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網際網路危機公關事件:什麼才是解圍的正確姿勢?

2020-12-12 站長之家

一句話可扭轉劣勢,一句話也可以讓你陷入荊棘。資訊時代,任何公司的變化都會在網絡上得到迅速傳播和擴大,危機公關,現在就是這麼重要。我們數出了從2014年中到現在這一年左右的時間裡,網際網路公司曾經歷的10件影響較大的驚魂事件,從阿里、京東,到錘子、今日頭條,不分公司規模與發展階段,它們都曾被捲入不同的風波之中。

危機公關應該怎麼做?黑馬哥邀請黑馬公關也給創業公司們提了建議,不妨從以下幾個方向入手:

Tip 1:快速反應,遏制不利流言的傳播。

Tip 2:承擔責任。對於任何用戶、競爭對手、第三方提出的問題,要勇於擔起責任。

Tip 3:誠懇溝通,擺正位置和立場。態度必須要端正、有誠意,而且,不管是誰提出的什麼問題,一定要從用戶和客戶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解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Tip 4:創始人要站出來。尤其是初創公司,創始人要勇敢擔責,主動溝通,釋放誠意。

Tip 5:抓住核心點、核心人物,只有處理好他們的問題,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現在就從以上幾點出發,來逐一解讀這10大危機公關事件,共同學習公關戰的打法。

危機公關場景一:被指產品或創意抄襲

1、見鬼了!與印度牙醫logo撞車的滴滴出行

事件回放:

9月9日,滴滴打車宣布更名為滴滴出行,並發布了新logo。但消息剛發出,即被人指出,其新logo與印度某牙醫機構的標識構圖極其相似,並且挑戰某「水果」的廣告用語也不規範。滴滴立即在微博上刪除了公告。

當天中午,滴滴出行在官微回應稱,創意撞車純屬意外,發布前兩天,滴滴創意人員才看到了印度類似作品——「見鬼了!」但滴滴仍然保留了這個最符合產品內涵的方案,並已在和對方溝通進行處理。

黑馬點評:

滴滴公關在一個小時內就碼出長微博做出解釋,值得誇獎,但是公告的用詞未免有些欲蓋彌彰。畢竟,公告中承認已經提前見過了印度設計師的作品,也有備選方案,但還是沒有提前和對方溝通。不過,我們也不好苛責,畢竟滴滴是冷靜坦承了,公關們,你們盡力了。

2、沒料到「少年不可欺」的優酷

事件回放:

2014年11月29日,一篇名為《少年不可欺》的文章發布在微信公眾號NIKO EDWARDS上,這個由6名大學生組成的團隊,控訴優酷抄襲他們的創意和成果,用於優酷為陌陌製作的廣告牌《追氣球的熊孩子》。一天之內文章閱讀量超過10萬,引爆了整個社交網絡。

事發後,陌陌表示立即停止該視頻推廣。優酷則先是回應,該創意在國外早已有之,幾個小時後再次表示經多方聯繫NIKO均未回應。12月1日,優酷官方正式道歉,並表示撤下該視頻,願意承擔所有責任。

黑馬點評:

優酷一開始的拖延與推諉,確實不是明智之舉。無論「少年」們舉動是否合理合法,優酷要做的,是要將自己做了什麼闡述清楚。而且,姿態不夠誠懇,很容易給人留下「店大欺客」的感受,這也是一開始輿論全面倒向NIKO的原因。

該場景應對關鍵點支招:廣大用戶這時要的是誠意,不是欺騙。無論指控是否正確,請放證據,不要詭辯。

危機公關場景二:用戶利益受到損害

3、在矽谷闖了禍的伴米

事件回放:

9月1日,矽谷某著名華人論壇爆料稱,Facebook的一名華人員工通過境外旅遊服務平臺「伴米」提供的一項服務,帶旅行者來公司遊覽、吃飯,被發現後當場解僱。隨即,Facebook開始對員工進行調查,將被發現提供過伴米服務的員工解僱、停職。隨即,包括蘋果、Uber、Airbnb等矽谷企業紛紛開始了針對華人員工的調查。

事件曝出的次日,伴米創始人劉暢做出了回應,內容包括承認Facebook的做法是正確的,並承諾伴米會「盡我們一切所能幫他們解決工作問題」。但怎麼解決並沒有具體提出,還表示「大不了我們回國發展,回到那個Facebook暫時還去不了的地方」,「給小扎帶個話唄?」

該言論被轉發後,網上一片議論紛紛。第二天,伴米網官方平臺上發布公開信致歉。但就在這之後不久,劉暢在朋友圈裡發布一條信息表示「這幾天的UV、PV和註冊用戶都到歷史新高!」輿論再次爆發。9月8日,伴米官方微信再次發布《給伴米們的致歉信》,表示已經下架公司遊項目,對業務進行整改,對CEO的不當言論表示歉意,並對部分關注比較高的問題,例如伴米收費、遭到離職處分的矽谷公司員工數量、如何幫助他們等作出回復。

黑馬點評:

相對於劉暢之前的職業經歷而言,這次的應對實在令人大跌眼鏡。要公司官方為創始人言論救場,確實是公關的失誤。而最關鍵的還是,對大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即遭受處分的用戶境況,直到最後才予以回應。當然,在短期內這個問題得不到答案,但是,作為公司,一定要表現出積極聯繫和補償用戶、共同面對的態度。

相關焦點

  • 2019年的40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
    (本文僅針對相關企業或公眾人物現有網絡輿情和大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數據和圖片均源於網絡公開信息)溫馨提示:本文23410字,閱讀時間可能較長,請先選擇一個舒適的閱讀姿勢。面對這件事件,聯想選擇的是硬剛媒體,硬懟網友,先不說效果如何,這樣的風格確實令人耳目一新,網際網路時代以來就鮮有企業以這樣的姿態和輿論對話,聯想可以稱其一。但是實際上效果我們可以看見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良好,聯想這樣的溝通姿態很難挽回輿論的心,也並沒有解決危機,反而引發了新一輪的公關危機,與輿論場高姿態溝通的效果如何,此事可鑑。
  • 2018網際網路+公關傳播業TOP100
    回顧和細數貫穿2018年的種種公關事件,如果也用一個字來總結的話,那就是「搏」。它們在變化與策略之間搏擊,在政治與文化間搏擊,在商業與道德之間搏擊,在生與死之間搏擊。透過現象看本質,文化才是各行各業及全體國民生存發展之本。
  • 從BOSS直聘「李文星事件」,看公關危機處理的7條黃金法則
    復盤整個事件,在事情發生後,Boss直聘在整個過程中公關一再失誤,導致整個事件持續發酵,到現在品牌造成了重大危機。造成事件始作俑者是Boss直聘的發展機制,但是讓Boss直聘陷入公關危機的背後推手,其實是老闆趙鵬和公關團隊。
  • 危機公關哪家強?一周刷屏級公關事件集錦!
    ,今天狂人就來對比一下上周多個朋友圈刷屏的公關事件,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學到一招半式。狂人認為,地位越高,責任越大。央視作為官方臺,就要有官方臺的氣度,遇事不要有任何推托之詞,積極正面的給祖國未來的花朵們樹立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好榜樣。從此次事件,我們也可以看出,《開學第一課》讓央視最該學的,恐怕就是如何危機公關了。都說外行看熱鬧,確實如此,因為不是幹這一行的,基本上沒有什麼耐心來理解這件事,而自媒體呢?狂人想不出還有比沒有熱點話題更恐怖的事情了。
  • 公關危機?看看賈伯斯當年是如何神逆轉的
    3.15 晚會一曝光,「餓了麼」中槍,事後員工一句抖機靈的「忘給央 X 續費」非但沒有緩解危機,又製造出新的、更深的公關危機。說起失敗的危機公關,遠點你可能會想到柯林頓與萊溫斯基,近點可能會想到天價魚,數不勝數。但你很少聽說成功的危機公關案例,因為那些真正被成功公關的事件,根本不會為演變為人盡皆知的危機。
  • 「全家」過期食品事件的危機公關
    撰文丨彬叔新聞主題「全家」過期食品事件的危機公關>彬叔「快」說問題是:為什麼說「全家」對過期食品事件的危機公關不給力?原因有三:給人感覺店大欺客;有狡辯的嫌疑;管控機制有瑕疵。從全家登上熱搜到發表官方聲明,看似全家對事件處理反映迅速,但危機公關還是處理不力。深究其原因:1. 給人感覺店大欺客臺灣的頂新國際集團1988年10月開始投資大陸。
  • 從七中和波音事件看:危機公關,攻的是哪門子的關?
    正當全班同學都認為他完蛋了的時候,我同學淡定的拿起紙和筆,對老師說:「就是剛剛算的那道數學題,算到後面發現數字這麼大,覺得很不可思議,所以便情不自禁的吼了出來,接著念了一串數字給老師聽。」聽罷,數學老師臉上厭惡又嚴肅的表情逐漸淡去,認真的對他說:說明你的算法有問題,接著專門為他講解了這道題的正確解法。
  • 華為雲宕機事件,折射華為式危機公關的得與失
    4月10日,華為雲出現故障,用公關的術語來說,是遇到了危機。一個雲廠商,無論技術有多強,都不可能保證100%不出問題,關鍵是出了問題之後怎麼辦?如何進行危機公關?大多數企業在危機公關時,最大的誤區是掉入公關之中,糾結於什麼時候應該回應,聲明如何寫。殊不知,公關聲明發布得再快、內容寫得再好,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什麼?是解決客戶的問題,將客戶的損失降到最低。美國事件中,任正非做的最核心工作,是補漏洞。
  • 面對「負面新聞」網絡公關怎麼處理?​危機公關十三哥有妙計。
    危機公關十三哥分享:面對「負面新聞」網絡公關怎麼處理? 網際網路和自媒體時代,知名品牌已很難不被負面新聞困擾。面對負面新聞、敏感事件的評論甚至是一些捕風捉影的臆測,知名品牌的創始人、高管、公關、涉及到的企業如何對外發聲不僅關係到企業商譽、公司股價,如若處理不當甚至會釀成公眾信任危機。
  • 年終盤點:2016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看看誰上榜了!
    …… 但是,你肯定還沒有看過這個→《2016十大危機公關事件》,今天梅小花盤點了2016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百度魏澤西事件、餓了麼315曝光事件、陳年辱罵周杰倫事件、如家酒店事件紛紛上榜。 十件刷屏級危機公關事件,還有哪些事件上榜了?營銷人趕快看看吧!
  • 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上)
    近些年各類企業危機負面事件層出不窮,網友吐槽危機公關已成習慣。去年有萬豪酒店事件、「華大癌變門」、滴滴事件、「自如」事件當然還有D&G的「NOT ME」危機公關,今年也有權健、波音、咪蒙紛紛遭殃。公關危機曝出得越來越頻繁,而網絡輿情的影響也愈加嚴重。
  • 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下)
    上回小編盤點了與產品質量有關的企業危機公關案例,但像上篇小編所說的,負面危機不止一類。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企業形象類的危機公關成功案例,以供參考。 與國外的案例相比,國內企業形象的案例也同樣不少,尤其在網際網路行業。近幾年,最典型的莫過於2017年淘寶被兩會代表點名事件。 2、2017年淘寶被兩會代表點名事件(企業形象類) 上榜理由:充足準備、逐條回應、數據體現結果。
  • 有哪些經典的危機公關失敗案例?
    文丨公關之家 作者:李姍引言:精彩的危機公關令人拍案叫絕,失敗的危機公關也同樣能夠帶來教訓與思考。一般來說,成功的危機公關都做到了一些相同的事情,比如危機公關中的5S原則,憑藉這幾條基本原則,再加上具體靈活的公關能力和發揮,目前已有的成功的危機公關案例已是數不勝數。然而,關於危機公關,有成功的經典案例,也同樣存在不少經典的反面案例,這些案例在處理危機時觸碰的誤區,在應對危機做出的「作死」反應,令人不解與唏噓的同時,同時也帶來了危機公關的一些教訓和思考。
  • 危機公關經典案例應對處理五部曲
    同樣,早在五年前,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就已經為奶粉企業敲響了警鐘,但是嬰幼兒奶粉安全問題仍然沒有引起各奶粉企業的高度重視,等東窗事發後,後悔肯定莫及,以至於三鹿奶粉全部下架,就連伊利和蒙牛這樣的「中國奶霸」也不得不花重金啟動「放心奶大行動」、「放心奶工程」彌補他們與消費者之間的傷痕。俗話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危機公關不是滅火器只是潤滑劑
    近年來,特別是中共十六大召開以來,中國政府的新聞制度大幅改革、新聞輿論監督權利的鞏固、政務信息的開放、新聞界採編分開的大面積試點等,又臨2003年中國部分地區爆發SARS和近期爆發的「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危機公關逐步走入公關界、新聞媒介和專家眼裡,這是對中國公關界帶來的歷史性的機遇,是中國公關人鄭重地向世人表明:危機與我無處不在,只有正視(偵測)危機、研究危機、管理危機(危機管理)、評估危機……我們才能有效地控制危機
  • 企業危機公關三要素:速度、方向、高度
    企業遇到危機公關後應該怎麼做,很多中小型的企業選擇置之不理,這就會讓企業的品牌形象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收益,像一些大企業,都會有專業的公關部門來進行處理,那麼企業進行危機公關的重點有哪些呢。
  • 什麼才是公關操作的正確打開方式?看看老羅的直播間就知道了
    品牌公關對維護一個企業的形象尤為重要。公關不是負責隱瞞、掩藏、毀滅證據的,而是與公眾保持溝通,讓他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並且能夠儘可能接受實際情況。可是,既然是從根本上就做不到,那就不要談什麼品牌形象和品牌護城河之類的。王海打假有年頭了,算是打假界代表人物。繼上次打假辛巴燕窩事件之後,這次盯上了直播行業的羅永浩。12月13日,王海在微博發文稱,羅永浩直播賣的「鄧特艾克漱口水」是假洋鬼子,涉嫌虛標廠名廠址的假冒進口商品。
  • 剛獲公關大獎就被公關危機打臉 美聯航CEO道歉
    美聯航在新浪微博中目前仍未有官方微博,也未出面澄清事實,任由事件發酵。在如此重大的公關危機發生之前,卻還有著更為戲劇化的事情在上個月發生,那就是美聯航CEO剛獲公關大獎,這就順手點燃了網友們憤怒的「炸藥包」。網絡輿論發酵該事件最早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引爆,被網民批評性別歧視,並發起抵制該航空公司。
  • 餓了麼、百事遭遇公關危機:疫情期間企業該如何處理負面新聞?
    但是,在危機公關裡我們經常會說的有幾大準則,包括: 有效的溝通,快速的反應,理性的判斷,如何去解決問題,怎麼去誠實守信,正確的發言。 如果想做一次正確的發言,作為公關發言人需要什麼樣的情緒,怎麼樣的話語和什麼樣的話術去面對大眾?
  • 網絡危機公關:黃金48小時、搜尋引擎負面、莫於惡小而不為
    在很多的公關事件中,很多事件的源頭都是非常小的的一件事,但是經過發酵,致使最後危機變得非常嚴重,在進行危機事件處理中,最重要的是時間,正所謂黃金48小時,抓住機會,就可以挽回損失,所以很多大型公司都是在危機剛開始的時候進行公關,從而扭轉乾坤,以真誠的態度去讓公眾相信,讓公眾都相信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