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刑事案件法庭調查之基礎理論(一):證據

2020-12-14 法周融媒

受長沙市律師協會指派,昨天我旁聽了一件有14名被告人的涉黑案的庭審。從上午8:30到晚上10:30,終於開完了。能一天加班開完,還得益於此前三次庭前會議。否則,沒有三天是開不完的。在此,為辛勤工作的法律人點讚!

昨天聽了一天庭審,突然想談一談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的基礎理論。那麼,接下來幾天,我就簡單地講一講,希望能對各位律師朋友有所幫助,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有些人,一看到「理論」二字就頭大,覺得理論太抽象、太枯燥,沒有看案例、聽故事有意思。其實,曾國藩有句詩說得好——「百戰歸來再讀書」。案件辦到一定程度,需要重新回來總結一下理論問題。在掌握了一定理論架構之後,才能夠將經驗「內化」、「升華」。

無論做什麼事,需要知其然,更需要知其所以然。如果只知道那樣做,而不知道那樣做的道理,那麼永遠只是停留在「術」的層面。知其所以然之後,就可以上升到「道」的層面。一旦道理通了,那麼做事的方法是無窮無盡的,甚至可以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就好像練武功,剛開始練習基本功,一招一式地學,到一定層次後,就需要學習心法。當掌握了心法以後,就可以自創新招。

大家都知道:打官司就是打證據!所以,我就先從證據問題談起。今天我講一下證據的定義和分類、證據能力、證明力等最基本的東西。明天講一下「證據規則」。後天講一下「司法證明」。

一、證據的定義和分類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鑑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其中,物證,書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歸類為實物證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鑑定意見和筆錄類證據,歸類為言詞證據。

辦案機關或者辦案人員出具的說明類材料是否屬於證據呢?

實踐中,《情況說明》《到案經過》等說明類材料,幾乎在每一個案件的卷宗裡都存在。它們可能表現為程序性材料,證明相關程序事實,也可能用於證明案件量刑事實,如自首、立功等。雖然《刑事訴訟法》沒有將其列出,它們也不屬於上述八種法定證據種類中的任何一種,但實踐中法院同樣把查證屬實的說明類材料作為定案的根據。

那麼,偵查機關辦案人員能不能出具《情況說明》,以證明案件定罪事實呢?比如證明其出警抓獲犯罪嫌疑人過程中所看到的與定罪相關的案件事實。

我查閱過相關法律文件,沒有發現「辦案人員不能對案件定罪事實作證」的規定,但查到過案例(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深中法刑一初字第234號刑事判決書)。

法院認為,「在物證等關鍵證據的提取上,不能僅有公安人員的單方面證明,而應有其他客觀證據證明取證的合法性和證據的真實性,通過對偵查權的限制和監督最大程度保護人權、防止冤假錯案。」

「即便有再多的公安人員證明,亦不能僅憑公安人員單方面的證言認定物證的合法性和真實性。」

「雖有數名公安人員證言證實從被告人隨身挎包內查獲了疑似冰毒的白色晶體物,但相應物證及鑑定意見已被排除,不能僅據公安人員的證言作相關事實認定。」

顯然,法院沒有否定辦案人員就定罪事實所作的證言,只是認為辦案人員的這種證言,不能單獨作為定案的根據。

我個人認為,辦案人員作為證人,缺乏中立性,案件的處理結果同辦案人員有利害關係,無法排除合理懷疑。

所以,辦案人員出具的證明案件事實的《情況說明》,不能單獨作為定案的根據。

二、證據能力

證據能力,又稱為證據的「合法性」,是指證據能夠轉化為定案根據的法律資格。

影響證據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四個:

1.取證主體的合法性。包括:

(1)負責取證的機關必須是國家偵查機關;

(2)必須是擁有立案管轄權的偵查機關;

(3)負責調查取證的人員必須是偵查人員;

(4)負責調查取證的偵查人員必須滿足法定的人數。

例外:一是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獲取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等實物證據,可以作為偵查機關指控犯罪的證據;二是監察委員會收集、獲取的所有證據材料,都可以成為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證據。

2.證據表現形式的合法性。包括:

(1)證據收集時間、地點的載明;

(2)主持證據收集活動的偵查人員的籤名;

(3)參與證據收集活動的人員籤名,如提供言詞證據的人,實物證據的持有人、見證人等;

(4)證據收集、製作、固定、保全的過程和情況;

(5)所收集的相關證據的具體情況,包括證據的原來方位、特徵等內容。

3.取證手段的合法性。

例如,言詞證據需要由證據提供人的核對確認和籤名蓋章;法定情形下需要提供翻譯;不得採取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手段;規範的鑑定程序、方法和標準等。

4.法庭調查程序的合法性。

即證據必須經過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才能作為定罪量刑的根據。一審法院一旦將那些未經當庭質證的證據採納為定罪的根據,二審法院就不僅要否定其證據能力,還要將整個一審程序宣告無效,從而作出撤銷原判、發回重審的裁定。

三、證明力

證明力,又稱為「證明作用」,是指一個證據所具有的證明某一待證事實可能存在或者可能不存在的能力。包括證據真實性的有無和關聯性的強弱。

1.證據的真實性。有兩層含義:

(1)證據的表現形式本身必須是真實存在的,而不能是虛假的或者偽造的。例如,證人證言筆錄不是偽造的,物證不是虛假的。

(2)證據所記錄或者反映的證據事實必須是可靠和可信的,而不能是虛假的。如書證所揭示的事實片段應反映案件的真實情況。

實踐中,司法機關最看重的是證據的真實性。

比如,大多數對程序違法的辯護,往往最終還是要落到因程序違法而影響證據的真實性上來。如果證據的真實性存在疑義,則必須作有利於被告人的解釋。

2.證據的關聯性。包括兩個要素:

一是經驗或者邏輯層面的相關性,即證據及其所包含的證據事實的成立,足以使另一事實的成立變得更加可能或者可能性更小一些。

二是法律層面的相關性,是指證據所證明的事實與待證事實有直接的聯繫。

關聯性的強弱,主要由法官根據經驗法則和邏輯法則進行自由判斷。

(未完,待續)

來源:芙蓉律師事務所

作者:刑事專業律師何忠民

編輯整理:易賽楠

相關焦點

  • 「惠州審判」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
    這次分享的是馬文星的文章《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編者按刑事二審開庭審理基於《刑事訴訟法》「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案件;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
  • 刑事案件的基本流程
    刑事案件分為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三個階段,分別由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負責。三家互相獨立行使職權,互相協助同時也互相監督。監察委對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行為進行調查,這個不同於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咱也不清楚、咱也不敢問。
  • 刑事案件申訴操作指引
    一、何為刑事案件申訴?(1)刑事申訴的概念與範圍我國法律規定的申訴種類繁多,我國三大訴訟法均有申訴的規定。(3)申訴與上訴申訴與上訴都是一項訴訟制度,每個當事人都有上訴權和申訴權,且屬於自行處分的權利,並非每個案件的必經程序,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對終審判決、裁定不服可以向法院和檢察院提起申訴。除此之外,兩者還存主體範圍、受理部門、提起期限、法律後果等不同之處。
  • 河間刑事案件諮詢到底應該做哪種辯護
    質證時,首先緊緊圍繞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關聯性三個方面發表意見,例如公訴機關出示證據後,在被告人先發表質證意見情況下,辯護律師可以這樣表述:首先同意被告人的質證意見,再補充以下幾點,對該證據的合法性有異議,理由如下……,第二,對證據真實性有異議,理由如下……在法庭調查過程中,刑事律師應認真記錄,做好向當事人、證人、鑑定人發問的準備,完善庭前準備的各項調查提綱。
  • 新加坡刑事案件偵查階段檢察官角色定位
    □作為英美法系國家,新加坡刑事案件偵查階段警察和檢察官之間的關係屬於「警檢協作型」。在新加坡整個刑事訴訟中,檢察官享有極大的自由裁量權,對於是否將案件提交法庭審理具有決定權。這種權力表面上看是檢察機關和法院的關係,實際上更多的是檢察機關和偵查部門的關係。
  • 東港法院:「一站式」刑事速裁法庭正式啟動
    東港法院:「一站式」刑事速裁法庭正式啟動 2020-11-27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刑事自訴案件的立案條件是什麼?刑事自訴案件撤訴如何進行?
    一、刑事自訴案件撤訴由誰提起刑事自訴案件的撤訴分為按撤訴處理和主動撤訴。對於自訴案件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會直接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並由司法機關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在法院工作多年的王海英律師表示,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時應當依法追究相關的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法院對於自訴案件進行相關的審查後,認為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
  • 這些刑事案件需要自己去法院提交自訴狀!否則法院不得受理!
    刑事案件分為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對於自訴案件,需要自訴人向法院提交自訴狀,自己收集證據,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那麼,哪些案件屬於刑事自訴案件?都有哪些法律規定?請閱讀下文了解。一、刑事自訴案件範圍《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條規定,自訴案件範圍有以下幾類:(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所謂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指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等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的案件。
  • 刑事案件庭審發問的技能與技巧及六大注意事項
    我國刑事訴訟的法庭調查是從公訴人或法官訊問、辯護人發問被告人開始的,且是一個獨立的階段。目的是通過控辯雙方的訊問(發問)使得法庭能夠初步了解被告人對檢察機關指控犯罪的態度,對案件事實建立初步印象。律師要達到發問的目的,是需要一定的技能與技巧的。
  • 滄州民事案件律師諮詢介紹刑事責任的方式有幾種
    在刑事訴訟中,除了刑事自訴案件外,所有的刑事訴訟的啟動、組織、指揮以及後的裁判,都是以公權力為核心,因此稱之為代表的公訴案件。人犯在羈押期間,經辦案機關同意,並經批准,可以與近親屬通信、會見。在法庭調查過程中,必要時,刑事辯護律師可申請重新鑑定、勘驗,要求補充證據,通知新的證人到庭,申請延期審理。
  • 黃雲律師團隊|刑事案件,二審不開庭審理的思考
    黃雲律師團隊|刑事案件,二審不開庭審理的思考文|黃雲律師 吳禮洋律師 雲辯護 雲辯護網站近日,筆者團隊收到所承辦某刑事案件(簡稱「案件」)二審結果——裁定維持原判,對於案件的具體情況不在此深究,本文主要以此探討背後刑事二審開庭審理的相關問題。
  • 清河法院首次網上開庭審理刑事案件
    2020年2月21日上午九點,清河縣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顏某某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一案在第七審判庭開庭審理,與以往不同,這次庭審公訴人、被告人、辯護人均不在審判庭內,這是本院首次利用網際網路庭審系統審理刑事案件。
  • 【惠州審判】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
    這次分享的是馬文星的文章《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編者按刑事二審開庭審理基於《刑事訴訟法》「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案件;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作為法定救濟程序,刑事二審的功能發揮關乎糾正錯誤
  • 刑事案件申訴全指引
    「一是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在性質上存在區別,民事案件的起訴方是與被告人方有著利益衝突的平等主體,訴訟過程雙方自然會竭盡全力為自己的利益進行博弈,而刑事訴訟的起訴方大都為作為國家公訴機關的人民檢察院,且此前大都經過國家偵查機關對案件事實的偵查,這些國家機關本身與被告人都並無利益衝突,且都還負有客觀公正地行使職權的義務,所以刑事申訴案件交由終審法院審查處理
  • 刑事案件的審理必須公開進行嗎,哪些案件的審理可以不公開進行?
    04:29來自律視微言根據我國法律,刑事案件的審理,原則上必須公開進行。這是為了保證司法公正不僅得到實現,而且是以透明、可見的形式得到實現。然而,公開審理的原則並不是絕對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這個原則的例外,也就是法律允許、或者法律要求不公開審理刑事案件的情形。
  • 證據確鑿情況下,國際刑事法院放棄調查英軍戰爭罪行
    這些調查僅有一例被駁回了,這就意味著一旦查證屬實,英國也將難逃澳大利亞名譽掃地的結局。但昨日,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圖·本蘇達對外表示,他們確實已經發現了英國士兵犯罪的確鑿證據,其中包括虐待、故意殺人、強姦等指控罪狀,還有針對平民的其他犯罪行為。這些調查內容均來自於外界指控,英國士兵需要為戰爭罪行負責。
  • 丹寨法院首次遠程開庭審理複雜的普通程序刑事案件
    丹寨法院首次遠程開庭審理複雜的普通程序刑事案件 2020-07-19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文讀懂刑事自訴案件相關法律規定匯總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所謂輕微刑事案件是指犯罪事實、情節較為輕微,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管制等較輕刑罰的案件。應當注意的是,這類案件強調被害人的舉證責任,自訴能否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被害人等有無證據或者證據是否充分,如果被害人等沒有證據的,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
  • 北法資訊|北安法院少年審判法庭「隔空喊話」助四起刑事案件順利結案
    北法資訊|北安法院少年審判法庭「隔空喊話」助四起刑事案件順利結案 2020-03-27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派駐縣級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刑事速裁法庭正式啟用
    12月11日9時15分,海城市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刑事速裁法庭審結一起刑事案件,成為了全省第一家正式啟動刑事速裁法庭的縣級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管理中心。上午9時許,在海城市公安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的刑事速裁庭內,審判員、公訴人、書記員已準時就座,被告人徐某也已被傳喚到庭,徐某醉酒駕駛一案正在開庭。9時15分許,隨著審判員敲響法槌,海城市公安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刑事速裁法庭第一起刑事速裁案件宣判,法庭當庭宣告「被告人徐某醉酒駕駛案,以危險駕駛罪,判處被告人徐某拘役1個月,緩刑2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