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秀文:耕耘者

2021-02-28 太陽雨文學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們!

萬秀文 :山東單縣鄉村數學教師 ,中共黨員 ,縣人大代表 .全國家校合育聯盟講師 ,家庭教育指導志願者 .

耕耘者

文/萬秀文 

       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挽住一抹春風,在陽光下跳躍,喚醒沉睡的種子,一起粉刷裝扮春天,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我願做耕耘者,與花草樹木同在,傾聽花草間叢林裡的竊竊私語。舒展筋骨,沐浴陽光,然後拾起大自然的饋贈,讓多情的綠葉盡情起舞。       沒有一顆珍珠的光亮是靠別人塗抹上去的。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種子成長的乳汁。不去耕耘,不去播種,再肥的沃土也長不出莊稼。不去奮鬥,不去創造,再美的青春也結不出碩果。我很慶幸自己走在教育的路上,感受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靚麗的青春。看見大家對知識的渴求,對理論的饑渴,對政治素養的敬仰,還有來自對我分享的感恩與感謝,我的心裡是幸福而忐忑的。敬佩學習者的精神,和對自己職業的熱愛與執著。同時也有小小的愧疚,大家對我的褒獎過高,我只是因為你們才倍感生命的厚重和愛的偉大,能和大家一起賞字習文,是我的榮幸和幸福。我願更加積極的學習,提升自己,錘鍊自己,把更多更好的培訓內容奉獻給大家,不負眾望,以期更好。

       我知道大家都是各個工作崗位上的精英良將,堪當大任者,可你們的謙虛好學更讓我感嘆和敬佩。我們不是知識的「終結」者,我們還要繼續做好「橋梁」和「中介」,把這些理論和知識帶回去,向我們身邊的職工、學生傳播。我們都說教師是引領人的靈魂走向光明,使靈魂得到升華的人類文明的工程師。雖然我們都身居平凡的職業崗位,但我們卻肩負著培育祖國花朵和建設美好未來的任務。         有人說我們老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我覺得為人師者更要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我們不再單單是那個教學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或者更應該是一片海洋,容納百川;還應該點燃孩子心中的火把,讓他去盡情燃燒自己;更要喚醒孩子生命的種子,讓我們身邊的人因為我們而「破土」 向陽,綻放自己。       種子牢記著雨滴獻身的叮囑,增強了冒尖的勇氣。我從大家身上看到了我該努力的方向。通過和大家的相處與交流,我更加懂得教學相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都是辛勤的園丁,同時我們也都是「種子」,自己先來把自己滋養。體驗到春天的明媚與多彩,然後把這份美麗,傳遞給孩子們。並用我們自身的魅力去喚醒那些我們身邊的「小種子」,讓他們在春天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是小草就讓它以自己的綠色裝點希望,是小花就讓他明媚了春天,是參天大樹,就讓它慢慢成長,成為國家的棟梁。        雖然我們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但我們有的是滿滿的教育情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我們博採眾長,不斷實踐,用我們辛勤的汗水,用我們辛勤的耕耘打開孩子們智慧的大門,為新時代的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感恩所有的遇見,學習在路上。2021,我們一起努力……

1、本平臺純公益性質,已經開通原創保護,留言和讚賞功能,所有來稿必須原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體裁不限:散文,小說,新舊體詩歌,時評,攝影等均可。

2、來稿請用文檔或純文本格式,並附上個人簡歷(100字以內)及照片一張。稿件請勿一稿多投,作品一旦選用,將擇優刊發在大型文學紙刊《湖西作家》上。
3、 稿酬由讀者來定,超過十元讚賞按四六分,作者六,四作為平臺運作,不願打賞請註明,稿酬以紅包形式七天後發放,沒讚賞就沒稿酬,敬請周知。
4、投稿郵箱:604659375@qq.com,銜文字結巢,只因與你相遇,感恩有你!

太陽雨總第1675期

顧問:於非魚  秦閃雲

總編:睇人

編輯: 旭日東升  魯子

朗誦團隊:李棟 王璽 劉宗英 靜好 坦然 李莉 王愛英  許修亞 於海洋 老牛 李錦濤  胡鳳華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點擊連結:回顧往期精彩文章:

萬秀文:運動 讓美好發生

萬秀文:由兒子的第四封信說起

萬秀文:青杏   酸了——兒子給我寫的第一封信

萬秀文:請為「叛逆」的孩子打開一扇窗   ——我給兒子的回信

萬秀文:在鄉村    做「太陽」

萬秀文:【湖西學校杯徵文】蘭花一指間,微笑三生緣

萬秀文:凡事都有可能 永遠別說永遠——兒子給我寫的第二封信

萬秀文:鍾情陽光 喚醒綠葉——做愛的使者

相關焦點

  • 處女地的耕耘者
    她,被張昕校長稱為「處女地的耕耘者」,她就是語文老師胡慧敏。處女地上無私的耕耘者胡校長很忙,但她依然抽空接受了我們的採訪。「目前我是在高中任教,以前也教過初中孩子,有四年在立達,三年在德威。那時候我們團隊參與了立達和我們園區校的開發建設,說實話挺苦、挺累,但是教一群像你們這樣活潑的孩子真的很快樂。」
  • 萬秀文:請為「叛逆」的孩子打開一扇窗——我給兒子的回信
    請為「叛逆」的孩子打開一扇窗 ——我給兒子的回信作者/萬秀文我在「太陽雨」文學平臺上公開發表了兒子給我寫的第四封信和第一封信,引起了很多家人萬秀文 :山東單縣鄉村數學教師 ,中共黨員 ,縣人大代表 .全國家校合育聯盟講師 ,家庭教育指導志願者 .
  • 耕耘者 · 壽光菜農
    用文字與影像    讓它發出自己的聲音        用文字與影像    耕耘沃土   滄海拾珠                   ———《耕耘者 · 壽光菜農》導演:劉松
  • 郭建榮:北大校史園地的耕耘者
    郭建榮作為北大校史園地的耕耘者與堅守者,累計整理校史資料上千萬字,為北大校史的修纂與保存作出了積極貢獻。郭建榮認為,學習更重要的在於自己,老師只能起引導作用。他引用了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來解釋——「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當時還是一名大學生的郭建榮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去聽各種各樣的講座。「不要以為這些和我們無關,就去無視一些東西。
  • 【老師 · 好】「責任田」耕耘者——薛躍飛
    從1996年參加工作至今,20多年來,薛躍飛老師以校為家,一直堅守在婺源邊遠農村太白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上,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做最美的耕耘者和播種者。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重要部分,工作繁重,壓力大,很多老師都不願意幹,而薛老師從1998年開始,一直擔當班主任工作,即使從2010年開始擔任學校副校長,也從未間斷。他擔任班主任工作,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 ACM教練:校慶背後的耕耘者
    在看似平靜的背後,有著這樣一群默默無聞的耕耘者正緊張而忙碌地指導著北大參賽選手的訓練,希望能以優異的成績為校慶獻禮。ACM小述ACM程序設計大賽,對非信科領域的人來說應當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但實際上,ACM程序設計大賽是高校級別最高的腦力競賽,素來被冠以"程序設計的奧林匹克"的尊稱,是世界範圍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程序設計競賽。
  • 今日芒種|有耕耘才有收穫,我們是播種者,也是收穫者
    我們是播種者我們運用70餘種語言的譯製能力,將中國文化以同傳會議、有聲讀物、視頻節目以及紀錄電影等形式,在世界範圍傳播。國廣子行傳媒一直倡導「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我們會定時舉辦員工培訓,給大家「播種施肥」,助力員工的成長。
  • 耕耘造句和解釋_耕耘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峻青《女英雄孫玉敏》:「盆子山的山頂,也正在耕耘被炮彈破壞了的土地。」]比喻辛勤勞動。[郭小川《中國的秋天》:「美好的收穫,全靠那辛苦的耕耘。」]耕耘參考例句:1、有知識不會運用,如同耕耘而不播種。2、低首耕耘,不問收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3、勤勤懇懇細心耕耘,踏踏實實穩步提升。
  • 【教師節快樂】致最美的耕耘者——獻給第36個教師節
    教師 節 九月謝恩師·桃李滿天下致最美耕耘者清水河縣融媒體中心、清水河縣教育局代表縣四大班子和全縣各族人民向勤奮耕耘、默默奉獻在教育教學一線的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祝大家節日快樂;向為學校發展嘔心瀝血、恪盡職守的每一位教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感謝您為教育事業不辭辛勞的付出,您辛苦了!教師節是平凡的節日,卻有著深刻的內涵!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 張現民:從錢館籌建的鋪路石到錢學森研究的耕耘者
    他就是錢學森圖書館優秀共產黨員張現民,從錢館籌建的鋪路石到錢學森研究的耕耘者,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劍,敢為人先、勇挑重擔。 現在,他正在為這樣一個目標,甘當一位科研領域的耕耘者,默默前行。    這就是張現民同志的真實寫照,一位優秀共產黨員十年來的所思、所為和所求,真真切切地展示出錢館人的風格、錢館人的精神。
  •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的耕耘者
    《中國美術史》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目錄序言一 中國美術史的耕耘者—李霖燦
  • 國開最美教師青島國開中學附屬小學孫淑婷:美的耕耘者與播種者
    從2009年邁上三尺講臺,孫淑婷一直擔任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已經在教育這片淨土上辛勤耕耘了11年。11年來,她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事,把愛的陽光灑向教育事業,灑向自己的學生。11年的風風雨雨在平凡的忙碌中過去了,愛無價,情永恆,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為了學生的發展 ,孫淑婷願意用自己的愛、自己的情,永遠在教育路上跋涉著、耕耘著、探索著、追求著……11年來,孫老師辛勤地耕耘著,默默地付出著。
  • 美在耕耘 ——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喜迎瑞牛
    1月12日上午,中國美術館舉辦「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新年展」新聞會,館長吳為山介紹展覽美在耕耘牛年到了。我們的祖先,通過耕耘,喚醒了沉睡的大地,他們從刀耕火種開始,踏過冰川草原,歷盡千難萬險從遠古一路走來:狩獵、採摘、耕田、織布,甚至創造藝術。耕耘使荒涼的世界變得多彩,耕耘將不毛的沙漠變成綠洲,耕耘將中華文明的美輪美奐傳唱千古……美在耕耘者。
  • 「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啟幕
    原標題:「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啟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珺)「這個展覽,千言萬語融為四個字——美在耕耘。」在1月12日舉行的「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新聞發布會上,吳為山館長這樣詮釋該展的主題。
  • 「美在耕耘 ——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
    「美在耕耘 ——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喜迎瑞牛」近日在中國美術館對外展出。展覽以牛的形象為主體,展出中國美術館收藏的膾炙人口的名作及部分邀約作品近600件。
  • 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喜迎瑞牛
    近日,「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新年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啟之年。在這個重要時間節點上,中國美術館舉全館之力,力推經典,以激揚、飽滿、向上、充滿精氣神的精品力作,致敬每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勞動者,為廣大觀眾獻上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神盛宴。本次新年大展定位為「耕耘」。
  • 耕耘者的收穫——大同福彩事業30年發展紀實
    福彩事業是一項光明的事業,是一片廣闊的田地,福彩人為事業奉獻,為田地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十分努力,十分成績。  大同市福利彩票發行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30年來,經歷了「大篷車」探路、「大獎組」引路、「大市場」開路、「大環境」擴路四個階段,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循序漸進、改革創新、穩步發展。
  • 【萬榮教育名校長】史旭強:譜寫耕耘者之歌
    路漫漫其修遠兮,他仍一步一個腳印在教育戰線上譜寫耕耘者之歌。責編:李沛
  • 自古耕耘識天氣,由來福運自心田!(深度好文)
    有耕耘,才有收穫,這是自然常理。然而不是所有的耕耘,都有同樣的收穫,有的甚至年年勞作,收效甚微者有之,顆粒無收者亦有之,年年賠本者也大量存在。為何?不識天氣之故也!因此古時道家歷來有雷法符錄傳世,足見天氣對農耕文明的重要性……今時又大有不同,農耕不但要識天氣,還要預測市場,天氣決定收成的產量,市場決定收成的效益,賠本風險日益倍增,中間環節索拿卡要,資本市場又囤積居奇,利益上浮,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泥沙,泥沙日日一片渾濁,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底層普通百姓拼命勞作也入不敷出,於是棄農從商者眾,商亦貨農,耕耘自心田,平時福運若是蓄積不夠
  • 教師節,讓我們把目光投向辛勤耕耘的園丁們......
    9月10日孜孜奮鬥在教育戰線上的廣大教師迎來第36個屬於他們的節日教師節記者走進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將鏡頭對準辛勤耕耘的園丁們在無聲的世界裡默默耕耘和奉獻的他們,用支持和鼓勵為殘障孩子撐起了一片藍天,成為孩子們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