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視頻早已再不是單純觀影模式。現階段,無論點開主流還是非主流視頻網站,都會被鋪天蓋地的「彈幕」襲擊。有人詬病其為網絡牛皮癬,揚言懲奸除惡,有人對此樂此不疲,不亦樂乎。「彈幕」作為一種小眾文化正在點滴滲入人們日常生活。
追本溯源「彈幕」文化
「彈幕」從字面理解可能為承襲戰爭、彈火之意。然事實非也,「彈幕」雖讀音為「dan mu」,之前卻是貨真價實地存活在二次元世界裡的奇珍異寶。
作為二次元根深蒂固的日本,「彈幕」也師出日本。追本溯源,「彈幕」最早出現在日本動漫書評網站「niconico」。2007年,好事日本網民將《初雪》MV以「彈幕」形式傳到「niconico」,瞬間引發大批粉絲追捧,「彈幕」便成了該網站特色,這也是彈幕文化的最早雛形。
AB站「彈幕」背後的心理需求
拋開彈幕各色表現內容,其表現形式還是較為統一的。「彈幕」通常出現在畫面上方,自右至左逐字展開,以「飄過」效果,進行實時評論。
國內最早引入彈幕文化,仍然離不開二次元的影響。面向小眾的宅男、宅女二次元愛好者,襲乘niconico網站的彈幕運作模式的A站(Acfan)和B站(Bilibili)應運而生。到目前為止,雖然也會跨足其他視頻領域,但不可否認的一點,A、B站為國內彈幕文化打下堅實基礎。
面對國人日益高漲的戀娛情節,各大衛視、網站爭相搶奪自製、真人秀領域。彈幕作為其中不不可或缺的調劑品,也被廣大主流視頻網站紛紛招致麾下。優酷、愛奇藝、搜狐等相繼開拓彈幕互動模式,讓彈幕從二次元進階到實實在在的大眾生活裡。而《秦時明月》、《小時代》電影相繼推出彈幕版,也揭開彈幕由小螢屏轉戰大熒幕的歷史性時刻。
從用戶角度來說,A、B站這種彈幕模式無非滿足三類用戶的心理需求,第一種的就是分享型,發現趣點槽點與網友分享,看看是否有和自己觀點相同的朋友;第二種傾聽型,自身可能比較拘謹約束,觀察能力不強,或者想要發現更多與視頻息息相關的其他內容;第三類亟待認可型,互動模式讓網友很容易找到自己小圈子,如果沒有在彈幕裡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從本質上說應該是一種認可感缺失的失落。
章魚TV神來之筆的強大魅力
專家稱未來幾十年,國內的娛樂行業將進入飽和,那麼這也意味著娛樂重心可能會向其他領域轉移。對彈幕文化頗有見解的章魚TV先人一步,打破傳統體育解說模式,將彈幕運用於互動體育直播,吸納更多直播賽事、籤約大批優質特色主播,傾力打造中國最大原創體育直播平臺。
不同於A、B站彈幕的網友間互動交流模式,章魚TV將彈幕其創新為主播和用戶之間溝通的重要途徑,在直播體育節目進程中實現網友之間、解說與網友之間的雙向互動。此外主播引導粉絲通過彈幕來支持自己喜愛的明星,球隊,調侃主播,甚至是黑對手,以此達到活躍直播間氣氛,提高人氣。這時候用戶不再是「一個人」看體育直播,而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看比賽,將彈幕徹底搖身一變,打造為一個緊系體育迷團體的堅實紐帶。
隨著都市生活日益忙碌,交流時間越來越少,充滿活力的評論入口就顯得非常必要,恰恰彈幕的功能優勢就在於此。雖然目前彈幕的發展還有不完善的地方,不過筆者認為彈幕仍舊是一種新的生產力。尤其是對於年輕的一代來說,彈幕的形式也是更容易接受。目前有些企業已經覺悟,試水彈幕廣告。可想而知,隨著未來彈幕功能的繼續開發和完善,挖掘出更大的潛力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