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房加裝電梯 加出百姓滿滿的獲得感

2020-12-24 瀟湘晨報

深度老齡化的上海,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惠及廣大群眾、彰顯城市溫度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圖為虹口區逸仙小區成功推進小區加裝電梯工程。文匯報記者 陳龍 攝 面對即將開啟的「十四五」,關乎「讓人民生活更有品質、更有尊嚴、更加幸福」,老百姓心裡有更多熱望與期待,小小電梯無疑是現實而直接的一個載體。

深度老齡化的上海,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惠及廣大群眾、彰顯城市溫度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對「懸空老人」和行動不便人士而言,加裝電梯可以解決每天要面對「上上下下」的難題。

然而,老房加梯並非易事。從政府制定政策、縮短審批流程,到居民主動參與自治、引入第三方服務,近年來上海堅持不懈創新探索,大大縮短了加梯的時間。即將邁進「十四五」,更多好消息不斷傳來……

新工藝「搭積木」,幾天就裝好

地點:黃浦區五裡橋街道怡綠小區

居民:姚錫祥

「這次電梯加裝速度特別快,不擾民,也不影響出行。成套裝置的吊裝『新工藝』大大縮短了電梯安裝時間,只要幾天就能裝好。現在我上上下下特別方便,別提有多開心。什麼是生活品質,這就是!」

速度快,聲音小,佔路施工少。本周,黃浦區五裡橋街道怡綠小區5號樓僅用幾天時間就裝上了電梯。由於採取新工藝,整個加裝工期縮短了近一個月。百姓們紛紛點讚。

事實上,伴隨著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在各小區推進,加裝過程中的工期長、焊接作業危險度高、施工噪音擾民等問題層出不窮。電梯、鋼結構、幕牆被業主們稱為讓人頭痛的「三大件」,常常引發佔路施工、噪音擾民等。

針對加裝中的「通病」,區房管局會同街道和市政部門主動跨前一步對接電梯公司,反覆論證,採取新工藝。本周,怡綠小區5號樓完成首臺工廠化加裝、鋼結構整體吊裝的加裝電梯。

據介紹,這一方案來自上海三菱公司,將電梯、鋼結構、幕牆這「三大件」深度整合,聘請專業設計院進行結構設計,利用三菱的品控優勢,在工廠內預製鋼結構井道,焊接質量有保證;現場快速吊裝作業,最大程度避免對居民的影響;部分部件可預裝,減少現場施工工期;幕牆可提供多種方案供選擇,和原建築融合程度高。

26臺同時開工,還有質的提升

地點:虹口區江灣鎮街道逸仙小區

居民:陳善群

「今年我們小區在上海率先探索整小區加裝電梯工作模式,現在有26臺電梯同期開工。加梯前,每棟樓選出居民代表加入小區電梯自治管理小組,通過集中辦公、共商共議,優化加梯工程,也讓居民不只是加梯的見證者、受益者,更是策劃者、組織者。」

虹口區逸仙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常住人口近2400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近40%。今年該小區在全市率先試點大型居民區整小區加裝電梯:9月有12臺電梯集中開工,10月又有14臺電梯開工,目前共26臺電梯在建設過程中。

陳善群今年80歲,家住5樓,他掰著手指數得一清二楚:同樓34位居民,超過60歲的有21人,其中75歲到90歲的有9人,這樣的年齡結構在全小區29棟樓中較為普遍。大家的強烈訴求,成了整小區加裝電梯的驅動力。

實際推進過程中,加梯前,每棟樓選出3名居民代表,與街道、居委、物業、代建公司等人員,組成電梯自治管理小組。大家每日在居委集中辦公,及時上情下達,高效溝通、解決加梯遇到的難事、急事,向鄰裡宣講相關政策。比如,考慮到電梯集中開工影響居民出行,經過協調,小區內100餘輛私家車停入一牆之隔的空地上,解決了居民的後顧之憂;小組成員「將心比心」從居民最關切的角度出發,宣傳小區集中加梯採購將節約成本,讓電梯維保更便利、安全、可靠。

此外,將整小區加裝電梯設計方案與美麗家園改造統籌規劃,做好建築立面協調、綠化移植等。提前聘請專家對整小區設計方案進行預審,助力加裝電梯工作在合法合規的軌道上跑出「加速度」,也實現了加梯由「量」到「質」的突破。

加裝電梯也「一窗受理」了

地點:長寧區周家橋街道錦屏居民區家化小區

居民:宋小華

「家化小區是一棟長條形的樓,加裝電梯不能影響停車和消防通道,一度大家以為這電梯是沒法安裝了。為了摸清小區情況,自治聯盟成員曾多次到市測繪院、城建檔案館、市人防及區檔案館等地找資料,證明電梯安裝可實現。同時請來設計公司『螺螄殼裡做道場』重新設計,最終決定縮小電梯的尺寸。2號樓電梯終於開工,這臺『迷你電梯』放大了大家獲得感。」

長寧區周家橋街道把老公房加裝電梯的「爬梯子」工程列為頭號民生工程。目前,街道共完成電梯加裝9臺、在建8臺、審批程序11臺、意見徵詢10臺。

為進一步助推加梯項目往專業化、社會化發展,街道指導建立了「悅居中五」加梯聯盟,培育了慧加美加梯指導服務中心,總結提煉了「紅黃藍」加梯工作法,讓加梯之路越走越順。

我家的小區是否具有加裝電梯資格?「紅黃藍」工作法以三色標籤分類,讓人不再一頭霧水。紅色針對是否涉及規劃紅線和房屋自身安全性不能加裝電梯;藍色主要針對調整管、線走向,改建車棚位置等打破不可為、不能為的瓶頸,儘快創造條件加裝電梯;黃色主要針對條件好可加裝的電梯,街道經詳細走訪調研後會出具「白皮書」,讓加裝電梯少走彎路。近期,街道針對電梯的維護保養和管理出了「工具書」,方便居民們按圖索驥。

目前,由慧加美承接運營的長寧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服務中心正常運營中,為長寧居民提供全過程指導、全覆蓋代辦、全能型培育、全方位參與和全流程跟蹤5大服務包,讓居民群眾進「一扇門」就能實現加裝,同時率先成立了加裝電梯綜合受理窗口,「一窗受理」讓居民無需在多個部門往返跑。

創新「按揭」,五樓居民每月付296元

地點:閔行區莘莊鎮東湖花園9號樓

居民:陳老伯

「我們樓的電梯投入運營幾個月了,從一樓到六樓只要40秒,又快又穩。我爬了快20年樓梯,年紀上去了走不動了,現在終於如願了!以前我們小區就想過要加裝電梯,因為高昂的一次性建造費用而擱置,這次小區裡推出了『按揭』付費模式,免費安裝,有償使用,我們住5樓的居民每月付費296元就能用上電梯。」

東湖花園小區是一個房齡20多年歷史的老小區,今年6月,9號樓的電梯投入運營,這也是莘莊鎮首臺以「按揭」付費模式投入運營的加裝電梯,大大降低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門檻。

小區物業經理董先生介紹,加裝一部電梯費用大概65萬元,除去政府補貼的24萬元,居民一共需要出資41萬元。這筆高昂的建造費用一度使得小區加裝電梯的步伐停滯。負責加裝電梯的服務公司來調研時提出,可以以按揭月供的方式,把41萬元的電梯安裝費按照15年的方式向居民收取。比如,二樓居民每個月支付68元,三樓居民支付159元,即便是六樓居民也只需支付380元就能用上電梯。在電梯完工後的15年內,電費、維保費、維護費、保險費以及所有修理費用都將由電梯安裝公司承擔,居民無需再次出資。

居委會聯手業委會、物業公司擬了一封《東湖花園安裝電梯公開信》,在小區電子屏、樓道內進行公示,之後按照居民的熱議問題再度起草了《加裝電梯八問八答》,為大家答疑解惑。莘莊鎮房辦在此過程中多次在小區內召開座談會,為居委、物業、業主三方代表詳細講解了加裝電梯的最新政策與福利。同時還成立了「加裝電梯工作室」,推行「一站式」服務,以進一步推進舊樓加裝電梯工作的進程,為居民自治加裝電梯提供政策諮詢、技術和流程指導等服務。

【來源:文匯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房加裝電梯,僅5戶願意可能嗎?上海這棟樓的居民做到了,還省了幾...
    大家都知道老房加裝電梯需要鄰裡之間的協調有時候,僅底樓居民不同意電梯就裝不成如果只有一層樓的居民想裝上海的創新之舉來了在閔行區江川小區,有五戶居民一直有個苦惱。原來這五戶居民都住在五樓,樓下一到四樓均出租給一家公司作為員工宿舍。遇上老房裝電梯,出租戶們顯然不願意。但如果僅僅五戶居民出資,每戶的費用將高達十幾萬!
  • 松江區首臺老房加裝電梯開工
    圖說:松江區首臺老房加裝電梯開工 邢億梓/攝(下同)多方合力:「懸空老人」終將夢圓家住602的許秀龍、張英平夫婦,是3號單元裡加裝電梯意願最大的一戶人家。眼見為母親準備的房間日復一日的閒置,夫妻倆對加裝電梯的期盼也是與日俱增。居民的心聲居委會幹部最清楚,早在前年老舊公房安裝電梯在上海試點之初,九亭鎮各居委會就已經將其納入重點關注之列,逐步上門走訪、提前排摸、收集意見。
  • 上海松江首臺老房加裝電梯開工 底樓居民表示「不需要任何補償」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松江區首臺加裝電梯,標誌著老舊小區與既有多層住宅的加裝電梯工作實現零的突破,未來更多「懸空老人」將能夠早日下樓。據悉,該臺加裝電梯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外部主體結構的施工,並計劃在明年上半年竣工並交付使用。
  • 不用再爭了,老房加裝電梯有了新的解決方案,加裝電梯「免費」?
    這一政策的出臺,讓人有憂有喜,對於不想搬離老小區的居民來說,舊改無疑是能改善老小區的居住環境,提高老小區的居住質量,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而對於投資老小區的人來說,無疑是非常煩惱的,因為他們投資老小區的房子是希望老小區拆遷的,因為從拆遷中可以獲得巨額的拆遷賠償,然而現在這一想法就要落空了。
  • 上海探索加裝電梯新模式 「代資加梯」讓老舊小區變身電梯房
    老房加裝電梯遭遇資金困難怎麼辦?電梯公司「代資」加梯,居民只需每年出一筆使用費。日前,楊浦區殷行街道召開加裝電梯工作推進會,記者發現,一種全新的「代資加梯」模式正在社區里舖開。殷行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何天玲說,街道最近與第三方加梯公司探索了一種全新的BOT模式,由加梯公司「代資」建設電梯,居民不出建設費,只付使用費。    把BOT模式「移植」到加梯上    BOT模式「移植」到加裝電梯項目上如何實踐?
  • 上海老公房加裝電梯,都動工了,一樓居民反悔了!你怎麼看?|申晨間
    來源:新聞晨報 上海社區發布說起上海老房加裝電梯,真的是好事多磨,即便一切順利,但遭遇「開工反悔」的事情也不在少數——前不久就爆出虹口一小區,連加裝電梯的工程款都付了其實也很簡單報導發出後,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熱議,有人覺得應該以集體利益為重還有人表示,既然當初同意了,現在就不該反悔但也有人支持補償底樓居民隨著老樓房加裝電梯的推進力度越來越大
  • 上海這個鎮為老房加裝電梯,一年立項100臺,開工40臺!如何做到?
    2020年末,在寶山區大場鎮的申泉花苑41號樓,一個全新加裝的電梯剛剛啟用,樓道門口赫然貼著3個字:「回來啦」。  在新裝的電梯旁邊,貼著樓道居民的全家福、生日照,掛著愛心雨傘。樓裡的居民說,因為加裝電梯,鄰居們不僅建了群,還第一次彼此敞開心扉。在樓道門口貼「回來啦」,是為了讓大家走進樓道的時候,就像回到家一樣。
  • 上海加裝電梯又出新規,老舊小區的樓市春天?
    引言: 近日,一條關於上海《關於規範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建築方案設計工作的通知》刷了屏,這是繼2019年上海發布加裝電梯新政的又一指導文件
  • 新民隨筆|政府實事與老房加梯
    昨天一早,「上海發布」微信公號推送了一條消息:上海市政府今年要完成這28項實事。這條消息,很快閱讀就突破了十萬+,並受到粉絲的點讚。不過,推送下面的留言,卻有些令人吃驚:排在前面的十幾條的竟然都是希望把老公房(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的!
  • 聚焦老公房加裝電梯 滑稽戲《懸空八隻腳》亮相
    「懸空八隻腳」——老上海都知道這句滬語,意指「遙遙無期的事」,作為2020上海優秀民營院團展演劇目,由上藝戲劇社出品的海派都市滑稽戲《懸空八隻腳》,經過一個月緊鑼密鼓的排練,日前在上海市金山區文化館劇場上演。
  • 上海進一步規範老公房加裝電梯方案設計 電梯行業景氣度再提升(附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日前,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就規範加裝電梯建築方案設計工作聯合下發《關於規範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建築方案設計的通知》,對老公房加裝電梯的建築方案設計要求進行了明確。《通知》要求,擬加裝電梯的房屋建築應處於正常穩定的使用狀態,建築本身無嚴重的不均勻沉降、傾斜和結構性損傷等情況,能夠滿足房屋正常安全使用要求。設計的新建電梯井道和平臺結構連為一體,並與原樓梯間相鄰,且能夠獨立並承擔恆荷載、活荷載、風荷載等和地震作用。
  • 老房加裝電梯遭拒絕,一樓住戶提出奇葩要求:除非6樓和我換房子
    老房加裝電梯遭拒絕,一樓住戶提出奇葩要求:除非6樓和我換房子 而對於是否要加裝電梯,同一棟樓裡也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 老房資金分攤加裝電梯,6樓不肯,得知可以用這筆錢後又同意了?
    對於老小區住戶而言,意味著整體的生活水平都會提升一個檔次,老人小孩出行安全也得到了保障。更重要的是,很多老舊小區本就處於核心地段,周邊各種資源配置十分完善,未來升值空間也比較大。 不過對於「符合要求的4層以上的老舊住宅加裝電梯」這個事情上,1、2樓與6樓住戶給出了不同的見解。
  • 所有樓棟一次性成功加裝電梯,秒變電梯房小區!|別人家的...
    二十多年前,年輕力壯的社會中流砥柱喜滋滋搬進新公房;二十多年後,年齡漸長的人們在老公房裡成了下不了樓的「懸空老人」……上海越來越「老」的現實語境下,「老房加梯」成了迫在眉睫的民生工程,政府不斷給予政策傾斜,力求讓加裝電梯跑出「加速度」。從全市第一臺加裝電梯成功運行,到如今各區全面開花,目的就是要讓老人們「多接地氣」,讓更多老年人能夠過上有質量的幸福晚年生活。
  • 5部加裝電梯竣工!靜安區遠龍公寓變身電梯房小區
    加上原有的3幢帶電梯的高層住宅樓,建成於20多年前的遠龍公寓現已變身全電梯房小區,這在全市尚屬首創!圖說:業主和居委幹部高興地在加梯竣工儀式上合影留念。邵寧 攝位於靈石路1177弄的遠龍公寓是建於1997年的商品房小區,小區裡既有高層住宅,也有5幢多層住宅,分別是1號、2號、3號、4號和8號。這5幢多層住宅高7層,樓內的業主隨著年齡的增長,爬樓力不從心。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各種難?看電梯設計師神級破解
    加裝可能影響低層房採光和增值,不裝高層房又生活不便……老小區到底該不該加裝電梯?怎麼安裝電梯?如何設計?這就成了一門"學問"!但是有今天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幾乎每一宗加裝電梯的背後,都有自己的難點痛點。規劃設計,消防,城市景觀,歷史街區保護,地鐵施工範圍,市政道路佔用,電纜遷移設計等等問題。要解決這些痛點,難點,必須要有業務知識能力全面的電梯設計師坐鎮。
  • 浦東這個老小區即將加裝電梯,來看詳情→
    浦東這個老小區即將加裝電梯,來看詳情→ 2020-04-12 0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1」到「50」臺加裝電梯只用一年時間,臨汾批量加裝電梯的「加...
    陽曲路760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章旨欽拿起了《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指導手冊》,便開始向胡阿姨解釋加裝電梯的流程,「你首先要向整幢樓的居民徵詢意見……」章旨欽把各種表格的樣張都拿給了胡阿姨,胡阿姨平日裡與鄰裡關係都很不錯,她提出想裝電梯獲得了鄰居的支持。在經過推選業主代表、自管小組等一系列流程後,胡阿姨僅僅用了11天時間,就立項了。
  • 上海靜安臨汾小區實施加裝電梯實事工程掃描:從0到61的轉變
    家住上海市臨汾路375弄臨汾小區的馬阿婆,今年已經85歲,她向記者談起給老公房加裝電梯時,臉上一直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在上海靜安區,加裝電梯成為貫徹「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一個重要內容。臨汾路375弄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呂文潔告訴記者,這幾年街道黨工委在調研走訪中,一直關注居住在3樓以上的「懸空老人」和居民的下樓需求,探索出了為老公房加裝電梯的新辦法,還推動加裝電梯從「個案」走向了「量產」。目前啟用、在建、在批的加裝電梯達到61臺,轄區範圍內17個無電梯居民區有16個實現加裝電梯零的突破。
  • 靜安區又一加裝電梯動工,50臺「軍令狀」,離實現又近了一步
    2019年2月24日上午,由斯邁普加裝電梯承建的上海綠苑公寓加裝電梯項目正式開工!2019年靜安區立下「軍令狀」——「今年起,靜安將以每年開工50臺的速度推進老房加裝電梯。」顯然,靜安區居民的加裝熱情,並沒有在歡騰的春節裡減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