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效應:
頭腦風暴效應:叉叫「腦力激蕩」,是指讓擁有不同專業與背景的人對同一題目進行解讀、分析,從而互相設想,使思想進行撞擊,以求得新創造、新構思的方法。中國人稱這種心理效應為「諸葛亮會」。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他們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模傷,但如果能讓他們也參與頭腦風暴,那將會對他們的智能產生巨大的激蕩,從面產生不可估量的思維力。
2002年5月1日,我們一家去陶京的朋友蔣水文家裡去玩。我們本來是約好的,可是去了之後,蔣水文卻無暇顧及我們,他」直在關注網上中美黑客大戰的事。
那時候小松和小語還小,都不怎麼關注這事,但隨著他們不斷長大,他們和蔣水文的聯繫卻越來越多。
小酒呢,只是想學一點花舉繡腿,在班級裡秀秀自己的微機才能,事實上,她也的確這麼做過。
而小松,則是真喜歡研究計算機那點事,就是茶不思飯不想逮著誰就問些計算機方面的事情。
pad出觀後,將水文直接選了小松一臺但是條件是,讓小松自己安裝應用程式。小語雖然沒有得到獎品,但是她卻也參與了安裝應用程式的工作。
我不大懂這些問題,就聽小松和小語一直在交流,什麼「越獄」,什麼「刷機」,聽得我一愣一愣的,就像聽天書一樣。
兩個孩子在用陶京的電腦搗鼓ipad時,我就坐在旁邊,企圖能跟上他們的腳步,但很快我就發現,兩個人聊得熱火朝天,而我不過是個透明人,我無聊至極。
大概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他們就已經完成了蔣水文交給小松的任務,順利得到了ipad.小語很不服氣,說:「那也有我的-半功勞,我要是不在旁邊給你提示,你肯定不會這麼順利。」
小松和他爭論了半天,但最後沒有辯駁過小語,我這時終於能聽懂了,就提了個主意:可以一半一半。
小松想了想,答應可以和小語共享ipad,但ipad的歸屬權依然是他自己。
當孩子們面對難題時,可以讓幾個孩子一起來進行攻堅,這樣,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提高孩子的進取心,不至於被挫折打敗。解決問題時,多聽聽別人意見,也能利用頭腦風暴。
藝術節時,由於全班同學近視率達到60%,我就編了一個關於防止近視跟的話劇。內容我都已經想好了,在需要完善的時候,全班的同學都參與了。
我讓同學們把近視前的逍遙和近視後的尷尬寫兩個小故事。有一個情節的描述率達到90%,那就是冬天戴跟鏡進屋,跟前忽然就一片模期。大概不近視的同學聽過類似的故事。
這是個典型,我決定在這一個細節上製造一個笑點。
並不是所有的同學都對近視很了解,有一個學生,生活特別規律,寫字姿勢也十分端正,他家裡人也沒有近視的,所以,他寫的故事,就顯得更加有趣。
他說:「近視,就是目光短淺,天下所有的老鼠都是近視。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應該有宏圖大志,就不應該近視。」雖然和我說的近視有些出入,但也不妨採納。
還有一個女同學,特別愛美,她寫的尷尬故事是:「近視,就是瓶子底,就是腫眼泡,就是蛤蟆眼。」我採用了這個女孩的觀點,作為第三個笑點。最後,我設計了一個特殊的環節,那就是讓一個男生做女巫,讓他對別人施法,最後出現這三個精彩點。
在進行串聯的時候,我還是發揮了同學們的思維力,我把教鞭給了一個男生,讓他站在教室中間,自由發揮。
同學們七嘴八舌,又讓女巫賜給-些貧婪的人電腦、 電視、平板電腦等,在這些產品的共同作用下,近視就來到了身邊。
這個話劇成為當年藝術節的一個亮點。
給孩子問題時,父母可以參與,參與時,主要負責引導和大方向的構架,而具體的細節要孩子思考。
有一年運動會,我班抓間,得了一個「花朵隊」的名字。由於每個班級都要求有四句口號,我就叫同學們想關於「花朵」的口號。
同學們對「花朵」非常排斥,他們都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覺得這個名字太稚嫩,尤其在得知隔壁班級是「飛虎」隊後,更是抱怨連連。我鼓勵孩子們:「如果你們能夠在口號上做-點文章,那麼『花朵』也會比'飛虎'更有氣勢。」
在想關聯詞時,同學們想到了「火」。 「我」、「鎖」、「妥」等與「朵」音近的詞。
在進行串聯的時候,有同學認為-定要把「火」放在最後,表達自已是最火的,但也有同學認為可以表達是運動之火,點燃運動之火的。最後,同學們終於確定為:「花朵花朵,美麗深鎖,由我點燃,運動之火。」為了和這個口號相致,有同學還提出,可以讓班級每個人都帶上一個自作的紙帽,帽子是花朵形的,但上面畫的卻是燃燒的火。
當孩子消極面對一個問題時,父母只要能激發孩子改變這個問題的方向,讓它成為孩子喜歡的問題,那麼孩子就願意和別人進行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提高思維能力的最好方法。在孩子討論問題時,父母可以進行適當引導,也可以由孩子們自己主導問題,自行討論。當一群人坐在一起討論問題時,還可以提高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能夠認真面對問題。
蒙謹教子心理策略應用:
1.當孩子不願意面對某個問題時,可以讓他改變這個問題的方向,來進行頭腦風暴。
2.讓孩子參與成人的頭腦風暴,互相進行設想、提問和解決。
3.在頭腦風暴進行前,一定要幫孩子學會傾聽,因為傾聽極為重要。4.當孩子對於某個學習難題產生惰性時,可以給孩子參加一個頭腦風暴的機會,激發其興趣。
5. 當孩子進行完頭腦風暴時,一定要有一一個總結,否則,頭腦風暴可能毫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