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國家博物館內收藏的五代白瓷茶具文物。
以五代文物「白瓷茶具及陸羽像」為藍本設計的茶具套裝,契合現代人的飲茶習慣。(均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6月5日消息:「舌尖上的國寶」四羊方尊餅乾,擁有巧克力、抹茶、奶油三種口味;以五代文物「白瓷茶具及陸羽像」為藍本設計的茶具套裝,契合現代人的飲茶習慣……在日前舉行的「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發布會上,「高大上」的國家博物館奉上的這些「國寶級」文創產品,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一塊餅乾引發的文創裂變仍在繼續。今年1月,國博天貓旗艦店悄然上線,與「故宮淘寶」組成「國字號」的文創產品新媒體陣列,將760萬觀眾變成了上億網民。而在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李六三看來,「國博天貓」僅是試水,國博正與阿里巴巴聯手打造「文創中國」平臺,將國博及其他文博機構的館藏資源IP向專業設計師、投資者開放,構建一個涵蓋設計、生產、運營、全球銷售的文創產品網絡交易平臺。
「如何讓文物活起來,讓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 文化機構不能各自為戰、單打獨鬥。
擁有133萬件國寶級文物的國家博物館,在做好館藏文物文創產品的同時,要肩負起匯聚海內外文化資源、打造文創產品『國家隊』的責任。」李六三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文創產品是可移動的博物館
「國寶餅乾」和「陸羽茶具」這兩款文創產品,都由李六三親自指揮設計:「四羊方尊餅乾的靈感源於我的童年記憶,那時每逢父母出差便會帶回美味的動物餅乾。希望國博的觀眾也能將『國寶餅乾』帶給親朋好友。」白瓷茶具則在五代文物的基礎上進行改良,比如將煮水煎茶的風爐變為置放茶匙、茶漏等「茶道六君子」的茶桶,並配備了白瓷茶盞。
在「國博天貓」上,銷量排名前三的是國博文物紙膠帶、杏林春燕異形瓶形胸徽和以鎏金銅鋪首、獸面紋銅鉞為元素的防霧霾口罩,售價分別為12.8元、25元和20元。銷量逾2000件的文物紙膠帶,以館藏文物清康熙黃地琺瑯彩牡丹紋碗為素材,選取器身上飽滿明麗的牡丹花紋和枝蔓為紋飾,有「錯彩鏤金」之美,寓意「年年富貴」。全店最便宜、售價僅5元的大觀園馬口鐵胸針,設計靈感源於清代民間畫工的《大觀園圖》,以《紅樓夢》第三十七、三十八回為主線,表現結海棠社、吃螃蟹宴、詠菊花詩的閒雅生活,穿插四美垂釣、湘雲眠芍等場景,這些細節在5款胸針上皆有所體現。
國博為這些館藏文物衍生品打造的「國博衍藝」品牌,深刻體現了「把國寶文明帶回家」的文創開發理念。李六三說,文創產品是可移動的博物館,國博立足館藏文物普查和研究基礎,深入挖掘藏品的文化內涵、器型紋飾、銘文釋義等元素,使文創產品成為國家博物館展覽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此外,國博在文創開發活動中堅持充分尊重國寶、在使用中了解國寶、注重文創產品的人性化等原則。
據介紹,國博的文創產業始於2011年新館開放之際,在資金嚴重不足、人才極度匱乏的情況下艱難起步,截至去年底,國博設計開發的文創產品達3000餘款,其中1800餘款擁有完全自主設計版權。目前,國博的設計團隊有20多名文創設計師。
從「國博天貓」到「文創中國」
面對故宮這座文創產品的「高峰」,國博試水「網際網路+博物館」的方式獨闢蹊徑——有感於「國博天貓」產品供應不足、設計和投資瓶頸,國博主動牽手阿里巴巴搭建「文創中國」平臺,開拓了文創產品的新局面。
李六三介紹,「文創中國」平臺包括「雲設計中心」和「文創超市」兩部分,面向全國文博單位開放,由文博機構提供館藏文物IP授權,由國博牽頭將資源推介給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師,繼而將設計方案與有實力的投資者對接,生產出的優質產品則直接在「文創中國」平臺銷售,各機構獲得分成。
「文博機構最大的財富就是其館藏文物,要讓文化人專注幹文化的事。」李六三認為,博物館IP應包含館藏文物高清圖片、3D掃描數據、學術性研究成果等。「要做好文創產品,尤其對偏遠地區的中小博物館而言,首先要梳理好自己的文化資源,而不是一窩蜂地去生產冰箱貼、書籤等。」
據悉,國博率先在「文創中國」平臺上線了400個文物IP,包含「國寶級」的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大盂鼎等。目前,湖南博物館已籤約授權,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也在積極響應。為確保「文創中國」平臺出品更多的文創精品,國博將對設計師進行輔導,幫助他們了解文物內涵,而每一件文創產品在批量生產前,都需國博、阿里巴巴雙方認可。
5月16日,國博與上海自貿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文創中國」線下運營中心正式落戶上海自貿區,一支275人的經營管理團隊隨即成立。「至此,『文創中國』交易平臺第一期任務基本完成。這個項目不僅對國博,對促進整個文博行業文創產業發展轉型都具有深刻的意義。」李六三介紹,下一步,這支文創產品的「國家隊」將遠徵海外,真正實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