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田黃石1克賣出10萬 系古代帝王印章材料(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田黃石,簡稱 「田黃」,與其它產自壽山的石材,統稱為 「壽山石」,為壽山石中最優良的品種之一,壽山石系中的瑰寶。它有廣義的和狹義的之分:廣義的田黃石指 「田坑石」,狹義的田黃石指田坑石中之發黃色者。</p><p>  其色澤溫潤可愛,肌理細密,產量稀少,玉質優秀而更顯珍貴,素有 「萬石中之王」尊號,同時也是古代帝王印章的材料,自明清以來就被印人視為 「印石之王」。數百年來田黃石極受藏家至愛,正如俗語所說: 「黃金易得,田黃難求」。  

  黃金價格起起伏伏,而「石中黃金」田黃的身價依舊高高在上?在此前結束的北京秋拍中,一枚重量為148克的清代田黃最終拍出1725萬元高價。「儘管印石市場受到各種不利因素衝擊整體下滑,但頂級的田黃仍賣出超過10萬一克的高價!」有行家為此感到振奮,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田黃的行情其實也受到衝擊,只是因為這是個老物件,又有名家篆刻、收藏為其「加持」方有如此身價,沒有頂級的財力和眼力,入手大路貨仍需謹慎。

  今年秋拍田黃石拍出天價

  經歷了幾年的沉浮,以田黃為代表的印石板塊今年似乎仍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特別是許多當代作品在被資本介入炒作數輪後呈現疲態。而在北京的一場秋拍中,一枚約148克重的「龍石」款田黃方章經過多次激烈競拍之後,以1500萬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價為1725萬元,每克單價仍超過10萬元。

  無獨有偶,在西泠秋拍中,一尊重量約為108克的「清早期·田黃石七寶羅漢像」也拍出了931.5萬元的高價。以克論價,似乎已成為不少稀缺的資源型藏品的價值評估方式。在印石板塊受到各種不利因素衝擊,整體行情下滑之時,這些老石頭怎麼還能拍出天價?

  據業內人士介紹,該印章經清末民國大收藏家龔照瑗、龔心釗父子遞藏,因其體量大、質地純正、雕工精美而受市場特別關注。除了傳承有序、印文內涵豐富,名家篆刻也為其加分不少。「印章一側落『龍石』邊款。『龍石』乃楊澥(1781~1850),江蘇吳江人,浙派。單名楊海,字竹唐,號龍石,又號聾石、石公,生於清代乾隆四十六年,精金石考據之學,善刻竹,字、畫均能,用刀不以光潔取悅於人,講究神韻。」「名家收藏加上名家篆刻,再加上重量、印文、材質等因素,可以說,它具備了一塊高價拍品的所有要素,這樣的精品可遇而不可求。」

  行家李先生表示,如今有人在青田石產區首次推出印石按克計價定價方法,確定 「燈光凍」的基準價為5600元/克, 「封門青」的基準價為3300元/克, 「我認為,歷史和文化價值對於本身就講究 『文氣』、 『文脈』的金石收藏品就格外重要,脫離了文化只談材質的單價,甚至希望按材質的不同整理出不同石種的單克參考價,在我看來這是 『土豪』行為,只有追求短期炒作獲利的人才會這麼去操作。」

  市場反應印石收藏「今不如古」

  一枚辛庵款田黃四方印章被拍賣行「弄丟」,後被上海一中院宣判其賠償物主老伯480萬元——這件早些時候發生在上海的真人真事也讓不少外行人看到這一「方寸之物」當前在藝術品市場上的高昂身價。

  「真正的好田黃還是稀缺品,西泠秋拍上,107克的清早期田黃石七寶羅漢像拍出931.5萬元,頂級田黃現在就是這樣的『任性』價。但我很反對為了湊數搞什麼田黃專場,尤其反感『昌化田黃』這種搞笑概念,田黃就只有福建壽山產。」有行家直言頂級田黃仍受熱捧,但某些專場則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李先生認為, 「市場上就這麼多好貨,由於被爆炒過數輪的現代名家作品虛火漸漸消退,如今的行情走勢是 『今不如古』。」筆者觀察西泠拍賣數據發現,其秋拍田黃石專場成交率為83.3%。晚清名家作品上拍量僅有18件,悉數成交,而近現代名家作品共上拍342件,成交263件,還有5件被標註為 「撤拍」。

  另外,根據北京匡時的拍後數據,其「國石篆刻專場」共成交2435.24萬元。徐海治印九十二方以368萬元成交;郭懋介作壽山田黃石薄意「踏雪尋梅」隨形章以230萬元成交。

  「郭懋介的作品一直被認為是現代田黃印章的價格標杆,但今年以來其作品在拍場上的表現也遠不如以往。」一位經營壽山石的資深行家表示,「一直在觀望,覺得現在還不是出手買賣的好時候。」筆者對比數據發現,今年郭懋介作品最高成交價為437萬元,而在去年,這一紀錄是3680萬元。

  收藏趨勢深挖金石名家「金礦」

  當盲目炒作不再是主流,那些對市場敏感的藏家們便開始轉而挖掘具有相當文化含金量而又被長期低估的金石名家的市場潛力,而部分拍賣行為應對這一趨勢,也改變了以往的布局和策略,像晚清金石名家吳大澂和書畫篆刻名家來楚生等的作品現在就成為了市場的寵兒,朵雲軒也借勢在秋拍中推出葉璐淵作品、藏品專場,被認為是首次為篆刻家舉辦的個人專場。「在外來資本『退潮』後,相對理性地關注這些金石名家的精品,無異於找到了今後一段時間印石板塊中的『金礦』。」李先生分析稱,目前能以200萬元左右的價格入手一些名家自用或篆刻的、材質上佳的印章,升值潛力依舊可期。

  有專家提醒收藏者注意用綠泥石染成黃色後冒充田黃的現象,一是不帶任何雕飾的隨形印章,其外部有深色蠟狀物,模仿包漿,另一種則是紐章,雕工粗糙且經賣家刻意做舊。「頂級田黃非常稀缺,因此物主一般都會找名家雕刻,雕工一般都很精細,收藏者在市場上遇到雕工極差的 『田黃』時,便要格外小心了。

相關焦點

  • 「天元藏·薦」壽山田黃石雙龍戲珠印章
    若是印章石質屬誰最優,壽山田黃石不出其二。田黃石作為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有「石中之帝」的美稱,原產於壽山不到一平方公裡的地方,存世量極其稀少。另外,田黃石質地細膩而溫潤,色澤金黃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國色,自古以來便受到皇家貴族的喜愛,清朝時期便有多位皇帝使用壽山田黃石篆刻印章、玉璽等。「黃金易得,田黃難求。」
  • 這個村子靠挖石頭致富,乾隆都拿它做印章,1克能賣15萬!
    田黃石是壽山石中最優良的品種之一,全世界只有中國福建壽山村壽山的一塊田中出產,且經過幾百年的開採,壽山村的水田已經被村民翻掘了無數遍,目前已經開採殆盡。田黃石,有著溫潤凝膩的外表,是軟質雕刻石中的極品,被人們稱為「石中之帝」。
  • 印章收藏漸入佳境
    白芙蓉印石  印章,是我國特有的歷史文化產物,古代主要用作身份憑證和行使職權的工具。  壽山石印章(1)  直到2012年,以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等為代表的一批大拍賣行為尋找新的增長點,又重新把篆刻印章納入主流板塊體系,並陸續開設篆刻印章專場。自2013年春拍以來,篆刻印章的強勢行情就更加凸顯,大部分專場成交率均在80%以上,而帝王的印璽一直是印章專項拍賣中價格最高的。
  • 「瘋狂的石頭」,壽山田黃石「九龍戲珠」過億元成交創出紀錄
    12月3日晚,北京匡時2017年秋拍「田帝玄黃——田黃石專場」舉槌,本場共有129件精品上拍,其中,壽山田黃石「九龍戲珠」,以諮詢價格上拍,4500萬元起拍,經過激烈競拍,最終以9500萬元落槌,加佣金1.0925億元成交,打破世界最貴田黃紀錄,被戲稱為「瘋狂的石頭」。
  • 印章收藏:名石名刻升值潛力更大
    「剛開始從事收藏時,接觸的東西比較雜,錢幣、青銅器、印章、紫砂器具都有涉及,以錢幣的收藏為主。」孫啟勤說,最多的時候收藏了10多斤歷朝歷代各式各樣的錢幣。但隨著收藏的深入,孫啟勤發現,市場中的假錢幣越來越多,仿造技術地不斷更新,令他經常有真假難辨的困惑。 「上世紀90年代末,印章的收藏還不像現在這麼熱,許多地方的印章石料比較充足,價格也沒有現在這麼高。
  • 《富春山居圖》在浙博「畫印重逢」
    原標題:《富春山居圖》在浙博「畫印重逢」   新華社杭州7月3日電(記者馮源)一枚珍貴的田黃石印章,見證了國寶級名畫《富春山居圖》的一段傳奇經歷。2日傍晚,一場簡短的捐贈儀式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舉行,曾經加蓋在《富春山居圖》(剩山圖)上的這枚「銘心絕品」田黃印能與原畫重逢了。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的作品,描繪的是浙江富春江上的景色,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巔峰之作。在清朝初年,它遭遇火劫,燒成兩段,也就是現在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的《剩山圖》和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無用師卷》。
  • 承載人文歷史 印章收藏自古有之
    印學,系專門研究總結璽印的發展史、印式、印製、用途、論著、印譜、印鈕、篆書、用篆和文人篆刻史、流派、篆刻技法等的學科。篆刻學是印學的一部分。」著名篆刻書畫家錢君匋如此總結。《清 艾葉綠壽山石獅紐同治印章》3450萬港元 2015年華夏民族創造的璀璨璽印篆刻藝術,在歷史長河中,幾經磨礪,幾經興衰,始終生生不息。
  • 古代皇帝所用的印章,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呢?
    印章是古代經常用到的公文材料之一,籤署條約和文件時,需要蓋章,只有皇帝看過的文件才會有皇帝的印章。因此,印章在古代非常重要,當然,皇帝使用的印章必須是最好的材料,那麼,皇帝所用的印章是什麼材質,我們來一起看看。
  • 《鑑寶》印章作偽最重要的一點為何體現在材質上?
    大家好我是別具風採看,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為大家講解《鑑寶》印章作偽最重要的一點為何體現在材質上?印章的作偽最重要的一點體現在材質上,因為這一點對印章的價值至關重要。目前市場上主要以玉石類印章為主,作為一種刻制材質和篆刻藝術的結合體,在判定其收藏價值時,就主要應看刻制印章的玉石種類和印章的篆刻藝術。在古代玉石印章中,最具收藏價值的材質,是用號稱「中華四大章石」的田黃 石、雞血石、青田石和艾葉綠刻制的。田黃石產於福建福州,雞血石產於浙江昌化,青田石產於浙江青田,艾葉綠產於浙江、福建、遼寧等地。
  • 福州:民眾狂挖田黃石 國石館草坪變「礦山」
    近日,位於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壽山村「國石館」前即將用來新建新景點的草坪上,上百人正在大大小小的土坑、水坑裡忙著挖掘田黃石。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北峰山區的壽山村因產壽山石而出名。「田黃」是壽山石中的上品。由於多年來的開採,田黃石材已趨於枯竭,價格猛漲。
  • 印章一小方,內藏天與地——古代印章發展史
    印章,又稱「印信」,自古至今是信用的證物和權力的象徵,我國的印章歷史,源遠流長,印章三千年,是一部印信史,更是藝術史。在印章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可以大概地把印章分為官印和私印兩大類。
  • 為何古代皇帝專用印章被稱為璽?而普通人的印章只能稱為印或章?
    官璽後來演變成了歷代官員任職的官印,而私璽演變成了私人專用的印章或是喜愛書法、書畫的提名方式。在秦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下令,「璽」只能受到皇帝一人的使用,其他人只能使用「印」。這或許是君主專制,同樣也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自古以來,哪一位皇帝不是想要把所有的權力集中在自己一人身上?璽的發展過程——一帆風順?
  • 名人趣事:鄭板橋智得田黃石
    一次,他得了一塊田黃石。田黃石是刻圖章最珍貴的材料,素有「石帝」之稱。這消息一傳開,遠近前來索求的人絡繹不絕。  鄭板橋自小就喜愛篆刻藝術,他多麼希望得到這塊上好的田黃石啊!可是,由於家貧囊空,他只能趁人們圍著觀賞讚嘆的時候,貪婪地看上幾眼。
  • DNF遠古舊材料1:1補償,波羅丁的印章這些材料能兌換什麼呢?
    DNF地下城勇士小編昨天介紹了遠古傳說裝備材料兌換新遠古裝備材料的補償,補償的比例是1:1兌換,也就是說遠古王國的金幣、偽裝者調查報告、閃亮的泰拉石等等7大材料統一更換成新材料遠古記憶的碎片。那麼問題來了,波羅丁的印章、汙穢之血、使徒的氣息等等舊遠古副本掉落的材料又怎麼辦呢?
  • 《鑑寶》中國古代印章種類,以及它的分類!
    私印為官印以外印章的統稱,門類十分龐雜,又可分為很多門類,大致如下: 1.從字義上分 姓名字號印:即印文刻人姓名,表字或號。 齋館印:古人常為自己的居室、書齋命名,並常以之製成印章。 書簡印:印文在姓名後加「啟事」,「白事」,「言事」等著,專用於書簡往來。 收藏鑑賞印:此種印多用於鈐蓋書畫文物之用。
  • 世界「頂級」的4種螃蟹,我賭10隻帝王蟹,最後1種有錢也吃不到
    世界「頂級」的4種螃蟹,我賭10隻帝王蟹,最後1種有錢也吃不到海鮮中的營養成分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還是比較喜歡吃海鮮的,但是海鮮的價格也是不便宜的,有些開海邊城市還好,但是很多的內,內陸城市那海鮮就是非常的貴的了。
  • 組圖:古代名畫現「囧字」印章 令人稱奇
    然而,近日南寧一網友在一場古代名家書畫展上,意外發現畫作中出現多處酷似「囧」字的印章。這是怎麼回事呢?  疑惑:  「囧」字現名畫,網友嘆神奇  4月7日,早報網網友「10點半」在早報網發帖稱,近日,他在廣西書畫院舉辦的一場名畫展上看到,展覽中的好幾幅古代名家畫作上都有一個「囧」字,而這些作品分別來自唐代、元代、明代等,都是「國寶級」名畫。
  • 西藏古代印章收藏 價值翻倍上漲
    在西藏的古代藝術品收藏裡,印章是唯一具有歷史檔案價值的藏品。形制各異的藏印包含了歷史長流裡無盡的細節,一枚看似平凡的印章,往往能證明一件史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大事。
  • 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 | 錦繡卷
    2018年8月23日,由浙江大學出版社、中國絲綢博物館、浙江凱喜雅集團主辦的《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系列圖書首發式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