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文:xiaobai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成語名字】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語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成語釋義】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語出處】《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斐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近義詞】婦孺皆知 家喻戶曉盡人皆知
【反義詞】一無所知
【成語造句】
1.他說道,樓主作為包子男的同夥,發如此肉麻的主貼為包子男進行吹捧,其用意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張飛揚還說什麼自己是雄獅,而張雪是母獅子,這個不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嗎?張雪如果有選擇,根本不會選擇這個張飛揚做宿主。
3.南面精靈森林雖無大動作,但也是屯兵百萬駐紮關外,其心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只等待時機成熟便將發起狂濤駭浪的攻擊。
4.西蜀豪族極力扼制姜維北伐;江東士人扶植皇權內亂不休;淮南三叛,三馬同槽,曹髦奮筆疾書,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5.其中尤以寧安為首,在她四下打探之後,才發現原來正堯曾經就是河東隊的一員,如此一來,正堯給柳彥拿藥到現場去自然便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魏國大將軍司馬懿有個兒子叫司馬昭。魏國在魏文帝曹丕死後,大權實際上落到司馬家父子手裡。司馬家在魏國呼風喚雨,甚至能左右皇位更替。
司馬懿死後,大兒子司馬師輔助十三歲的皇帝曹髦(máo),權勢比司馬懿更大,但沒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馬師在病重的時候,便把一切權力交給了弟弟司馬昭。
司馬昭總攬大權後,野心更大,總想取代曹髦。他不斷剷除異己,打擊政敵。年輕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當長,遲早會被司馬昭除掉,就打算鋌而走險,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幹掉司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隨自己的心腹大臣找來,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恥辱,我要你們同我一道去討伐他。"幾位大臣知道這樣做等於是飛蛾投火,都勸他暫時忍耐。在場的一個叫王經的對曹髦說:"當今大權落在司馬昭手裡,滿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軟弱,莽撞行動,後果不堪設想,應該慎重考慮。"
曹髦不接受勸告,親自率領左右僕從、侍衛數百人去襲擊司馬昭。此次行動卻被司馬昭知曉,在司馬昭心腹賈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濟所弒,年僅20歲。
歡迎轉發
點贊分享,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
往期精彩
一天一個成語3——完璧歸趙【戰國趙】
一天一個成語5——指鹿為馬【秦朝】
一天一個成語11——火燒赤壁【三國】
一天一個成語12——逐鹿中原【西漢】
一天一個成語17——運籌帷幄【西漢】劉邦的」攻心計「
一天一個成語18——臥薪嘗膽【春秋】
一天一個成語22——一敗塗地【秦】劉邦起家於沛縣,也是為什麼各種史書中常稱他為「沛公」
一天一個成語25——彈冠相慶 冠讀一聲,多為貶義,以後用成語可不敢亂用哦
一天一個成語26——傾國傾城【西漢】美人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才可描述其美貌
一天一個成語27——乘風破浪【南北朝】因為韓寒的電影《乘風破浪》而出名的成語,原來是有雄才大略的古人的一句豪言壯語
一天一個成語28——狼狽不堪【晉】平時只喜歡用狼狽,把成語的不堪二字都幾乎省略,狼狽不堪的境地程度更深些
一天一個成語29·各位親,我們是不是該修煉一下自己說話的能力。有些人不喜歡的圓滑世故長袖善舞,在古代竟然還是一種美德
一天一個成語31·你喜歡一個人,這個人也喜歡你,可是面對你的靠近,ta卻會表現的忽冷忽熱、若即若離?
一天一個成語34·處世之手段?古時候讚頌的高尚品德,在如今竟然完全朝著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
一天一個成語35·帥-聰明-又願居於人下-做一輩子忠臣,難得
☞文章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查看歷史消息,請戳閱讀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