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公司貝恩Bain的數據顯示,中國三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拼多多和拼多多,目前已躋身全球十大零售商之列。
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一季度財報出爐,向公眾展示出中國電商巨頭們應對疫情考驗的成績單。數據顯示,消費者居家戰「疫」帶來網購活躍度大幅提升,成為一季度中國經濟的重要亮點,但電商三巨頭的營收增長依然明顯受到疫情衝擊。
阿里巴巴集團建立了領先的消費者電子商務、網上支付、B2B網上交易市場及雲計算業務,近幾年更積極開拓無線應用、手機作業系統和網際網路電視等領域。集團以促進一個開放、協同、繁榮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為目標,旨在對消費者、商家及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儘管受疫情影響增速有所放緩,財報顯示,阿里上一財季營收1143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的1070億元,同比增長22%。
京東發布財報,疫情影響下20%以上的營收增長率,同樣超過了投資機構此前給出的13%預期。在一季度相對淡季的行業背景下,京東新增超2500萬活躍購買用戶,創下自己在淡季用戶增長的新高。
拼多多發布財報顯示,拼多多用戶數首次破6億,年度活躍買家數6.28億,單季度增加了4290萬,相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1.85億。
「今天在中國發生的事情會根據市場的不同,或多或少地發生在其他市場,」貝恩香港專家合伙人Kanaiya Parekh在電話採訪中說。「人們需要關注中國,尤其是關於零售業的未來。」
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尋找類似的增長機會時,需要考慮當地基礎設施和消費者網購行為的獨特性,畢竟中國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諮詢公司貝恩Bain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后冠狀病毒零售業將大量借鑑中國已經出現的網上購物趨勢。
根據貝恩題為「亞太地區零售業的未來:如何高速發展 」的報告中顯示,亞太地區產生了約四分之三的全球零售業增長,以及約三分之二的在線交易額的增長。
根據貝恩的分析,駕馭這一增長的是三家中國電商: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它們與日本的Seven & I 現在一起躋身全球十大零售商之列。而在十年前,只有一兩家亞太地區的零售商進入前十名名單。
目前興起的一個趨勢是直播帶動的網購。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淘寶直播、抖音等平臺上的互動直播環節,在短短幾分鐘內賣出價值數千元的商品。
據估計,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前,直播約佔中國在線銷售的7%,今年可能會增加一倍以上。與疫情暴發前相比,現在大家似乎更願意使用直播和短視頻進行網購。
視頻直播只是數字購物生態系統的一個例子,它發展起來的部分原因是智慧型手機和寬帶上網的高滲透率。廣泛的物流網絡和後端技術也幫助縮短了送貨時間和成本,使中國消費者現在期待的一小時內送達商品(如新鮮雜貨)成為可能。
消費者更關注商品品質而非價格,電商正從單純的銷售行為轉向更精準地滿足消費者的內在需求,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更加明顯。而直播明顯會強化這方面的需求。
目前,我們的網際網路零售業的發展是世界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而且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趨於飽和,各大電商平臺迫切需要尋找增量市場,下沉市場成為各家爭相深耕的新藍海。以阿里為例,2019年阿里整個中國零售市場新增的7000多萬用戶當中,有70%來自低線市場。
消費者的流量是電商的核心環節。標準化的管理、可推廣的運營是電商獲得用戶粘度的關鍵。用技術手段解決消費者的體驗和商戶的效率,這才是核心競爭力。歸根到底,做電商是做服務,而不是做產品。電商巨頭不僅要服務好消費者,更要服務好商戶。
相信最後受益的是我們用戶,是後疫情時代,國民經濟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