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孩子五歲多,反覆發燒兩天多,媽媽一共餵了七次退燒藥,每次出汗退燒,但是很快又會再起,用到後來,退燒藥的有效時間越來越短,最後一次,只過了兩個小時又燒起來了……
現在雖然很多家長都知道退燒藥不好,但是仍然有這種孩子一發燒就給餵退燒藥的。
雖然一再強調,發燒不是病,但家長們都比較容易感受到「燒起來真要命」。發燒只是一個症狀,不是病因,我們之前舉過一個例子,用退燒藥,就象是前線敵人打過來了,指揮官說我們把電話線掐斷吧,這樣就聽不到前線告急的電話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退燒藥只是控制體溫,但不解決病因,不找到發燒的原因,怎麼退燒?不接電話就代表入侵的敵人不存在了嗎?退燒藥只對一種類型的燒可能有用處,那就是單純因為寒而引起的發燒,它有點類似於中醫的發汗藥,如果是因為寒閉住皮毛而導致的發燒,那發點汗出來就好了。
什麼類型的發燒要少用或不用退燒藥?內熱重的發燒是一種。這種發燒,退燒藥往往藥效一過,就會再次燒起來。
而且,退燒藥會發汗,汗也是人體津液的一種,熱邪引起的高燒往往本身就會大量耗損人體津液,此時再反覆發汗,不但對治病無益,反而會導致津液損傷更多, 津液屬陰,那麼人體屬陰的能量太少,就容易出現陰虛的情況,有些孩子舌頭伸出來基本看不到苔,或者到處剝苔,跟地圖一樣這兒一塊那兒一塊,就是陰虛了。
另外,中醫說汗為心之液,反覆發汗還容易造成心氣過度損耗,而心為君主之官,是我們人體防禦部隊的首腦,反覆使用退燒藥的孩子容易燒退之後也比較沒有精神,對後期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都沒有益處。所以如果退燒藥真是情況緊急,不得不用,那也要儘量少用,用了之後如果無效不能徹底退燒,那就不要依賴它反覆去用,找到真正的病因對症處理是根本。
甚至還有一些家長,病因都沒分析清楚,就根據以往的「經驗」胡亂去藥店買藥吃,常常病沒打到,反而傷到孩子的身體,使病情也變得更複雜。
如果自己分析不清病因沒有處理的把握,又不放心讓孩子自己自愈,與其扛著不去醫院,自己在家胡亂吃藥,不如不管中醫西醫,找專業人員診斷清楚,對症處理更靠譜一點。