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有望進駐科創板 特斯拉模式人人都能複製?

2020-09-03 一號汽車

疫情之下,全球範圍內新能源汽車市佔率的大幅提升,讓資本市場再一次對新能源行業產生了信心。這對於近兩年面對融資困難的造車新勢力無疑是巨大的利好消息。8月初,理想汽車成功赴美IPO,而小鵬汽車也已經完成美股存託憑證上市在即,頭部新勢力似乎約定成俗般的在加緊IPO步伐。


近期,坊間傳出威馬汽車準備登陸科創板的消息,儘管具體融資金額與時間信息還不能確定,威馬汽車官方也表示「關於市場傳言,公司不予置評」,但威馬的確有實力並且也處在IPO的最佳時期。



首先和理想、蔚來、小鵬不同的是,相較於前三者,威馬的入門級產品定位在市場中註定有著更強的吸引力。尤其在國內,威馬首款車型EX5補貼後15萬元級的售價,正處在銷量最大的細分市場當中。這也奠定了威馬在市場端的數據,要比定位偏高的競爭對手們更為華麗。更重要的是,威馬的產品定位雖然走親民路線,但技術研發卻並未落得下風,其在5G、自動駕駛、V2G反向充電領域均有布局,並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另一點不同之處,在於威馬在資金鍊上的底氣。根據啟信寶數據顯示,威馬目前共完成7輪融資,其中有三輪融資公開披露了融資金額,合計約為170億元。威馬創始人沈輝更是公開表示威馬擁有穩定的現金流管理,憑藉累計融資的近230億元,即使D輪融資不如意,也可以穩健運營很多年。


所以如果威馬投身科創板,融資或許僅僅是威馬為了在頭部新勢力的IPO競爭中不落下風,科創板的更大意義,或許是為威馬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按照科創板的企業分布狀況,其準入對象基本為國內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製藥等符合國家戰略、擁有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方面均有有著不錯成果的新勢力企業,顯然也符合這一發展方向,若威馬能夠成為汽車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的「第一人」,其走勢也將對整個行業起到示範作用。


蔚來創始人 李斌


從另一方面來說,儘管威馬「不差錢」,但新勢力造車燒錢幾乎已經成為行業的「潛規則」。蔚來創始人李斌曾公開表示200億元只是造車門檻,如此來看威馬的230億帳戶就算再如何運營,也很難有突破性的規模變化。競爭對手的IPO、恆大恆馳這種重資攪局者的出現,迫使威馬也需要IPO來保持在規模上不掉隊。


如果說7月份相繼出現重大危機甚至是倒閉的二線品牌博郡、拜騰、賽麟,是迫使頭部造車新勢力們不得不IPO的負面例證。那麼當下在股市中如日中天的特斯拉,或許稱得上是推動理想、小鵬上市的最大積極因素了。



就在上周四的8月20日,特斯拉在美股盤中價格超過美股2000美元,相比去年最低點的211美元,特斯拉完成了一年內飆升9倍的令人誇張的股價上漲。儘管今年面對疫情有過不小的波動,但從整體趨勢來看,特斯拉飆升的增長勢頭仍未有停下的跡象。而在此前兩天,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身價也已經隨著股價水漲船高,成為全球第四大富豪。同為以技術創新為主要產品力,尤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向上有著高度一致性的國內新勢力們,顯然無法忽視這種誘人的資本注入。


新勢力們扎堆IPO,說其中沒有效仿特斯拉的原因,恐怕沒人相信,但是否做了IPO就能成功,這背後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經過十多年在市場中的摸爬滾打,特斯拉的技術儲備與其對新能源市場的需求判斷遠高於其他新勢力車企。或者說馬斯克在創立特斯拉時便已經抱著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思維,才讓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場還未完全打開時,便擁有了可以媲美燃油車的銷量。也正因為此,特斯拉已經連續4個季度實現盈利,這為特斯拉一年內的股價大漲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市值攀升,不僅源於其汽車板塊業務,兄弟企業SpaceX、Boring Company等同樣為馬斯克打造的出行生態鏈同樣做出了重要鋪墊,其技術含量與覆蓋廣度,大大提升了投資者的信心。而特斯拉作為整套出行鏈中的核心元素,其股價的攀升也早已不局限於單車產品本身,反而更像是一種投資市場對於未來出行板塊的現象級的押寶。畢竟2010年上市的特斯拉,在資本市場中從未遇到過真正的對手,這也意味著直到真正具有競爭意義的蔚來上市的8年間,特斯拉和馬斯克都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在自身的產品與營銷層面。


回頭看看國內,2018年9月12日,蔚來汽車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今年5月以來,蔚來的股價從3.18美元一路漲至14.30美元,大漲350%。今年7月30日,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11.50美元,首日開盤價直線上漲37%至16美元,盤中漲幅曾一度超過50%。特斯拉所帶來的行業利好,的確為新勢力們打開了最佳上市窗口期,卻也把國內新勢力帶入了全新的資本競爭當中。蔚來、理想在上市初都有著快速攀升,但如何保持上升勢頭,並持續吸引投資人注資,國內新勢力企業似乎還沒有找到好方法。如何打造自身的營銷特色和生態圈將成為新勢力在更大的資本市場中最大的課題。


如今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局面日益明朗,以蔚來、威馬、小鵬和理想組成的新時代「F4」已經實現了穩定的量產與交付,同時,新產品的規劃與兌現也基本能夠完成。至此,當年混亂的新勢力百強爭霸也基本落下了第一階段的帷幕。隨著幾家車企的IPO,新階段的競爭也將不單限於產品的「掐架」,而是將轉入更多維度的決策當中:諸如蔚來賴以生存的專屬服務,在更大的市場中需要如何實現成本與滿意度間的均衡;新勢力間的差異化將要如何打造;營銷與渠道決策上將出現怎樣的改變。至於群雄逐鹿下,混亂的新能源市場最終將一家獨大,還是多點開花,就讓我們在這些新勢力全部上市後,進一步觀察吧。


註: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若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原創文章歡迎轉載,需註明來自一號汽車。如發現非法轉載,我們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新能源汽車概念...
    除此之外,如果這家公司擁有能成長為行業龍頭的技術潛力和團隊也是加分項。  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均已在美股上市。近日,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威馬汽車正接受上市輔導,威馬汽車計劃於2021年初在科創板上市。如成功上市,威馬汽車將成為第一家科創板上市的新勢力車企,科創板也將誕生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 威馬汽車進擊科創板,新勢力第一梯隊齊聚資本市場
    10月中旬,威馬汽車申請在科創板上市,有評價認為這不僅高度契合了科創板「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的市場定位,更有望填補國內資本市場尚無「造車新勢力」企業的空白。對於威馬汽車而言,湖北是其親密合作夥伴。我們巴不得特斯拉越賣越多,把市場蛋糕做大。」近日,威馬汽車首席零售官唐軍營公開說道。12月2日,威馬汽車發布數據顯示,公司11月銷量達3018輛,同比激增174.6%,實現環比「九連增」。2020年1-11月,威馬EX5累計銷量近2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接近三成。
  • 一嗨租車股東計劃私有化神州租車;威馬汽車計劃登陸科創板;蔚來...
    《日本經濟新聞》8月20日報導指出,松下已經決定在明年之前提高對特斯拉的電池供貨水平,主要措施是為Giga Factory增資超過1億美元,這筆投資將用於擴增生產線,以使得這家位於內華達州沙漠的全球最大電池工廠的產能提升10%,達到每年39GWh,這也是該超級電池工廠自2017年投產以來的首次擴容。自主汽車評論:此前媒體曾曝出松下和特斯拉之間產生嫌隙。
  • 國資幫威馬掛上「D」檔,科創板新能源汽車第一股來了?
    融資完成後,威馬汽車登陸科創板的進程或將進一步加速。此前有消息稱,威馬汽車計劃於9月底開始申報科創板,2021年初登陸科創板,或將成為「科創板新能源汽車第一股」。賽道寬闊之餘,企業發展亦向好,國資怎能不「偏愛」威馬汽車?科創板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國資力量一直是汽車產業創新的領頭羊。即使是以科技創新為標籤的特斯拉,其發展歷程中亦不乏政府的身影。
  • 獨家 | 威馬D輪融資確立領投機構,搶灘「科創板新能源車第一股」
    而在科創板高估值的背景下,搶灘科創板的造車新勢力可以用更少的股權稀釋融到更多資金,目前形勢比較有利。」 近日,辰韜資本執行總經理賀雄松在接受出行一客採訪時稱。「什麼是造車新勢力?就是以融資模式參與汽車製造。」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對出行一客直言,「造車新勢力搞的就是資本遊戲,誰先上市誰先活。」 曹鶴認為,上市的節奏也關係著造車新勢力戰局的勝敗。
  • 威馬汽車即將上市,科創板或將迎來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威馬、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日前陸續公布了今年前11月創紀錄的銷售數據。  威馬銷量創下年內新高,連續兩個月站上3000臺大關。目前,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的銷量相加已超過特斯拉,行業內已形成「一超四強」格局。
  • 威馬擬登陸科創板,造車新勢力「四小龍」格局出現
    威馬、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日前陸續公布了今年前11月創紀錄的銷售數據。威馬銷量創下年內新高,連續兩個月站上3000臺大關。目前,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的銷量相加已超過特斯拉,行業內已形成「一超四強」格局。
  • 威馬獲「國家隊」100 億融資,科創板為最終歸宿?
    也就是說,隨著這股力量的注入,威馬已經貼上了「上海派」的標籤。在威馬之前,無論是上海政府,還是上汽集團都沒有對造車新勢力進行投資。那麼,為什麼是威馬?2019 年,威馬計劃將總部搬離上海至江蘇崑山,並於 2019 年 10 月與崑山地方政府籤約了威馬智慧出行項目。
  • 威馬叩關科創板,誰能吃到造車新勢力上半場的最後一波紅利?
    科創板的設立,則是中國內地投融資環境不斷成熟的標誌。下半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復甦和新能源汽車消費的確定性增長,造車概念股迎來一波普漲,甚至惠及產業鏈上下遊。伴隨著網際網路龍頭公司的盈利、中概股屢次遭遇做空、中美股票市場估值差異變化,此前出現過幾次中概股回A的浪潮,而科創板的設立,則為諸多科技創新企業在國內上市創造了穩定的條件。」
  • 傳威馬D輪融資已確定 將加速登陸科創板
    日前,有消息稱,目前威馬D輪融資的領投機構已經確定,預計本輪融資規模在50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美金。據消息人士稱,威馬汽車預計於9月初完成D輪融資,9月底開始申報科創板,力爭2021年1-2月登陸科創板。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格局出現 威馬登陸科創板的想像力在哪裡?
    文:Fordring目前,蔚來在2018年已經上市,而理想和小鵬則在今年分別在美國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在四小龍中僅剩下威馬汽車還沒有上市。10月13日,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威馬汽車目前正接受上市輔導,擬在科創板上市,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科創板第一股。
  • 威馬汽車即將成為科創板新能源車第一股 這代表什麼?
    最近的消息顯示,上海證交所發布官方消息,威馬汽車正在接受上市輔導,預計在2021年初登陸科創板。這是個平地驚雷一般的大消息。要知道,這意味著幾個月後,威馬將成為登陸科創板的第一家新能源車企業。你知道這代表什麼嗎?
  • 威馬汽車宣布斬獲D輪百億融資 做好科創板衝刺準備
    「汽車之家」援引威馬內部人士消息稱,在完成D輪融資後,威馬汽車計劃在9月底向有關部門提交上市申請,並希望能在2021年初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下一家成功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品牌。 「汽車之家」評論稱,企業在上市前引入新投資,能夠提升公司整體形象,提高股票發行價格和融資效果。
  • 新能源汽車受熱捧,威馬汽車或將奏響科創板最強音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威馬汽車肯定是不甘落後的。近日,威馬汽車就被傳出擬登陸科創板的消息。如果成功上市,那麼威馬汽車很有可能成為科創板新能源汽車的第一股。
  • 恆大威馬將衝擊科創板,「前浪」眾泰被申請預重整
    恆大汽車計劃科創板上市,馬雲、馬化騰提前入場 9月18日早間,恆大汽車發布公告,宣布計劃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值得注意的是,9月15日,恆大剛剛拉來了馬雲、馬化騰等的戰略投資。其公告透露,恆大汽車通過配售新股募資40億港元,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包括雲鋒基金、騰訊、紅杉資本、滴滴等知名投資者。(36氪) 2.
  • 威馬手握百億D輪融資,衝擊科創板穩了?
    直到特斯拉的出現,其在三電系統、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領域的實力,還有其背後的價值和未來的前景,不僅受到投資人和消費者青睞,這家新能源車企也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 在特斯拉融資成功之後的幾年,造車新勢力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有些能穿破厚土看到太陽,有些發育不良的只能腐爛在厚土下面,成為其他「春筍」的養分。
  • 威馬跑步上市,護城河到底有多寬?
    不到一個月,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威馬汽車正接受上市輔導,擬在科創板上市。 威馬有望成為科創板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作為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中壓軸登陸資本市場的車企,而且還是在科創板,威馬帶給國內投資者更多分享新能源發展的機會。
  • 威馬9月初完成D輪融資,或將成為科創板新能源第一股
    日前,有消息稱,威馬D輪融資領投機構已經確定,預計本輪融資規模在50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美金。威馬汽車預計於9月初完成D輪融資,9月底開始申報科創板,力爭2021年1-2月登陸科創板,威馬或將成為「科創板新能源第一股」。
  • 新能源汽車資本化樣本: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登陸科創板 國內投資者分享行業增長紅利
    近日,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威馬汽車」)正接受上市輔導,威馬汽車計劃於2021年初在科創板上市。如順利進行,威馬汽車將成為第一家科創板上市的新勢力車企,屆時,科創板將誕生新能源汽車第一股。而造車新勢力的其他3家均已經在美股上市。
  • 「整車大事記」威馬D輪融資 特斯拉上海二期工程主體結構完成
    01投資下一個特斯拉?據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Tesla Gigafactory 3)二期工程主體分別於今年2月和3月開始施工建設,據了解,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二期工程主體結構和外圍護結構均已全部完工,機電工程也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精裝收尾工作,機電調試工作也已同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