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固有認知裡,電影往往是天馬行空、刀光劍影,與生活脫節的。但是,在今年國慶檔的《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中,卻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的「煙火味」。
因為伴隨著李佳琦、薇婭的本色出演,使得電影一下就上升到了生活的高度。
而在這一現象背後,也同樣告訴我們:直播電商已然成為了我們生活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7億票房背後,
李佳琦、薇婭成「脫貧致富」代言人
根據貓眼最新數據統計,作為去年《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檔,《我和我的家鄉》目前以16億的票房位居國慶檔冠軍,而《一點就到家》戰績亦是不俗,上映僅6天,票房也已經過億。
更意想不到的是,在兩部電影加起來17億票房的背後,薇婭、李佳琦竟以現實生活中帶貨的形式,出現在了電影院的大熒幕之中。
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鄧超演繹了一個返鄉青年的角色,名叫喬樹林。在他的前半生,他傾其所有,在陝北風沙地裡種蘋果樹,期盼能有一個好的收成。上天不負苦心人,在他日復一日的努力下,沙地裡的蘋果樹最終還是迎來了豐收。
雖說豐收是豐收了,但賣不賣的出去,又是另一回事了。於是,沒有銷售途徑的喬樹林,又開始犯愁了。
終於有一天,機緣巧合之下,喬樹林碰到了閆妮扮演的帶貨女王閆飛燕。在一系列波折下,閆飛燕終於答應了他,在直播間裡說道:「今天晚上的直播多加一個產品,沙地蘋果」。
就是這樣一個直播帶貨的故事,把扶貧+環保很自然的結合了起來。同時,為了銜接劇情,在這個故事的中間,還加入了淘寶主播李佳琦、薇婭帶貨的現實場景片段。這也許會讓大家感同身受,因為電影裡發生的故事,其實就真真切切藏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裡。
而在電影《一點就到家》裡,講述的是三個不同境遇的年輕人創業扶貧的故事。一個是多次創業失敗的理想青年,一個是快遞網點的派送標兵,一個是有著咖啡夢的北漂少年。偶然間因為一場意外,他們三個人的命運順勢聯繫到了一起。
他們一起回到了當時以種植普洱茶為生的偏遠山區,開始了他們的創業扶貧之路。一個負責咖啡原材料的種植與供應,一個負責電商平臺的銷售運營,一個負責物流等售後服務的管理,他們還共同組織村民一起種咖啡,爭取讓所有人都早日實現脫貧。
而作為淘寶主播的李佳琦,則是成為了這部影片客串最為精彩的亮點,電影裡,三位主角走進李佳琦的直播間,李佳琦喊出了「寶寶們,你們買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種國人的驕傲。買它!」於是幾十萬盒咖啡,瞬間售罄。
毫無疑問,在這兩部優秀影片的背後,李佳琦、薇婭為代表的電商主播,儼然已經成為了「脫貧致富」的代言人。
直播電商已成扶貧新物種
今年以來,直播帶貨無疑是最大的風口之一。
的確,直播帶貨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成為了農民脫貧致富新的手段。然而,現在並不只有我們經常所看到的薇婭和李佳琦。
根據阿里巴巴所發布的數據,目前淘寶上的農民主播已經超過10萬人,覆蓋全國31個省份的2000多個縣。
由此可見,直播和扶貧現已密不可分了。同時,也正是直播電商帶來的綠色通道,讓許多偏遠山區的農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比如貴州習水縣的劉建國,他的直播間名稱叫「華醫生」,每天有7萬多粉絲準時守候在直播間,看他介紹農產品。光靠直播,劉建國每月就能能賣出100萬元農產品。同時,他依靠直播致富的同時,還不忘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在劉建國的幫助下,如今貴州習水縣已經走出了20多名淘寶農民主播,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淘寶村。
另外,被廣東連山縣當地農戶親切稱為「連山九妹」的何少敏,在自己學會淘寶直播後,她開始給鄉下的貧苦農戶作培訓,以此幫助大家依靠淘寶直播來實現脫貧致富。像當地的貧困農戶吳帥,在何少敏的培訓下,一年後在淘寶直播上賣起了連山特產百香果,收入直接翻番。
目前,「連山九妹」已經培訓出了50多名淘寶農民主播,成了當地赫赫有名的淘寶直播脫貧帶頭人。
再比如說,河北肅寧縣西乾泊村的村書記陳雷,在網上賣魚竿,年入近百萬。想帶著村民一起致富,但村民大多都不相信該怎麼辦?他靈機一動,買了一輛奔馳車在村裡「炫富」,直接告訴大家:開網店搞直播賣魚竿很掙錢!
同村的衛亞靜響應陳雷的號召,在淘寶直播進行帶貨,1個月就帶貨賣出了幾千條魚竿,單月淨賺2萬元。
顯然,直播電商如今已經成為了農民脫貧攻堅的新物種。他們進的不僅僅只是李佳琦、薇婭的直播間,更是可以自由進入每一個農民的直播間。
只能說,這個與眾不同的新時代,終究還是到來了!
直播電商為何能成為扶貧新物種?
近年來,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為農產品上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則是讓直播電商滲透到了農村的每一個角落。
就在今年上半年,朱廣權與李佳琦搭檔「謝謝你為湖北拼單」的帶貨直播,2小時完成4000多萬元的交易額;薇婭上《嚮往的生活》做客「蘑菇屋」,和蘑菇屋大家庭一起做了一場公益助農直播,幫助雲南西雙版納的果農們銷售完了當地滯銷的土特產。
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市長、縣長湧入直播間,成功拉動了當地農產品的銷量。
不難發現,直播帶貨+農產品的銷售模式,已然成為了當今扶貧的重要支柱。
那為什麼這種模式,能夠在信息閉塞、交通不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偏遠山區獲得成功呢?
首先,直播帶貨技術門檻非常低。
直播帶貨需要什麼?一部手機就可以輕鬆解決。如果壕一點再加幾盞美顏燈,最多也就千把塊,便能輕鬆搞定。
其次,直播互動增強了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體驗。
對於農產品,大部分人還是喜歡到菜市場親手摸摸,以此來判定商品的好壞。而直播的形式,打破了空間地點的限制,能讓消費者以主播的眼睛去看,以主播的手去感受,這樣在無形之間就增加了消費者購買農產品的真實感。
最後,直播帶貨能有效解決「小農戶」和「大市場」的問題。
就像我們平時去菜市場搞批發一樣,如果你的單量很少,別人肯定是不願意與你進行長期合作的。偏遠山區的農戶亦是如此,由於他們大部分都是小規模經營,那要想進入大市場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事。
但直播電商就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限制,無論你是小農戶,還是大農戶,只要你的產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那你就能獲得全國各地任意用戶的訂單。
因此,直播電商成為扶貧新物種,既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也貼合了當前農村環境。
就像《一點就到家》裡面所說的:「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而直播電商,不僅讓更多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更給了許多偏遠山區的人,向世界展示他們自己的機會!
作者:王小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