攘的店堂,熟知書籍更新的姿勢,並不是慢騰騰,而是不對版,有幾個人一直在自拍,與書籍的合影,我閃躲出門,惡狠狠瞥一眼灰濛濛的天空,零下幾度,雪又被錯過了。
  • 虛擬偶像要出道,留給「偶像練習生們」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說像翎這樣單個的AI偶像還只是為了製造話題,那麼愛奇藝前段時間開播的二次元偶像造星綜藝「跨次元新星」,就是完全瞄準AI偶像這個新群體了,因為這個節目的參賽選手全部都是AI。(「跨次元新星」部分選手)從「翎」到「跨次元新星」,國內為什麼突然熱衷於打造AI偶像?
  • 為何中國虛擬偶像產業無法復刻日本模式?
    首先有受眾在,而我們平臺上又聚集了很多聲優,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把二者結合起來,所以我們走上了虛擬偶像這條道路。」克拉克拉的平臺優勢(大量的聲優和粉絲)、較強的技術實力和廣泛的業內合作,讓虛擬偶像直播平臺的想法成為現實,克拉克拉也完成了從語音直播平臺到虛擬互動平臺的升級。
  • 虛擬偶像進階錄:「洛天依」們的未來在何處?
    實則,隨著短視頻的發展,中國的虛擬偶像也早已走出了初代「虛擬歌姬」的固有模式,開始更加趨向網紅化、大眾化的三次元運行模式,從單一的歌姬式虛擬偶像,到多路徑互動式虛擬偶像,並逐漸朝著「人人皆可」式的方向發展,虛擬偶像的形態,也逐漸變得多樣化起來......
  • 在A站,成為虛擬偶像
    信息科技飛速發展,對虛擬與真實交互對年輕人群的吸引力持續疊加,虛擬偶像產業得到了越來越多關注目光,其中A站正扮演重要角色。去年底,A站發布了全新品牌「聚集年輕人的硬核二次元文娛社區」,二次元文化與虛擬偶像天生距離緊密,外部年輕文化風潮與內部社區生態特徵結合,A站在虛擬偶像這一業務上找到了抓手。
  • 從虛擬偶像默默醬,看二次元「粉絲經濟」
    二次元受眾本就是一個龐大的群體,90後、00後從小在日系動漫的浸潤下,對虛擬偶像接受度極高。而他們,正是未來最中堅的消費力量。就拿最近熱賣的盲盒來說,對萌系可愛手辦及未知的刺激感引領了這陣風潮,相對而言觀感更強烈,更動態立體的虛擬偶像則具備更致命的誘惑力,轉化能力可以預知。
  • 遊戲才是虛擬偶像的賺錢工具
    從最開始製作視頻到網友爭相模仿再到火出遊戲圈層進入大眾視野被萬千網友批判,Muse Dash這款遊戲的官方什麼都沒做,卻硬生生從音遊被網友玩成了「黃油」,可稱得上是孫笑川事件的又一次重演。遊戲公司做虛擬偶像具備先天優勢不同於演藝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基於遊戲的虛擬偶像沒有真人偶像的歷史包袱,是最原生的虛擬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