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老齡化的上海,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惠及廣大群眾、彰顯城市溫度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圖為虹口區逸仙小區成功推進小區加裝電梯工程。文匯報記者 陳龍 攝 面對即將開啟的「十四五」,關乎「讓人民生活更有品質、更有尊嚴、更加幸福」,老百姓心裡有更多熱望與期待,小小電梯無疑是現實而直接的一個載體。
深度老齡化的上海,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惠及廣大群眾、彰顯城市溫度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對「懸空老人」和行動不便人士而言,加裝電梯可以解決每天要面對「上上下下」的難題。
然而,老房加梯並非易事。從政府制定政策、縮短審批流程,到居民主動參與自治、引入第三方服務,近年來上海堅持不懈創新探索,大大縮短了加梯的時間。即將邁進「十四五」,更多好消息不斷傳來……
新工藝「搭積木」,幾天就裝好
地點:黃浦區五裡橋街道怡綠小區
居民:姚錫祥
「這次電梯加裝速度特別快,不擾民,也不影響出行。成套裝置的吊裝『新工藝』大大縮短了電梯安裝時間,只要幾天就能裝好。現在我上上下下特別方便,別提有多開心。什麼是生活品質,這就是!」
速度快,聲音小,佔路施工少。本周,黃浦區五裡橋街道怡綠小區5號樓僅用幾天時間就裝上了電梯。由於採取新工藝,整個加裝工期縮短了近一個月。百姓們紛紛點讚。
事實上,伴隨著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在各小區推進,加裝過程中的工期長、焊接作業危險度高、施工噪音擾民等問題層出不窮。電梯、鋼結構、幕牆被業主們稱為讓人頭痛的「三大件」,常常引發佔路施工、噪音擾民等。
針對加裝中的「通病」,區房管局會同街道和市政部門主動跨前一步對接電梯公司,反覆論證,採取新工藝。本周,怡綠小區5號樓完成首臺工廠化加裝、鋼結構整體吊裝的加裝電梯。
據介紹,這一方案來自上海三菱公司,將電梯、鋼結構、幕牆這「三大件」深度整合,聘請專業設計院進行結構設計,利用三菱的品控優勢,在工廠內預製鋼結構井道,焊接質量有保證;現場快速吊裝作業,最大程度避免對居民的影響;部分部件可預裝,減少現場施工工期;幕牆可提供多種方案供選擇,和原建築融合程度高。
26臺同時開工,還有質的提升
地點:虹口區江灣鎮街道逸仙小區
居民:陳善群
「今年我們小區在上海率先探索整小區加裝電梯工作模式,現在有26臺電梯同期開工。加梯前,每棟樓選出居民代表加入小區電梯自治管理小組,通過集中辦公、共商共議,優化加梯工程,也讓居民不只是加梯的見證者、受益者,更是策劃者、組織者。」
虹口區逸仙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常住人口近2400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近40%。今年該小區在全市率先試點大型居民區整小區加裝電梯:9月有12臺電梯集中開工,10月又有14臺電梯開工,目前共26臺電梯在建設過程中。
陳善群今年80歲,家住5樓,他掰著手指數得一清二楚:同樓34位居民,超過60歲的有21人,其中75歲到90歲的有9人,這樣的年齡結構在全小區29棟樓中較為普遍。大家的強烈訴求,成了整小區加裝電梯的驅動力。
實際推進過程中,加梯前,每棟樓選出3名居民代表,與街道、居委、物業、代建公司等人員,組成電梯自治管理小組。大家每日在居委集中辦公,及時上情下達,高效溝通、解決加梯遇到的難事、急事,向鄰裡宣講相關政策。比如,考慮到電梯集中開工影響居民出行,經過協調,小區內100餘輛私家車停入一牆之隔的空地上,解決了居民的後顧之憂;小組成員「將心比心」從居民最關切的角度出發,宣傳小區集中加梯採購將節約成本,讓電梯維保更便利、安全、可靠。
此外,將整小區加裝電梯設計方案與美麗家園改造統籌規劃,做好建築立面協調、綠化移植等。提前聘請專家對整小區設計方案進行預審,助力加裝電梯工作在合法合規的軌道上跑出「加速度」,也實現了加梯由「量」到「質」的突破。
加裝電梯也「一窗受理」了
地點:長寧區周家橋街道錦屏居民區家化小區
居民:宋小華
「家化小區是一棟長條形的樓,加裝電梯不能影響停車和消防通道,一度大家以為這電梯是沒法安裝了。為了摸清小區情況,自治聯盟成員曾多次到市測繪院、城建檔案館、市人防及區檔案館等地找資料,證明電梯安裝可實現。同時請來設計公司『螺螄殼裡做道場』重新設計,最終決定縮小電梯的尺寸。2號樓電梯終於開工,這臺『迷你電梯』放大了大家獲得感。」
長寧區周家橋街道把老公房加裝電梯的「爬梯子」工程列為頭號民生工程。目前,街道共完成電梯加裝9臺、在建8臺、審批程序11臺、意見徵詢10臺。
為進一步助推加梯項目往專業化、社會化發展,街道指導建立了「悅居中五」加梯聯盟,培育了慧加美加梯指導服務中心,總結提煉了「紅黃藍」加梯工作法,讓加梯之路越走越順。
我家的小區是否具有加裝電梯資格?「紅黃藍」工作法以三色標籤分類,讓人不再一頭霧水。紅色針對是否涉及規劃紅線和房屋自身安全性不能加裝電梯;藍色主要針對調整管、線走向,改建車棚位置等打破不可為、不能為的瓶頸,儘快創造條件加裝電梯;黃色主要針對條件好可加裝的電梯,街道經詳細走訪調研後會出具「白皮書」,讓加裝電梯少走彎路。近期,街道針對電梯的維護保養和管理出了「工具書」,方便居民們按圖索驥。
目前,由慧加美承接運營的長寧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服務中心正常運營中,為長寧居民提供全過程指導、全覆蓋代辦、全能型培育、全方位參與和全流程跟蹤5大服務包,讓居民群眾進「一扇門」就能實現加裝,同時率先成立了加裝電梯綜合受理窗口,「一窗受理」讓居民無需在多個部門往返跑。
創新「按揭」,五樓居民每月付296元
地點:閔行區莘莊鎮東湖花園9號樓
居民:陳老伯
「我們樓的電梯投入運營幾個月了,從一樓到六樓只要40秒,又快又穩。我爬了快20年樓梯,年紀上去了走不動了,現在終於如願了!以前我們小區就想過要加裝電梯,因為高昂的一次性建造費用而擱置,這次小區裡推出了『按揭』付費模式,免費安裝,有償使用,我們住5樓的居民每月付費296元就能用上電梯。」
東湖花園小區是一個房齡20多年歷史的老小區,今年6月,9號樓的電梯投入運營,這也是莘莊鎮首臺以「按揭」付費模式投入運營的加裝電梯,大大降低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門檻。
小區物業經理董先生介紹,加裝一部電梯費用大概65萬元,除去政府補貼的24萬元,居民一共需要出資41萬元。這筆高昂的建造費用一度使得小區加裝電梯的步伐停滯。負責加裝電梯的服務公司來調研時提出,可以以按揭月供的方式,把41萬元的電梯安裝費按照15年的方式向居民收取。比如,二樓居民每個月支付68元,三樓居民支付159元,即便是六樓居民也只需支付380元就能用上電梯。在電梯完工後的15年內,電費、維保費、維護費、保險費以及所有修理費用都將由電梯安裝公司承擔,居民無需再次出資。
居委會聯手業委會、物業公司擬了一封《東湖花園安裝電梯公開信》,在小區電子屏、樓道內進行公示,之後按照居民的熱議問題再度起草了《加裝電梯八問八答》,為大家答疑解惑。莘莊鎮房辦在此過程中多次在小區內召開座談會,為居委、物業、業主三方代表詳細講解了加裝電梯的最新政策與福利。同時還成立了「加裝電梯工作室」,推行「一站式」服務,以進一步推進舊樓加裝電梯工作的進程,為居民自治加裝電梯提供政策諮詢、技術和流程指導等服務。
【來源:文匯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