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方式,大沁他拉鎮昂乃村102戶295口人順利實現脫貧。貧困群眾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子越過越好,一張張充滿信心的笑臉成了脫貧路上最美的風景。
冬日的鄉村寒冷寂靜,明媚的陽光灑在大地上,溫暖了整個村莊。走進昂乃村王洪的家,他正在豬舍裡添水、餵食、打掃衛生,王洪每天都圍著豬舍忙碌,雖然累,但內心始終充盈著喜悅,這份喜悅,要從他的脫貧故事講起。
2014年,王洪不幸患上了尿毒症,第二年,他便開始了透析治療。每兩個星期透析5次,每個月一次血液過濾和一次血液灌流。常年的透析治療,使王洪的手臂腫大,勞動能力也越來越弱。除做透析外,王洪需要常年吃藥,每年的藥費1萬多元,每個月的血液過濾和血液灌流費用近3000元,往返醫院的車費,一年算下來也要4000多元。
王洪的妻子張振霞於2010年患腎上腺瘤,兩年內做了三次大手術,王洪病後,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夫妻二人相繼得病,孩子正處於上學階段,家中沒有勞動力,沒有主要經濟來源,讓這個三口之家的日子舉步維艱。
就在王洪一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各項扶貧政策如雨中傘、雪中炭,相繼落到他家。先診療後付費、昂乃村養殖小區入股分紅、教育助學金、低保政策、臨時救助補助、幫扶責任人幫扶等,一項項政策,一個個幫扶措施,讓王洪一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為了增強王洪一家的造血功能,2019年,在「百企幫百村」助力脫貧攻堅行動中,哈達公司為王洪資助4000元透析往返路費,幫他建了三間豬舍,並協調了30頭豬。
「現在脫貧了,國家政策樣樣幫扶,我儘量把豬養好,我媳婦出去打點散工,也能有一份收入,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領導天天關心我,來看我,我一定要好好的活著。」王洪感激地說。
脫貧不脫策,2020年,旗主要領導再次為王洪家協調1頭懷孕母豬和5頭豬崽,增強發展動力。
昂乃村共有412戶,1755口人,其中貧困戶102戶,295口人。為了儘快脫貧,昂乃村與哈達建設集團合作,建立養牛小區,通過村集體+公司+農戶的經營方法,以「1+3」資產收益扶貧模式撬動精準扶貧,「1」即資本股權化獲利,「3」即貧困戶務工、農產品銷售、土地流轉三結合,走出了一條資產收益型脫貧致富的新路。
「我們村主要是通過入股分紅給貧困戶,每年每人分一千塊錢,全村2019年脫貧以後,我們又按人口每年保證每人四百塊錢的分紅,同時對貧困戶進行貧困資金的股權量化,保證貧困戶有一個穩定可持續收入。」大沁他拉鎮昂乃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劉建偉說。
通過養殖小區的帶動,昂乃村的種植結構也得以調整,養殖小區每年有2000畝的青貯訂單,村民種植青貯,每畝增收近400元。在勞務輸出方面,昂乃村依託型砂廠、養殖小區、牧原公司等企業,實現了村民家門口就業,為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
通過產業扶持,入股分紅,勞務輸出、健康扶貧、社會扶貧等多種方式,2018年7月,昂乃村正式退出貧困村行列,2019年年底,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
來源:奈曼旗融媒體中心
圖文:胡楊 張文彬
通訊員:何塔娜
原標題:《【本土】102,295,幸福密碼解讀中... ...》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