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唐詩宋詞天天讀 頂級傳統文化美刊—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文:xiaobai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成語名字】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語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成語釋義】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語出處】《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斐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近義詞】婦孺皆知 家喻戶曉盡人皆知
【反義詞】一無所知
【成語造句】
1.他說道,樓主作為包子男的同夥,發如此肉麻的主貼為包子男進行吹捧,其用意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張飛揚還說什麼自己是雄獅,而張雪是母獅子,這個不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嗎?張雪如果有選擇,根本不會選擇這個張飛揚做宿主。
3.南面精靈森林雖無大動作,但也是屯兵百萬駐紮關外,其心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只等待時機成熟便將發起狂濤駭浪的攻擊。
4.西蜀豪族極力扼制姜維北伐;江東士人扶植皇權內亂不休;淮南三叛,三馬同槽,曹髦奮筆疾書,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5.其中尤以寧安為首,在她四下打探之後,才發現原來正堯曾經就是河東隊的一員,如此一來,正堯給柳彥拿藥到現場去自然便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魏國大將軍司馬懿有個兒子叫司馬昭。魏國在魏文帝曹丕死後,大權實際上落到司馬家父子手裡。司馬家在魏國呼風喚雨,甚至能左右皇位更替。
司馬懿死後,大兒子司馬師輔助十三歲的皇帝曹髦(máo),權勢比司馬懿更大,但沒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馬師在病重的時候,便把一切權力交給了弟弟司馬昭。
司馬昭總攬大權後,野心更大,總想取代曹髦。他不斷剷除異己,打擊政敵。年輕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當長,遲早會被司馬昭除掉,就打算鋌而走險,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幹掉司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隨自己的心腹大臣找來,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恥辱,我要你們同我一道去討伐他。"幾位大臣知道這樣做等於是飛蛾投火,都勸他暫時忍耐。在場的一個叫王經的對曹髦說:"當今大權落在司馬昭手裡,滿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軟弱,莽撞行動,後果不堪設想,應該慎重考慮。"
曹髦不接受勸告,親自率領左右僕從、侍衛數百人去襲擊司馬昭。此次行動卻被司馬昭知曉,在司馬昭心腹賈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濟所弒,年僅20歲。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胸藏文墨虛若谷
腹有詩書氣自華
微信號
推薦閱讀:
大宋第一古惑仔,寫詞只是愛好,殺人才是主業
王勃很孤獨的一首詩,看似寫景,美輪美奐,卻是滿滿的對家鄉的思念
蘇軾一生中最後一首詩,連用三個地名,寫儘自己一生經歷
辛棄疾寫給友人侍妾的一首詞,一句一個笑字,讀完卻讓人笑不出來
李白最傑出的一首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出了兩個千古成語
歐陽修寫了一首詞,首句三個字被人誇了900年
老漁翁寫下的一首詞,被寫成電視劇的主題曲,影響多少世人
秦檜隨口做了兩句詩,沒想到竟成了老師們的口頭禪
李煜最自在的一首詞,你或許不知道,悲情詞帝也曾如此快活?
白居易在雪天寫了首溫暖的小詩,流傳千年,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
李清照寫給姐妹的一首詞,不比情詩差,最後一句回味無窮
他自比「千裡馬」,怒懟皇帝,被貶千裡,寫下一首千古名作
楊萬裡很通俗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讀後卻發人深思
一首斷句詩,既讓他升了官,也讓他留了名
花甲之年的李白寫下一首七絕,豪情不減,盡顯詩仙本色
史上最值錢的一首詩,有人花費千金只求一字,不愧是千古名作
杜甫晚年的一首詩,最後兩句寫盡了老年的無奈
因為一首詩被貶千裡,14年後他故地重遊說:告訴蒼天,我不認輸
清代的一個尼姑寫的一首詩,至今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