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代印章收藏 價值翻倍上漲

2020-12-22 人民政協網

  在西藏的古代藝術品收藏裡,印章是唯一具有歷史檔案價值的藏品。形制各異的藏印包含了歷史長流裡無盡的細節,一枚看似平凡的印章,往往能證明一件史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大事。

 

  而藏印的鑄造、雕刻,則是西藏古代藝術品中的上乘工藝之作,小巧方寸間,刻畫大觀,或渾厚大氣,或靈巧可愛。

 

西藏古代印章收藏 價值翻倍上漲

 

  藏印的收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是極小眾的,國內專注於藏印收藏的專家並不多,大眾收藏的盲點,給了這些有遠見的藏家巨大的契機。筆者在成都藏印收藏者周先生處,見到數百件精美無比也珍貴無比的老藏印,其中土司、僧官印就有百餘件。周先生笑談,當時收藏這些藏印,平均一個也就幾百元,在目前的市場看,其價值已增百倍千倍。

 

  其實,收藏之路亦是感悟之路,當我們拾起歷史舊物時,何嘗不是在和歷史對話,從中感悟天地。

 

  藏印的歷史沿革

 

  藏印的歷史很悠久。從爐霍石棺群出土的早期文物看,西藏東部早期印章有明顯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特質,多為薩滿圖騰,一般為太陽、鷹、星宿等。

 

  接近伊朗高原的藏西阿里地區則出土有西亞祆教、摩尼教、景教圖騰印章,圖案多為大鵬金翅、火焰、十字架、六芒星符號。這些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世紀的印章,在藏人看來是天降神物,稱為天鐵或雷鐵,實則是藏民族形成的人種來源的實證。

 

  公元7世紀吐蕃王松贊幹布時期,西藏開始使用本民族文化特質的印章。唐初,吐蕃的傳奇君王松贊幹布統一高原,向周邊國家學習農耕、文化、藝術,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法律、典章制度。為了管理佔領地區的廣大屬部,吐蕃王朝必須以印信作為權力憑證,歷史上也多有記載。

 

  比如,吐蕃佔領西域時期官印的使用,在敦煌出土的古藏文文書中得到了證實。當時吐蕃官方發給沙州行政官員的文書末尾都蓋有行文規範的制式官印。

 

  公元752年,吐蕃冊封盟國南詔為「贊普鍾南國大詔」,並「賜為兄弟之國」。命南詔王閣羅風為贊普鍾,號曰「東帝」賜以金印。吐蕃王赤德松贊在拉薩東部墨竹工卡的夏拉康立有兩座石碑,碑文末尾刻有鈐蓋印章,有「誓文封以雍中之印」「蓋印加封,堪布用印,安置之」「其一副本蓋印加封,置於此神龕內」等文字。在另一方盟誓碑的末尾也刻有:「為令人知曉計,乃將誓文勒諸石上,四周蓋印護持,置於神殿及盟誓文龕之內。」

 

  唐時的吐蕃治印,沿用了唐印的形制,文成公主進藏帶來的漢地工巧匠人,依照漢印為吐蕃王朝雕刻了大量的官印,而同時,佛教由漢地與印度進入西藏,僧人使用的印章也漸漸出現。

 

  13世紀以後,藏印趨於多元,二次弘法使西藏的僧團制度、寺院規模得到極大發展,藏民族奠定了以佛教為民族唯一信仰的社會文明結構,以藏傳佛教為精神內核的藏印風格也在此時形成,諸多教派門宦也逐步完善了自家的印章格式。

 

  公元13世紀元朝統一西藏後,為了扶持和鞏固了薩迦地方政權,進一步加大了政治管理力度。西藏各種印章的大量使用,主要是元中央政府管轄西藏時候才開始的,史稱烏孜藏時期。

 

  拉薩的西藏博物館中,藏有一枚元朝統治者賜與薩迦派第七任帝師桑傑貝的玉印。此枚玉雕為和田青玉質地,方形,邊長8.7釐米、通高8釐米,重940克。印紐為回首龍紐,龍鬚下垂,前足四爪,伏於鬚髮兩側,背部弓起,盤尾,尾部分三叉,一叉緊貼背部,兩叉向兩邊盤曲,後足蹲臥,腹下有穿空。該印玉質細膩光滑,線條簡練流暢,造型生動,為元代玉印之精品,是當時的中央政府委託江南地區良工玉匠所制,體現了13世紀最為高超的玉雕印璽工藝。

 

  元代西藏印章的一大特徵就是八思巴文的出現,1260年,元始祖忽必烈要求薩迦派第五祖八思巴大師仿照藏文的篆字體創造了八思巴字體。1269年元朝皇帝頒布詔書在全國確定了八思巴新創的蒙古新字(藏篆字體)的官方地位。

 

  到了明代,藏漢的政治與文化交流更為廣泛,藏印在藝術風格上趨於漢化,大量的漢地喜慶圖案出現在藏印上,如喜字、壽字、龍鳳呈祥、獅子滾繡球等,漢字與藏字也並列出現在藏印印文上。

 

  明清兩代,藏印形制逐漸定型,我們今天所見到的西藏印章也多為明清製造。

 

  五花八門的藏印世界

 

  藏印種類繁多,材質不一、圖案豐富、工藝複雜的特性,令其具有格外的魅力。

 

  藏族同胞多喜鐵質、銅質印,以鑄造、錘揲、銅鐵合鑄工藝為主,其藝術風格華麗繁茂,層層刻花交織,精工巧做,不厭其繁,其宗教用印還會在印內裝藏藥丸、經書、咒語等物,注重護佑和祈福的神秘色彩。印體鑲嵌珊瑚、綠松石,這都是藏人特有的審美。由於藏印都是隨身佩帶的,久經盤玩,光氣明亮,熟美可人。這種由人一代代養護出的漂亮光色非常迷人。

 

  西藏古代印章的製作材料比較複雜,常見的材質主要有金印、銀印、玉印、銅印、鐵印、木印、角印、骨印、石印以及蜜蠟、珊瑚、綠松石、琥珀、青金石、瑪瑙、料器、琉璃、紫砂、陶瓷等等。

 

  金屬材質的藏印中,尼瑪銅鑄造為最貴重。尼瑪銅,又名合金銅,是喜馬拉雅等地用來鑄造佛像法器的精煉銅,在古時與黃金同價。其銅質柔美潤滑,光氣溫良,不生銅臭,有黃、紅、白、紫色澤,若玉光華,撫之細膩,令人愛不釋手。

 

  鐵雕錽金銀印則是藏印中的貴中之貴,也是收藏市場最為青睞的珍品,價值極高。錽金銀工藝源自中亞突厥,後由蒙古貴族帶入西藏。遊牧民族對鐵器非常痴迷,特別是鐵錽金銀,凡上層僧俗,日用器物多喜鐵錽金銀。

 

  藏印的文字種類也比較複雜,主要有藏文、八思巴文、蒙文、漢文、梵文、滿文等。

 

  印章的圖形,有獨特的地域和民族風格,主要有阿字、種子字、身口意三密字、八寶、七政、蠍子、龍、蛇、摩羯、金剛杵、鉞刀、如意、陰陽太極、火焰、壽字紋、福字紋,回紋、日月紋、祥雲紋、海螺等。

 

  至於印章的鈕形,也千差萬別,主要有春水秋山紋、神人鈕、大鵬金翅鈕、寶珠鈕、如意雲紋鈕、火焰寶冠鈕、方鈕、圓鈕、瓦鈕、馬鞍鈕、獅鈕、駱駝鈕、鳥鈕、蓮花鈕、猴鈕、牛鈕、馬鈕、馬頭鈕、虎鈕、藏獒鈕等。

 

  藏印有一種獨特的形制名為天圓地方印,其印面一頭為方一頭為圓,型同腰鼓,有些一頭漢文一頭藏文,此類藏印多用在契約籤署。

 

  舊時藏印裝在皮套內,由皮繩牽連,還會在皮繩上掛上火漆,在使用時,先加熱火漆滴在公文上,再蓋章。

 

  歷史檔案裡發現的蓋有西藏古代印章的多為封文和指令,貴族、寺廟得到這些公文如獲至寶,會世世代代精心保存。如貴族郎仁瓦有功於政府,在他的封地文書裡先後蓋有:諸事成功之印、轉政教之法輪護持三界法王之印、文殊皇帝之臣黃教大師之印、奉旨掌管西藏事務黃教大師之印,每次蓋印都是為了追封。

 

  藏印的收藏和鑑別

 

  如何判斷一枚藏印的品級,是收藏藏印的首要問題。

 

  首先是看這枚藏印的材質,貴重金屬、犀角、象牙、和田玉、尼瑪銅、鐵錽金銀為上品;其次再看鑄造雕刻工藝,精美細緻者級別都很高;印文則需要較高的古代西藏文字知識,方能判斷。此外官職印、土司印、宗教領袖印,都是極難得的好印。

 

  今日,隨著藏傳文化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收集西藏的古代藝術品,曾經隨處可見的西藏古代印章,現在也漸漸罕見蹤影,至於珍品則少之又少。在高額利潤的推動下,這一兩年大量偽作的銅鐵藏印也開始流入收藏市場。

 

  假制藏印的特徵非常明顯:銅鐵生硬,線條僵化,上手很重,沒有自然使用的磨損痕跡與包漿,而印文刺手,毫無古文字圖案的章法,特別是偽作的鐵錽金銀藏印,偽造者不了解古代複雜的鐵雕工藝,只是用化學金塗抹,全無真品的華貴靈巧氣息。

 

  還有一類產於尼泊爾的印度教壓印,也常被業者當藏印出售,因其圖案文字與古代西藏佛密教相同,故以訛傳訛,藏家多不辨。

 

  西藏古代印章之收藏,有極高的文獻檔案價值,藏族同胞特有的高原氣息的治印美學,也讓人為之陶醉。藏印與漢印相映成趣,各有魅力,特別是明清以來,漢藏文化交流頻繁,藏地印章裡也揉合了漢族的儒雅溫和之風,細細品玩,自有一種心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藏印的美,將會被更多的收藏者所喜。

 

相關焦點

  • 「林石雅集解讀」什麼樣的印章才具有真正的收藏價值?
    印章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了,而且在古代還作為權力的象徵,所以地位一直都是比較高的。而且不同的身份,印章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我的印章樣式非常的多,而現在在石雕行業很多人也會收集印章,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印章都具有真正的收藏價值,那麼哪些印章才具有收藏價值呢?
  • 印章:一種新興的印章,一種有收藏價值、有意義的印章
    隨著社會的發展至今,這種工具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融實用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藝術品,部分具有極高收藏價值的珍品。淘氣豬胎髮水晶印章印章的起源,從考古核實早在商州時代就已經產生,在印章的發展史上,有兩次印章的發展高潮,一個是秦漢時期,一個是明清時期。
  • 印章收藏:名石名刻升值潛力更大
    印章 印章承載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集合了書法、繪畫、雕刻等多種藝術。一塊印章的收藏價值要考察其印材品種、形狀特徵和文字篆刻三方面特徵,而其中名石名刻作品升值潛力更大。印章上還雕刻著孩童、老人、松樹、仙鶴、葫蘆、祥龍、猛虎等傳統的文化符號,寓意「歡天喜地、松鶴延年、八寶葫蘆、龍騰虎躍、壽星獻桃、童子送寶」六句吉語。 「印章石經過篆刻家和雕刻家的雕刻之後,就由一顆石頭變成了一件具有文化意義的藝術品。章文是印章的靈魂,是印章的價值體現。例如,『穆如清風』四個字就是指和美的事物如清風一樣滋養萬物,教育人們要守住清廉,培養個人的高尚德行。」
  • 印章收藏:開派人物篆刻作品價值更高
    張茂的「文中古美術」小店不大,記者也因此認為這是他鍾情印章收藏的原因,但是他告訴我,主要還是因為他喜歡探究中國千年的印章文化。「我踏入收藏界第一筆有自豪感的交易便是以500元的價格收入一枚印章,後來以2000元賣出,這次買賣讓我信心大增,也因此奠定了我專心做印章收藏的決心。」張茂說。
  • 印章收藏漸入佳境
    我國印章文化源遠流長,這種由漢字、篆刻及印章石組成的傳統印章藝術,歷來是文人墨客的收藏雅好。直到今天,收藏傳統印章仍然是一些人的嗜好,其中蘊含著很大的學問。質地名貴而又雕刻精美的印章,是金石收藏者夢寐以求的佳品。
  • 管窺名家流派印章收藏
    從作品的流派、風格特徵及其影響收藏價值的因素等進行綜合分析、觀察、思考和研究,明辨優劣,方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識其真、辨其偽。印章,又稱「印信」,自古至今是信用的證物和權力的象徵。我國的印章歷史源遠流長,印章三千年,是一部濃縮的人類文明發展史。其間有兩座裡程碑式的高峰,一是秦漢古璽印,二是明清流派印。疁城一日長 鄧石如秦漢古璽印,又分為官印、私印。
  • 為何古代皇帝專用印章被稱為璽?而普通人的印章只能稱為印或章?
    官璽後來演變成了歷代官員任職的官印,而私璽演變成了私人專用的印章或是喜愛書法、書畫的提名方式。在秦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下令,「璽」只能受到皇帝一人的使用,其他人只能使用「印」。這或許是君主專制,同樣也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自古以來,哪一位皇帝不是想要把所有的權力集中在自己一人身上?璽的發展過程——一帆風順?
  • 什麼樣的印章才具有收藏價值?原來我一直收藏錯了
    印章,是我國文化中所獨有的藝術門類,它和我國畫、我國書畫一起,被稱為我國傳統藝術中的「三絕」。壽山石印章精巧絕倫、巧奪天工。明天、清朝晚期,壽山石印章成皇帝權力的象徵,壽山石很是田黃石身價也隨之倍增,在「一兩田黃三兩黃金」之講。
  • 承載人文歷史 印章收藏自古有之
    應該說每一方收藏級印章的背後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它是實用與藝術的結合體,是具有悠久民族文化傳統特色的藝術瑰寶。本期信息時報《藝術周刊》以「印章拍賣」為切入口,與廣大讀者一起來了解這門越來越熱的收藏專項,以及其悠久的歷史文化。
  • 《鑑寶》中國古代印章種類,以及它的分類!
    大家好我是就是真功夫,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為大家講解《鑑寶》中國古代印章種類,以及它的分類!元代也是中國印章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元代畫家王冕首創用花乳石(青田石)治印,從此石質印材開始廣泛的應用,這一創新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
  • 專家品評印章:開派人物篆刻作品價值高
    記者 田芳  張茂的「文中古美術」小店不大,記者也因此認為這是他鍾情印章收藏的原因,但是他告訴我,主要還是因為他喜歡探究中國千年的印章文化。「我踏入收藏界第一筆有自豪感的交易便是以500元的價格收入一枚印章,後來以2000元賣出,這次買賣讓我信心大增,也因此奠定了我專心做印章收藏的決心。」張茂說。  張茂向記者展示他收藏的各種印章,有銅的、玉的、石頭的、瓷的,還有牛角的。他特地推薦一枚黃田田黃的閒章,上面刻著「一笑百慮忘」,「這枚章子刻於宣統年間,材質是黃田田黃,頂部非常自然地刻了一隻蟬,整個造型非常簡約,但又很大氣。」
  • 印章一小方,卻有天地藏
    上刻印文:《敬天勤民》 在古代的書法、字畫作品上,我們經常看到上面蓋著各式各樣的印章,這又是為什麼呢?然而多年來名家篆刻、印章在拍賣市場中因為藏品鑑定、徵集等各方面原因,一直是零星地依附於文玩雜項專場之中,使得印章收藏很難成為系統性的收藏。 那麼那些印章更具有收藏價值呢?
  • 印章是達官顯貴的專屬?這13種雕刻題材的和田玉印章你也可以收藏
    印章的歷史文化悠久,古往今來,印章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傳承沿襲到如今,印章也被賦予了更多深層的的意義。現如今,印章是人人皆可擁有,不同雕刻題材的印章也越來越實用,不僅適合文玩愛好者把玩和實用,也有藝術收藏價值。
  • 「解密」期貨大佬葛衛東股市封神:蟄伏西藏藥業12天翻倍 梭哈大...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閆利期貨大佬葛衛東又在股市火了,15億加倉晶片「紅人」兆易創新,重倉股西藏藥業12日翻倍。 不少股民感慨,大佬果然是大佬,不動則已,一擊必中。今年,4月17日,西藏藥業每10股送4股,葛衛東持股因此達到686萬股,持股市值較當初成功翻倍。金融界《解密》發現,相比葛衛東此前的操作來看,西藏藥業的持倉規模並不算高,跟其曾經操作過的平安相比不值一提。但三年蟄伏,半月翻倍,葛衛東的「神操作」還是再度令人嘆服,也成功回擊了「廉頗老矣」的質疑。
  • 組圖:古代名畫現「囧字」印章 令人稱奇
    然而,近日南寧一網友在一場古代名家書畫展上,意外發現畫作中出現多處酷似「囧」字的印章。這是怎麼回事呢?  疑惑:  「囧」字現名畫,網友嘆神奇  4月7日,早報網網友「10點半」在早報網發帖稱,近日,他在廣西書畫院舉辦的一場名畫展上看到,展覽中的好幾幅古代名家畫作上都有一個「囧」字,而這些作品分別來自唐代、元代、明代等,都是「國寶級」名畫。
  • 清代純牛皮女士背包 材質、收藏情趣一樣珍貴
    □圖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馬妍很多人都認為只有現代人才用背包,其實不然,在古代,背包一樣受寵。我市收藏愛好者薛先生家藏一件清朝時期的背包,這個背包是他多年前去西藏寫生時遇到的,而這個背包背後的故事更讓人著迷。
  • 印章:權力和玉石結合的華章
    玉璽在古代是至高無上的權力象徵隨著時代進步,印章用來象徵權力和等級的功能慢慢弱化,而用來證明身份和行為的功能則成為主要功能。玉璽是古代皇帝使用的玉印,秦始皇規定只有皇帝用的印才能叫「璽」,這個規定之後歷朝一直沿用,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 撿漏買來的印章,觀眾:和我們單位印章差不多,鑑定結果震驚全場
    鑑寶下面就上來了兩位觀眾,讓他們觀察一下這些印章到底是好不好?這幾個印章中只有一個章,可以代表這個票號的名字。就是其中最小的正明小方章這個就叫落地章。落地章的意思就是這張票據開完以後最後一個落腳的地方。要蓋這個票號的名稱。在市場上如果想要收藏這類藏品,首先要有簡單的兩個小竅門。一個就是看印文像現在一般印章上的一些印文,都是電腦雕刻的,不像古老的時候,他一般都是手工雕刻的非常的細。
  • 教你一些刻制印章的知識,收藏玉石印章之餘,也可以自己動手試試
    一般來說,男士喜歡看歷史劇,女士喜歡看宮鬥劇,因此通過這些古裝劇我想每個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印章。印章,雖然在現代的日常生活中不常見,但是但凡出現就代表了身份和地位,比如企業印章,政府印章…… 可以用於製作印章的材料也是非常豐富的,玉石、金、玻璃等等都是可以的,而對於藏友來說,收藏曆代印章也是他們的一大愛好。
  • 從印章看方寸間的五千年文化內涵
    古代的印章質地和今天的有所不同。先秦三代時的印大都是玉質的,秦漢以後開始鑄銅印,以後各朝代印章的原材料越來越多,金銀、象牙、竹根、角骨等,都有人用來制印,可是這些材料都有弊端,不能盡善盡美。直至明代,中國篆刻家文彭在偶然機會下得到凍石並用來做印章,被篆刻家廣泛採用,給明、清流派篆刻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從此人們開始用石頭製作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