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規定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
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第六章名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本章總結我國既有立法經驗(如《網絡安全法》)和學界通說確立了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規則。我國立法機關也正在起草個人信息保護法,未來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將與民法典之中的規則配合起來,全面保護個人信息。
-
【雜誌微閱讀】《民法典》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相關規定給銀行...
我國法律中的隱私權並非美國法上隱私權那樣包羅萬象,依照此種人格權的立法傳統,《民法典》中也應區分隱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不應將二者合併規定。儘管個人信息權和隱私權的關聯相當緊密,但兩者並非渾然一體,而是在內容、性質、客體等方面存在較明確的界分。一是權利內容有別。隱私權主要包括維護個人的私生活安寧、個人私密不被公開;而個人信息權主要是指對個人信息的支配和自主決定。二是權利客體不同。
-
每日一典丨電子郵箱、行蹤信息納入個人信息保護
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特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適應數字時代發展態勢 為個人信息保護確立方向 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
-
每日一「典」:電子郵箱、行蹤信息納入個人信息保護
每日一「典」:電子郵箱、行蹤信息納入個人信息保護 2020-11-30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如何保護隱私和個人信息?
民法典如何保護隱私和個人信息?(律師信箱)陳律師:我經常被陌生電話騷擾,有些電話還精準地知道我的住址、工作單位和購買記錄等個人信息。請問《民法典》對此有什麼規定?深圳讀者 李 格李格讀者:您好。關於您提出的個人信息和隱私被侵害的問題,以下是相關解答。近年來,隱私和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頻出,個人的權益難以獲得保護。為此,《民法典》在人格權編中規定了涉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益的相關內容,明確了自然人在隱私和個人信息上應該享有的權益。■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民法典》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
自然人有隱私權 個人信息受保護
同時,市民提出疑問,這些人得到自己個人信息的途徑是否合法,這樣的推銷合法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跟著廣東卓領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副主任吳曉峰律師一起學習民法典中的相關規定。吳曉峰介紹,順應人們對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的強烈要求,民法典構建了我國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規則。民法典第1032 條中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
《民法典》構建數字時代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的民法基礎
《民法典》以「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專章方式,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定義、保護原則、法律責任、主體權利、信息處理等問題作出規定,開啟隱私權及個人信息保護的新時代。我國雖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創設性推行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二元制」界分,但尚未對「隱私」定義及外延作出界定,使得隱私權保護實踐仍存多項「未解之謎」。
-
民法典如何保護隱私和個人信息?(律師信箱)
關於您提出的個人信息和隱私被侵害的問題,以下是相關解答。近年來,隱私和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頻出,個人的權益難以獲得保護。為此,《民法典》在人格權編中規定了涉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益的相關內容,明確了自然人在隱私和個人信息上應該享有的權益。
-
每日一「典」丨姓名權、名稱權的擴張保護
每日一「典」丨姓名權、名稱權的擴張保護 2020-12-16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民法典】每日一「典」丨自然人有權請求刪除修改其個人信息
【學習民法典】每日一「典」丨自然人有權請求刪除修改其個人信息 2020-12-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編纂專家程嘯接受南都專訪談個人信息保護:
民法典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內容將如何協調?對此,南都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程嘯。A 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 聯繫密切但不可互相替代南都:在「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章節,專家學者對哪些問題討論比較多?程嘯:一個是個人信息的範圍問題。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一直在根據各方面的意見不斷做出完善。
-
程嘯:我國《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制度的創新與發展
一方面,在《民法典》人格權編第6章「隱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中,立法者用了6個條文(即第1034條至1039條)對個人信息的概念和類型、個人信息保護與隱私權的關係、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的原則與告知同意規則、自然人對其個人信息享有權益內容、侵害個人信息的免責事由,信息處理者的法律義務等作出了系統的規定;另一方面,在《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第1章「一般規定」和第5章「名譽權和榮譽權」中,立法者還就個人信息的合理使用
-
民法典來了|程嘯:《民法典》與個人信息權益保護
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2020年5月28日頒布的《民法典》在人格權編的第六章「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中對個人信息保護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
加快制定專項法律法規 保護隱私權及個人信息
通過審議,我很激動,相信有著鮮明中國特色與時代特徵的民法典,必將為這個奮進的時代提供更完備的法治保障。 我特別關注到,民法典草案的人格權編,以專章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主體、具體保護內容等作出規定,為保護個人隱私提供了法律依據。這些年我國在相關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隱私暴露和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還沒得到有效解決,輕則被電話騷擾,重則人身財產受到侵害。
-
顧雷:數字經濟時代《民法典》對於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民法典》在個人信息保護和隱私權保護方面增加了哪些新規定? 顧雷:1987年《民法通則》及其他民事單行法並無個人信息的概念。 當今社會數位化程度越來越高,數據與信息的交匯、數字與法律的融合越來越普及,《民法典》在個人信息保護和隱私權方面,環環相扣,勾勒出一個完整的個人信息保護框架。 一是明確個人信息的內涵和外延。
-
「網絡普法」民法典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為回應社會需要,《民法典·人格權編》第六章專門規定了「隱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那麼,《民法典·人格權編》將如何保護個人信息?1 什麼是個人信息?由於個人信息是可識別到個人的信息,必然與隱私難分彼此,在單獨識別(直接識別)的情形尤其如此。對於這個問題,學說與實踐均無法迴避。《民法典》第1034第3款也規定:「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由此產生個人信息能否獨立成為權利的爭論。
-
最高法:人格權或單獨成編入民法典 保護個人隱私權
新聞簡介: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峰在今日舉辦的的2017年大數據合作與合規峰會上透露,最高人民法院有意在民法典的編纂中,提出立法建議,「將人格權單獨成編規定在民法分則中,將對自然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作為人格權的重要內容
-
【學習民法典】每日一「典」丨姓名權、名稱權的擴張保護
【學習民法典】每日一「典」丨姓名權、名稱權的擴張保護 2020-12-16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周tips」劃重點啦~民法典裡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
誕生於網際網路時代的《民法典》,貫穿著「網際網路+」的時代印記,自帶「網際網路光環」。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有43.6%的網民在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洩露問題佔比最高,達23.3%。那《民法典》中如何回應網際網路時代網絡安全方面的的訴求呢?
-
每日一「典」丨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的特定時間
每日一「典」丨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的特定時間 2021-01-03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