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聯合懲戒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2021-01-07 經濟參考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建相適應的市場監管新機制;決定進一步推進通關便利化,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要求更大力度對外開放,促進進出口多元化發展。

  網民認為,大到政府、企業,小到個人,都應該誠信為本。加強信用監管是基礎,是健全市場體系的關鍵。沒有信用這一「制度基礎設施」,任由「偷跑」、欺詐行為肆虐,維護公平競爭、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就都是空談。

  不誠信導致的違規成本、違法成本太低。網民「安立信」指出,應加快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加大失信懲戒力度。有些地方對失信者的懲戒處理大多都是就事論事,沒有上掛下聯,存有「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現象,致使一些不誠信的行為難以根治。

  網民「木易」建議,建立和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出臺量化措施,拓寬信用懲戒的範圍,確保懲戒措施的執行力和執行效果;探索把違法企業及負有責任人員有關信息納入個人徵信系統,通過聯合懲戒和公示,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提升信用約束的威懾力。進一步完善「雙隨機」抽查機制,讓抽查效果最大化。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做到清單外無檢查、清單外可免責,明確監管責任的邊界。

  對於社會信用體系監管力度的強化,網民「清朗」表示,一方面要建立公民個人信用檔案信息庫,打通部門之間的壁壘,制定完善個人公共信用信息資源目錄、數據格式、數據接口等相關技術標準,積極探索個人公共信用信息評價評估機制,徹底解決處理問題。另一方面要強化立法管理。加快個人信息安全立法,明確規範政府、企業和機構對於個人信息收集、保存和利用的行為,強化社會各界的信息安全意識,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

  網民認為,只要社會信用體系不斷完善、運作評價監管機制有效到位,失信者就會寸步難行,誠信者就會一路綠燈,社會良好風尚的形成也會擲地有聲。

 

相關焦點

  •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 全面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然而,在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個別地方、個別領域出現信用信息記錄、失信名單認定、失信聯合懲戒範圍隨意擴大、泛化傾向,以及信用修復較難、權益保護不到位等問題,對企業和個人合法權益造成影響。要解決這些問題,根本途徑是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法治之道
    (一)「政府市場社會司法」全方位覆蓋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覆蓋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四個重點領域。如此龐大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確超越了「徵信」或「信用」在西方和我國早先的意涵。  (二)名為提高誠信,實兼加強法律實施之意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目的是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似乎旨在發起一個道德建設的工程。
  •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在京召開
    》、《徵信機構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徵信法規制度,建立了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開通了「信用中國」網站,推進了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設,完善了信用建設的工作體系,廣泛開展了誠信宣傳工作,加強了徵信監管,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收錄企業2100萬戶,2015年累計查詢8800多萬次,收錄自然人8.8億,2015年累計查詢6.3億次,多層次、全方位的徵信市場逐步形成,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 新田:激勵與懲戒並舉 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12月22日,新田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管理股股長吳正華介紹,對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和個人,多部門將聯合開闢綠色通道,提供優質的證件辦理等服務,同時對失信人將採取限制辦理等措施,督促履行相關義務。為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讓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發揮更大作用,新田縣將公共信用信息查詢應用嵌入全縣各項業務工作流程,涉及項目備案、招投標、資金申報、文明單位評選、人事招考、幹部晉升、納稅評價等方面,在事前、事中、事後各環節,全面開展信用信息查詢工作,做到「逢辦必查」「逢報必查」,今年以來共核查各類對象407076人次,核查出「紅名單」157人次,「黑名單
  • 規範化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 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展新...
    延續了「十三五」時期信用建設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創新做法,抓住了未來五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營造公平誠信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方面的發展重點,為各地各部門編制「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找準思路、提供遵循,努力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十四五」時期實現更高質量、更加高效的發展。二是規範引領地方信用立法。
  • 【考點素材15】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根據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建立健全社會徵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提出的「建立健全社會誠信制度」,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
  •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知識宣傳
    三、指導思想《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4〕21號):全面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二五」規劃綱要精神,以健全信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為基礎,以推進政務誠信
  • 鄭州發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藍皮書(詳情)
    近日,《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藍皮書(2019版)》正式出爐。《藍皮書》由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經濟信息社河南經濟研究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信用事業部聯合發布,聚焦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並提出了諸多建設性建議。
  • 新華財經|2021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大展望
    展望一:社會信用立法進程有望提速2020年多個重要文件明確提出推動社會信用法律建設,如《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提出,推動出臺信用方面的法律。進入2021年,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社會信用立法進程有望提速,尤其是地方立法方面,重慶、廣東、江蘇、貴州等地方信用立法已進入審議階段。
  • 新華區趙陵鋪路街道全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作者:張廣興新華區趙陵鋪路街道緊緊圍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重點工作任務,積極對接區信用辦,通過開展實施信用核查、完善信用平臺建設、落實聯合獎懲機制等多項舉措,全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以信用信息歸集為抓手,推進信用信息平臺建設。
  • 社會信用制度中的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
    信用監普和失信懲戒制度是杜會信用制度建設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們都是在社會信用體系支持下建立起來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一種社會機制,作用於一國的市場規範,旨安全投放的保證,它由信用管理行業的各個行業分支組成,向金融機構的授信業務和企業的賒銷業務提供信用風險防範和轉移的手段,提高金融授信和企業辣梢的成功率。
  • 首批12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名單公布
    各示範城市大力推進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在重點領域都探索建立了紅黑名單,出臺相應的認定標準和管理辦法。按照國家層面出臺的聯合獎懲備忘錄,制定和實施本區域信用獎懲措施清單。政府帶頭開展應用,將聯合獎懲措施嵌入有關部門和單位辦理行業準入、項目審批、招標投標、政府採購、財政補助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流程和信息系統,同時推動金融機構、徵信機構、行業組織等查詢使用信用信息,實現信用聯合獎懲的機制化、自動化,大幅提高守信收益和失信成本。一大批失信主體在聯合懲戒的威懾下主動糾正失信行為。
  • 2020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及2021年展望
    該《指導意見》提出,按照依法依規、保護權益、審慎適度、清單管理的總體思路,進一步規範和健全失信行為認定、記錄、歸集、共享、公開、懲戒和信用修復等機制,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更好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在支撐「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 國務院:嚴厲打擊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名義非法收集、買賣信用信息的...
    ,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更好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在支撐「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三是確保過懲相當,按照失信行為發生的領域、情節輕重、影響程度等,嚴格依法分別實施不同類型、不同力度的懲戒措施,切實保護信用主體合法權益。四是借鑑國際經驗,既立足我國國情,又充分參考國際慣例,在社會關注度高、認識尚不統一的領域慎重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推動相關措施與國際接軌。
  • 國家發布的10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文件
    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是發揮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示範帶頭作用的重要舉措;是有效培育市場信用需求,提升社會誠信意識和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規範化、科學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動完善信用主體信用記錄、培育發展信用服務市場和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的迫切要求
  • 「社會信用體系」究竟是什麼
    其他嚴重失信人被聯合懲戒後的境況也類似。作為一個自然人,最明智的策略就是安分守己,珍視自己的信用、積攢自己的人品,不碰那些嚴重失信的高壓線,別成為「失信被執行人」或「嚴重失信人」,「誠信是金」已不是修辭,而是嚴格的字面意思。
  • 夯實誠信之基——宿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綜述
    記者 董虎 攝「十三五」時期,特別是2018年以來,我市堅持以誠為本、以信立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信用建設部署,重點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領域積極探索,推行「信用+」監管模式,實現從傳統行政監管手段向運用市場主體信用監管手段轉變,夯實基礎、促進應用、營造氛圍環環相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加快,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城市「信用」名片越來越亮。
  • 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信用中山」品牌
    近年來,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誠信建設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要求,切實將信用體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發揮信用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治理、服務「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的作用,打造「信用中山」品牌
  • 社會信用體系包括哪些?
    社會誠信體系由以下四個方面組成:社會誠信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體系、行政規章和行業自律規則等。信用管理和服務系統,是由各社會主體單位,包括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的信用管理系統;以及社會專業機構承擔的資信調查、聯合徵信、信用評級、信用擔保、信用管理諮詢和商帳催收等社會專業服務系統所構成。
  • 全文 | 2016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回顧與2017年展望
    論壇主題報告「2016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回顧與2017年展望」認為,2016年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整體水平大幅提高,躍上新高度,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以下是報告全文。在此基礎上,2017年2月1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對稅務等領域信用A級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實施聯合激勵的措施》,推動建立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制度機制,讓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促進食品藥品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營造誠信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