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約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 問題來了:未來是否有必要繼續學習英語?

2020-12-24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以外約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 問題來了:未來是否有必要繼續學習英語? 近日,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對外公布了一則重磅消息。 消息說: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人。 更令人感到高興的是,近五年

  原標題:中國以外約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 問題來了:未來是否有必要繼續學習英語?

 

  近日,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對外公布了一則重磅消息。

 

  消息說: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人。

 

  更令人感到高興的是,近五年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很顯然,這意味著:漢語的影響力,正在日益擴大,我們期盼多年的漢語國際化,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曾幾何時,我們一邊苦惱學習英語,背誦英語單詞的時候,一邊就在想:什麼時候,可以不用學英語?什麼時候,外國人也像我們背誦英語單詞一樣,背誦咱們的文言文?

  可以說,大家「苦英語久矣」

  沒想到,如今,這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全球竟然有70個國家,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這規模,的確令人嘆為觀止!

  於是乎,網上就有人提出疑問:按照這個趨勢,未來,我們還有必要學英語嗎?

  關於這個問題,網上熱議頻頻,其中,不乏許多很有遠見的見解。

  下面,我們頭條號:學習充電,簡單談談我們的兩點看法,與大家分享。

  一:英語還是要學習的,為什麼?

  首先,開門見山的講,就目前來看,英語仍然是國際主流的語言。

  如果你有出國的打算,那麼,英語仍然還是需要學習的,為什麼?

  為了方便你去交流和學習啊!

  你想一想,如果你身居國外,尤其是英語國家,如果你不會英語,無論你是上課學習,還是日常的生活交流,都會變得非常困難。

  可能連買個菜,都不會討價還價,那樣,身居國外會變得舉步維艱。

  有人可能會說,這不,都已經有70個國家2500萬人,正在學習中文了嗎?

  的確,這個統計和數字確實沒有錯,但是你要想一想,這70個國家都是哪些國家?2500萬人的中文水平如何?

  而且相對於全球幾十億人口的基數,眼前2500萬人的規模,還是太小了!

  更重要的是,許多重要的論文和文獻,大多數都是用英文寫的,對於留學者來說,不會英文,無形中就是一個巨大的學習障礙。

  所以就目前來看,我們仍然需要學習英語。

  二:如有必要,多掌握幾門外語,技不壓身

  在我看來,未來不僅還繼續需要學習英語,如有必要多掌握幾門外語,還是很不錯的。

  中國古人常說:技不壓身,多一門手藝,多條路。

  細細想一想,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我們且不說多麼大的道理,什麼為國際交流做貢獻,什麼增進中西方文化交流,單說在就業市場上,你多掌握一門外語,無形中,就比別人多一個競爭機會,多一條就業路子。

  之前,我就碰到一位在國外留學多年的留學生,他說他是從德國回來。

  在德國留學的五年間,他不僅學會了德語,還學會了法語、西班牙語,多種語言在他的口中,可以自由的切換。

  後來他回國了,先是在上海的一家德資銀行工作,後來又跳槽到一家法資銀行,年薪數百萬歐元。

  他說,他之所以能夠在兩家銀行之間,順利跳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多掌握了幾門外語,對歐洲不同國家人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理念,有著深刻的理解。

  所以,相對於一般的留學生而言,他的競爭力更強,競爭機會更多。

  因此,我想說,雖然中文的國際化,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中文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是我們仍然有必要學習英語。

  如果你的時間充裕,能力很強,如有必要,還可以多學幾門外語。

  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個人的競爭力。

  今日話題:你認為未來是否有必要繼續學習英語?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全球70個國家,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未來還用學英語嗎?
    消息說: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人。更令人感到高興的是,近五年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
  • 國外約2500萬人在學中文 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日增
    國外約2500萬人在學中文  「十三五」期間,按照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總體部署,教育對外開放領域著力加大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合作辦學聚焦提升活力。  語言交流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
  • 外交部: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
    有記者提問,據昨天教育部新聞發布會消息,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此前個別西方官員和媒體稱中方通過對外漢語教學擴大全球影響力。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和基礎。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
  •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學中文的外國學生,你們還好嗎?
    在需要主動向對面學習,而且短板甚多的年代,把英語作為主課也有它的必要性。  但是有人可能會說了,如今的中國已經強起來,富起來了,什麼時候才讓外國學生主動來學中文?  你別說,這種在20年前還不敢想的事,如今正在成為現實。
  • 很多外國人都在學中文,還有必要學好英語嗎?
    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大,很多外國人到中國來學中文或直接在本國通過語言機構來學習中文,就像多年前很多國人學英語一樣,趨之若鶩。但這並不意味著國人就不需要學好英語,相反,應該更加努力的把英語學好。因為英文畢竟還是國際通用語言,畢竟說英語的國家還是佔大部分。這和英語的國際地位是分不開的。
  • 你用中文「學」英語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有何區別?
    學英語,你用中文「學」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意思有什麼區別?學無止境,學海無涯。我們天天隨便找一句英語出來然後問你:懂得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1.英語是用來訓練英語語言技能的,學了以後能有機會用上當然好,讓英語「名至所歸」。用不上也不意味著沒必要學:用不上的英語可以當做用英語學英語,用英語懂英語的英語技能來學來掌握啊!
  • 英語是否被過度學習?我支持鄭強教授的看法,你呢?
    作為一名曾經學習過英語的普通人,作為一個有正在學習英語孩子的家長,我支持鄭強教授關於英語是否被過度學習這個問題的觀點。01英語是否被過度學習?其二:除了在各類大考中的成績衡量作用,英語在大部分人的未來工作中,用到的機會微乎其微,在生活中的唯一作用似乎只剩下輔導孩子,耗費了大量精力去學卻沒有實際的用處,學習的目的好像就只是為了遺忘,有些尷尬卻很現實。語文的學習是必要的,數學的學習是為了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專業科目的學習是為了未來可能從事的行業,那英語的過度學習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成績?
  • 2020年漢語被列為全球通用語言,那麼還有必要學英語嗎?
    那麼全球都興起學「漢語熱」而我們還有必要學英語嗎?接下來跟著小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我們應走向國際化,不能局限於考試。很多人都覺得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應付高考,高考一畢業,只要大學不學習英語那就會很快把它「丟掉」。覺得學習英語是一件非常苦惱的事情,那麼我們試想一下。
  • 只為懂中文意思,英語沒必要再學:drive me up the wall啥意思?
    只為懂中文意思,英語沒必要再學:drive me up the wall什麼意思?很多人所謂的「學」英語,開口閉口就是一句:老師,這句英語(中文)什麼意思?其實,在如今「網際網路+」時代,學英語「只想為了懂得其中文意思」是很簡單的事:只要複製粘貼到類似「百度翻譯」的軟體裡,你要的中文意思就馬上出來的,這樣的英語根本再也沒必要耗費時間去跟人學。
  • 學英語體現在你是否能「運用自如」地用英語:I'm Sara
    學英語體現在你是否能「運用自如」地用英語:I'm Sara如果只討論「學」英語,那麼,「學」英語一般表現在「用」中文「懂得」了正在學的英語的意思(義。同時「學會」並「記住」正在學的英語的「音」(發音),而且還能完全正確拼寫出所學英語的單詞和句子(形)。
  • 教育微評之語文學習、英語學習和翻譯(外兩篇)
    ,肩負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的重任,有必要培養全體大學生在中國語言文字和中國文學文化等方面的素養。中國語言文字(簡稱"中文")是全體中國人包括港澳臺人和海外華人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載體,也是全體中國人生活學習工作的工具,更是科學技術文化社會在中國的物質載體。不但文史科學生需要有過硬的中文水平,而且理工農醫科學生更需要有較好的中文去生活學習工作,畢竟中文不單是一門課程,而是一項進行交流思想和傳遞信息的語言工具。
  • 「十三五」期間服務留學人員約161萬人次 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日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十三五」期間服務留學人員約161萬人次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日增12月22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國外約2500萬人在學中文「十三五」期間,按照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總體部署,教育對外開放領域著力加大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合作辦學聚焦提升活力。「『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共審批和備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580個,其中本科以上356個。
  • 翻譯軟體鋪天蓋地,英語還有必要學嗎?
    據2018年統計,全國已有約4億人在學習英語,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英語卻只是生活中的一劑調味料。在科技日漸蓬勃的今日,真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額外學習一門外語嗎?從長遠上看,很有必要!隨著中國的崛起,人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將吸引來更多的外國企業、留學生和旅客,最先影響到的便是服務行業,為了應對更多的外國客,將來的服務業英語將會成為標配。境外遊方面,2018年統計,全國出境旅遊人數約為1.5億人次,而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出國旅遊。
  • 英語零基礎,學完了新概念一二,有必要繼續學習新概念三四嗎?
    有同學問:「英語零基礎,學完了新概念一二,有必要繼續學習新概念三四嗎?」你這樣學,打算學到猴年馬月?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新概念?很多認為自己是「英語零基礎者」,在重拾英語的時候,大多比較盲目,沒有方向,匆忙上路。
  • 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讓學生學習英語,其重要性在哪?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為要把英語踢出高考,覺得英語是別的國家的語言,怎麼可以在我們國家最重要的考試中,佔據如此重要的位置。那麼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提出高考?讓學生學習英語,其重要性在哪?
  • 高考取消英語,大學開始學習是否可行,理論上可以,但有一個難點
    另外一個原因是英語的教育資源相當不平衡,很多農村師資力量缺乏,老師是全科教學。甚至一些農村學校或者邊遠地區的學校,專職的英語老師本身水平也非常有限,有些連讀音都有問題,教學資源的不平衡造成這些地區的學生學習英語異常困難。因此,高考取消英語或者降低英語的權重的呼聲不絕於耳,甚至連人大代表都有提議高考取消英語考試。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主要作用是用於溝通。
  • 把英語從高考中下架,變為選修課,我們學習英語的初衷又是什麼呢
    如果高考英語不取消的話,中國的孩子還要一直學無用的英語,試想想學習了16年英語,連自己的母語都學不好,而且又不到外國去學習、生活和工作,一種沒有自己根基和土壤的外國語言,在中國能起什麼作用呢?不學難道是新文盲嗎?趕不上時代發展嗎?不學英語難道就無法生存嗎?難道我們學了英語就會得到外國人的尊重嗎?能提高國家的科研水平嗎?能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嗎?能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嗎?
  • 「網際網路+機器翻譯」時代,繼續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
    「網際網路+機器翻譯」時代,我們繼續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從小學「學」英語的第一天開始,就在「使用」中文學英語,或者說,「學」英語無非就是為了「懂得」英語「中文什麼意思」。也就是說還需要辛辛苦苦用人工翻譯來「學」英語,來做著機器一秒鐘時間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的工作嗎?這是不是一種浪費?如果你不想掌握英語,不想「懂」英語,只想「懂」那句、那段甚至那篇英語的中文意思是什麼,還需要辛辛苦苦自己用中文去翻譯?
  • 看了外國學生學漢語的吐槽後,我才突然發現,原來中文有這麼難學
    大約是在20年前的某個暑假,當我冒著接近40度的高溫,頂著烈日,走進四個電風扇壞了仨的英語補習班教室時,恍惚中,突然對學了幾年的英語產生了「質疑」。 我為什麼非得學英語?而且暑假還得補習英語?學英語到底有什麼用?
  • 國外學中文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還要學習英語嗎
    經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加上國泰民安,種族和平共處等等,人們對祖國有了更強的信心。而世界其他國家也會寄語中國更多的希望,所以國外學習中文的人會越來越多,這裡就有個問題來了。外國人都在學習中文了,學習英語已經沒有多大用處了,相信說這種話的人,估計沒有認認真真學過英語,也沒有學過其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