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未來頂層設計出爐,哪些企業將從中受益?

2020-10-11 環球時報汽車周刊

本報記者 宣 澤


日前,隨著一份全新綱領性規劃文件的出爐,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了一片沸騰。在全球汽車行業百年大變局的背景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再次迎來了「換道超車」的新機遇。

這份文件,正是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這項「頂層設計」為未來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方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是8年前,在新能源汽車的「萌芽」期,國務院制定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正是在這份文件的指引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發展,一舉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累計推廣車輛超450萬輛,份額佔全球50%以上,成為了世界新能源汽車業的「半壁江山」。

而在階段性的目標完成後,新《規劃》在過往發展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前瞻性地調整了未來新能源產業的新航向。老《規劃》和新《規劃》在頂層設計上的無縫續接,也使我國新能源產業的轉型實現平穩過度。

那麼,新《規劃》到底有哪些變化呢?總體布局上,其明確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更好發揮政府在標準法規制定、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作用。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

具體來看,其主要提出了四點要求,分別為:一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作業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二要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三要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四要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

新的方向指引已經明確,那麼,作為市場主體的各大新能源造車企業,誰又將在新航向的篤定前行中受益呢?


近年來,異軍突起的恆大汽車無疑是其中之一。仔細梳理恆大新能源汽車近年的發展脈絡,你便會發現其中所蘊含的「遠見」,此前其諸多的布局與新《規劃》的方向和要求不謀而合。而隨著《規劃》的落地,其發展將更加順風順水。

首先,《規劃》中指明的關於新能源車關鍵技術攻關方面,恆大汽車早已走在的前面。比如,動力電池技術攻堅方面,恆大引進了國際頂尖科學家、韓國SK電池研究院原院長李浚秀及其團隊,並新建了智能製造基地用於生產電池。在車用作業系統方面,恆大正與百度等科技巨頭進行合作研發。恆大汽車對於新能源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正在加速推進。


其次,《規劃》提出的加強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恆大汽車也早已提前布局。去年7月28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恆大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國網恆大智慧能源服務公司」,雙方各持股50%。合資公司將聚焦社區停車庫車位的智慧充電服務,基於智慧能源服務系統,在不增加社區供電容量、保證居民生活用電的情況下,利用用電低谷進行有序充電。


第三,《規劃》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事實上,恆大造車模式本身就是國際合作的「結晶」。房地產發家的恆大在汽車行業相當於從零開始,正因為此,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選擇走了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通過收購、兼併、入股、合作等方式迅速掌握汽車全產業鏈的生產資源,建立世界級造車「朋友圈」。正是通過國際併購與合作,恆大已在整車製造、3.0底盤架構、三合一動力總成等關鍵領域掌握了核心技術,並與全球四大工程技術龍頭、15位國際頂級汽車造型設計大師、前110大零部件龍頭汽車戰略合作,充分保證了恆馳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最後,《規劃》總體布局中提出了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這恰恰與恆大汽車的未來目標不謀而合。在去年舉行的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上,恆大明確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發展目標——用三到五年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無疑,立志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新能源汽車企業已經深深刻在了恆大汽車的未來願景中。

當然,這些布局與目標並不是空口而談。事實上,從去年發布至今,恆大的造車計劃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


8月3日,恆大汽車集團在上海和廣州同時發布了恆馳系列的六款車型,從恆馳1到恆馳6的六款車型實現了A到D所有級別車型的全覆蓋,初步形成了恆馳家族完善的產品矩陣。這也一舉刷新了車企歷史上新車發布的速度。

8月7日,恆大汽車的上海、廣州的生產基地正式對外亮相,兩大基地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首期規劃年產能為20萬輛,投產後將能實現每分鐘生產一輛車。


8月27日,恆大汽車的渠道戰略也浮出水面。其計劃快速籌建恆馳汽車展示體驗、銷售、維保修售後服務三大中心,包括36個恆馳展示體驗中心、1600個恆馳銷售中心、3000個自建及授權維保修售後服務中心。

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正在加速推進恆大新能源汽車的量產進程。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車依然是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也是關乎一家企業或一個國家未來競爭力的戰略高地。誰都未曾想到,異軍突起的特斯拉,其股價市值一路狂飈,甚至一舉超越了全球最大的傳統汽車公司豐田,給全球的新能源企業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對於絲毫沒有歷史包袱的恆大新能源汽車來說,未來的成長潛力同樣不可估量。無論在產品規劃數量和工廠產能布局上,恆大都已經超越了現在的特斯拉。然而在市值上,兩者卻出現「倒掛」,恆大汽車目前市值僅相當於特斯拉的1/18,仍處於窪地水平。不過,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恆馳量產,加上A股創業板上市,恆大汽車股價也將迎來飆漲的催化劑,市值更有望看齊特斯拉。

總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出爐,將加速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大做強。而像恆大這類有著技術優勢和產能優勢的龍頭車企,也將在新一輪的競爭中高歌猛進、極大受益,並為整個行業的可持續成長做出新的貢獻。


本文圖源來自恆大新能源汽車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頂層設計出爐 科技企業言必談「AI」
    ■本報記者 賀 駿  繼O2O、共享經濟之後,人工智慧(AI)又成為新的風口,除了BAT等網際網路巨頭外,IT廠商聯想也於近期表示,將轉型為一家AI公司。  在全民熱AI的背景下,相關頂層設計也適時出爐。
  •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落地!誰將受益
    2020-2035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啟動制定歷時一年半,「靴子」終於落地。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具體分為四點內容:一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作業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
  •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出爐,哪些領域值得布局?
    11月2日,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 2035年)》(下簡稱「《規劃》」)新鮮出爐。結合近日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兩份文件表明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長期發展的廣闊空間和決心,對新能源汽車整車和產業鏈標的形成了長期利好。那此次發布的《規劃》除了對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整車研發生產銷售產生直接利好外,又為哪些產業帶來了機會呢?
  • 新能源汽車再獲紅利 恆大汽車或成最大獲益者全面趕超特斯拉
    10月9日,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出爐,為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清晰指明了方向。而頂層文件的出爐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百年一遇的發展機遇,緊貼規劃布局發展的車企,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期。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資料圖為福建省永安市,工作人員在中科動力(福建)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作。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經濟觀察)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經濟觀察)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中新社記者 劉育英汽車行業進入百年未有的大變革時代。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巨大提升。
  • 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車C位危險了!恆大借「東風」發起最強衝擊
    10月9日,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出爐,為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清晰指明了方向。而頂層文件的出爐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百年一遇的發展機遇,緊貼規劃布局發展的車企,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期。
  • 新能源汽車未來十五年如何「跑」
    一是圍繞交通系統總體發展目標和未來智能出行服務、高效運營與智能化管控、智能車路協同系統建設等具體目標有序推進。二是強化交通系統的頂層設計。除傳統的綜合交通規劃等頂層設計外,還要根據技術發展趨勢和要求,統籌規劃載運工具、基礎設施、能源供給。三是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和相關政策。
  • 新能源汽車:未來十五年如何「跑」
    ;未來15年,則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一是圍繞交通系統總體發展目標和未來智能出行服務、高效運營與智能化管控、智能車路協同系統建設等具體目標有序推進。二是強化交通系統的頂層設計。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頂層發展規劃中已將三者很好地考慮在內,但是從網聯化、智能化產業頂層發展規劃的角度來看,三者的融合是不足的,例如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規劃中對於電動化的『交叉互引』是有限的。」其次,徐猛強調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
  • 新能源汽車能否成為未來新寵
    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作出了明確的規劃。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此規劃獲批通過,將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帶來哪些推動作用?在國家消費政策的鼓勵和刺激下,新能源汽車能否成為未來消費新寵?
  • 新能源汽車頂層設計明確路徑:2025年佔新車銷量兩成 公共充電網絡...
    記者還注意到,《規劃》指出,制定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的具體辦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常務理事長蘇暉對此進行解讀時向記者分析道,從此前的號召,到變成剛性要求,說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相關核心技術突破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 曹德旺點評新能源汽車!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在騙補貼?
    今日,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先生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看法在網絡上大火,曹德旺表示,新能源汽車本質上是電動車,有些企業稱其為新能源汽車無非是想拿補貼,但企業靠補貼是活不長久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這塊可能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泡沫,可能最後又會浪費很多錢,又產能過剩。」那麼問題來了,曹德旺說的是當前新能源汽車搞得過火了,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泡沫,大家需要注意這個問題。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 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58家受益公司年內被機構重點調研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近日出爐。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根據相關受益行業,《大眾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上百家機構重點調研了58家公司,涉及行業包括汽車製造、建築機械與重型卡車、機動車零配件與設備等。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 每經網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圖片來源:攝圖網 汽車行業進入百年未有的大變革時代。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巨大提升。
  • 新能源汽車頂層設計落地:2025年佔新車銷量兩成 公共充電網絡定調...
    「國家在政策文件裡頻頻提及公共充電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是為了讓更多的玩家進入投資,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鋪設。在政策的引導下,目前這個領域的玩家已越來越多元化。」就《規劃》提及的充電網絡建設政策,智充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丁銳對記者如是表示。記者還注意到,《規劃》指出,制定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的具體辦法。
  • 界定模糊 「車聯網」沒有頂層設計
    在"車聯網"創業浪潮中,未來誰最有可能成為飛上天的"豬"?  這並非天方夜譚。隨著GPS導航、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應用,"車聯網"概念現已火爆異常。超2000億元的市場規模預期,更讓眾多玩家垂涎欲滴。上汽、北汽、奇瑞等汽車製造企業紛紛觸電網際網路,就連樂視網(78.700, 3.17, 4.20%)也在2014年12月宣布,為顛覆Tesla,樂視將正式造車。
  • 新能源汽車重要規劃通過 發展新機遇下誰將受益
    隨著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一眾新能源汽車企業再次成為市場聚焦的對象。其中,恆大汽車(0708.HK),或最值得關注。截至目前,恆大汽車通過一系列國際併購與合作,已在整車製造、3.0底盤架構、動力總成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領域,掌握核心技術,並在工程研發、造型設計、零部件供應等領域,與世界頂級企業訂立了合作協議,確保了研發技術、產品品質、成本控制等方面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恆大汽車按計劃將在2021年下半年量產,目前已展現出了佔據行業頂流的實力。
  • 行業未來市場廣闊 新能源汽車回收概念股有哪些?
    12月9日,深圳深汕特別合作區乾泰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乾泰技術」)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新能源報廢車的回收拆解工作,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以及環保都會產生重大影響。那麼,新能源報廢車回收拆解流程是怎樣的?相比新能源汽車前端生產和銷售受到廣泛關注,又有哪些上市公司已經布局新能源報廢車的回收拆解業務?
  • 新能源汽車頂層設計落地:2025年佔新車銷量兩成 公共充電網絡定調「快充為主」
    「國家在政策文件裡頻頻提及公共充電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是為了讓更多的玩家進入投資,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鋪設。在政策的引導下,目前這個領域的玩家已越來越多元化。」就《規劃》提及的充電網絡建設政策,智充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丁銳對記者如是表示。記者還注意到,《規劃》指出,制定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的具體辦法。
  • 換電模式再度興起 市場推動重構新能源汽車行業 多家企業受益
    日前,由北汽新能源、蔚來、中汽中心等牽頭的《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推薦性國家標準通過了審查,標準的制定將為換電電動車行業的健康安全發展提供指導。國家標準化的制定意味著行業規範化的提高,國家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換電技術,車電分離模式將迎來新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